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帶兵屠殺江夏鎮連江夏千總都殺,為什麼康熙不追究?

年羹堯在屠滅江夏鎮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就是命令岳鍾琪全部殺害他們的時候,嶽鍾琪讓江夏鎮的千總和官兵們拿起武器,他自己則給自己臉上劃了一刀,然後大喊一聲:

兄弟們,造反了,殺啊。這個細節為年羹堯和嶽鍾琪殺害江夏鎮所有官民推卸了基本責任,以後的事情他們可以隨便怎麼說,都是因為江夏鎮官民造反,造反就是殺頭之罪,誰也不敢把他們怎麼樣。

年羹堯帶兵屠殺江夏鎮連江夏千總都殺,為什麼康熙不追究?


這似乎是反映了年羹堯和嶽鍾琪粗中有細的個性,但是能否蒙過精明的康熙皇帝,恐怕並不容易。所以,除非康熙皇帝不想徹查這件事,否則,年羹堯如何逃得過康熙皇帝的追究。

事情證明,康熙皇帝的確是不想去追究這件事,才有了年羹堯屠滅江夏鎮七百餘官民,包括江夏鎮的千總,康熙皇帝都沒有徹查的結果。

年羹堯帶兵屠殺江夏鎮連江夏千總都殺,為什麼康熙不追究?


康熙為什麼不願意去調查追究這件事呢?

刑部冤獄案,康熙朝以來發生的最大吏治腐敗案件,直接驚動了康熙皇帝,康熙親臨法場,為張五哥伸冤,足見康熙皇帝對這件事的重視。一直以來,這中間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康熙皇帝為什麼會親自前往法場,營救一個普通百姓,這不符合現實情況,除非是“作秀”,但是細細想來,這其中是有原因的。為什麼呢?因為江夏鎮的“禮儀德化”四個字,當初康熙皇帝南巡,在江夏鎮下駐過,感受到江夏鎮的民風淳樸,崇尚禮儀,心下十分高興,於是給江夏鎮提匾“禮儀德化”,以彰顯德化風尚。

年羹堯帶兵屠殺江夏鎮連江夏千總都殺,為什麼康熙不追究?


皇帝題字了,其實要表明的意思往大了講,就是皇恩浩蕩使然,那是天下的臉面都在江夏鎮啊。可如今,在江夏鎮,卻發生瞭如此冤案,這不是要扇康熙皇帝的耳光麼?所以,康熙皇帝要親自來對待這件事,也才有了他親往法場營救張五哥的事兒,原因就在於此。

老八胤禩對刑部冤獄案倒是審理得不錯,但是卻誘騙肖國興,審出太子的事兒,就相當於給皇太子胤礽屁股上插了一刀,這是康熙皇帝及其忌憚的事兒,所以,康熙皇帝認為老八胤禩“其心可誅”。

在皇權至上的社會,皇帝的一切行為都是圍繞有利於皇權而進行的,任何政治的目的也都是圍繞統治階級的利益展開的,康熙皇帝對江夏鎮事件的態度,就深刻的揭示了這個道理。

年羹堯帶兵屠殺江夏鎮連江夏千總都殺,為什麼康熙不追究?


九王奪嫡的事件一直都是康熙皇帝最為頭疼的事情,胤禩以刑部冤獄案背後捅太子胤礽一刀,江夏鎮的任伯安又弄出一個《百官行述》,又和太子胤礽有關,老四胤禛深得康熙信任,幾個兒子為了儲位明爭暗鬥,康熙又不是傻瓜,如果因為某個事件就追究不已,那麼哪個皇子又經得住深查?你總不能因此個個都殺了吧?這也是為什麼胤禩背後插胤礽的刀子,康熙也還不得不給胤禩升官加爵的緣故。所以:

1.康熙皇帝為了政治穩定的需要,必須按住江夏鎮的案子不查,不光是殺了個千總,還有那麼多無辜的婦孺,也只能當統治階級政治的犧牲品。康熙皇帝要是追究起來,太子逃不掉,老四胤禛逃不掉,老八也逃不掉,把自個兒子都打擊完了,他到哪裡找繼承人?只有不予追究,才能保持穩定,否則就國家動盪,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年羹堯帶兵屠殺江夏鎮連江夏千總都殺,為什麼康熙不追究?


2.江夏鎮曾經因為民風淳樸讓康熙皇帝感到榮光,但是任伯安、任季安和劉八女出現後,他們打著康熙親題“禮儀德化”為非作歹,是給康熙皇帝蒙羞抹黑。這等讓康熙皇帝丟臉的事,最好能夠在地圖上“抹去”就好,年羹堯他們來了個釜底抽薪,也算是了了康熙皇帝心裡那塊心病,殺個千總又有什麼可惜,皇帝的臉面比千總重多了。

年羹堯帶兵屠殺江夏鎮連江夏千總都殺,為什麼康熙不追究?


3.也算是對老四胤禛的保護。血洗江夏鎮無論怎麼講都過於殘酷了點,但是政治鬥爭從來就不講究仁慈。從清查國庫、江南賑災起,康熙皇帝一邊面對的是無所建樹的皇太子胤礽,另一邊又是暗使陰招的老八胤禩,再一邊就是一直竭力為康熙分憂的老四胤禛,孰輕孰重在康熙心裡是有掂量的,要是因此追究江夏鎮的事,老四胤禛可能遭受打擊,無能者、使陰者沒事,幹實事的人遭打擊,這隻會讓真正幹事的皇子寒心,所以,康熙採取不追究,就是保護了老四胤禛。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