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他鄉的女兒,過年找不到歸屬感和存在感。誰也有同感?

春風福福


也沒有那麼誇張了,不過剛結婚的那幾年的確稍稍有這種感覺,除了自己的老公,身邊都是陌生人,就像剛到一個全新環境就職的人一樣,在努力討好每個人,一丁點冷落心情就會一落千丈,這時候就需要公婆這邊多一些細心,多一些忍讓,付出總是有回報的,任何有良知的人都會記在心底,充滿感激(僅個人觀點[害羞])對以後夫妻和家庭和睦都是有好處的奧[耶][耶][耶]


草上肥貓


與你同在。

我在異地生活了十年,一個外地人的孤獨,沒有相同經歷的人是無法感受到的。

講一下我的經歷,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地區文化,加上口音的緣故,我們很難真真融入到當地的生活。當你一開口說話,人們會下意識的對你有所提防,而且當地人不知覺的會低看你一眼,這不是說當地人不好,這只是一個普遍的基本現象。

我們離開了我們生活的圈子,也脫離了父母經營半輩子的保護圈子,在外地你的生活圈大多會依附在你伴侶的生活圈,這樣你多多少少會覺得沒有存在感和安全感,這種滋味很難受。

人到中年很難結交上很知心的朋友,所以那種孤單真的很不好過。

也許你的情況和我不一樣,但是我還是想給你一點介意,有則採納,無則笑過。

首先,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不去依靠,這樣會讓你多點安全感。

在就,多想想父母,因為慢慢父母年紀大了,不能在身前照顧,那種感覺真不好。

也許那一天你會體驗到,父母思念孩子,孩子掛念父母的那種滋味。

多的不說了,只能說,我們的選擇後果我們來承擔,堅強一點,為了自己,為了父母放心。

祝你生活幸福快樂。




蒙奇懷舊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落葉歸根,這是人之常情,月是故鄉明,多年前,我曾孤身在外幾年,社會上漂泊,有時候,遇一些煩心事,回念父母,會特別寂寞,想家的感覺,我們終是從襁褓中長大,承歡膝下,童年是最美好的回憶,那種血濃於水的情動,總會在最無助時念起。遠嫁他鄉,人生地不熟,環境,愛人,公婆關係,都要一點一點適應,總會有磨合的陣痛,那份生疏,沒辦法嬌縱,心是孤獨的,尤其吵了架,傷了心,他的父母又向著他講話時,自己彷彿就是一個局外人。那種淒涼,透心涼,思鄉之情,會更甚,總是想回頭,卻日暮蒼山遠……融入是一個過程,需要歲月一遍一遍洗禮,相濡以沫,相忘於江湖,好在現在通訊發達,可以視頻通話,可以航空寄身,以解相思之苦,但是,既然是一個新家,還是要多學著入鄉隨俗吧,有些選擇,選了一種生活,過往終要慢慢遠離,一棵樹苗,只有真正紮下了根,才能茁壯成長。





飛鴻一現


不止是遠嫁,就是在婆婆家都沒有歸屬感,感覺年是他們的,我基本上吃完飯就下桌,老公和父母聊的熱火朝天的,真後悔沒結婚前沒和父母好好珍惜年的滋味,現在我多希望過年可以回家和我的父母,可是成為了人家的媳婦後,這幾乎就是奢望,尤其你嫁給的是農村的更是想都別想回自己家過年。奉勸沒結婚的姑娘們,好好珍惜和父母一起的年吧!


石說心語


逢年過節是人之常情,對於一個正常人完全可以理解。說明一點,故土戀、親人戀很濃。無論別人怎麼去評論,我認為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個好話題。

通過這個話題,警示人們,無論千山萬水走到一起來,做為接受方應多多給預方便與理解,決不可以以霸道的行為去壓制。不然不會有這樣問題出現在我們的欄目面前。

本人支持你。希望自己要千方百計的把心態擺放平,免得負擔加重。方法選擇對了就迎刃而解啦。每逢佳節倍思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都是同理,無可非議。再見。



大林W


我覺得這個是你個人心中的幸福感不夠,現在遠嫁他鄉來說,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也不是白來的,可是有時候我們想想你會嫁過去那是因為你和你先生的愛,既然因為愛組成一個家庭,那應該說不管在哪裡都是你的家,別覺得嫁過去就沒有了原來家庭的歸屬感,我以前聽過一句話想要怎樣全憑自己。


渡人先渡己H


遠嫁它鄉,人生地不熟。在孃家門口還好~問寒問曖。早不見晚見,是否平安健康。可以說串門方便了!遠嫁它鄉沒有你的人生自由感!


餘一海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人之常情。但也不

至於嫁在他鄉就沒有了歸屬感和存在感。

只是思鄉的情緒重一點罷了,不要把問題

說得那麼嚴重。住久了,習慣了,就好了。

更何況那也也有你所愛的人,他會關心你

會照顧好你的情緒的。


廣法居士


遠嫁的女兒肯定會有這種感覺,畢竟他鄉不是家鄉那麼熟悉,那麼親切。還要面對婆家那麼多陌生人,都要從頭理順人際關係,還有他鄉的吃食也和家鄉不同,所以會有各種不適應


布衣老頭549


歸屬感是一種對被“方”認同與接納和個人產生對“對方”認同與信任一致的心理感受,是心理預期和實際感受之間的判斷,對於這種情況就是不要事先為某件事或某個行為設定標準,或者不要事事件件與自己的孃家人去比較,再就是融合進當地的人群中、婆家,不要從心理上封閉自己,如果這些做到了,歸屬感的障礙就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