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按職稱加工資好還是按工齡加工資好?

宅心13



用戶4409863626352


這個問題已有五千多人回答,可謂熱門話題,在此我也來湊湊熱鬧。


實際上,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六年的老教師,我對這個問題當然也不能置身世外。

說到加工資,這是每個人都期盼的,教師作為有血有肉有物質需要的人,肯定也不能例外。那麼,到底按什麼來加工資,在職稱和教齡中,我選擇教齡。


我認為,教齡代表一個教師對職業的熱愛程度,一個人幾十年能堅持教育工作,這本身就是值得推崇的,同時,教齡是突實在在的東西,也代表著經驗、奉獻和執著。而職稱多多少少帶有虛假的成份,如找關係、走後門等,這也是目前職稱倍受詬病的主要原因。


李康滿183397530


我是【聊哥】,
從業16年的“資深”HR
提出這個問題,想必題主是來自國企吧!
我認為在現代企業,工齡、職稱、學歷等,都應該作為員工薪酬的參考和補充要素,而不能純粹以工齡、職稱等作為加薪的依據。

【一】薪酬體系包括了多方面的因素

企業員工的整體收入,包含了基本薪酬(底薪)、績效薪酬(獎金)、津貼、福利等,企業關於以上這些方面的機制和標準,則構成了薪酬體系。
員工的基本薪酬,應該是由TA的崗位、職級、上一考核週期的考核結果等方面因素所決定的;
績效薪酬,應該是根據各崗位的工作指標,制定相應的績效機制,員工績效工資,應該是由其崗位職責和影響工作指標的各種內外部因素所決定的;
津貼和福利則是由企業的發展和文化導向所決定的,如:為了建設學習型組織,公司針對學歷、職稱,設置學歷津貼、職稱津貼,鼓勵員工通過學習,提升學歷和職稱。

【二】為什麼不能按職稱或工齡加薪?

以職稱和工齡作為加薪的依據,從表面上看,有它的優點:
按職稱加薪,可以鼓勵員工獲得各類崗位職稱,並不斷提升,有利於提高團隊整體素質;
按工齡加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員工的穩定性,減少人才流失。
但是,很多高職稱的員工,未必能夠給企業創造價值,並且很多崗位職稱的評定,本身就存在一些侷限性,並不能真實反映員工的實踐能力;同時,工齡工資只能給員工收入帶來逐年的自然增長,而且還容易給一些人帶來惰性,產生人浮於事、混工齡的現象。
另外,職稱、工齡都是有“天花板”的,當職稱無法再有提升,當工齡達到了上限,那是不是就不再有前進的動力了?
所以,職稱也好、工齡也罷,只能作為企業薪酬體系中的附加值,而不能作為重點衡量指標。

【三】薪酬是一個體系,不能考慮得太簡單

企業的薪酬體系,需要具備公開性、公平性、激勵性、科學性……需要結合企業發展戰略、人才戰略、經營目標,需要和企業文化、人才招聘、晉升、淘汰等各方面工作產生密切的關聯。

如果只是單點地考慮,單一地將個別要素作為薪酬的衡量標準,不僅不能激勵團隊、激發員工潛能,還可能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因此,還是建議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作深入的調研,以企業經營發展為根本,建立一套科學的體系。

我是【聊哥】,

工作16年的職場老鳥,

職業經理人。

關注【聊哥聊職場】

和你分享現代職場生存寶典,

更有職場乾貨等你來拿!

【我保證】

每一篇文章,每一份問答,

都是心誠之作。


聊哥聊職場


到底是還職稱增加工資好,還是按工齡增加工資好,這種話題多半會在專業技術人員比較集中的中小學校老師之間,容易引發討論和想像。專業技術人員的初、中、高級職稱名額比例構成是按在崗在編專業技術人員數額核定的,中小學老師幹個二三十年,許多人晉升到中級職稱最高等級,就停滯不前了,再也邁不過副高這個檻了。只有少數管理人員或者是資歷最深的老教師,才可以在退休前獲得這一待遇。這對在一線教學崗位擔當骨幹、主力的年輕、中年教師來講,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也是非常無奈的、非議最多的一件事。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就會說:既然職稱名額太少,能不能不按職稱晉升工資總額,而改為按工齡增加工資?這種說法,其實提出來的人都會後悔。因為如果按工齡增加工資,會造成更大的不公平。老教師都快退休了,只憑年齡優勢、教齡優勢,就可以拿到最高的工資,更沒有年輕人的活路了。雖然到最後,年輕人熬成老年人之後,也可以拿最高的工資,但在工作能力最強、工作質量最高、工作任務最重的時候,享受不到最好的待遇,最後卻因老得不能動了,才享受最高待遇,這也是一種諷刺啊。

其實,按工齡增加工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行的教齡津貼制度。上個世紀定下的幾塊錢的教齡津貼,到現在都沒有變過,低得不能再低了,因而倍受爭議。現在,河南等省已經提高了教齡津貼待遇,提升為每月10元並按每個教學年10元的幅度增加,相對來講稍好一些。

按職稱增加工資,最起碼還能讓大家有努力的動力和信心,只要努力提升職稱,年輕人也可以享受高工資待遇。以工資待遇為餌,提高行業專業技術的競爭力,也符合大家的理念。如果真的按工齡提高工資,工資與工齡直接掛鉤,大家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只要混到年齡就可以拿高工資,那誰還幹活?這樣也不利於促進競爭力,不利於行業發展啊。


職言管語


沐沐君在中國建築工作,目前世界500強排名21名,很多管理還是值得借鑑的。

有過兩年人力資源部的管理經驗,薪酬體系的建設便是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分享一點觀點,供大家參考。

單論按職稱加工資好還是按工齡加工資好,是片面的,兩者其實可以。

合理的薪酬體系應該是這樣的公式:

崗位工資(固定的)+職級工資(變化的)+其他福利補助等

這個公式適用於任何企業,不論國企還是私企。

根據具體的情況,調整比例即可。

這裡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習期,第二階段是轉正之後。

一、實習期

一般面對新入職員工,會有一個實習期,時間在6個月,一般3個月時會考核一次,表現優秀提前轉正,表現尚可繼續實習,表現不佳建議辭退。

然後6個月後進行轉正考試,考試通過成為正式員工。

實習期工資一般按照學歷不同,或者能力高低,會有稍許差異,比如本科生2800元/月,研究生3500元/月。然後加上一些基礎的補助,如話費補助、高溫補貼等等。

二、轉正之後

1、崗位工資

轉正之後首先是定崗,不管是什麼公司,都一定會設置各個崗位,每個崗位的薪酬是多少,要明確。

崗位工資是固定的,一個崗位一定是一個明確的崗位工資。

一定不能一個崗位,不同的人,不同的關係,就給不同的崗位工資,這是大忌。

崗位工資體現的是公平,公正!

2、職級工資

職級工資體現的是奮鬥,是能者多得,是企業員工的活力所在!

那麼職級工資可以包括哪些內容呢?

一般情況下,包括職稱,比如你是中級工程師還是高級工程師;包括證書,比如一級建造師還是造價師;當然,也包括工齡工資。

3、福利補助

補助有兩個概念,一是補助的種類,一是補助的金額。

補助的種類無論是什麼崗位,什麼職級,大家都要一樣。

而補助的金額,要有區分,崗位越高,職級越高,補助金額越高,以提高員工積極性。

以上崗位工資+職級工資+福利補助,就是一個完整系統的薪酬體系。

三、工齡工資的另外一種形式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取消了工齡工資的概念。

但工齡工資是不是沒有了呢?

不是的。

為了使薪酬體系更加合理,一般會把工齡工資改為工作年限,放入職級工資裡一併考核。

比如,工作5年,職級上升一級,工作10年,職級再上升一級。

職級上升,工資自然增加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薪酬體系更加完整,員工的粘性自然增加。



沐沐君


當然是職稱了!


雙魚女32121480


還是按工齡加工資比較有說服力,有職稱,職務高,並不代表貢獻大。

有的人專門會投機取巧,考試抄襲,論文抄襲,圍攏領導,並無實際本事。


雲飛揚31190


我覺得應該以工齡為主,以職稱為輔,這樣漲工資能夠平衡一下工資差別。現在是工齡為輔,職稱或單位好的每月工資高檔的達到8,9千元,然後按5%的比例漲,工資低檔的和高檔差距越來越大。如果以工齡為主,以職稱部門為輔,工資檔次定完以後,全國統籌,按平均額的5%漲,這樣全國一樣了吧!意見會少一點[可愛][贊][贊][贊][贊]


獵棋52


職稱更加能夠反映個人的能力水平。

職稱是我國評價專業技術人員專業能力的一種等級稱號,從職稱申報的條件中我們就能夠看到這一點。工齡只是指一個人的工作年限,但是個人的工作能力是有差別的,有的人即使工作了很長時間,但是也常有出現工作能力不如他人的情況。

以建築工程領域職稱評審的條件為例,職稱分成了三個層次五個等級,不同等級的評審條件都對學歷以及資質有要求。這樣一來,能夠更加全面來評價個人的能力水平,而不是以單一的工作年限作為工資定級的標準。

在當下社會,如果從事工程師一職,那麼就離不開評職稱。在很多單位,職稱都是工資定級的標準,因此,如果想加薪獲取高收入,評上職稱一定是首要一步。雖然有的人說,工齡越高,工資也會越高,有的企業也會根據工齡來加工資,現實的情況是,如果評上了更高級別的職稱,所加的工資一定會多更多。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留言,有問必答。更多內容歡迎查看我的其他回答。


眾家廣州


按工齡加工資比較合理,也安人心,另外有職位津貼,崗位津貼,貢獻發明獎等等,有能力多拿錢,有貢獻的收入高,從各個方面看都是合情合理的,也相應起了鼓勵和促使作用,從而調動了員工的潛在的積極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