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武僧。攝影/任紅兵

-風物君語-



歪果仁:哇,你們中國人人都會功夫!

中國人:???

少林寺:我的!我的鍋!

每隔一段時間,網絡熱搜就會被“中國人人會武術”的段子霸屏。這樣的“誤解”,和嵩山少林寺不無關係。

作為禪宗祖庭的少林寺,為何在佛學之外,習武弄棍,開創少林功夫?少林功夫究竟有多厲害,讓金庸甚至以少林寺為中心,搭建了一個刀光劍影的武俠江湖?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雨後少林。攝影/任紅兵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去過少林寺的人,很難不對山門處的古銀杏樹留有印象。尤其在深秋,金黃的銀杏葉掛在虯曲蒼勁的樹幹上,宛若開啟了少林寺的時光通道,一枝一葉都在訴說著少林寺的千年時光。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寺山門處的銀杏樹。攝影/任紅兵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武僧在金黃色的銀杏樹下習武。攝影/劉客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繁榮發展,產生了自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公元495年,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羅來到北魏,受到北魏孝文帝

的熱烈歡迎。為了安頓跋陀羅,孝文帝特意在少室山北麓修建了少林寺,與都城洛陽相望。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嵩山秋色。攝影/劉客白

提及少林寺,總有個繞不開的前綴——嵩山。作為中國陸域最早隆起的山脈之一,嵩山有著“萬山之祖”的稱號。位於河南登封的嵩山,橫亙於黃河南岸,西依洛陽,東臨鄭州。據《史記》記載:“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嵩山地形圖。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作“崇高”、“崇山”。作為中國陸域最早隆起的山脈之一,嵩山距今已有35億年的歷史,歷經過多次地殼運動,被地質學家譽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製圖/Paprika

高大俊偉的中嶽嵩山,以少林河為界,劃分為太室山少室山。僅一河之隔,兩座山脈卻姿態迥異、各成風貌。

不同於寬厚高大的太室山,少林寺所處的少室山雄奇險峻,北方的所有山水地貌都能在這裡找到“少林者,少室之林也”。秀麗挺拔的少室山,林木成蔭,少林寺也因此而得名。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寺地理位置。製圖/Paprika

最初的少林寺,承擔的只是弘揚佛法的職能。然而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開壇佈道有時只是一種奢望。少林寺誕生的南北朝時期,社會環境動盪,時常會有地方武裝力量掠奪斂財。而少林寺作為皇家寺院,擁有相對豐厚的資產,更是武裝起義軍的頭號目標。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李連杰主演的電影 《少林寺》中少林武僧習武場景。GIF截自電影《少林寺》

此外,嵩山少林寺地處中原,交通十分便利。然而在戰亂的年代,交通通達,同時也意味著更加危險。坐落在兵家必爭的古戰場上,少林寺自然也免不了戰火的侵擾。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僧嵩山習武圖。攝影/劉客白

由是,為了在戰亂中得以生存,以僧稠為首的少林寺僧眾,開始拿起棍棒,自發地練習招式,以保衛寺院的安全。長此以往,少林武僧逐漸形成規制。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少林功夫究竟有多厲害?

提及少林功夫,人們的初始印象大多為棍僧。棍,在少林功夫裡,的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棍是少林僧兵使用最多、最常規的武器。圖為武僧演繹少林棍法。攝影/任紅兵

大抵世間萬物,都遵循著一條最為樸素的章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少林武僧在選擇武器時,自然要先環視周身,少林寺恰好就坐落在少室山蔥鬱的林木之間。於少林寺僧人而言,

木材取得較為便捷,且製作程序簡易,取材於自然的棍正是最好的傍身武器。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棍被奉為“百兵之祖”、“諸藝之宗”。有古諺雲“慢刀急棍殺手鐧”來形容棍法搗劈之神速。攝影/任紅兵

從另一角度而言,棍的使用,正是佛教文化的體現。取材於樹木的木棍,與冷兵器相較,震懾力有餘,而殺傷力不足。於少林寺而言,習武的初衷是自衛防禦,而非傷人,

以棍為武器,則正是佛家慈悲為懷思想的具象體現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兩位武僧在塔林旁習武。攝影/任紅兵

此外,木棍在佛教文化中,一直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從外觀上看,少林武術所用的棍,豎直屹立,與佛教教誨人要“正直、向上”的思想不謀而合。也無怪乎,在佛教文化中,禪宗講“頓悟”,有

“棒喝”的禪法;涉及到佛教文化的文學鉅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用的如意金箍棒,也以棍為原型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根據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西遊記》進行拓展和演繹的3D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中,孫悟空手持金箍棒霸氣側露。GIF截自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既然能以功夫聞名,少林武僧的武器,當然並不侷限於棍。除卻兵器入門的木棍,拳法、長槍、柳葉刀等“高階”武器,也囊括在少林武僧的日常課程之內。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表演功夫的少年武僧。攝影/盧文

在今日少林寺的西方聖人殿中,48個深淺不一的腳印清晰可見。根據資料,這些看似凌亂的腳印,實則暗含章法,連續起來正是一套少林拳法。究竟是怎樣的長久苦練,才能將腳印深深“烙印”在地面之上?

任何功夫的習得,都並非一朝一夕可成。拜師少林寺後,必須花費一至兩年的時間,練習站樁等基本功;而後才能學習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等基本拳法;待得學好拳法,才能練習流星錘、九節鞭、牧羊鞭等兵器。想要系統地學習少林功夫,必須得十年八載才行。

武術是少林寺僧人習禪的一部分。對於“行走坐臥皆是禪”的少林僧人而言,他們將日常的武術訓練融入到生活中,甚至在炒菜時,也能“倒掛金鉤”,倒立著操作一口直徑一米的大鐵鍋。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寺西方聖人殿(又稱千佛殿)中的壁畫——五百羅漢朝毗盧(局部)。攝影/任紅兵

事實上,中國向來有習武傳統。在亂世中,習武自衛的寺廟遠不止少林寺一家。而唯獨少林功夫“出圈”,和兩件真實的歷史事件不無關係。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位於少林寺白衣殿(觀音殿)後壁上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壁畫(局部)。攝影/任紅兵

時值戰亂頻發的隋朝末年,彼時的洛陽,由王世充佔據,周邊百姓備受壓榨,少林寺亦受盡刁難。得知唐軍前往洛陽,以少林僧眾為骨幹力量的當地百姓,幫助唐軍擒獲王世充的侄子王世仁,一舉掃清洛陽的武裝割據力量。經由此事,少林功夫,在當地百姓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後來這一故事被不斷演繹,成為了電影《少林寺》的劇本梗概。

真正讓少林功夫名滿天下的,應數明代僧兵抗倭事件。明代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鄭若增,曾為剿倭總指揮胡宗憲的幕僚,在其《江南經略》中,多次記載了僧兵抗倭的事蹟:“杭城閉,三司領僧兵四十人御之,大破倭寇”。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師傅真可靠!供圖/Soogif

或許真實的少林功夫,並不似影視作品中那般飛簷走壁、無往不勝,但卻是匡扶正義、抵禦外侮的一支值得信賴的武裝力量。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憑啥少林寺是名門正派的代言人?

在金庸的武俠江湖中,少林寺在各大門派裡總居C位,幾乎是名門正派的代言人。除去金庸的文學渲染,

現實中少林寺的初次出場,走的也是最為正統的皇家路子

大多時候,由皇家層面推廣的事物,多少有些曲高和寡,普通百姓多少會感受到距離感,難免敬而遠之,少林寺卻以極強的包容性,打破了這一“不成規律”的規律。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在少林寺學習功夫的非洲學員。攝影/任紅兵

對於古代百姓而言,國家興亡,皆為苦。尤其是底層百姓,能吃上一碗熱粥,都是奢望。有著皇家背景的少林寺,土地田產頗多,面對吃不飽飯的窮苦百姓,少林寺經常大開山門,施粥捨飯。這一傳統,至今仍在延續。每年的臘八節,少林寺仍專門設置施粥處,對前來的人無差別施粥。

明朝中後期時,伴隨著商品經濟的萌芽,商人的貿易活動更加頻繁,為確保商品運輸的安全,鏢師這一職業逐漸盛行。當鏢師,最重要的是武術本領。而少林功夫,在當時是一塊響噹噹的招牌。於是,不少窮苦百姓選擇前往少林寺拜師習武,為生活尋得一絲出路。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年武僧。攝影/劉客白

從古至今,少林寺都曾是不少人的人生選擇之一。作為人口大省,早年間的河南家庭,幾乎人均三四個小孩。在吃飯都成問題的年代,把孩子送去少林寺學武,習得一技之長,也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河南嵩山少林寺三歲多的小武僧,意外躥紅網絡。供圖/Soogif

即便到了今天這個吃穿不愁的年代,大多河南孩子,也都曾認識一個或多個去少林寺學過武的朋友。去少林習武,仍是不少人心中的一種古樸情結。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少林寺再也沒有“掃地僧”了?

但凡言及武力高強,少林寺掃地僧是個必提的名號。

於鬧市中守得一方寧靜,是人們對於“武林高手”的傳統定義。

然而今日的少林寺過於“入世”,高頻次地出現在塵世之中,難免被人指摘為“離經叛道”。“炒作”、“過度商業化”、“博人眼球”等標籤一度喧囂塵上。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十八銅人登上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世界最佳》(The World‘s Best)的舞臺。供圖/Giphy

“大勇立雪人,斷臂得心安。天下稱第一,是禪不是拳。”事實上,自誕生伊始,少林寺承載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弘揚佛法。一千五百年來,少林寺歷經繁盛與戰亂,從來都未曾忘卻傳承佛教文化的初心。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林寺大雄寶殿——早課。攝影/任紅兵

與聞名世界的少林功夫相較,很少有人瞭解作為“禪宗祖庭”的少林文化。在少林寺建寺三十年後的公元527年,菩提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少林寺,於寺院後山尋得一個山洞,面壁九年,最終悟出東土禪宗。此後,

達摩在少林寺始傳禪宗,少林寺也成為中國的禪宗祖庭。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位於少林寺後山頂的達摩像。相傳,少林寺裡有一塊神奇的石頭,名叫“達摩影石”,又稱”達摩面壁石“,石頭上有隱約的達摩影像。據說是達摩面壁九年,精誠所至,以致他的影象也透入石中。(文/百度百科)。攝影/劉客白

即便是遊人如織的今日,少林寺僧人也未嘗一日放下功課。每日凌晨5點,夜幕尚未褪去,全寺僧眾便集合於大雄寶殿,誦經禮拜,

這是少林寺真正屬於僧人的時刻。低沉而悠長的梵音,在山谷間飄蕩,讓人恍惚上千年的時光流變。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登封觀星臺夜景——星軌。攝影/焦瀟翔

事實上,沒有什麼事物可以長盛不衰。歷經長達一個世紀的戰爭,上世紀初的少林寺,早已不復往昔。山門破敗,殿宇坍塌,僅餘十幾名老弱僧人。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國家宗教政策相繼出臺,少林寺迎來春天。不久之後,電影《少林寺》上演,引發萬人空巷,2毛錢一張的電影票,居然賣出了1.4億的票房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於1982年1月21日在中國香港公映。2毛錢一張票,竟創1.4億票房,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神話。圖片來源於網絡

1987年,年僅22歲的釋永信開始全面主持少林寺的工作,他篤信:“唯有發展,才有地位;唯有發展,才有影響;唯有發展,才配得上少林寺這個佛教聖地、禪宗祖庭的稱號。”這種“離經叛道”式的經營,也讓少林寺陷入輿論的漩渦。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禪武合一。攝影/任紅兵

藝術也好,信仰也罷。對於心中的“白月光”,到底是窮盡己身、光大其品格,還是任其消失湮滅、令人憑弔遐思?兩種價值取向,如何抉擇,或許也是一種禪。

七星拳、八卦掌、少林五祖拳……中國人人會功夫?少林寺有話說

▲ 少年武僧。攝影/盧文

何謂禪?每個人心中,有著不同的的答案。

- END -

文丨鶯時

特別感謝 | 謝遠琨

《我心中的少林》釋永信

《少林寺是如何被推上神壇的?》劉十九

《棍在少林武術中地位的因由探究》楊兵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與“明代僧兵抗倭”關係研究》劉海超

《少林武術的歷史發展進程研究》於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