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建成之時往往就是經濟衰退開始之時?這不是規律,只是“魔咒”

更多內容請看北京日報客戶端學習頻道:

1999年,經濟學家勞倫斯發現,摩天大樓與經濟週期之間存在某種規律,那就是:世界最高大樓的開工建設與經濟週期的劇烈波動高度關聯。摩天大樓的興建往往是經濟衰退的前兆,摩天大樓建成之時就是經濟衰退開始之時,這被稱為“勞倫斯魔咒”。

興建摩天大樓需要鉅額投資,存在由於過度投資、投機以及隨之而來的貨幣緊縮政策而造成經濟崩盤的概率,盛極而衰的經濟週期便是“勞倫斯魔咒”背後的經濟學原理。

●在過去100年,“勞倫斯魔咒”頻頻顯靈

在過去100年“勞倫斯魔咒”頻頻顯靈。1908年美國紐約勝家大廈和大都會人壽大廈落成,隨後金融危機席捲全美,數百家中小銀行倒閉。1913年伍爾沃斯大廈落成,美國經濟出現收縮。

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克萊斯勒大廈和帝國大廈相繼落成,之後紐約股市崩盤,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次全球經濟大蕭條爆發。

20世紀70年代中期紐約世貿中心和芝加哥西爾斯大廈再奪全球最高的榮譽,旋即爆發的石油危機令美國經濟陷入全面衰退。

1997年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子塔取代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廈成為世界最高摩天樓,當年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

事實上,1998年中國上海金茂大廈封頂時,中國經濟也遭遇了東南亞金融風暴的衝擊。

●“勞倫斯魔咒”不是規律,只是“魔咒”

但是,“勞倫斯魔咒”不是規律,只是“魔咒”,是“魔咒”就並非百試百靈。2004年世界第一高樓臺北101大廈正式啟用時“勞倫斯魔咒”並未顯靈。當年中國臺灣經濟平穩發展,全球經濟高歌猛進。

摩天大樓建成之時往往就是經濟衰退開始之時?這不是規律,只是“魔咒”

《魔咒與契機:中國經濟新座標》,黃衛平、丁凱、賴明明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其實,摩天大樓在存在隱患的同時對經濟具有正面推動作用。興建摩天大樓有助於提高土地使用率,有助於城市產生聚集效應,有助於推動與摩天大樓有關的建築材料及新技術的發展與運用。從人類文明史角度觀察,世界最高建築是世界文明的標誌,是生產力、經濟實力、技術水平的綜合實力的體現。世界最高建築經歷了從非洲到歐洲,再從歐洲到美洲的演變過程。

公元前2575年146米高的埃及吉薩大金字塔是非洲作為世界文明發源地的象徵,它佔據世界最高建築的時間長達4000年。直到1880年德國科隆大教堂以157米的高度奪取了世界最高建築的桂冠。

1853年美國人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在紐約世界博覽會展示了其電梯安全系統。電梯的發明,打開了建築向上的空間。

20世紀以來,摩天大樓在美國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這不僅反映著“以汽車代表更快,以摩天大樓代表更高”的美國創業精神,而且反映了世界經濟重心從歐洲轉向美國。

美國是全球摩天大樓第一大國,擁有533座摩天大樓。中國目前有470座摩天大樓,如果計算在建的332座摩天大樓,以及516座已經完成土地拍賣、設計招標即將開工的摩天大樓,這就意味著中國將在未來十年內以1318座超過152米的摩天大樓取代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未來十年中全世界最高的20幢建築中將有一半在中國。現在的世界第一高樓——828米高的迪拜哈利法塔不久就將被中國超越。設計高度為838米的遠大天空之城已在規劃之中。

●是沒有逃脫“勞倫斯魔咒”,還是按照中國模式繼續發展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貿易順差繼續擴大,內部消費不振,產能過剩,結構矛盾突出等問題。是沒有逃脫“勞倫斯魔咒”還是按照中國模式繼續發展?中國經濟將深陷“中等收入危機”還是能異軍突起?中國巨龍發展前景如何——這不僅是中國關心的話題,也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關注的話題。

具體到中國的摩天大樓熱上來說,既不能僅從悲觀的角度觀察,也不能僅從樂觀的角度認識。摩天大樓熱固然反映了信貸寬鬆以及對房地產市場的樂觀預期,但本質上仍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結果。簡單地以在建摩天大樓數量和高度來預言中國經濟並不可取。

當然,唱唸“勞倫斯魔咒”對於中國經濟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有助於提醒注意控制信貸規模,提防房地產泡沫,將摩天大樓向上的動力變為推動中國經濟向前的動力。

本文發表於北京日報2016年07月25日,原標題為《“勞倫斯魔咒”背後的經濟學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