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沒考好該不該復讀,高考復讀好不好?

魚兒自娛


你好家長,我是一名北大在讀博士,當過8年高中生家教。

我是2010級山東考生,當年682的分數考入北大,進入大學就開始教高中生,其中各個年級的學生都有,當然也有一部分的復讀生。

復讀這件事情我們需要因人而異,而不能說它好或者不好。

我寫過一本書,叫《直擊高考漏洞》,書裡對歷年高考考試大綱進行整理與解讀,得出歷年高考出題人出題意圖,整理出高考答題策略及學習方法,幫助高考生突破學習瓶頸,找到學習規律,在高考考場中考出好成績。

如果你也在高考中遇到困難或者瓶頸,可以私信:領書,免費領取,幫助你破解學習中的困難。

如果孩子在高考中是由於考試失常,本來可以考取一個一本的學校,由於高考考場發揮不好,進入一個二本院校。如果這個時候你的心態仍然很好,想要為自己理想的大學拼一次,你可以選擇復讀;如果你的心態不是很好,也不願意再承受高考帶來的壓力,學習對你來說已經是一種折磨,你完全可以不用選擇復讀,進入一個大學,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也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精彩。

一般來講,復讀會讓一個人的分數提高30—80左右,如果你能掌握住好的學習方法,成績提升會更多,但是也有一些人經過復讀,成績還不如第一次。因為高考有很多的未知與風險,你很難保證自己會的知識,高考剛好考到。

我以前教過一個學生,河南的理科生,第一年考入北航,但是心裡有心儀的大學,第二年復讀,最終順利被清華大學錄取。

所以說,復讀更需要一個人有堅強的意志力與目標,復讀的時候一定不要再像以前學習的心態一樣,你應該更加清楚瞭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期望得到的目標與分數,當你把自己想要的想明白之後,再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復讀一定會有所回報。

高中學習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種學習與考試策略。你身邊會有這樣的學生,平時學習不見得有多努力,但是考試的時候成績並不是很差,主要就在於他們能夠總結學習規律,得出最適合自己的答題技巧,這就是知道怎麼學習。

我整理了歷年高考學習方法及技巧,如果有需要領取的學生或者家長,私信:方法,就能免費領取。


北大博士教數學


高考是否要復讀,對於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家庭可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畢竟復讀一年並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夠承受的。下面先說說我當年復讀的經歷吧!

我是1994年第一次參加高考,當年考了470分,連專科都沒有錄取。當時非常沮喪,因為那個時候正在實行所謂的雙軌制,如果差的不多,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專。但是,當時是在農村,家裡窮,沒有錢去“買”大學上。於是就選擇了復讀。應該說是迫不得已的,如果當時家裡經濟條件好點,可能就真的去讀大專了。沒辦法,就選擇了復讀,復讀的時候沒有在原來的三中,而是選擇一中,這個學校條件較好。後來通過自己努力,復讀一年之後考取了重點大學,因該說,這年的復讀生涯對以後的人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所以說,對於是否要復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考生的情況

並不是每一個考生復讀成績都會提高。雖然我復讀一年提高了將近100分,但是,我周圍還是有很多人,復讀一年分數並沒有多大提高,甚至有的分數下降。我的小舅舅91年開始高考,一共考了四次,每次都差幾分,一直到94年與我一同參加高考,他還是連專科都沒有考取,最後只有放棄。所以說,考生的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

第二,家庭條件

家庭條件對於孩子是否復讀也會有影響,有些考生只想考一本。一本以下不考慮。但是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有時候早點去讀專科、二本、甚至三本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可以早一點參加工作,早點為家裡減輕負擔。

第三,分析沒考好的原因

每個考生沒考好的原因不一樣,有的考生可能成績就是差,基礎差,學習能力差,高考沒考好就是本質體現。這種考生我覺得復讀的必要性不大;有的考生是平時考試很好,但是高考發揮失常,這種考生可以試試;有的考生是心理問題,怕考試,平時做題很好,但是一考試就失常被稱為考試焦慮症,這類考生就要先客服這種病症,否則復讀效果也不大。

第四,是否各方都盡力了

這個說的是除了考生本身的問題,還有家庭和學校的問題。這個方面我覺得影響也很大,我當年復讀的時候,三中的老師希望我在三中復讀,因為我在三中其實成績算是好的。但是我沒有選擇三中,而是選擇了一中,因為到了一中我才發現。在三中成績優異的我到一中完全泯然眾人矣,沒有一點驕傲的資本。後來我復讀之後,原來在三中復讀的同學都沒考好,在一中的同學都還不錯。所以說,要將天時、地利、人和都發揮好了,才知道是否要復讀。如果到了最好的高中,盡最大努力,正常發揮,仍然沒有考好,那麼復讀的必要性就不大。


義哥說教育


還是要看個人情況。

高中時有個學姐連續復讀三年,其實她每年都考上了重本,只是為了衝刺清北而選擇復讀,不知道後來是心理壓力過大還是什麼,最終還是去了一個普通的985大學,跟她第一年高考時差不多。我很佩服她的勇氣,但又覺得她浪費了大把的青春時光。

的確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一次次經歷黑暗的高三,一年365天,三年便是一千多天,在這一千多天自律又部分喪失自我的日子裡,我相信她失去的要比她得到的多。畢竟她本可以早早的上大學,瞭解高中以外的生活;再早早的畢業,在碩士、博士階段去圓自己的清北夢。

可有些人就真的可以選擇復讀了。比方說,平時模擬成績都是重本,高考滑檔剛壓二本線,雖然也可以不復讀,但不同的學校能給出的資源還是有很大不同,在普通大學裡,需要學生更大的自制及自控力去掌控自己的未來,而這恰恰是很多人所欠缺的。這也可能是我學姐一次次選擇復讀的原因。

而復讀也需要克服很多困難。當年的同學已經在大學裡玩社團、參加各類競賽,享受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時,自己卻仍然再啃當年啃剩下的教材,每天5點半起床,早讀、刷題……而第二次高考還要看發揮,不見得一定比第一年好……這種種真的很挑戰一個人的抗壓能力。

所以,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作出抉擇吧!

請記住,既然選了,就不要再猶疑,要堅定的走下去!


萌發點墨


一位復讀生來回答

先從自己說起,本人江蘇高考生,高中三年渾渾噩噩的生活狀態,平時考試年級裡倒數前幾,因為我數學都是15、20分,語文正常水平,英語中等水平,因此數學是我的死穴,所以我放棄它了,也可以說我放棄學習了……

高考前幾天還在玩手機打遊戲,上課依然睡覺💤,心裡想要好成績卻不知道如何去做,況且安慰自己:打不了不上學了,出去打工。馬雲.蓋茨.喬布斯不都是沒上完學嘛!

但那是我的年少輕狂和無知啊,最終我沒有付出,也就沒有任何回報,江蘇高考考了216。我和家人商量要不去當兵或者打工吧,爸爸在成績出來的那一天在我面前哭了,罵著高考太難,我自認為對不起他 ,因為是我自己沒有努力

回到老家,經過家長們的商量,決定讓我去復讀一年,一開始有點牴觸,後來想通了,大不了從頭再來!於是交了一萬學費,進了縣一中複習班

摸底考試我居然全班第15!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一個平時只能班級倒數的甚至一直年級倒數的我居然可以考那麼好?我不知道懷疑還是相信自己,但在一定程度上給了我自信和希望



從那以後我開始努力學習,因為我覺得我有希望,我開始聽數學課,記筆記,甚至整理了數學錯題本,文科生主要的是記憶和理解,我開始背以前不屑於背的政治歷史和地理


中間一段時間手機被沒收了還是很關鍵的,那時候無聊沒時間也沒精力去玩手機,就知道看書背書做作業。所以啊,復讀千萬別玩手機啦😈

我的成績逐漸在月考中獲得前進,雖然有兩次下降,好在班主任找我談話,然後我又重回正軌,從班級15下降到20左右又升到了11-12名。第二學期開始,開學只有100天的時間了,我覺得真的不能再不認真了,應該要比以前更認真才對。所以付出了比上學期更多的心血,每天睡覺時間只有6小時,中午午休可以睡20分鐘左右

就這樣一直到了高考,我非常緊張,語數英和文綜四門考試,最後幾分鐘我全是手抖著放下筆的。

高考很快結束了,沒有我想象的那樣激動,有的只是我的失落,考完試沒見到我喜歡的ta……不過都過去了!

高考查分那天,我放了大悲咒……保佑我考好,我只求付出能有回報,終於我成功了

這個成績在安徽不算高,是個二三本,但相對於去年大專都沒有,我還是很滿意的,我看見成績的瞬間,眼淚奪眶而出,立馬打了電話報喜,至此,一年的復讀生涯也結束了🔚

還有幾點應該說明一下👉🏻

1⃣️原江蘇高考生,所以試卷是不一樣的,分數也不一樣江蘇高考滿分480。安徽用全國卷1,滿分750

2⃣️江蘇和安徽的教育資源不一樣,師資力量也不一樣,江蘇的我英語中等水平,考全國卷1大概是中上等一些的水平

3⃣️以上全由本人親自手寫,純天然,絕無任何虛假和捏造,這不是雞湯,也不是其他,只是自己對高考復讀的總結和一些拙見,歡迎大家關注和支持,一併提出意見🙏


ksshaka


看到和高考復讀有關的題目,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軟肋,第一次高考成績不理想卻沒有再複習一年,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

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我的分數不高不低,上好學校不夠,去差學校又覺得很浪費。這個分數和我平時考試的分數相去甚遠,完全代表不了我的真實水平,我一下子陷入了兩難境地。當時特別的糾結,何去何從,一時真拿不定主意。

學校老師對我的選擇也是分成了兩派,因為平時成績不錯,老師們曾經都對我寄予了厚望,沒想到高考會考砸。建議我複習的老師說,因為我的成績他們心裡有數,這絕對是我沒有發揮好,如果肯再複習一年的話,一定會增加不少,如果就像這樣走了實在太可惜。



我至今記得老師當時苦口婆心勸我時的情景,並且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當你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站在原地多想一會兒沒關係,可是如果你那一步邁出去了,就收不回來了。”這句話當時對我的觸動很深,我幾乎決定要復讀一年了。

可是支持我這樣就走的老師卻勸我說:“女生高考能考上就很不錯了,復讀一年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明年你的成績還不如今年怎麼辦?再接著復讀嗎?”這話又讓我感到一驚,很害怕復讀一年還不如今年,到時候什麼也沒考上怎麼辦?剛剛燃起的想復讀的想法又動搖了。

後來我把老師們的建議都告訴了家長,出於對我的信心不足,以及我自己的沒有主見任由家長安排,那年我還是走了。後來的經歷和現實的打擊證明,我的選擇是錯誤的。差學校的軟硬件環境和生源質量都不好,窩窩囊囊上了兩年就畢業了,個人能力和眼界沒有提升,限制了以後的人生髮展。

那些平時就不如我成績好的同學在復讀了一年之後,基本上都考得比我好,其實那時候我就後悔了,但卻沒有退學回去的勇氣。我現在經常會想,如果我當時復讀一年的話,人生可能會完全不一樣。其實只要孩子自己知道學,我覺得還是再給他一次機會吧,畢竟老師說的對,那一步邁出去就收不回來了,在邁之前,還是要慎重些。


依窗看風景


沒必要復讀,復讀之後有什麼結果很不好說,更何況現在很多省份要實行新高考。規則都不一樣了。而且從未來發展說,也會有太大影響,除非復讀能考到985名校,否則都是一樣的。倒是你可以上大學後保研或者考研進入名校,這個機會還是很大的。有很多人都是本科很一般,最後上了很不錯的大學研究生。



我們根據錄取大數據智能計算,以及和專家諮詢結合的方式給出填報方案,按照風險大、中、小和適合填報的大學專業給出全面解決方案。保證考生上到性價比最好的大學,下面僅供參考,添加微信號wendao_career進行諮詢服務。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學長來支招”。


問道生涯教育


高考沒考好,到底要不要重來?

其實我身邊有好多同學第一次高考沒考好,他們選擇了重來,甚至有好幾個同學還讀了高五,當然,我也是讀過高四的。你問我為什麼讀高四,我想給你說,因為“不甘心”,是的,就是因為“不甘心”,覺得自己的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我在高一高二甚至高三時候的成績都算處於中上等,唯獨高考,考的特別的差。記得成績快要出來的那天晚上,我的語文老師在扣扣空間還艾特了我們班所有同學,給我們說讓我們給他最後一次陪我們熬夜等成績的機會,那個時候,內心真的很心疼。當看到自己的高考成績時,已經是凌晨2點左右了,還接到了同學的一個電話,說她考了多少多少,當時我就心慌了,一個平時從來考試都沒有超過我的人,高考比我多考了11分,後來陸續知道了好多同學的成績,他們都比我考得好,我那個時候頭真的很疼。接下來的下半夜,我都沒有睡好覺,光是閉著眼睛,那種感覺就像平時沒有午休,就直接進行下午的工作一樣難受的感覺,頭腦裡一片空白,漸漸的,眼淚模糊了雙眼,我沒有哭出聲。第二天中午,語文老師問我考了多少,我當時就哭了,哭了好久好久,因為我被老師感動了,他一直關心著我們,但是我的成績真的很對不起他。因為我的成績上一個普通的二本都有危險。後來我告訴媽媽,我要重讀高三,可是爸媽怎麼都不願意,可能是因為他們怕我承受不住壓力。在我執意要求下,他們同意了。我選擇復讀,是因為我覺得我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績,因為我覺得自己真的很盡力,也很努力,而且高三的日子讓我感覺很充實,就算每天早起晚睡也不覺得累,並且也習慣了學校寢室,寢室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別人口中高三壓力大的說法,對於我來說根本不存在。我心裡也相信,如果重來,我會考一個更好的分數,去一個好的一本學校。可是,當我來到了補習班的教室,我發現我已經沒有了應屆時的學習氛圍,更多的是學不進去,壓力特別大,也沒有像曾經那樣早起晚睡,而是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沒有了應屆時的勤奮。直到第二次高考結束,我還是沒有考到我想要的分數,我去的學校還是一個普通的二本。當我來到大學,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大學我學習的專業和高中階段學習的東西很多時候是不掛鉤的。那個時候我開始後悔補習了。可是當我重新審視我補習的意義時,我覺得我的選擇是對的,因為如果不是補習,我不會認識那些和我一樣,高考失敗後還敢勇敢站起來的同學們。如果沒有補習,我永遠不會理解“沒有補習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這句話。因為自己深知補習的痛苦,所以,高考失敗,到底要不要重來,我覺得如果你沒有下定補習的決心,沒有一顆真正想補習的心,就不要重來了,真的很痛苦,應該把高考復讀的勇氣留給考研。


梨家銀童


我文科第一年只比一本多了六十,感覺很痛苦,不甘心,於是選擇復讀。今年比一本多了110。雖然沒實現夢想,有點遺憾,但也算是付出有所回報了。復不復讀要理性分析自己實力、心態等等,而不是一時頭熱,自我感動。復讀時班級選擇也很重要,我是在應屆尖子班,所以氛圍也很好。最後一句:性格決定命運。


手機用戶70178587402


高考有人歡喜有人愁,沒考好的糾結該不該復讀,小編我的妹妹也是今年考生,她的高考也沒考好,作為過來人的我也幫她斟酌了許久!


這裡我也給其他有類似情況同學一些建議:

要復讀你要明確一點,就是你自己本人的情況,你的基礎牢不牢固。如果你覺得你自己本身有實力但高考沒發揮出來,那你可以考慮復讀,但是復讀眾所周知的費用不低,你就要和父母親商量好!

不復讀,就好好報志願,報一個自己喜歡的大學,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開啟新的一段旅程。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用心,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好好報志願,考得好不如報的好,自己好好斟酌志願書,好好報志願吧!

上面就是小編給沒考好的考生的一點建議,個人看法,覺得有用就分享點個贊吧!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請叫我LI


一位考生親戚回答。去年高考結束了,表弟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家裡一起幫他參謀是否復讀,期間積累了不少經驗,分享給你。到底什麼考生適合復讀,什麼成績適合復讀?希望這個答案能幫到你。

我們要看到一個趨勢,就是近幾年來,復讀的考生逐漸減少。原因主要有這麼幾點。一是考生總量逐年下降。二是平行志願填報模式的出現,導致志願填報環節出錯的情況越來越少。三是大學擴招。所以在我看來,動輒喊著“復讀”,很多情況下已經不再是考生的最好選擇。那麼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復讀?我認為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本次高考成績較差的主要原因,是臨場發揮不好。如果考生學習成績一貫極佳,一模二模三模都考出了極好的成績,但高考過程中因為自身心理素質或者是客觀原因,導致發揮失誤。

二是高考發揮基本正常,但志願填報嚴重失誤或偶遇所報高校錄取線高而落榜。這種情況小編見過,有的同學高考分數不錯,但是在填報志願過程中,整個家庭都沒有重視起來,很是想當然,導致落榜。

三是考生很聰明,卻沒好好學習,現在醒悟決心好好學習。但是,這裡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方面是高考成績不到總分三分之一的,決定復讀要慎重。以山東為例:高考四門考試共計六門科目,總分750分。如果高考成績不到三百,意味著在一年內,復讀生的每一門成績要提升50-60分,難度很大。另一方面是沒下定決心只是敷衍家長、暫時逃避的,比如口頭上說決心好好學習,但是在高考假期之後每天玩根本不看書的。要知道一旦決定復讀,就是時間、金錢換空間,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如果醒悟了下定決心好好學習,根本不用等到復讀開學就可以開始了。

四是由於身體原因、家庭原因、學校或者社會因素造成考試狀態較差的。例如高考當天身體有恙,家庭突發變故,學校整體教學水平較差等等。

綜合考慮後覺得自身情況適合復讀,還要考慮提升復讀成績的兩大制約因素。

第一因素,心理素質是否過硬。高三緊張的學習和殘酷的現實在壓迫著每一名考生。相比之下,“高四”生活會更難熬,每個人都要揹負著比應屆時更大的心理包袱。因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復讀成績提高有限的事實一再發生。據高考專家介紹,心態問題已經成為限制復讀生成績提高的首要因素。因為脆弱的心理防線很容易令復讀生在遭遇小小的挫折後出現自暴自棄或是焦躁不安。一旦出現這些心理問題,復讀生很難自我調節,學習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第二因素,是否尚有學習潛力可挖。不少考生高考成績很不錯,但復讀成績提高並不多,這主要是考生已經沒有太多的潛力可挖。高考成績差也不一定就提高得多,因為所謂的潛力,其實是復讀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綜合。一般來說,成績中等,平時學習比較輕鬆的考生成績提高會比較明顯。

綜合來說,復讀主要適用於高考發揮失常、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自己有強烈復讀願望的考生。給大家幾點建議:

1.在是否復讀的選擇上,最好抓緊時間作決定,不要反覆猶豫、徘徊。在決定復讀後,學生需要立刻投入複習的狀態,抓緊時間學習。

2.在復讀學校的選擇上,要選擇合法、知名度高、口碑好的辦學機構。並且,最好不要在原就讀學校復讀。轉換新的學校後學生可以接觸到一種新的教學風格,這樣與應屆學校教學方式、教學重點的差異有利於學生彌補知識點的不足。

3.學生還應關注教師的資質以及水平,最好有專職的班主任。任課教師最好有多年帶高三的經驗。對於自學能力不強的復讀學生,可以考慮全日制上課。

最後,祝考生都考上理想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