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禮往,你給別人的多,別人還的卻少該怎麼辦?

航媽燕子


人情禮往。親戚好友是正常的來往。只要友情親情在,就沒有必要在乎,順其自然就好。


WangjinZhi


人情禮往,你給別人的多,別人還你的卻少該怎麼辦?

即然是“人情禮往”,單從字面上看,這四個字中,“人情”兩字,也佔了一半。這也可說明在“禮往”的往返過程中,都是人情在唱主導。在禮住的人中,基本都是熟悉的人,或最少是初識的,或是同學、上下級領導、同事、朋友、甚至含有血緣關係的親人等等;雙方也基本是以建立在彼此的“情誼”為目的一般交往和社交正常交際的關係上;或自已在有求於他人的基礎上。居然是這樣,為何一定要在乎別人“還多少”禮?

一、你給別人的“禮多” ,別人還你的“禮少”可能存在下列情形:

1.對方經濟條件差,量力而行。

或許自己沒考慮到對方承受力。你的大禮,對方也不能不收,還禮又不能不還,這時這種“還得少的禮”的結局和尷尬的局面,就在不希望中出現。

2.或對方因工作和學習等等原因,一時沒有充足的時間,備足“禮”還你。

世上真有湊巧的事,還禮這段時間,對方真是沒空閒,一時又想不到和找不到所等值的禮品還你。

3.對方一直把還“禮”看的都很淡(或“無知”)無論是對你還是對別人都一樣。

不少人,一直不在乎送禮,也看不起送禮之人,所以在送禮時,只是草草“禮節”一下,只看重一個“還”字。

4.對方可能主觀的認為,這禮,你早就該送了,他只是象徵性的還一下禮。

或許你缺過他(她)的禮;或許你正在求他(她)做事等等事例;他們認為你就該送,還厭你送遲、送少了等等。

5.對方是長輩,對你所送的禮,只是象徵性的回一下禮。

二、別人還你的少,該怎辦?

1.如果對方是有意和故意為之,根本沒把你放在“眼裡”,你可以這樣①自認倒黴,切記從今以往,少和他(她)來住,但然不需記仇,只是在碰面時,表面招呼一下。②看清對方醜陋的觜臉,不仿藉助某件事,言語側擊他(她)一下,甩上你鄙視的眼神。

2.如果對方是長輩,你且寬心相待。遇事還需繼續為之。

3.如果是自己的禮物太貴重,對方經濟條件有限,你就得適當降下你的禮物的“身價”,下次送些以對方相“匹配”的禮物,也讓對方沒有心理壓力,你們之間的友誼才能持久。

4.如果是親朋好友,更不用在乎對方還多少,這是“情”字在先。再說,你的情誼,和你的人情已做到位了。你不缺“禮”就夠了,還管別人怎麼做,再乎別人還多少“禮”幹嗎呢?

4.如果,是你有求別人在為你做事,這禮回與不回,都得兩說。

古往今來,雖有:“有來有往,有來不往非禮也。”和“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說法。 但是,人的文化素質、氣質和性格秉性不同,行為處事必然不同,也不可能大家行事做人,都是“一脈相承”,“或千篇一律” 。

若每個人,無論是從禮節和禮儀出發,只要求自已按禮行事,在送“禮”過程中,不用太再乎別人“禮物”送多少,是否和自已等價(假如,別人禮的價值遠遠高於你,你怎麼弄?),只要求自已做的好,就足夠了。





沿流溯源


人情禮往,你給別人的多,別人還的卻少該怎麼辦?你可以選擇繼續或不再往來。

問題所所說的情況確實存在,一株吊蘭本人也遇見過。碰到這樣的事,你還真的不好對別人談起,你說什麼呢?說出來了別人有可能認為你小氣,斤斤計較,反而會對你不好的看法。還有,也許這個人記錯了,純屬無意之舉呢?

一株吊蘭建議,對於這樣的人,只能壓在自己心裡。今後,想來往就來往,不想來往就暫時別忙著來往。有一天事情會大白的。


一株吊蘭


人情來往誰吃虧問題看你怎麼理解,例如朋友結婚你送人情1000元,現在你兒子出生辦滿月酒,你最好叫朋友也送1000元,這樣不吃虧,但你朋友認為,朋友結婚送我1000元,如果她生二個小孩,我要送2O00元也要吃虧,我應送朋友結婚,買房大事送10O0元,生小孩,小孩考大學,小孩參軍送500一800元,這次朋友生小孩送500元,誰佔便宜呢,很難分清。既然是朋友就不要芹芹計較,


海峽風755


這還不簡單!人情禮往就是這樣,人家又沒有搶你。你願意去多少是你的事,如果你擔心你去的多對方來的少,那你就需要量力而行,看看對方的實力能承受多少?你能承受多少?有人情往來的不是親戚都是朋友,只要在能力範圍內就好,已經送了就算了,以後別再給對方送禮就行了。不然咋叫送禮呢!


重來80398311


在你給之前,就不要抱著別人再給回來。

你給了,又去計較,這反而讓你困頓了。這不好。

從這個問題也看出,你的給不是心甘情願,是需要對方及時回應的。

對方不回報,也無所謂!你的大度會讓對方欠下一筆感情債,感情債是最難償還的,算算是你贏了。


五妹寫文


"人情禮往,你給別人的多,別人還的卻少,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俗話說:"禮輕情義重。"既然是你在乎別人還得少,以後看情況還人情就可以了。


我是小甘


至於人情往來,不要刻意追求平衡。人情是情感,不要用物資與金錢去交易!


博易87139691


心態平和,付出的不一定要回報,如果你經常做善事,經常去幫助別人,老天會回報你的。總愛佔別人便宜的人,總有一天會吃大虧的。歷史是有教訓的。如果你結交的朋友是小人之人,那麼改變你的擇友觀念。


牛建萍財商導師


人的內心各有不同,有人只喜歡付出,有人只喜歡索取,你的付出是不是付對了人。少付出留一點空間給自己,但付出時要真誠,內心才平衡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