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什么是三藏十二部

所谓“三藏”,是指经、律、论三藏。整个佛教典籍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经藏”中的内容,统统都是佛亲口说的,而且其中讲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定学”的理论。有关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和出世上上禅定的原理,都收录在经藏里面,称为“经传定学藏”。

佛学常识:什么是三藏十二部

“律藏”的内容,主要讲述“戒学”。其中包括:小乘戒律、优婆塞和优婆夷的三皈五戒、沙弥和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学法女的六禁法、比丘的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梵网经》中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称为“律传戒学藏”。

“论藏”收录的全都是各大菩萨、各大论师所做的阐述佛理的著作,称为“论传慧学藏”。

根据“从正不从兼,从多不从少”的原则,将经、律、论三藏,归纳为戒、定、慧三学。“从正不从兼,从多不从少”,意思是说在经藏中,也有谈论戒学和论学的内容;而在律藏中,也有讲述定学和论学的内容;在论藏中,也有说定学和戒学的内容,但各藏的主要内容是“经藏对定学,律藏对戒学,论藏对慧学”。除了汉传的经、律、论三藏外,还有用梵文和巴利语集成的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

佛学常识:什么是三藏十二部

所谓“十二部”,是指佛经的十二种体裁。下面分别解说。

1.长行:指经典的正文部分,即以散文直接记录佛陀的说教。

2.重颂:就是将长行中所说的义理,用偈颂的方式再重复一遍。

3.孤起:单独的一个偈颂,与上下文没有关系。

4.譬喻:用打比方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义理。

5.因缘:叙述某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6.自说:又称无问自说。一般佛陀都是在有人提问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说法。而“自说”是佛陀未待他人发问,而自行开示说教。

7.本事:是指佛陀讲述的有关菩萨、罗汉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

8.本生:是佛陀讲述自己的经历。

9未曾有:经中提到佛陀及其弟子所发生的稀有之事。

10.方广:是形容经中阐述的道理高深玄奥。

11.论议:佛陀的弟子研究经律的总结,或是佛陀和弟子问答时的记录。

12.授记:佛陀对于菩萨、罗汉及其弟子未来发展的一种预言。如:何时成佛、叫何名号、在何净土,等等。

佛学常识:什么是三藏十二部

古人将以上十二部的名称,作了四句偈子:

长行重颂并孤起,

譬喻因缘与自说,

本事本生未曾有,

方广论议及授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