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有何矛盾,為何兩國不對付

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的兩個國家。兩國是鄰居,但也是冤家。在外界人的眼裡,中亞五國是一家人,都是團結的小夥伴,所以關係肯定非常和睦。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這兩國的關係就不怎麼樣,兩國甚至多次發生衝突。據說,幾百年前只要是吉族人和烏族人狹路相逢,哪怕隨口說一句“麥子”,只要發音不對,立刻拔刀相向。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有何矛盾,為何兩國不對付?

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有何矛盾,為何兩國不對付

首先,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雖然都屬於突厥系的穆斯林,但卻完全是兩個民族。吉爾吉斯人其實就是我國的柯爾克孜族,而烏茲別克斯坦則是烏茲別克族。吉爾吉斯人屬於外來戶,其先民叫堅昆,唐代稱“黠戛斯”,元代稱“吉爾吉斯”,清代稱為“布魯特”,他們是15世紀以後遷到中亞費爾干納一帶的。而烏茲別克人屬於土著民族,他們是由當地的伊朗語民族與後來遷居此地的突厥各遊牧部落混合而成,和塔吉克人、哈薩克算是親戚。在吉爾吉斯人來之前,烏茲別克人和周邊的民族關係還是不錯的,但吉爾吉斯人來了之後就不一樣,烏茲別克和周邊的民族對吉爾吉斯這個外來戶非常排斥,所以關係一直不怎麼樣。

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有何矛盾,為何兩國不對付

​沙俄時代,中亞被納入了沙俄的版圖。由於沙俄的殖民統治,兩國的矛盾因此被壓下去了,只是存在零星的部民小規模衝突而已。蘇聯時代,蘇聯人為了加強對中亞的統治,對當地民族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蘇聯人強制劃分了中亞的民族國家界限,而沒有充分考慮民族的分佈問題,這為後來的吉烏兩國的衝突埋下了隱患。

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有何矛盾,為何兩國不對付

​蘇聯解體後,兩國在民族分佈和邊界問題上產生了衝突,而且衝突愈演愈烈。比如在民族問題上,作為中亞最大的跨境民族,烏茲別克人約佔吉爾吉斯總人口的14%,所以兩個民族的衝突不可避免,烏茲別克人經常在吉爾吉斯斯坦鬧事。吉爾吉斯斯坦經常因為吉烏兩大民族的衝突引發騷亂,為此吉爾吉斯斯坦曾向俄羅斯緊急求援。更嚴重地是,吉爾吉斯的奧什州和賈拉勒阿巴德州的烏茲別克人憑藉背靠母國的地緣條件,長期與吉爾吉斯人針鋒相對,甚至無視吉爾吉斯斯坦政府的調解和有關的政令、法規,把兩地搞得幾乎成了國中之國。

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有何矛盾,為何兩國不對付

​而在邊界線的劃分問題上,由於蘇聯劃分的邊界非常模糊,而且劃分的國界線犬牙交錯,所以造成了兩國在領土劃分和國界線問題上產生了爭執。兩國多次在吉烏存有爭議的阿拉布卡地區發生激烈的對峙。1990年,兩國還曾發生了因為建築需要徵用土地而引發的流血事件。此外,兩國還在水源爭奪等方面存在嚴重地矛盾,兩國曾多次因為爭奪水源而鬧得關係緊張。這些矛盾交織在一起,兩國關係想和睦也不可能。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雙方的矛盾,兩國關係將無法改善,衝突可能會繼續發生。

參考資料:《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關係研究》、《中亞邊界問題及其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