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大書法: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吳三大書法: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吳三大


吳三大(1933年-2018年)原名吳培基,號長安憨人。吳三大先生是中國書畫界在群眾中影響最大、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人們譽他為行草大家、丹青妙手,他不但詩書畫印皆通,還能編、能演、能唱,堪稱雜家,人們不能不嘆其為天之驕子,鬼之精靈,當代怪傑,譽他為“八荒一家”。

吳三大書法作品先後被多家新聞媒體傳播,在西安、河南、徐州、臺灣和香港等地舉辦個人書展;應邀出訪日本、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地並舉辦個人書展,所到之處,倍受讚譽。 由於其對繁榮我國書畫藝術界的特殊功績,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等稱號。

吳三大書法: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德風堂收藏吳三大書法作品欣賞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坐而論道不行,坐享其成更不可能。要創造美好生活、得到幸福,必須不懈奮鬥。奮鬥是幸福之母,幸福的真諦就在於奮鬥。只有奮鬥,才能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斷豐富幸福的內涵、提升幸福的層次;只有奮鬥,才能不斷增強成就感、尊嚴感、自豪感,在創造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感受幸福。“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在新時代,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幹好每一項工作。這就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狠抓落實,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張藍圖繪到底,將美麗願景變為美好生活。

做新時代的奮鬥者,需要在辛勤勞動、務實苦幹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不斷增強創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奮鬥要實幹、苦幹,但不能蠻幹,人的素質和能力是進行奮鬥的前提條件。新時代、新徵程、新矛盾、新目標對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每個人都應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來適應這個偉大的時代,更好地進行奮鬥。比如,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就要不斷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有了這些本領才能更好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而且,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過程,就是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也是享受幸福的過程。

做新時代的奮鬥者,需要熱情,更需要用心。用心,就要愛崗敬業、腳踏實地,不能學一門丟一門、幹一行棄一行,而是要堅持幹一行精一行,把工作做新、做優、做精,把奮鬥過程變成創新創優的過程,變成不斷為社會提供優質勞動成果的過程,努力創造一流業績。用心,就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如果幹什麼都三心二意、心猿意馬,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終必然一事無成。只有沉下心來幹事創業,幸福才會在前方等著我們。

吳三大書法: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