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優良!過年敬老愛幼(紅包)這份禮數乃禮尚傳承!你認同嗎?

曾昱6


松竹說得好,根據條件去發紅包,條件好的可給條件差的發紅包,這是一種愛,也是一種鼓勵,給貧困家庭發紅包是幫助,也體現了您的品質。有錢人做些好事,別擺闊,別鋪張浪費,把錢花得有意義,多做好事。這樣人民稱讚你,也不會忘記你。


天晴大姐


春節發紅包:

春節有發紅包的習俗(俗稱壓歲錢),長輩向未成年晚輩發送紅包,成年晚輩向長輩敬送紅包。各人的經濟力量不同,各人之間的親屬關係不同,各地的經濟水平不同,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區別對待。1萬2萬元不算多,100、200元不算少,無論紅包大小都表達了長輩的愛心和晚輩的孝心。


用戶曦睿


這種傳統是很好的,老人家過年,孩子們或晚輩們給點錢給長輩,這體現了對長輩的尊重孝敬,值得提倡!長輩們給小朋友壓歲錢,不管給多少,都是長輩對孩子們的祝福,圖個吉利,一定不要去攀比,如果攀比誰家給的紅包多,誰家給的少,搞得心裡不平衡,那就沒有意義啦!我們廣東老人家像徵性的包個紅包給已經工作的孩子,六塊,八塊,十塊錢,就是一個祝福:祝孩子們大吉大利!六六大順!孩子們都很高興收到紅包和祝福!給還在讀書的孩子,那就給多點,爺爺奶奶給孫子,爸爸媽媽給自己的孩子,一般一百到兩百塊左右!給親戚的孩子就會給少點,一百以內吧!給鄰居的孩子就是十塊、二十塊或者給五塊也行!大家都是互相祝福打招呼:恭喜發財!新年好!這樣過一個年也不會花多少錢的,親戚多的就要花多點吧!我認為這樣挺好的!過年就是圖個開心,從來沒有為花多少錢去計較過。有錢的時候包紅包可以包多點,自己生活過得緊張那就包少點,反正都會包紅包的,是必須的!


馬藍4



鄉音420


大年初一,晚輩給老人磕頭拜年,長輩給兒童發壓歲錢這種傳統禮儀,不包含任何的迷信色彩和庸俗行為。相反,這種每年都要重複的習俗,不但是對老人的尊重和慰籍,更重要的是能增加節日的濃郁氣氛,加深對兒童的童趣記憶。過去生活水平差,壓歲錢一元就是多的了,小孩子拿錢買糖吃或紅頭繩之類的東西。現在雖說經濟條件普遍提高了,但紅包錢數亦不宜過多。三十二十即可,三百二百也行,最好不要超過五百。因為現在的小孩子根本就不用自己買東西。但切忌攀比。


綠水青山877909782537


關於過年敬老愛幼紅包,我非常認同,因為這是中華兒女幾百年來傳承的都已經習慣了我們的傳統,每年過年尊老愛幼紅包必須發的,這樣才是真正的年味,一百個贊同![耶][耶][撒花][撒花][撒花][撒花][禮物][禮物]











第一趨勢物聯網


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尊老愛幼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蓬年過節,敬老院給老人發紅包這份禮數是好的,值得推薦,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過年了給老人發個紅包,圖個吉利,老人高興,不管紅包大小,心意到了就好,當然,這也是敬老院全體工作人員對老人的關心和厚愛,值得大家學習,在此,作為頭條愛好者——向敬老院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相識是緣78665661



松竹118


我對於中華民族傳統過年敬老愛幼紅包我認為是適宜的。可以從三個方面說。第一,敬老紅包的效應。無論是紅包的大小,它都起著一個很好的作用,它代表著晚輩敬老的一份孝心。老人更是開心。第二,多少可以起到一些作用,老年人多少寬裕一點,手裡有錢心就安,就多一份安全感。第三,紅包可以化解隔閡。就算是父母與兒子,由於結婚分家好,自然形成兩個家庭經濟核算體,多少會有點秘密,甚至於隔閡。紅包到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化解隔閡的作用。關於對於愛幼紅包,也是必要的,也是起到拉近關係的作用,不過,對於孩子,錢多不是好事,只是點到為止。


用戶東方凌峰


對於過年尊老愛幼(紅包)的傳統,我是認同的,但不能攀比,以免造成負擔。在廣東,一般都是直接給老人家現金,100元起。給小孩子紅包,數額一般10塊或20塊,一份心意,圖個吉利而已,總之量力而行,沒人會說你小氣,讓孩子有個開心的童年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