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塔一一佛教特有的高聳的建築物,尖頂,多層,常有七級、九級、十三級等,形狀有圓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經卷等。

塔的建築形式源於古代印度,原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築。隨著佛教在東方的傳播,塔坡這種建築形式也在東方廣泛擴散,發展出了塔這種極具東方特色的傳統建築形式。塔在中國古代稱之為“浮屠”、“浮圖”。
中國化的佛塔平面形狀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層數一般為單數。通常由地宮、塔基、塔身、塔剎組成。中國古塔從建築形態上來分,大體可分為樓閣式塔、密簷式塔、亭閣式塔、金剛寶座塔等。樓閣式塔是我國古塔的主流建築,是我國現存數量最多的古塔類型。密簷式塔的數量僅次於樓閣式塔。二者加起來則佔了我國現存古塔的絕大多數。
古塔建築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東漢到唐朝初年,是印度佛塔與我國建築形式不斷磨合的時期,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一階段。從唐朝經兩宋到遼金時期,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我國古塔發展的高峰時期。元、明、清三代是我國古塔發展的第三階段,元代以後塔的材料及結構再無更高的突破。從元到清六百年間,塔形的主要變化是塔剎比例的變更。元代以後塔的數量大大減少,審美價值不及以前。

我國現存古塔眾多,比較著名古塔簡介如下,供朋友們旅遊時參考。

浙江杭州雷峰塔 位於浙江杭州西湖南岸的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為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於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

白蛇傳與雷峰塔的傳說,婦孺皆知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後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

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後重建,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區之一。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江蘇蘇州虎丘塔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 是座斜塔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北海白塔,位於北京市北海公園瓊華島上,建於清初順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磚木石混合結構,塔高35.9米,上圓下方,塔頂設有寶蓋、寶頂,現已成為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少林寺塔林,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西側,是少林寺祖塋,由歷代高僧的墓塔組成,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塔林,有磚石塔248座。2010年8月,少林寺塔林作為“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中的一處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嵩嶽寺塔,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的嵩嶽寺內,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2010年8月,嵩嶽寺塔作為“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中的一處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嵩嶽寺塔,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峻極峰下嵩嶽寺內,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中國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是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組成部分,國務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嵩嶽寺始建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為宣武帝的離宮,後改建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閒居寺",並廣為增建,殿宇達千餘間,僧眾700餘人。隋文帝仁壽二年改名嵩嶽寺,唐朝武則天和高宗遊嵩山時,曾把嵩嶽寺作為行宮。當時樓閣相連,亭殿交輝,盛極一時。據李邕《嵩嶽寺碑記》載:"廣大佛剎,殫極國財,濟濟僧徒,彌七百眾。落落堂宇逾一千間。"現塔院內大雄殿及兩側的伽藍殿、白衣殿均為清時所建,惟此塔為北魏時物,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陝西西安大雁塔是西安大慈恩寺內的佛塔

是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是視為古都西安和陝西省的象徵

是唐代 取經歸來的玄奘 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修建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延安寶塔,又稱嶺山寺塔,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山,始建於唐代,現為明代建築。塔呈平面八角形,九層,高約44米,為樓閣式磚塔,現已成為延安市的標誌性建築,革命聖地的象徵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普救寺塔,又名鶯鶯塔,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普救寺內,因元代雜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描述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而聞名。是與北京天壇迴音壁、四川潼南石琴、河南三門峽蛤蟆塔齊名的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飛虹塔,位於山西洪洞縣東北部的廣勝寺內,始建於漢代,現塔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修建,因塔身五彩斑斕如雨後彩虹,故名“飛虹塔”。飛虹塔為十三簷的樓閣式佛塔,高47.6米,是國內建築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山西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

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景點

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純木結構、無釘無鉚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浙江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磚木結構古塔之一。

六和塔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為鎮江潮而創建,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現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於南宋。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將中國各地著名的塔縮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古代中國建築文化的成就。

六和塔氣勢不凡,曾有人評價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將軍。從六和塔內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

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層, 塔內只有7層。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塔內由螺旋階梯相連。塔身自下而上塔簷逐級縮小,塔簷翹角上掛了104只鐵鈴。簷上明亮,簷下陰暗,明暗相間,從遠處觀看,顯得十分和諧。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塔內每二層為一級,由螺旋階梯相連,壁上飾有"須彌座"。塔內第三級須彌座上雕刻花卉飛禽、走獸、飛仙等各式圖案,刻畫精細。構思精巧,結構奇妙,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

其底層正門楹聯曰:"一塔聲江天,越水潮奔初月上;六和存佛地,吳山本落大橋橫。"從塔內拾級而上,面面壺門通外廊,各層均可依欄遠眺,那壯觀的大橋,飛駛的風帆, 蒼鬱的群山, 賞心悅目。 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清乾隆皇帝遊此,興致大發, 為每層依次題字立匾,名曰: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淨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將中國各地著名的塔縮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古代中國建築文化的成就。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吉林長白靈光塔

位於吉林省 白山市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是唐渤海國時期一座古塔長白靈光塔由通道、甬道、地宮、塔身、塔剎五個部分組成。塔身通高12.8米,由長方磚,圭形磚,多角磚砌築,高五層,底層最大,向上遞減,收分明顯,側面呈梯形,而正面則成正方形。長白靈光塔,原無“靈光”二字。清朝第一任長白知府張鳳台考察此塔時,首加“靈光”二字。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位於大理城約一公里處。為大理勝景之一。被稱為大理古文化的象徵。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16層密簷式塔,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園公沐世階題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 三塔旁,原有規模害宏大的崇聖寺。據《南詔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記》等史籍記載,寺基方7裡,聖僧李成眉賢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銅40590斤,建於南詔第十主豐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費工708000餘,耗金銀布帛綾羅錦緞值金43514斤。 1925年地震,塔頂地震,塔頂震落,殘破益重。建國後,三塔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精心維修。

崇聖寺三塔始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簷式磚塔,共16層。稍後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相傳古時修建三塔,採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餘里。修塔時運力不足,還用山羊來馱磚,如今大理的銀橋村,古時稱為“塔橋村”。古籍記載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餘金,歷時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

三塔的具體始建年代,歷來記載不一,大體上有:①唐貞觀(627至649年)尉遲敬德造;②唐開元元年(713)恭韜、徽義造;③南詔王勸豐祐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唐太和七年至開成五年,833至840)聖僧李賢者等造;④保和十年至天啟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833至848)博士徐正等造。根據內地同類古塔的建築年代,雲南應稍晚,再與原崇聖寺和中塔內的有關文物及記載相參證,中塔似應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824至859年在位)最為可能,而兩小塔則較中塔為晚,至遲。建於大理國初期,即先建中塔,爾後再增建兩小塔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河南開封鐵塔 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

始建於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因遍體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故稱為“鐵塔”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江蘇南京靈谷塔

原名叫陣亡將士紀念塔,國民政府建於1931年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廣東肇慶崇禧塔位於廣東省肇慶市

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九月建塔聚氣,可使人才輩出 又因西江水患,建塔可鎮住“禍龍”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位於寧夏青銅峽水庫西岸崖壁下,始建年代不詳,從歷次修繕出土的文物、題記推測,很可能是西夏的遺存。塔群坐西面東,按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是中國現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舍利生生塔,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南瑞,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村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舍利生生塔位於奉聖寺北的浮屠院中。

據傳釋家牟尼圓寂後,其骨灰形成各色晶瑩的珠子,佛家稱舍利子,其中一粒埋於塔下,乾隆帝年重建此塔時,發現有許多舍利子,如今一粒變成千百粒,莫非是"佛門有靈,生生不竭"?,於是叫做"舍利生生塔"。該塔創建於隋代開皇年間(公元589-604年),宋代重修,但到清初已毀塌嚴重。奉聖寺和尚善修決心重修此塔,他四處化緣,終於得到足夠的資金,於乾隆帝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塔身高38米,8角7層,玻璃剪邊,輪廓秀美,挺拔壯觀。塔內調設有螺旋蹬道,可登塔頂,每層開4門8窗,憑窗遠眺,晉祠內外美景可一覽無餘。如果在夕陽西下時欣賞寶塔,還會出現一天雲錦、滿塔光輝的壯麗景觀,被譽為"寶塔披霞"。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各地著名古塔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