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期間,拿獎學金和導師有關係嗎?

莫若無情46372265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研究生期間的獎學金有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校級獎勵金等。因為研究生包含碩士與博士,但是日常中常常將"研究生"定位成碩士生。小西之前讀研、讀博不算優秀,但是也獲得過部分獎學金,就個人的學生、導師經歷和感悟來聊一聊啊!

以☆學業獎學金為例,大部分學校是每年評定一次,不同等級的覆蓋比例和資助額度稍有差異。不過,推免生或考研排名較高的部分學生會劃定為一等資助,後續還有二等、三等資助。在學碩、專碩的學業獎學金劃分上,除少量大學有特別政策,否則基本上沒有區別。第一年評定後的學業獎學金不是一層不變的,後續研二、研三期間的評定除了績點,更為看重個人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

☆國家助學金主要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評定過程中班級投票、學院輔導員的推薦比較關鍵,導師基本上沒有啥關係的。但是,之前不少學校在評定過程中,發生不少非公平、非公正的情況,如少量輔導員"拿走"部分助學金、要求拿出部分助學金"贊助"班費等。不過,部分研究生導師具有行政職務的,不排除少量輔導員"賣人情",有主觀傾斜的。

☆國家獎學金每年獎勵4.5萬人,其中碩士生3.5萬人(3萬元/人)、博士生1萬人(3萬元/人)。在申請的基本條件中,最為核心的是"學習成績優異,科研能力顯著,發展潛力突出。"。不同大學在具體評定中可能標準有差異,但是"科研能力"的認定依然是看已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

相對來說,平常對☆校級獎勵金的關注少,但是校級獎勵金額度卻是不低,大部分都是5000元/人,甚至可高達1-2萬元/人。常見的有××企業冠名獎勵金、部分學校已過世"大牛"命名的獎勵金、學校激勵性政策產生的獎勵金等。比如,中南大學就有拔尖博士生校長獎學金的特等獎勵9.6萬元/人、一等獎勵4.8萬元/人。

在獎學金評定過程中,如個人成績高績點、英語六級證書基本是"標配",不一定說必須有,但是獲獎的同學基本都是如此。還有個小細節,不管表現如何優秀,不能有任何"處分",否則評獎學金肯定無緣。之前,小西就有同學違規使用電器被學院通報,無法參加校級獎學金等評定。

在獎學金評定過程中,部分需要考核個人科研成果的,如發表論文、專利等,一個好的導師和團隊就會顯得十分關鍵。遠不止有利於你個人研究的開題和儘早探索,更加有利於你較早的投稿發表論文和後期順利畢業。之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生用自己的3年讀研生涯證明了這個論點。

大部分研究生一年級時有不少課程,僅僅課餘時間參與課題組師兄師姐的少量實驗準備工作,如洗瓶子、過濾溶液、篩土等。一般都是比較辛苦的工作,是否要幫忙做或如何做,關鍵是看個人自己。小西對這個件事的態度是能幫忙的儘量幫忙,付出往往都有回報,後續師兄師姐的"指導"會讓後面的人少走彎路,更順利的開展課題。

不排除少量"人品"較差的師兄,之前小西就聽學生說過其他導師的一個博士,"帶"碩士師弟做了2年實驗,"卡著"實驗測試和數據分析,硬是不給師弟一點數據,導致被延期一年才畢業。因此,個人科研產出更多的是在研二下學期或研三上學期,甚至投稿到論文接受較慢的期刊,催促幾次後才能"趕上"學位論文送審的小論文審核。

同時,除了導師,一個"好傳統"的課題組同樣有利於研究生獎學金評定,甚至可以逼迫學院修改獎學金評定政策。之前小西讀研時,有個團隊的導師會將之前的論文初稿(師兄師姐畢業時留下)、實驗數據"送"給本校推免生,讓他們研一期間就能有一篇中心核心或Sci三區/四區的論文,在研一學生的獎學金評定中佔據優勢,直接逼迫學院發文要求研一評定獎學金不看發表論文。當然,這件事就算是彼此自願,也算是"學術不端",但是這樣的事情至今時常都有發生,尤其是非自願的、自願的都有。

最後,小西想說獎學金評定基本還是公平的,少量"不公平"可能發生在同等優秀的2人之間向大牛導師的學生傾斜。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評定獎學金的人不想給你都不行,你覺得呢?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親身經驗告訴你,有點關係沒有哦,我們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公平啦。那麼能否拿到研究生獎學金與什麼有關係呢?

1.成績,一定不能掛科。

2.發文章,發SCI,EI還有一些核心的文章,尤其是SCI,你能發,獎學金基本就穩了。

3.科研加分:根據你參與的科研項目,會有對應的分值。

以上三條是決定你是否能拿到獎學金的因素,不要想走“後門”。好好搞好你的每一項,你的獎學金,你的工作等等都有著落啦。想要獲得更多的內容,記得關注我,我會真實回答。


讓夢可及


和本科期間相比,和導師關係很大。

研究生獎學金的分類

學業獎學金。以前讀研不需要交學費,現在改革了,要交學費,但會以學業獎學金的形式返還全部or部分。這種獎學金分等級,最高等除了能抵充學費和住宿費,還會有盈餘;最低等可能還不夠抵充學費(視學校而定,有的學校資金充足且願意給予學生這方面待遇,最低等也夠抵充學費)

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其他獎學金(如企業獎學金、校友贊助獎學金、校級獎學金等)。國獎2萬,省獎1萬,其他各類獎學金金額不等。所有這些獎學金評選的標準幾乎一致:科研佔大頭,即論文、專利、項目、有分量的獎項等。

為什麼和導師關係很大

1、老師對科研的幫助

參照評選標準,評上獎學金主要憑論文、專利、項目、有分量的獎項。對於科研,大部分研究生可能才剛入門,要想在高級別期刊上獨立發表論文、獨立申請獲批主持項目、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等等絕非易事(這樣的人才一定有,但大部分同學難以達到),這時候導師的影響就大了。

參與導師的項目,老師會給予一定的指導,至少提供了大環境大方向,老師的發文渠道也比學生更廣。據我所知,有些刊物不收學生為一作的論文甚至不收帶學生名字的論文。

簡單來說,一個搞科研搞了多年的人比剛接觸科研的學生總要強多了吧,尤其是那些手握各種項目和基金的導師。

2、老師影響評選規則

學校往往只會給出粗略的評選標準,細化的評選規則各個學院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學院評委會都是由老師組成的,如果導師在學院很有話語權對評選會有影響。不是老師以權謀私暗箱操作,而是有時候會出現存疑或兩可的情況,有商討的必要和空間,這時候導師幫一把說兩句可能就評上了。


花間讀書何拾肆


研究生時期的獎學金分為兩類入學獎學金和研二研三兩年的獎學金。

1.入學獎學金一般就是看入學時成績來排名發放獎學金。

2.研二研三時期的獎學金評比一般包括幾個方面,期末成績、獲得的獎勵、考過的證書、發表的論文等,按照不同分數比例來綜合排名發放獎學金。

獎學金的發放和導師沒有關係,導師也懶得理這些事情,輔導員也是負責收集材料組織評比,還是要看自己的努力。


匹馬觀潮


相信對於很多的大學生來說,在大學四年能夠拿一次獎學金幾乎是不可能的,之所以因為這樣是因為大學的獎學金評選制度極為的嚴格,於是造成了難以想象的難度,而在每年的考研學生也有諸多這樣的學生,在大學沒有拿到獎學金,但是當他們順利的考上碩士研究生之後,才發現自己也能夠拿獎學金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研究生期間能夠很容易的拿到獎學金,或者說研究生的獎學金門檻很低,而是因為在讀研時我們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自己導師的作用所以才有了獎學金。

一般來說,普遍存在各高校的研究生獎學金主要是分為國家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評選規則也是從學習成績、學術成果、思想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這幾個方面綜合來衡量,當然這四方面的佔比內容是不一樣的,對於研一的學生來說,學成績一般是佔70%,學術成果佔比20%,思想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佔10%,但是對於之後的研二和研三在獎學金的評選中,最關鍵的、最核心的一定是你的學術成果。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評選規則,所以才為導師在研究生評選獎學金的過程中發揮更多的作用,有了極為大的可能,因為絕大多數的碩士研究生,如果你所跟從的導師有項目、有課題,那麼在學術成果這一塊你肯定不會很差,也就是說因為你導師的作用所以你才有了更好的學術表現。

因為在課題組時,在導師的輔導下,或者說在數據分析和整理中,一般來說你會發表以自己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同時導師發表論文時也會帶上你的名字,這樣便為你之後的獎學金評選提供了足夠的基礎。

所以,在每年的獎學金評選中很多研究生能夠拿出足夠多的論文,因為他的碩士導師每發一篇論文都會帶上她的名字,這樣學術成果這一方面便有了足夠的優勢。

當然導師在研究生獎學金評選中的作用僅僅是鋪墊,並不可能直接的干涉獎學金的評選規則,只能是為研究生順利的獲得獎學金提供更多的學術成果和基礎,所以這便體現出導師的價值和作用。

記得我的一個研究生師兄,在評選獎學金時,有8篇論文,3篇北大核心的,5篇學報的,當時就很震驚,可是一細看原來是他導師每發一篇論文便帶上了他的名字,所以最後其拿到了一檔獎學金8000元。

總之,在研究生期間,導師並不能直接參與到學生的獎學金評選,對於學生的獎學金評選也沒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很多的導師都在間接的幫助了自己所帶學生,所以在選擇導師時還是要考慮一下這方面的幫助。


領略教育魅力


研究生的國家獎學金評選,主要靠科研論文加分,沒有導師的指導和支持,一個研究生很難發表論文,很難獲得研究生的國家獎學金。所以,導師的支持和幫助是非常關鍵,非常重要。


堅恆勇毅


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沒有關係

首先來說一下和導師沒有關係的獎學金,主要指的是學業獎學金。

學業獎學金只有部屬院校的同學才有。所以在考研的時候,只要考進部屬院校,就能拿到學業獎學金。

學業獎學金是分等級的,一等學業獎學金為碩士12,000,博士18,000,二等和三等的話,不同的學校設置的標準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學業獎學金是每年都發的。一般來說,只要拿到一等二等的學業獎學金,就可以抵扣掉所有的學費和住宿費,這麼一來研究生相當於是免費去讀的。

學業獎學金只和所考的院校有關,和導師的關係不大,屬於個人能夠主觀爭取的獎學金。

學業獎學金之外的獎學金,基本上都和導師有關係了。倒不是說導師能夠決定這個獎學金是否發給你,而是研究生階段的評優,大多都要看學術論文的發表情況。而論文的發表,取決於研究方向,研究進展,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提交的論文導師還要修改。如果導師修改的快,文章發表的快,那麼就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自然就能夠拿到獎學金。但如果本身課題進展不順,加之導師修改論文太慢,註定將和這些獎學金失之交臂。 和本科期間相比,和導師關係很大 參照評選標準,評上獎學金主要憑論文、專利、項目、有分量的獎項。對於科研,大部分研究生可能才剛入門,要想在高級別期刊上獨立發表論文、獨立申請獲批主持項目、獲得省級以上獎項等等絕非易事(這樣的人才一定有,但大部分同學難以達到),這時候導師的影響就大了。 參與導師的項目,老師會給予一定的指導,至少提供了大環境大方向,老師的發文渠道也比學生更廣。據我所知,有些刊物不收學生為一作的論文甚至不收帶學生名字的論文。 簡單來說,一個搞科研搞了多年的人比剛接觸科研的學生總要強多了吧,尤其是那些手握各種項目和基金的導師。 個人成績高績點、英語六級證書是標配 在獎學金評定過程中,如個人成績高績點、英語六級證書基本是"標配",不一定說必須有,但是獲獎的同學基本都是如此。還有個小細節,不管表現如何優秀,不能有任何"處分",否則評獎學金肯定無緣。

在獎學金評定過程中,部分需要考核個人科研成果的,如發表論文、專利等,一個好的導師和團隊就會顯得十分關鍵。遠不止有利於你個人研究的開題和儘早探索,更加有利於你較早的投稿發表論文和後期順利畢業。之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生用自己的3年讀研生涯證明了這個論點。


文之刀客1


首先來說一下和導師沒有關係的獎學金,主要指的是學業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只有部屬院校的同學才有。所以在考研的時候,只要考進部屬院校,就能拿到學業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是分等級的,一等學業獎學金為碩士12,000,博士18,000,二等和三等的話,不同的學校設置的標準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學業獎學金是每年都發的。一般來說,只要拿到一等二等的學業獎學金,就可以抵扣掉所有的學費和住宿費,這麼一來研究生相當於是免費去讀的。學業獎學金只和所考的院校有關,和導師的關係不大,屬於個人能夠主觀爭取的獎學金。

學業獎學金之外的獎學金,基本上都和導師有關係了。倒不是說導師能夠決定這個獎學金是否發給你,而是研究生階段的評優,大多都要看學術論文的發表情況。而論文的發表,取決於研究方向,研究進展,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提交的論文導師還要修改。如果導師修改的快,文章發表的快,那麼就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自然就能夠拿到獎學金。但如果本身課題進展不順,加之導師修改論文太慢,註定將和這些獎學金失之交臂。

簡單來說,一個搞科研搞了多年的人比剛接觸科研的學生總要強多了吧,尤其是那些手握各種項目和基金的導師。所以,有沒有關係?樓主自然知道了。


輕易放火541


獎學金是研一的,跟導師沒關係,導師也不會問


感知新模式


除了入學獎學金按成績,其他獎學金論文的佔比都很重的,如果研二評獎學金時你發表了文章,那麼獎學金板上釘釘了。而發表論文靠誰,你的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