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時 鯽魚總是會脫鉤,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怎樣才能避免

野釣鯽魚,脫鉤很正常,即使是高手,也不能保證不會脫鉤,只是在脫鉤的次數上,不能過於頻繁。

釣魚時經常性的脫鉤,有主因也有外因。

主因主要的表現形式為。

01:鉤子沒拴好,比如朝天鉤的鉤尖並不是向上,或者線沒拴牢,幾次提魚鉤子歪了,就像我釣魚的鉤子都用帶槽的,如果拴的不正,鉤子下水後,整個鉤子是斜躺在泥土上,即使有魚吃鉤後,一提竿的瞬間,鉤的不是正囗,魚鉤偏了,鉤到鯽魚的嘴角邊上。

野釣時 鯽魚總是會脫鉤,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怎樣才能避免

野釣鯽魚

這就相當於是一個直角,直角邊一定是在長度上小於斜邊的。鉤到鯽魚嘴角上,而鯽魚鉤的張勢是定值,大小也是一個定值,鉤子不夠長,只能是鉤在鯽魚嘴角的邊緣,再說通俗一點,就是鉤的太少了。而你提鯽魚時,是相對靜態。提魚竿的過程就是一個動態,一個要保持原先的靜態,一個要保持動態,提鯽魚的動態力量一定是大於靜態,在這兩個力量不平衡的狀態下,鯽魚的本身是有重量的,給釣線拉著形成一個力量差,如果此時是在水下脫口,說明上鉤的鯽魚有點份量,也就是稍微的大一點,鯽魚掙脫的力量也大,恰恰鉤的又少,加上水對鯽魚向上運動的阻力是存在的,拉破嘴角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02:提鯽魚的速度太快了。


野釣時 鯽魚總是會脫鉤,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怎樣才能避免

野釣在河邊

經常在釣點看到有的釣友提魚時,如果你站在他身後,他提魚時都能聽到魚竿劃過空間時“嗚”的聲音,只要有此聲音,說明提竿速度太快。速度快力量就大,這就是為什麼高手釣魚時,魚出水面時有時沒有聲音的主要原因。

打一個比喻,現在釣魚人多數都開車,如果對面來了一個行人,你車速慢,即使對方與你車接觸,也不會發生大的問題。如果你車速太快,即使是碰身體一小部分,也能讓對方重傷。

這個比喻中的行人就相當是魚,而你堤竿時速度快就相當是你的車速,一個相當靜態,一個相當動態,這二者的受力面不同,導致不同的結果。

野釣鯽魚時的提魚過程,用的是巧勁,有一句廣告語說過“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動地球”,意思是說,世上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八兩撥千斤“,以巧取勝,而不是用力氣死拼。”

03:此釣點的鯽魚滑囗了。對於滑囗魚,它們知道釣餌不能吃,但又經不住誘惑,因此只能在吃囗時,不是吸食,而是隻吃鉤尖部分,並不是整個的吞。因為吃口淺,當鯽魚在鉤子上的時侯自身有重力的作用,鉤劃了魚嘴,因此,只要一出水面就掉了。

野釣時 鯽魚總是會脫鉤,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怎樣才能避免

野釣環境

04:鯽魚在吃餌時,明明已頂漂,而你並沒有意識到要立即的提魚竿,動作稍微的遲了一點點,鯽魚發現這個美食有安全問題時,已經在吐餌,此時你才提魚竿,因為動作上顯得遲緩,導致的吃口嫩,產生了脫鉤。

所以也有釣魚人說過,釣魚時必須要全神貫注,不能有一點點的馬虎,更不能東張西望的,發現頂漂立即輕微的提魚竿。

因為經常性的釣魚,我還發現釣魚時,說話,吃東西也會影響判斷力,因為你嘴角在動時,眼睛也是在動的,視力分散了,導致你在判斷上也會產生延遲現象。

總而言之,野釣時,偶爾的脫口是正常現象,如果過於頻繁,就是你的技術上失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