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該怎麼去理解?

顛強時代


就是叫人要以平常心活著,能進能退,能攻能守。行為隨性豁達,不卑不亢,雲淡風輕。凡事可不可鑽牛角尖。



一朵白雲286691575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陽樓記》,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處事深遠與豁達胸襟。該句用了互文修辭手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的傳統儒家士大夫思想,講究淡然平靜的心態。不以己悲,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外物(財物、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采烈 也不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的影響。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您新年快樂,大吉大利。






閒一


《憂國憂民赤子心……》

一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淺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詩人范仲淹《岳陽樓記》。要全面理解它的深刻含義,決不能斷章取義,望文生義,還要聯繫上下文,全面準確作以分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算不上一個名句。真正的名句乃是它的下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原文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又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又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也?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唯斯人,吾與誰歸?”

……。

這段話的含義是:不以自己的富有而高興,不沒自己的不幸而傷悲。而是,身居高官,心憂其民;身為貧民,

而憂國事,不在其位,也謀其政。就這樣做官也憂,做民也憂,這樣的人何時才能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以天下人的憂愁,作為自己最大的憂愁;以天下人的快樂,作為自己最大的快樂! 只有這樣具有家國情懷的仁人志士,才是我最敬佩,最寵拜的人。沒有這樣的人,我又和誰做朋友呢?

由此可見, 詩人范仲淹,情懷非一般!他的憂國憂民之心,為後人所敬佩。因此,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成了千古名句。

人如其人,范仲淹的一生光明磊落,為民做了不少好事。……

人的一生最高的思想境界,莫過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之心,將千古傳頌!

總之:

憂國憂民赤子心,

家幸國幸民幸甚!

英雄輩出國運昌,

豪傑如筍是福音。


老張984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這句話的在外意思是不是因為物質的豐富,而驕傲歡喜。也不因個人的失意貧窮潦倒而悲傷。其深刻含義是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良好淡定的心態,不因一時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要淡然處之,笑看秋月春風,仰望碧空雲捲雲舒,得之坦然,失之泰然。

大丈夫不為名利所動,也不因一時一事的得失而改變志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南山問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語出范仲淹《岳陽樓記》。

這句話其實是互文的手法,就像“秦時明月漢時關”一樣,秦漢都有明月都有關。這句話的含義是不因外物和己身而悲喜。

但是,這句話不能斷章取義,需要聯繫上下文來看,否則極容易被誤讀,認為是范仲淹推崇的修身方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對象到底是誰?

如果從原文來看,范仲淹的這“八個字”不是講自身的,而是描述“古仁人”的精神狀態。

在這句話之前,原文是這樣講的: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范仲淹說得很明確,他一直想要追尋“古仁人”的狀態,做一個“仁人”,但是自己的所做所為卻往往和“古仁人”相反,這是為什麼呢?

然後,才出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八個字。

很明顯,這八個字就是來解釋范仲淹上一句的疑問。為何自己做不到“古仁人”的狀態,就因為“古仁人”都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他們已經做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不會被外物、被己身所幹擾。

而這正是范仲淹所做不到的,所以才有了“異二者之為”的現象。

那麼,范仲淹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范仲淹說自己是“進退皆憂”,是“無時不憂”。那自然是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向前回溯,也能知道範仲淹是做不到這八個字的。

范仲淹講了兩種岳陽樓的風景,並因此有了不同的心情。

“淫雨霏霏”: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春和景明”: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很明顯,范仲淹的悲喜是受到外物影響的,自然是佐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范仲淹所提倡的狀態。

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兩種情結

中國的文人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雖然都是追求“修齊治平”,但分化出了兩種情結。

一種是積極入世,希望能在廟堂之上改變國家的格局。

這就是范仲淹、杜甫一類的人士,不論時局如何不利,但都希望能入仕來實踐自己的理想。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實是化用了孟子的原句: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這一些人受到孟子的影響比較大,總會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只能被動隱居,但一定不會因為受到挫折就產生“厭世”情緒。

另一種是消極遁世,但卻不是真的隱逸。

這些人要麼希望通過隱士的名聲來達到入仕為官的目的,比如李白等人所走的“終南捷徑”,要麼是想用消極對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或對時局的不滿,比如陶淵明等人。

這一類別的人有狂者和狷者之分,在南宋江湖詩派中比較典型。

狂者如戴復古、劉克莊等人,往往好高談闊論,博取時名,在草野之中指點江山;

狷者如姜夔等人,流露出很高潔的品質,表面上對政治漠不關心,但這種“清高”的姿態本身就是一種對時局的不滿。

這類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

身在江湖,心懷天下。

同樣是為國效力,但有著不同的選擇。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裡面,雖然對“古仁人”表現出了作為後輩的尊重,但實際上並不認同他們的做法。

他表露出“憂先天下憂,樂後天下樂”的情懷,正是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反對。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待曉兒


此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本意是不會因外物的好壞,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我的理解。作者是要告訴我們。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受外界干擾,不理會別人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成功。現實中確實是這樣。當我們去做某件事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評價紛至沓來,鼓勵的,嘲諷的,挖苦的,什麼樣的態度都有,影響著我們的信心和決心。只有下定決心,對外界的評論不聞不問,專心做事,才是正理。附我剛剛篆書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金星753


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原文】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使用的是互文的寫法,也就是不以“物或己”而“喜或悲”的意思。

⥤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外物(財物、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采烈 也不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的影響。





中國紀錄新視窗


喜與悲要守位,太過不及都遭罪(原創)

喜與悲都是七情所為,喜傷心,悲傷肺,太過就把身體毀。

沒心沒肺,能活百歲;想的開放的下,做人不會累。

《范進中舉》喜極瘋,

黛玉早死就因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活人路標,提醒你,路,千萬要走對。

天,有明有黑,雖然太陽放光輝,也難免颳風下雨吼大雷。

地球,有山有田有水。上上下下形勢給,拐彎抹角你得隨。

都想道路平坦坦,世事難達想的美。

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變,就把七情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衡心態最為貴。

七情要守位,大過不及都遭罪,生,形勢逼,平,人作為。


靳樹懷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出自北宋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範仲俺的《岳陽樓記》。

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寫景抒情的佳作,特點在於突破了單純描寫景觀的狹隘境界;將自然界的風雲變幻,晦陰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蒞臨覽物之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恰到好處地將全文的重心濃縮在暢議政治理想上,放大了格局,提升了境界!

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歷代胸懷寬廣的政治家耳熟能詳,倍受推崇;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成為跨越時空的仕途處世良言!

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言簡意深,面上理解是告訴我們對人生各種際遇要處變不驚,直譯為不因為“外物而喜,不因為自己而悲”;通透理解:這裡作者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類似於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馬客在船”是主人與客人一起下馬後又來到了船上的意思。

遵照互文的修辭規律這句話的意思為:不因為外物的美好、自己的獲得而驕傲狂喜,不因為外物的不良、自己的失去而憂愁悲傷。

也同時告誡我們,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采烈,也不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失去信心,因堅持自己的思想政治抱負,一生做一個對人民有益的事而不受外界的影響和干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