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我國人覺得外國人長得都一樣,外國人也覺得中國人長得都一樣

不止我國人覺得外國人長得都一樣,外國人也覺得中國人長得都一樣

  "為什麼中國人看起來都一樣?"包括西班牙人在內的許多歐洲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對於西方人來說,中國人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樣貌差異較難區分,但是反之亦然,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歐美人的長相也都"差不多"。最近,一項科學研究揭秘了這種種族之間對彼此相貌認知有障礙的原因。

  "儘管亞洲人長得都很相似,但是實際上他們並不一樣。在區分亞洲人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樣貌差異上,歐洲人感到十分困難,但實際上,不同的種族之間都存在這種認知障礙。

  不同種族缺乏長期持續的交流互動,使得彼此之間沒有可以相互瞭解的依託。"?公共日報?最近刊登了一些研究人員對於這一問題的研究結果。

  GLASGOW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o Caldara表示,最大的區別在於,相對而言歐洲人更加獨立化,而亞洲人則更加團體化,亞洲人在做決定時,更注重集體意願。 對於這種種族之間彼此認知的困難,這位教授雖然在研究中得出許多原因,但是其中最為主導的還是跨種族效應。

  正是因為跨種族效應,才導致歐洲人覺得"中國人長得都一樣。"人們總是更容易對與自己種族相近的種族產生認知,種族之間的互動活動越多,越容易進行外貌認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人可以較為容易的區別出韓國人和日本人,而包括西班牙人在內的歐洲人則很難從外貌上區別中國人,韓國人與日本人。


不止我國人覺得外國人長得都一樣,外國人也覺得中國人長得都一樣


  目前,這種跨種族效應理論已經被許多專家所接納,簡單說來,就是當歐洲人最為一個種族群體,對其他種族人群進行區分時,由於互動的缺乏,而少了很多可以進行判斷的依據,比如體徵的細微差異,社會階層,習俗喜好等,這些依據都需要長期持續的互動和共存的大環境來培養。

  為了證實這一說法,邁阿密大學的學者們在學生中心做了一個實驗,讓學生們對屏幕上的面孔特徵進行區分,起初屏幕上出現的都是白種人,儘管這些參與實驗的學生們在生活中並不認識屏幕上出現的人,但是還是能夠較為容易的進行區分,但是當屏幕上的各種面孔變為黃種人和黑種人時,學生們則很難區分面孔之間的差異,由此的出結論,人對於其他個體的認知程度和區分能力基本上是從自身種族內部開始向外逐漸弱化。

  此外,文化差異也是這種跨種族認知障礙的原因之一。馬德里心理學專家Guillermo表示,西班牙人,乃至歐洲人之所以無法明確區分出中國人,除了跨種族認知障礙以外,還與對文化的瞭解程度有關,由於對於亞洲文化內部差異的無知,很容易導致"無法區分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這一問題。

不止我國人覺得外國人長得都一樣,外國人也覺得中國人長得都一樣

  綜上所述,專家們得出結論,在跨種族認知障礙無可避免的現實情況下,各種文化之間的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足夠多的交流互動,可以對不同種族的認知進行彌補,最終進行成功區分。

  這一趣味性研究除了學術意義之外,其實也為華人群體帶來啟示,西班牙市民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依舊對華人群體存在認知問題和刻板印象,也是由於互動的缺乏,華人在西班牙社會活動中的參與度依舊不足,但是通過長期的有效互動,這種認同感的缺失可以得到一定的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