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不要隨意勸架,更不要隨意站隊”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是界定是否具備一個真正成年人的要素,打架作為肢體動作只是思維的一種爆發方式,動不動就打架的人肯定是心智不成熟的,好狠鬥勇不是成年人解決事情的必要方法,至於站隊,更是從深層意義上要求一個成年人不僅有成熟的主觀意識,更要具備處世的圓滑。“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三種境界能更好的助於理解成年人的思維高度。


荷包裡的雙人


年輕時,有鄰居兩口子吵架,俞吵俞烈,將要動手,我覺著應該幫忙勸阻一下,或許平息,可是沒想到,我這一勸,反而吵的更兇,女方手提一小木橙追打男方,我也只好跟著,從勸架,變成拉架,拉拉扯扯追出好遠。遇見一師付,問我幹啥,我說,你沒看我在幫人拉架嗎。師付說,從你家拉到這裡,你小子可真是個神經病!

事後見我師付,我不滿的說,我幫人拉架,你咋能說我神經病呢?師付說,因為我活了這麼大年紀,沒見過像你這樣死心眼拉架的人。


北朝有文人


俗話說:“人家打仗少上前”,既使你一片好心,一片公心,也容易被人認為是拉偏仗,甚至兩下不討好。凡是打仗,最低是因為有一方不講理才導致的,有的更是針鋒對麥芒,雙方都是不講理的人。你去拉仗,可能引火燒身,把你也捲入是非,甚至吃官司坐牢的也大有人在。


桃林寓公


首先你要知道整個事情的經過再決定是否勸架。

第一:不要急著去勸架

在別人吵架的時候,遠遠躲開是最安全的做法,但是如果對方是自己的親人或者關係好的朋友,再這樣做就不應該了,但是也不要一見到他們吵架,就急忙跑過去勸架,因為什麼都不知道,不可能憑著你一句不要吵了就會停止,對方還會怪你不知道事情的原由就盲目過來攪局。

第二:瞭解對方吵架的原因

當然一開始也不可能那麼快就可以瞭解對方為什麼吵架,最好的方法就是停下來聽他們吵架,因為吵架的時候,雙方肯定會多次重複不滿對方的地方,只要用心去聽,就能很輕易的知道對方吵架的原因。

第三:

等待勸架的好時機

在等他們吵架的時候,除了可以瞭解他們為什麼要吵架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等待勸架的時機,沒錯,勸架也是需要一個好時機的,如果他們一開始吵,肯定是最不滿的時候,先不要勸,等到他們吵的差不多了,或者來來回回都在重複前面說的幾句話時,不滿的情緒已經發洩大半,這時候內心也會希望有個人站出來緩和一下現場氣氛,這時候再站出來,效果就會比較好。

第四:不要當牆頭草兩邊都幫

注意一點,在勸架的時候,千萬不要當牆頭草,兩邊都幫,雖然說作為中間人,然後一人說一句,一人勸一句,感覺不偏不倚會好點,但其實這樣做,兩邊都不討好,只會帶來反效果。

言而總之,站隊也是如此。首先要認清局勢,才分析判斷做選擇!




橋邊文案


這裡幾位評論者真是高人,如果與這幾位為鄰真是倒了八輩子黴。大部分人一輩子多多少少都會吵架,如果遇上這幾位高人,他們不勸架而是在邊上做看客,邊看邊研究吵架的原因和積怨深度。我不知是地緣關係還是今的巧遇,我們這裡沒有這種人看見人家吵架不勸的,也有很少的人會這樣,但是這種人會被大家看不起,他會被大眾孤立。


大海86596734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就無法給出最合適的意見;同時處在大環境中,不站隊就是獨善其身的最好方式。

飯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做一個傾聽者比成為一個決策者更有責任感,你學會了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7709dd591d34a399e9ce9685bc9b98c\

飯飯的生活記錄


就是說看見打架的得去挑事兒擴大矛盾,看見分夥群毆的,你得想法讓他變成無差別大混戰,我們的口號就是:“搞事!”開個玩笑。這事就是說,勸架容易惹糾紛,何況本身就跟你無關……而且你剛到,也不知道怎麼打起來的,很可能幫了錯的一方,助紂為虐。或者越勸火越大……說白了就是別惹麻煩,沒弄清楚事情之前別瞎摻和。


黑皮若愚


因為吵架,才會有勸架。之所以會吵架是因為雙方的不認同不妥協不包容,站在每一個人的角度看問題都會各有各的理由。很多吵架本質上和吵架這件事沒多大關係,很多都是矛盾積累的結果被一件小事點燃爆發了!所以不是不讓勸架,是不要隨意去勸架。都成年人了,都有各自的底線和需求。


豫到你鄭好


大家好,我是芬姐。對於“成年人不要隨意勸架,更不要隨意站隊”這個觀點,我持贊同的態度,為什麼?請看下面的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740007cb81dfbc2bba\

魯西南芬姐


我們上學的時候,總是會相信自己看到的。

只有長大成人後,我才知道“辯證法”真是無處不在。

你看到得可能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而你看不到的恰巧可能是你最應該看到的。

隨意做出論斷和選擇,那是孩子才做的事。因為吵架,才會有勸架。之所以會吵架是因為雙方的不認同不妥協不包容,站在每一個人的角度看問題都會各有各的理由。很多吵架本質上和吵架這件事沒多大關係,很多都是矛盾積累的結果被一件小事點燃爆發了!所以不是不讓勸架,是不要隨意去勸架。都成年人了,都有各自的底線和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