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存款達到三十萬的家庭多嗎?現象普遍嗎?

新大風歌


農村今非昔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是新型有知識的農民。國家每年一號文件就是關於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的動員令,隨著工業反哺農業,農村變化巨大,通村公路硬化,不要交公糧,每畝地每年有幾十塊錢補貼,種養的東西有自主權,農民領上了百,八十塊以上的退休金,還有每年上漲的新農合,都交得起。出去打工的農民想方設法在城裡買了房,成了新的市民,隨著老一代的舊農民離世,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好多村莊的田塊,山林都由在村的人管理,你不想富都不行。別說三十萬,毛毛雨了。


春天來了2341


做生意的咱們暫且不說,畢竟是少數,咱們說的是打工的,我是80後,從記事,上學的時候,家裡經常連買盒煙的錢都沒有,我們村,包括附近村都是這情況,因為超生,罰款,外加交公糧,超生不交錢連家都給拆了,不交公糧,大隊帶人去打。到2000年左右開始好一點,但是子女都上初中了,學費又開始多了。那時候我們這裡很多人不知道出去打工,最多去東北幹建築。到2007,年那時候開始大面積打工,村裡人突然就少了,但是那時候的工資還是幾百塊錢一月,孩子也都開始結婚了,支出進一步變多,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先出去打工還賬,先讓孩子在家裡。到2012年以後,工資開始增加,但是社會又變得越來越現實,房子,車子,攀比接從而來,以前都知道攢錢,而現在變化的是消費,以前經常串門,吃飯,聊天。而現在到好,網購代替了一切的休息時間,看到啥想買啥。支出進一步變多。俺家不能說是好的,也不是差的,我覺得在我們這裡還是具有普遍性。這30年來,做為我父母,80年代計劃經濟,沒有收入,九十年代公糧,孩子成長,罰款,硬撐。2000年到2010年孩子結婚,養老送終,支出進一步加大,但是至少有地方打工了。10年到現在,年齡變大,工廠進不去,孫子孫女回家上學,家裡看孩子。我父母60多,各位評論一下,能存多少錢。


魯棗山桑


座標黑龍江,我這裡是全國著名的產糧大縣,農民地比較多,機械化程度很高,按理來說,收入在全國農民群體中應該名列前茅的,有30萬存款應該不成問題,畢竟現在30萬也不算多了,但事實怎麼樣呢?

事實是,我這裡有30萬存款的農村家庭非常稀少,估計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方面我不是信口開河,因為工作需要,我參加了單位的扶貧工作組,包扶一個村子,對村裡的現狀還是比較瞭解的。事實上,現在的農民,別看很多都在縣城買房買車了,但是,他們的家底,遠沒有想像的厚實!


大數據也支持了這一點:近期,央行公佈了一組數據,截止到2019年9月底,中國大陸居民的人均存款約為5萬元人民幣,但是,約5%的人口,他們的人均存款達47萬人民幣,而95%人口,他們的平均存款只有2.4萬元人民幣,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大約佔全國人口總量的40%,約5.6億人口的存款為0!

這個數據很直觀:大部分人,並沒有我們看上去的那麼有錢!而農民,一向是收入較低的群體,就更可想而知了!

那麼,為什麼農民不容易攢下錢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種地不掙錢。現在做純農業是不怎麼掙錢的,化肥、農藥、種子、人工都漲價,農民辛辛苦苦一年,刨去各種開支,所剩無幾,如果沒有種糧補貼,可能更難過。一般農村的富裕戶都是些頭腦靈活的人士,早早就做副業的,或者出去打工的。

二是農民為了兒女結婚,耗盡了老本。現在不少地方的農村彩禮之風很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彩禮水漲船高。要三金,要買車,要在縣城買房子等等。這些錢加起來不是小數,往往上百萬了。不少農民為了兒女成家,耗盡了積蓄不說,還背上了外債,怎麼會有存款呢?

三是一些農村地方消費觀念超前,過度消費。他們缺少投資理財意識,也不願意勤儉持家,錢來的快,去的也快,攢不下錢來。

綜上,在農村,存款達到30萬的家庭不是沒有,但佔比相對很小,是不具有代表性的。


李中東


我們這邊農村有三十萬存款的人家不多,但是資產遠遠超過三十萬,大部分人家都在縣城或市裡買房買車,現在農村也特別重視教育,在縣城買房,讓孩子從小在縣城上學,比如我們村我一個老舅,養了好幾年的羊,現在有200多隻羊,每年收入得有六七萬,存款加上現有的羊群,資產遠超三十萬,還比如我家,存款真沒有,我爹有一個幾百畝的山谷,價值遠在100萬之上,市區二環有套200平的房子,有輛十多萬的代步車,農村家裡有套160平的房子,500平的大院子,這些資產遠超30萬,我們村裡98%的人家都在縣城或者市裡買了房,現在只有兩戶沒有在縣城買房,縣城房價6000一平,市區房價15000+每平米,中肯的說一句,現在的農村真的是今非昔比,村裡的主幹道包括每一條小街道都是水泥硬化路面,乾淨,家家戶戶的廁所都是改造過的抽水馬桶,衛生,垃圾都統一投放到垃圾桶,有專門的環保公司定時清理,貼心,村裡有路燈,有攝像頭,安全,等等,再加上優美的生態環境,滿眼的風景,現如今的農村生活是很愜意的!如圖所示,這是國家給村裡修建的旅遊專線,路面十米寬,馬上就要竣工了!



傾我一生一世念


得看啥情況。我老公家沒建新房,沒娶我,沒買車,沒給我們買房的話存30萬肯定沒問題啊,但是娶我要建新房,要拿彩禮,要買車,要在城裡買房(付首付),哪裡還能有30萬😂

所以我覺得在農村,沒娶媳婦之前有30萬的人也能佔到一小半吧,給兒子娶完媳婦還能有30萬存款的人那可真就不多見了。


解讀情感感悟人生


農村存款三十萬家庭有。肯定有,發達地區,比比皆是。但不發達地區別說三十萬,三萬也難存。


王敏清1


農村人家庭存30的,無非是做什麼生意的,或者是趕上徵地的,真正的農村農民種地可能有這麼多錢嗎?家裡有三萬的也不會有多少家啊!都是一點點攢下來的。


用戶5850789829591


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因為大部分農民工除了種地以外,打工按照每年7萬左右算,家庭開支每人每年少說要10000元,還不算親戚朋友隨禮金和意外的瑣事,一年一個農民工能存下來3萬就不錯了,30萬要多少年能存下來


旭日東昇李廣月


這個問題,要分區域我感覺南方會多一點,華北地區也有少部分家庭有30萬存款。在東北,西北甚至困難和落後的地方,就會少很多。現在不僅城市貧富差距大,農村也很大,在農村。有點買賣和生意的家裡也會存有百八十萬,好的也會有二三百萬。我們村三十多戶,村子很小,但是感覺家裡存有三十多萬存款的也得有六戶到十戶左右。但是大部分家庭存款會在五萬到十五萬之間。四五十歲的人,家裡存款還會點。年輕人存款普遍不算太多,尤其是三十歲左右,結果沒結婚的都算。當然也有一部分二三十多歲的年輕人不靠家裡,自己努力取得了很好的生活,還有一部分四五十歲的人,勞動力不是太強,農村也沒有太多活,還要維持生活,供養子女結婚,存款連五萬都沒有。我們屯子,或者說在東北,我感覺這是一種縮影了,千千萬萬農村的縮影了。 在我所知道的華北華南就不一樣了,農村產業也很多,在農村,年入千萬甚至上億。生活水平普遍高很多,小二樓三樓很正常,家家戶戶小車開著,沒有車的也有,但是少。只能說,經濟發展不同所帶來的吧


冰城義哥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我們家以前是農村信用社的代辦員,農村人的收入都差不多,只要是存款有10萬8萬的戶,都是孩子們長大成人了,還沒有結婚,蓋房新房的人家,如果蓋完新房了,給兒子娶媳婦了,都拉饑荒,沒有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