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在股票市場中,若想成功把握更多的機會,就要去了解該機會屬於哪一種性質,該機會成立的條件,該機會是否符合我們的條件,以便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哪些機會是屬於自己,哪些機會不屬於自己的。想把股票市場上所有的機會都抓住的交易者是超級的弱智。

炒股專業性是很強的,修養,紀律,策略和技術,缺一不可。

策略和技術是最基礎的,直接決定每筆交易的盈虧;紀律使得盈虧有著一致的統計規律性;而修養是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

炒股的過程是充滿常人想不到的艱辛,需要有些天賦,合適的性格和條件會使得學習的過程簡單一些。有天賦又肯付出,還需要有開竅悟性。還要落實到具體。

因此,學習炒股的態度和理念與其它行業也很不一樣。

學習炒股技術,目的不是為了立馬賺錢,而是為了學會從另一個緯度來認識和解讀市場,炒股技術理論本身是死的,可是認知是靈活的和獨自的。

很多時候我們炒股賺不到錢,事實上,是把股市想成了我們以為的樣子,炒股的秘訣很簡單,簡單到讓你不屑一顧,其實越簡單的事情往往越接近本質,同時也是越難做到的,因為它通常是枯燥和乏味的。

現在中國股市猶如天地混沌之初的樣子,偶爾有亮光投射,但是不足以形成照亮前路的力量。我們要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目標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建立一套更加理性、更加客觀、更加適合的投資理念。

為什麼要在突破時買入呢?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句詩在股市裡面如何理解呢?就是說,沒有突破的個股,很難有發展的空間,而突破前期阻礙,登上新的臺階,就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落實到具體操作就是要清楚的知道目前股價處於什麼位置,是即將大突破還是小反彈?哲學上,將質變,將飛躍。應用到股市操作上,來說就是“大新高,大漲;小新高,小漲。”因此,我們得到一個操作理念,就是操作即創新高和剛突破的個股,與個股同步進入主升浪。

突破買入法技術精要:

1、橫盤時間越長,當爆發時間到達的時候就越有上漲的動力。主力吸籌保持在一個非常低的價格區域進行,比較徹底;

2、當股票趨勢明顯走好的時候,果斷出擊,迅速買入;

3、上漲過程當中出現洗盤動作的股票,目標更加長遠。主力越是要清理獲利盤的股票後面就越是上漲潛力大;

4、成交量5日上穿24日是很好的買入提示信號,配合KDJ和MACD一起使用,準確率非常之高。

如何識別有效突破

突破是在技術分析上所用的一個術語,指價格升破阻力位通常是前一高位,或跌穿支撐位通常是前一低點。價格突破後將形成新的趨勢。而有效突破,則是股民常說的,但又很難說明的一個詞。

有效突破在技術分析中有明確的規定,有效突破的定義是:連續兩天站上阻力位而且突破後的幅度在3%以上。這麼清楚的定義怎麼很難說明呢?那是因為如果你用這個方法賺錢的概率很低,所以大家很難說明白。本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下有效突破的“秘密”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任何一個功夫都分為招式與內功心法,招式是內功心法的表現形式。核心還是內功心法。為什麼有效突破解釋不清楚,因為大家說不清楚有效突破的“內功心法”我們將從時間與空間的角度來介紹有些突破。

內功心法

所謂內功心法,就是我們從“主力的資金行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那為什麼要設置3%和兩天這兩個標準?

1、主力不是雷鋒,一定是志在高遠。突破平臺釋放解套套牢盤後主力一定會再次獲利。

2、有效突破一定是短線行為。主力不用下跌來洗盤,而是直接拉昇,那麼短線的目標一定是要獲利。

3、3%的突破空間是留給那些短期的獲利盤的緩衝區,即使獲利盤湧出,用3%的空間來承接獲利盤,這樣就不會吧3%吃掉。

所以從“主力資金行為”的角度看,其中的核心就是:主力不是雷鋒,而是為了“獲利”。

舉例驗證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總結

有效突破的核心就是:主力“短期”要賺錢。這也是資金行為的核心。

主力:主力不是雷鋒,“突破”志在高遠。

短期:逼空上漲、即使回調也在3天之內,而且不給你原價買入的機會。只能為莊家“抬轎”。主力不會吝嗇拉昇的拉昇的金錢、與幅度,一旦超時就是“誘多”。

注意:這個短期也是主力的獲利思路,突破時籌碼一旦掌握不牢固,主力短期也會獲利了結,如果籌碼牢固則是逼空上漲。

賺錢:主力有獲利空間。

以上就是有效突破的秘密。

平臺突破基本概念

當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延續以前的趨勢,進而在一段價格範圍內波動,產生了橫盤或一定幅度的整理,形成了一個價格平臺。之後股價突破的這個平臺(可能是上漲突破,也可能是下跌突破),叫做平臺突破。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平臺突破5個主要特點

1、10日均線保持向上勢頭,最好是均線完全成多頭排列

2、K線組合形態在總體上成橫向排列,這個形態最明顯的特徵是5日均線呈現水平狀

3、在平臺構築的尾聲一般會出現“地量小K線”現象

4、通常在10個交易日內構築完畢

5、盤整時間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四、五個月甚至一年或更長,所以突破平臺的位置尤為重要。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平臺向下突破形態是與平臺向上突破形態相對應的空頭形態,其形成過程與平臺向上突破形態有點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在平臺向下突破形態中,主力已經控制了非常多的籌碼,但由於其他原因,主力已難以維持股價的高位盤整不得已向下突破。

其形成過程是,股價經過大幅拉昇後,股價逐步回落到某一高位,主力為了達到出貨的目的,刻意在這一高位維持股價的橫盤整理,形成一個高位平臺誘使投資者接受其價位。

而平臺突破形態的量度幅度與其平臺的長度有關。股諺雲:躺下去有多長,站起來就有多高。一般來講,股價在底部整理的時間越長,股價上漲的幅度就越高,但對平臺向下突破形態而言,則沒有類似的規律,其下跌幅度一般與其先前的漲幅有關。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平臺突破類型1:帶量突破

以(泰達股份)(見上圖)為例。該股2006年連續幾個月的盤整形成一個標準的平臺,在2006年3月24日出現個股放量突破。一般來說類似這樣長期平臺出現突破後,短期內突然拉昇所面臨的拋壓都會比較大,除非主力做多非常堅決,否則第一波突破向上空間都是比較有限(從第一個漲停算起一般都在20%以內),這種突破多是主力試盤為主。對於這種類型的突破投資者可耐心等待其回調至10日或者20日均線附近,一旦發現其再次放量啟動可大膽追漲殺入!

平臺突破類型2:溫和放量式突破

(蘭花科創)(見下圖)在05年12月初的向上突破就是最經典的案例。向上突破時量價配合良好,主力機構介入明顯。具體特徵表現為:數條中段期均線收攏後出現上漲,但是上漲幅度並不大(一般>3%以上即可),成交量溫和放大,技術走勢上一般不會有太大的技術回調。對於這種類型的平臺突破,每次靠近5日均線或者10日均線都是不錯的短線買點。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怎麼判別是真突破,還是假突破?

1、平臺突破,怎麼判別是真突破,還是假突破?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突破力度去解釋,一般來說,個股平臺突破,力度最強的形式自然是漲停板突破,尤以早盤板最佳。

比如說今日的興森科技,就屬於真突破,持籌者接下來可享受高溢價: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而普通的陽K線平臺突破,力度上要弱於漲停板,雖然不一定就是假突破,但短線進攻強度上會削弱,所以高度預期上要適當降低。

另外,普通陽K線平臺突破之後,大多會有一個回踩平臺上沿確認的過程,如果有資金承接,股價反身向上,則可說明先前的突破為真突破,畫個簡圖給大家: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所以,對於這類突破,如果你沒有在陽K突破當天低吸介入,也不用著急去追高,可以等待接下來的回踩確認,股價不擊穿箱體平臺上沿時,再考慮上車。

2、平臺突破前介入了,但一直沒動靜,是走是留?

平臺突破,我們通常採用半路追漲模式,即個股盤中出現異動拉昇時,才追漲介入。這樣做,可以提高資金效率,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超額利潤。

但要做好半路追漲模式,需要一定的盯盤功底,且能根據盤面靈活應變,如果做不來,就只能以時間換空間,採用低吸潛伏的方式。

低吸潛伏平臺突破股,你們要注意兩個點:

一是個股題材的選擇,即使是低吸潛伏,我們也要儘可能去做市場最熱的題材股,這樣,一旦題材反覆,個股就有很大的機會突破平臺,所以,如果你手裡面的個股一直沒動靜,可以看看該股是否屬於熱門題材股,若不是,可以考慮換股。

二是個股的止損,一般來說,平臺或箱體震盪的下沿是主力資金的防守線,如果跌穿,則很有可能是主力資金已放棄抵抗,意味著短線上會有一波下跌,所以,如有提前潛伏介入,就要考慮止損賣出,以規避更大的虧損。

這個點,同樣給大家畫個簡圖示意:

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突破”後才進場?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卻實用

如果你想學習三板斧選股戰法,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老斌分析(y600734)理解股市的規律,掌握操盤技巧,在股市才能長期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