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不願欠債,也不喜歡求人辦事,是病態心理嗎?該怎麼改變這種毛病?

小月昱


首先回答你,這是一種心理,但是不是病態心理,還要看對於除自己以外的人是如何對待的!如何區分呢?

正常心理狀態

擁有這種心態的人不在少數,任何人都不願意欠債,無論是金錢還是人情。金錢自不必說,不喜歡求人辦事,甚至是一種善良的體現,從心理學上講,叫做換位心理。之所以說是正常心理狀態,還要滿足這一點:對於別人的請求還是能夠積極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並不以自身原則去等價除自己以外的人,這就是正常心理狀態,不是毛病。

非正常心理狀態

從心理的角度分為兩方面:

一方面,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在性命攸關或者大是大非面前,依然是這種“不欠人”的心理,更多的幾率說明這個人是抗壓能力較弱、逆商較低,俗語講心事太重,包袱太多,這也算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況。這個無需改掉,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參與、多交流,用互動的方式達成一種心理成長。

一方面,舉例來說,我這樣,同時我也不會幫助別人,甚至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嗤之以鼻,這就是一種病態心理。要麼原則性太強,不懂得換位思考,要麼太過自私,生怕吃虧。一般這樣的心理狀態,只能用行動去感化他自己調整,或者經歷不小的事情,要不然很難去做太大的改變,人的自我意識是很可怕的。

稍作補充

有任何心理的自覺或者感知,都不必驚慌、苛責,任何心理狀態有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逐漸形成,還有原生家庭甚至更久遠的潛意識在起到作用,只要能夠敞開心扉,去參與去交流,是都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甚至徹底的改變。


譚笑心理排列坊


一個不願欠債,也不喜歡求人辦事的人是病態心理?是毛病?!此提問者沒毛病吧?但在我看來你病的不輕!

首先說不欠債的人有能力。當今社會大到億萬富翁,小到普通民眾。幹事業辦事情哪個不借貸週轉的?恰恰有不靠別人自己能解決了資本困難的,沒能力誰信?

再說不求人辦事之人是有真本領。物依類聚,人依群分。之所以人依群是團結力量大,遇事好解決。難道不求人辦事之人就沒有困難嗎?不!是人在世上生活就會遇到困難。但人家能自行規避、自已解決!否則,此人能生存?而且活的成了焦點讓人貶扯而上頭條評論?

君們是否還記得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否知道古諺講借人一驢而還人一馬的故事?是否知道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美德?

難道說欠債之人還成了光榮模範值的推崇?難道說遇事就求人不靠自己奮鬥拚搏是體面風光之事?難道說自強自立潔身自好是醜形病態?

答案是否定的:不!美的東西古到今來仍然是美,要傳承發揚光大!醜的東西就算是新生的也是醜,要鞭打要批判。


天翼36131053439


我是寒石冷月,我來和大家聊聊題主所講的這個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我們統稱為社交關係,但是在社交關係中每個人又有自己的風格與特點。如有的人喜歡結交朋友,有的人喜歡獨處,有的人喜歡求人,有的人不喜歡求人。

不願欠債,不喜歡求人辦事,這屬於做人原則的體現,屬於正常心理。

凡不願意欠債,不喜歡求人辦事之人,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常見,屬於特立獨行之人,有著極強的獨立能力。若問這種人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往往與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密切關係。就如我來講,我父母從小對教育我,能自己做的事堅決不要求人,萬不得已不要借錢,不欠債不欠情,因為你只要對別人有心理依賴,就會慢慢養成懶惰心理。直到今天,我人到中年了,仍然保持著這種做人性格,並沒有影響我的社交關係。

從事不同職業領域,需要靈活去看待這種不願欠債,不喜歡求人辦事性格。

就拿做生意的人來講,很難做到與生意夥伴之間財務往來一單一結,有時可能會按行規,彼此相互拆借。如果你不這麼做,生意圈子可能就會非常小。但也有一些生意人,常會在對待財務往來特別謹慎,尤其對於那些不瞭解的生意夥伴,基本上保持一單一結的習慣。但生意往來時間長了,可能也會改變這種習慣。但不管怎麼說,都需要靈活去面對。而對於體制內的人,凡不喜歡求人辦事的人,往往在升遷進步方面受影響。

求人辦事,往往走的是捷徑,在中國人的社交理念中,人情因素太多,不見得是好事。

在中國人的社交理念中,往往特別再乎人緣,即認識的朋友越多,往往意味著這個人越吃得開。若問為什麼吃得開?還不是求人辦事容易嘛。可是問題來了,每一個人一生中到底有多少事要求人辦?細算起來真不多,只是在小圈裡可能彼此託人辦事看著頻繁罷了。說到底,求人辦事,往往走的都是捷徑,不想按著正規渠道與途徑去辦理,只為圖個省時省力。恰是因為人情因素太多,迎來送往頻繁方才讓人經常感覺到疲憊。有的人看透這些人情世故,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就不喜歡熱鬧了,於是便歸於獨處。

別為了光求人辦事而去改變自己的性格,你感覺舒適才是最佳選擇。

有些人因為性格偏內向而很少說話,在社交群體中往往顯得很低調,但這並不妨礙你與人正常交往,大家都會習慣於你的性格。有些人在社交活動中,為了迎合別人而去改變自己的性格,在這個過程中極不適應,讓人一看就顯得特別做作。在這裡我要特別建議這樣的朋友,如果你感覺自己有逢場作戲的不適感時,你最好別去改變自己,讓自己感覺到舒適的社交風格,才能體現真正的你自己。

結束語:不欠債,不喜歡求人的人,才是活出真性情。然而,這類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非常正直,並沒有多練達的人情關係。儘管如此,那種滲入骨子裡的自我,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對於這種原本很好的個人習性,你能保持到底也算是很了不起呢。所以說,別去輕易改變自己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就保持自己的做人風格,你永遠是你自己。


寒石冷月


把“一個人從不願欠債,也不喜歡求人辦事”說成是病態心理及毛病,這本身就是一個心理有毛病的人說的話。不願欠債說明人品高尚,不願求人辦事,說明人正直有骨氣有尊嚴。社會上的人若都有這樣的品質就好了。


yks55


我就是這樣的人,不欠債,活得輕鬆!不求人,不欠人情!有句老話,欠帳總是要還的!不管是欠什麼,否則人生信用就結束了!不欠不是毛病,而是自律,是不給他人帶來麻煩!何罪之有?如果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可以不欠債,那就不會產生一個詞彙,老賴!如果我們遇到事都不想著去求人,我想社會也會乾淨很多!


我不知自己是誰


一個人從不願意欠債,也不喜歡求人辦事,是病態心理嗎?該怎祥改變這種毛病?一個從不願意欠債,也不喜歡求人辦事,這樣人心理狀態沒毛病,是個人處世一種觀念。人受到教育思想不同,脾氣秉性不同,在社會上處事方法各不相同。一般人遇到困難事情喜歡求別人幫忙解救,別人有困難也幫助他人,團結友誼互助。錢財也往來互助,這就是人情味往來。不願意欠債的人性格剛直,脾氣倔犟,有剛有志,任可身子受苦,也要臉上有光,愛面子,不讓人瞧不起。缺點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處事不夠靈活運用。遇到困難時,實在解決不了也救助他人,但很少,欠的人情會很快補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所處事,各所不同。為人處事只要合法合理,無可非議。


老福頭A


這種人看似清欲、品味高雅、獨守好人原則,實則格局不大,曲高和寡,不敗事也不成大事。

不能舉債,創業受限。

不能求人,實則朋友泛泛之交,不能入心,無肝膽友人。

當然,凡事求人是俗人。

不能廣結朋友,人情社會,何來大的發展?

但,這種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也是人生的一種正確選擇。


龍灣WU龍


問這種問題的人,我覺得才是有病。你說怎麼改掉這種毛病,那麼在你的心裡先入為主就認為這是病。請問你憑什麼這麼認為?難道就憑你自己是一個喜歡欠債喜歡求人幫忙的人?跟你不一樣的人難道就有病?我想大多數人希望的都是過這種不欠人債務,也不求人幫忙的生活。只有在實在沒有辦法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去借錢欠債,才會去求人幫忙。在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的情況下,誰會願意去欠錢欠債去麻煩別人呢?當然我說的是大多數普通人。如果是像樓主這樣做生意的,不管是大生意還是小生意,借錢還錢,你幫我忙,我幫你忙,禮尚往來,這樣也很正常。但你不能因為大多數人和你們不一樣,就認為大多數人都不對。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標準強加於人。就像美國人喜歡超前消費,但也不能把中國人的喜歡儲蓄金錢看成是有病啊。這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99456qqcom


我一直感覺自己有這毛病。17歲當兵時任連隊文書,指導員就多次說我帶著個萬事不求人的熊樣,他說人是相互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山好改,性難移,過了30多年了就是改不了,失去了人生很多有益的機遇,現在快老了混了個"愣子"雅號!因此,我認為這是愣態!

一一不到長城非好漢,爬上長城去看看。秦皇漢武性情憨,磊院築牆保平安!





龍池秋月


盡己力,聽天命!有多大勁,端多大的碗,有多大的量,盛多大的飯!不虧不欠,才活得輕鬆自在!愛情好斷,感情易折,惟人情最難還!不論你還回多少,在心裡都永遠感覺欠著別人的情!

所以我就是這樣的人,從部隊回來,家裡要借錢蓋房子結婚,我沒同意,在家呆了半年就出來賺錢,用了兩年回家蓋了房子!後來結婚也是一樣,簡單樸素。然後和老婆倆人又出來,直到現在,在城裡買了房,買了車,都是全款。也沒有借任何人的錢,父母都不知道買房子。大哥做生意有錢,我也沒提 ,連貸款都沒用,銀行的錢都不想欠。這樣感覺最踏實!不用擔心失業,不用每天醒來擔心又債要還。

現在感覺挺幸福的,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