新農村建設,農村的路面需要怎麼改善?

用戶1989097203985


可以這麼說,不論農村發展,城市發展與道路,公路建設是密不可分的,新農村的發展目標是,路路通,村村通,隨著時間的推移全國上下%80的鄉村己通水泥路面,也是因為發展了道路,使迴歸農村的農民工逐漸多了起來,農村房子也越修越漂亮,農村面貌也渙然一新,最終結果是前輩說的一句話,要想富,修公路,但問題又來了,農村道路三點五米寬,隨著農村買車的越來越多,特別是過年過節,那簡直堵的傷心,過不來,回不切,修的太窄了,起碼把兩邊路基加寬點也行,最好是在加寬1,5米,農村道路最低5米寬應該夠了,我敢說,農村建設只要把醫療,教育,公路這些事搞好,我相信迴歸農村的會越來越多,


目標就是動力645


最近幾年農村發現變化特別大,每家每戶基本都是把路修到門上的,偏遠的戶都實行移民搬遷,搬到交通方便的地方,公路基本都是水泥路面,還設有水溝,一般都在4.5到5米寬,組到戶即便是砂石路寬度也是沒問題的,今年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的實施,在政策的補助幫扶下,那些離主幹道較近的農戶直接把路面鋪到自己家門口,在脫貧攻堅的推動下農村水、電、路等工程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新農村只會越來越好

(第一張和第二張是施工前後對比圖)








靜看落幕繁華


2005年初,國務院批准了《農村公路建設規劃》。農村公路建設 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基本形成較高服務水平的農村公路網絡,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這麼多年來新農村建設都在不段的進行著,我們這已經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村村大街小巷也全部硬化,但是,也有好多道路剛硬化好沒多久,就變得坑坑窪窪“滿目瘡痍”了,有的甚至是年年修年年壞!



主要原因是現在很多農村家庭買了私家車,也經常看到路上跑著各種滿載貨物的貨車,如果再按照以前的標準來建設村道,就顯得有些不適應了。 要說改善嗎,我看農村路面還是需要從幾方面改善的。

一,農村道路修建的標準太低,從路基厚度、路面寬度、道路防護設施等方面都決定了,當前村道難以適應農村的發展變化。 1.路面修的太窄,遇到會車的時候,車輛輪胎壓著路緣走,質量再好的村道也用了多久就被碾壞。 2.很多村道沒有完善的排水溝,邊坡不牢固,無法疏導山洪大雨。有的時候,道路不是被車壓壞的,而是因為配套設施建設不到位而被破壞的。



二,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嚴重 這種情況應該在是普遍存在的,一些村幹部與項目施工方合夥欺上瞞下,弄虛作假。 他們為了套取項目建設資金,使用劣質建材,或者在硬化厚度方面做文章,這樣硬化出來的村道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


三,道路缺乏合理的管護 農村道路不像城市道路,很多農村都沒養路員,從道路修好後在也沒有人來管護路了, 雖然是節省了養路經費,卻不知這會帶來更大代價,一開始出現的小坑小窪很快就成為破壞道路的主要原因。 以上三點情況是老頑童認為急需改善的事情。好了不說了,如有不當,請多指教!


三農老二


套用教材上的一句話:環境也是一種生產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質是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全面進步,以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 1.農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農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採取符合自身發展的措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3.堅持對內進行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堅持開放,充分吸收和利用外來的資金、人才以及一切可利用的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自己; 4.要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最後總結,環境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環節,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這個農村沒林子,水是汙染的,誰來幫你建設,所以環境好是一個先提條件。環境好了,就會有很多的人來,就會有很多人來投資旅遊,這樣才能建立起新農村。而對於新農村的路面改善,最基本的也應該村村通公路家家同公路,路面硬化是基礎,如果條件成熟當然如果能達到城市裡面的要求那就更好了。。




石頭剪刀布001


很有必要,安全方便


騰達裝飾102502691


首先農村的路質量一定要好,因為我發現很多村裡的路修過之後沒多少年就出現了坑窪不平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路面的寬窄必須最少允許兩輛轎車並行而過,路邊可以種些樹木花草等植物~還有嚴禁大型車輛進入村裡的路,因為村裡的路是承受不了大型中型車碾壓的,可以做限高限寬的措施!做到人人愛護不破壞不損壞!


花窩有狼


新農村建設,道路必須拓寬,拓寬的同時也要注重道路質量,因為農村道路質量問題已經習以為常呂,所以新農村建設就是倆個字(質量)


70後小宇


想致富,先修路。不論哪裡的發展,都和路密不可分。路是農村與外界聯繫的紐帶,也是帶領農民致富的關鍵。

農村修路,方便農業耕種,農作物和農耕工具的運輸有了路可以節省很多人力成本,並且提高了效率;農村修路,方便車輛出入,投資商也更願意到一些有通往城市道路的農村進行考察,免去了需要修路的問題,人家也更願意考慮;農村修路,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富裕起來,都買了車,在外打工的人也能隨時回家看看。

路是帶動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所以,農村的道路修4米至5米寬,方便各種大小車輛出行,同時把醫療、衛生、教育搞上去,相信新農村會越變越好,一些在外務工的村民也會回到當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