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說起大雁塔都知道,要說這個護國興教寺可能知道的人不多,覺得就是個普通的寺院,其實興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後其弟子窺基法師和圓測法師也歸靈於此,陪伴在玄奘靈塔左右,這裡現在免費開放,離西安大雁塔20公里。

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玄奘法師圓寂於玉華宮(今陝西銅川境內),被安葬在長安東郊白鹿原上,因為白鹿原地勢很高,在大唐皇宮大明宮的含元殿就可以看到。唐高宗非常敬重玄奘,在他去世後舉朝致哀,不僅如此,每每在含元殿遠眺靈塔而落淚,為聖體安康著想,高宗的皇后武則天詔令將玄奘遺骨於669年遷葬到長安以南的少陵原,同時修建寺院,新建的佛寺被命名為“大唐護國興教寺”,後唐肅宗為玄奘的舍利塔題寫了塔額“興教”二字,寓意大興佛教。

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窺基是玄奘的大弟子,或稱靈基,俗姓尉遲,字洪道,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因其著述常題名“基”或“大乘基”,所以《開元釋教錄》始作窺基。窺基生長於以武功受封的貴族家庭中,祖父尉遲懿是隋朝寧國公,父親尉遲敬宗是唐朝開國公,伯父尉遲恭是唐朝名將,受封鄂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圓測是新羅(朝鮮)王的孫子。隨遣唐使來到長安,他精通梵語,熟悉漢文,後拜玄奘為師,是唯識宗的繼承人之一。武則天當政時期,圓測頗受優待,每遇中外名僧論道,必邀圓測首位開講。垂拱年間(685年—688年),圓測受詔助中印度僧地婆訶羅譯出經論十八部、三十四卷,武則天寫序於各經之首。此時,新羅王數次上表,請圓測師回國,弘揚佛法。但因武則天垂情惜才,婉言拒之,是以未能回國而留居大唐。

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三藏塔的後邊是三藏院,大殿內有精美浮雕,描述西天取經的經歷。

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法堂建於1929年,內供奉元代銅鑄毗盧佛像,堂內四壁鑲有《金剛經》刻石及明代佛像畫軸卷。

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法堂後有臥佛殿,此殿內供奉長約9米的香樟木雕刻臥佛,金箔貼身,右肋而臥,金光閃閃,滿殿生輝。

世界文化遺產,唐僧和他的兩位弟子長眠於此,一定去看看,免費

來西安旅遊去過大雁塔以後,一定要來這在看看,不過近期據說好像有要開發的跡象,一旦開發再來就要收門票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