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單身或者當丁克,也不願要後代的人是什麼心態?

活動中心17653708


千萬不要高估了人類的理性程度。

為何輿論中會有帶節奏一說,因為絕大多數人的大多數行為都是盲目的,因為人的智力、大腦負荷、精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對所有事物都洞悉透徹。人類確實是以智商脫穎而出的高級靈長類動物,但那只是相對而言。就好比很多中國人自卑於自己的種族,他們看到了自己諸多的不足,於是誤以為自己的肉身不行,但事實上東亞人種是站在金字塔塔尖的頂端人種。就是說,人類總體而言並不完美,對於很多社會迷霧、人生迷霧還不能認識到位。

任何時代大多數人都是受控於時代觀念和時代社會風氣的,在舊時代歲數稍大沒有出嫁或沒有娶妻就會被投以異樣的眼光。在那樣的社會下,人們會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天經地義的,甚至當裹小腳成為一種普遍風俗,深受其害的婦女們還會強迫自己女兒裹小腳。重男輕女觀念也一樣,中老年婦女在其中有時還是比較頑固的那一類。你說,人的行為到底有幾分是理性的?

有些人以為現代人理性,殊不知每個時代的人都會認為自己時代流行的事物是天經地義的。今天也不例外,也是一個盲目大於理性的時代。世間萬物有一類事物有標準答案,比如自然科學;有一類事物卻沒有恆定的標準答案,比如社會科學。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社會科學也是基於自然規律衍生的,也受控於自然規律,因為人類自身脫胎於自然界。

生命之所以能演化,很大程度就是有活下去的強烈願望,生命演化很多時侯是通過繁衍實現基因重塑的,祖輩的行為趨向傳遞給後代去基因突變,從而實現進化。生命的衰老、死亡是生命體自我淘汰機制主動作用的,有些就是衰老激素分泌造成的,就是新陳代謝緩慢造就的。因為演化需要孕育新的生命體,所以繁衍就成了生命自然意義的核心之一。否則就不會讓你頻繁性衝動了,如果人類沒有那麼高頻的性衝動,可能人世間的愛恨情仇就不會那麼讓人悲傷和無奈。生命體內有高頻的性衝動,難道你會以為肌體就沒有給你關於哺育後代的生理信號嗎?光讓你沉迷於器官摩擦,而沒有給你開花結果期待嬰兒呱呱落地的喜悅和渴望?這是不可能的,事實上肉體基因不僅給你交配的衝動,還給你哺育的渴望,還給你保護犢子健康成長的強大動力和決心,還給你晚年想要抱孫子的強烈願望,它是一整套的機制。

人的可塑性原本只是為了適應環境,便於生存。但是它也成了可以用來給你洗腦的生命漏洞。你看那些宗教對人的影響和控制,有時你會覺得匪夷所思。事實上所有的意識形態都是洗腦,只是洗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罷了,宗教也是一種意識形態。我表述的這些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只不過我告訴的你的是一種基於自然適當昇華把握一個度的道理。人如果只講動物性原理肯定不行,因為我們是有靈性有思想的人類。但只講人之昇華,只講高遠挺拔的理想主義也不行,因為你只是凡人,你跳不出去,油鹽醬醋是多數人的宿命。就好比,人之昇華可以讓你的惻隱之心爆棚,有的人喊出了人狗平等,這是既高尚又邪惡的話語。因為我們這個生命體系從孕育那一天起就是互相吃的模式,人類自我滅絕了,動物們還會互相吃下去。我也想曬曬太陽就能生存,可這是不可能的。你的昇華過頭了,違背了最基本的自然法則,反而就是反科學的邪類。如果你還要以此為名強行指揮社會,就會帶來無盡的矛盾和衝突。女權主義認為女性應該與男性完全一樣,這就違背了性別的自然分工。男女是一個互補的合作模式,女性負責生育養育,男性負責外圍警戒和覓食。否則女性幹嘛要找強壯的配偶。甚至女性性敏感部位恰恰是男性本能渴望想要觸碰的,觸碰的結果一是為了交配,二是為下一步哺育做準備。這種天然的合作互補分工,愣是讓女權腦殘視為不對,視為男女必須一模一樣。憑空設想的理想主義與自然現實發生了嚴重的背離。這樣的東西不僅不會造就和諧社會,還會因為給社會帶來巨大傷痛而在某一天突然猛烈回擺。所以普通人只能是老老實實結婚生子,基於家庭而生活。

所謂寧願單身、丁克也不願意結婚要後代大多數情形依然是盲目和愚昧。

第一、只有那種情懷高遠、超脫於世的極少數人心理上可以自洽。絕大多數不僅是凡人,而且是一知半解的普通人。你去模仿少數另類,可不就得自我埋葬了。

第二、只有那種事業有成、頭頂光環的人可以有足夠的精神意義支撐自己不要自然意義,否則作為人必然是需要天倫之自然意義支撐的。結婚生子的人看到單身的人瀟灑,哪裡知道單身的人在沒有獲得生命自然意義精神支撐之下的那份頹廢、溫水煮狀態。大家都是盲人摸象看到對方的一個部位就下結論了。父輩們常說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卻忘記了自己生命的第二個春天是從你降生那一刻開始的。因為活著去努力奮鬥突然變得很有意義了,風雨路上也有滿腔動力了。當今的中國人不知精神為何物,但並不是說中國人不需要精神世界的撫慰。老一輩口頭禪是這能吃嗎?新一代則是活著的意義就是物質享樂、縱慾狂歡,其實都是一個水平層次的人生觀。無非是物質多與寡造成的人生觀差異罷了。世態如此,所以也就使得人們認識不到自己精神世界裡需要什麼。精神世界裡的藝術、理想、哲學你都沒有,現在你要把自然意義上的親情人倫給予你的精神寄託也給抹去,那不是找死是什麼呢?你一個普通人,沒有鍾愛的事業,沒有成就感,沒有光環,甚至沒有機會出去行走世界,你還要把自己放入到好高騖遠的人生模式之中,那最終只能是整個生命完全失去意義,走進活死人墓中,變成後半生的墳墓人生。絕大多數剩女、光棍都是這個結局。男性稍微好一些,因為男性還有社會性追求,多多少少都胸懷天下,還喜歡關注一些天下時事。女性則更多是家園性心理,沒有家園可以給你操心了,難以想象這些人的後半生如何存活。

第三、造成單身的最大原因就是社會淫亂和貧富差距。

你看到的這個社會是一個互相指責的社會,每一個說男人不可信的女人,其實自己也屬於不可信的類型。當一個社會大多數人大概率會出軌時,婚姻家庭自然就崩潰了。不要說男性的生理基因接受不了出軌,女性也很難忍受。後宮宮鬥僅僅只是為了權力嗎?不盡然吧。《大紅燈籠高高掛》裡描述的是怎麼回事?不就是女性也需要性獨佔,這就是人性啊。普遍出軌、淫亂,這個社會里人的內心必然是灰暗的。尤其農耕父系文化群體社會會如此。

人是一個矛盾體,既想要縱慾,又想要性安全。所以對女性審美才會出現性感和純潔兩條路線,性衝動時需要性感,廝守一生需要純潔。總體上男性對女性審美還是純潔佔優的。這是由於男性不能保證自己的基因一定能傳下去造就的肌體心理。這是正常的,處女情節只要不極端也屬於正常的。因為你無法改變這一自然屬性。這也就導致了很多惡性事件是由於出軌引發的,越是淫亂的社會,惡性殺戮越會大規模爆發。這種時候一味指責殺戮者是於事無補的,人家都準備放棄生命了,都拼命了,你的指責有啥用呢?誰助長社會淫亂誰就是劊子手。淫亂社會也必然在某一天出現大逆轉,重新迴歸保守社會。那些認為社會是直線向前的大腦殘疾者說不好就是將來誓死回溯的群體。因為你是自然孕育之生命,你跳不出這個規律。

丁克族生不逢時,因為丁克族只適合在人口結構正常的時代少量存在。這樣他們不生育也不會影響社會人口構架,他們老了也能有養老機構可以進。但人口結構有大問題,你還丁克那就是自我戕害的同時,還禍害社會。沒有足夠的新生人口,中老年居多,社會難以運轉就會讓所有理想主義者的泡沫破碎,造成人間地獄。所以在當代無論以何種藉口表達反婚反育,都是伸出惡魔之手,最終害人害己。都是科技時代下的可悲可恥的文盲小丑。很悲哀,當代精英幾乎都是打著科學旗號的這類反科學的文盲。因為他們不知道社會科學也是一種科學,也需要基於自然規律。


國病


對於丁克家庭很多人都不理解,覺得人生不就是結婚生子才圓滿嗎?一個家庭沒有孩子,那樣的家庭還穩固嗎?

但事實上,我接觸了兩個丁克家庭,人家生活挺幸福,夫妻兩感情真特別好。

一個是我在工作時認識的一位朋友。她就是丁克一族,剛開始也不敢問她為什麼做丁克,後來大家關係好了,她主動說了自己要做丁克的原因,就是因為不喜歡小孩子。她跟她老公的生活還是挺幸福的,她老公很遷就她,兩人在深圳有房有車,有空了就一去旅遊,生活的特別的輕鬆與愜意。

還有一個朋友,她之所以做丁克,是因為她從小生活環境,讓她對生孩子這事十分的恐懼,所以她跟她老公談朋友的時候就說得很清楚,必須丁克。這小兩口現在生活感情也挺不錯的。

所以我覺得很多人認為沒有孩子的婚姻不穩固,但事實上,需要用孩子來維定的家庭,本來就是不穩定的。

至於講到沒孩子沒辦法傳宗接代這事,我認為,人活一輩子,能把自己這一生活明白就不容易了。


悅讀會


看透了一切唄!說實話,要是時光可以倒流,我也不想結婚,更不想要孩子。雖然我對我女兒非常負責,盡到了一個母親該盡的職責,甚至比別的媽媽做得更好(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溫柔體貼、盡職盡責),但我很累,時時處處都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我這一輩子都在為別人活(當姑娘時為了父母、結婚後為了老公、做了媽媽以後為了女兒),沒有為自己活過一天😭所以我非常理解這些人的想法,並且也很支持他們……我女兒上大一了,天天嚷嚷著她以後要當不婚族,我聽了就笑笑不說話,管她呢!她的人生她自己做主,她願意咋過就咋過,我絕不干涉!


鳳146983974


我媽不到10歲父母雙亡,沒有父母的痛影響了她幾十年,讓她痛苦不堪。我身邊也有不少孤兒,大部分是母親去世,沒媽的孤兒心裡的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我一個小學同學甚至在我們老師教我們念“媽媽”這個詞時,當堂課上失聲痛哭,老師只好停止教我們認讀,我到現在都記得那情景。我沒有信心能活到把孩子撫養長大,怕哪天就撒手人寰走了,所以,今生所有的苦自己承擔,也不想我的孩子來到世上,雖然我也想有個自己的孩子。


用戶笨小孩777


我現在的心態就是丁克。我來說說我的心態變化吧,主要是從教育方面,這也是影響我最大的原因。


首先,說說我自己,名牌大學畢業,目前工資生活水平還行,父母身體健康,家庭也沒什麼負擔。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師,在一個大城市當老師,做了一年半。


我最初是一名小學老師,在大城市裡,學生自然也是城市裡的孩子。教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我班上孩子的父母背景都“很顯赫”,有的是政府重要官員的子女,有的是教授的孩子,甚至班裡面有一個孩子的爺爺,每天都來聽我講課,經常跟我說,我講得很好,後來才知道,這位爺爺是博導,現在退休了,以前是985高校的博導。還要的家長經商,有一次,一位家長跟我說,某個知名的火鍋店就是他家開的,光是我所在的城市,就有好幾十家,讓我免費去吃。在這些家長面前,我真的沒什麼可以驕傲的,學歷不如家長們,經濟也不如這些家長們。


再來看看這些家長的孩子們,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非常優秀的,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學習習慣很好,學習能力很強,即使一些難度很大的題目,總有人能解出來。除了一大部分優秀的孩子以外,剩下的幾個,幾乎都是“問題兒童”,多動症的偏多,自卑內向的也不少。我嘗試用無數辦法,“感化”這些所謂的“問題兒童”,都無濟於事。這就是一個大城市,孩子們的現狀。

兩極分化相對比較嚴重,優秀的孩子,很優秀,這都是家長從出生便砸錢培養的結果。有問題的孩子,問題很大,這就是家長太忙,沒有管教的結果。後來我辭職了,我覺得自己沒辦法做好教師這一崗位,因為,我太情緒化了。


說說為什麼想要丁克。以前我很喜歡孩子,所以我選擇當一名小學教師,但是,現在我懷疑自己。我可能沒法給我的孩子足夠的愛,最後他可能成為“問題兒童”,我很情緒化,承受不了這麼嚴重的後果。如果,我給他所有的愛,我將失去許多我一生的追求,比如,我想去環遊全世界,但是因為孩子,我不能離家半步;我想有一番事業,但因為孩子,我不得不兩者兼顧……

現在,我還沒有任何想要孩子的打算,在沒有決定做一名母親之前,我不敢有任何嘗試,不敢有絲毫要孩子的打算。我甚至都想好了,沒有孩子,我只要學會孤獨生活變好了。


之了老師講會計


不結婚當丁克族有什麼不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一個人盡情地享受生活,享受美味,不要等眼閉了錢沒化完!

不結婚不等於不可以享受性生活,這個社會有錢什麼辦不到?

同居是不錯的選擇,短的二三天,長的二三個月,又可以換個口味的,有甚不好?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要人為的在脖子上套上一個枷,枷就是家!

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一個人的世界,天馬行空獨來獨往,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享受充分的自由自在,這個是人生的極樂世界,無枸無索,無牽無掛,那一天就是到了另一個世界也無怨無悔啦!

現在的社會很現實,也很無奈,存在的總是合理的,丁克族和獨身者我認為也是不錯的選擇!


whb41


不要孩子的人,並不一定就是不喜歡的人。有的,錯過了結婚時機,喜歡孩子而沒有辦法要還。所以他們看到孩子的時候,會去逗逗孩子。這是一種情況。

還有一種覺得養孩子比較麻煩,不想要就想過自由自在的單身貴族生活或二人世界。

另外一種就是喜歡孩子,但是個人情況不允許養。

現在社會也比較寬容,接納度很高。結不結婚要不要孩子,都是一個人的自由。


人際交往與溝通


我也是丁克家庭,結婚之前就跟老公談好了這件事,雙方認可了才走到一起,之所以不要寶寶可能受我姐姐生了孩子的影響。我姐姐比我大6歲,我18歲的時候住在姐姐家裡,從姐姐懷孕開始一直到外省3歲,外甥出生以後由於姐姐奶水不足每天夜裡都要起床餵奶粉,姐姐姐夫兩個人白天上班都很累晚上被孩子鬧得都睡不好,到了第二天都沒精神脾氣也都不好,沒孩子時候兩個人好的不得了,有了孩子以後經常為孩子吵架,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外甥上了大學。外甥一歲之前體質不好總生病,有一年大年三十勉強回家吃了一個團圓飯一吃完飯又去醫院,在醫院裡待了七八天,大人小孩都遭罪,媽媽婆婆都在外地沒一個人能幫忙的,家裡請了一個保姆,我和我姐姐姐夫都要上班,下班回來輪流帶,就這樣每個人都感覺累的要死,保姆前前後後都換了四五個,其中一個春節回家還把家裡的東西偷走了。在我姐姐家裡的四年,看著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慢慢長大,父母家人付出的精力我想想都害怕,這對我結婚後要不要孩子產生了很大想法,孩子需要父母陪伴教育包括現在孩子的培優,我自認為沒有那個能耐能把孩子培養好,現在社會壓力太大了,如果孩子將來沒出息又要和我們一樣生活在社會底層受同樣的罪,孩子如果有出息了又不一定能夠陪伴在我們身邊。我和我姐姐都是18歲就離開父母,一年最多回家一次,我姐姐有孩子以後兩三年才回去一次,父母現在74歲了依然在老家相伴生活,他們也不願意和我們一起生活,覺得自己生活自在。我們兒女能做的也就是每週打個電話問問。我現在43歲老公50歲了,從來沒有想過再生個孩子,兩個人相伴也挺好,至於真的到老了不能動了再說吧,有時候想想就算有孩子了到我們老了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又有自己孩子需要照顧,看看我們自己也人到中年了又有多少時間陪伴照顧父母呢?願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林楓0408


這個問題讓我說,我可以說一天,因為用文字說話這種方式想表達的東西連百分之一都達不到,湊合著寫點吧,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很多人的覺悟也變得高了,人口素質越高,不結婚,不生孩子的比率越高,現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生孩子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你需要提供他她高質量的教育,滿足他她精神愛好,不是生下來吃飽穿暖有書讀就可以了,現在已經不是曾經那個貧困的年代了,我們經常會聽到電視劇裡或是祖輩人說過去我們幾十塊錢的工資不是照樣養活你們兄弟姐妹七八個嗎?一是因為那時候的物價低,二是因為誰也沒吃到好東西,用到好東西,穿到好衣服,三是錢實在不夠用就去撿菜葉子回來貼補家裡,四是因為所有的人家裡都一樣的窮,孩子之間沒有那麼多的攀比,放在現在你試試,小學生上學車接車送,一身名牌,高級手機,拼的是誰爹有錢,誰媽漂亮,誰的車貴,誰家官大,如果這些都比不了,你只能說我們家孩子懂事聽話,你可能永遠也不知道你孩子的幼小心靈早已經被一次次的挫敗,長大了心理只會更加的貪婪,放縱,還有恨你們,總聽說不要孩子的人是自私的,難道生孩子的人就不自私了嗎?養兒防老難道不是自私的表現嗎?拿孩子綁住對方綁住家庭不離婚難道不是自私嗎?養兒防老這個說法我認為就是在舊社會統制階級用來管理人民,愚弄人民,洗腦人民的一個說法,要不然誰來種地,誰來當兵,誰來交稅,誰來給地主老財當打手,誰來給官宦人家當僕人,誰來給皇親貴胄抬轎子,別傻了,有點錢你還真把自己當社會主義接班人了


真水無香123233653


我和老公結婚二十一年,我們就是丁克家庭,一直沒要小孩,家裡收養了幾條流浪狗和流浪貓咪,我倆有房有車,老公工作比較忙,但是這麼多年我倆幾乎不吵架,一直很開心快樂,每週休息兩天我都不會做飯,都是帶著兩個狗狗去逛大型商場,然後就在外面吃飯。我覺得我們比那些有孩子的家庭幸福快樂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