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孫權有沒有可能統一天下?北伐曹操,西誅劉備?

葉欣葉隱


孫權聯合劉備在大都督周瑜的協助下,在赤壁火🔥燒曹操的十幾萬精銳的水軍,是東吳最強大的時候。曹操雖然被打得大敗,但是這時候劉備已經崛起了,趁火🔥燒曹操大軍的時候,把荊州、上庸、南郡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城鎮給佔領了,這樣孫權既不能北進也無法進攻劉備。後來東吳和曹操聯合起來把荊州打下來,把鎮守荊州的大將軍關羽給殺了,接著劉備興舉國幾十萬大軍伐吳,也被東吳的大都督陸遜用火🔥攻的方法給打敗了。但是曹操已經從赤壁的大敗中恢復了原氣,仍然佔居著北方大部分領土是三國裡最強大的;劉備雖然失去了荊州但是還佔領著益州、成都、漢中等四川之地,戰略上從主動進攻變成積極防備,文臣諸葛亮為首武將有趙雲、馬超、魏延、馬岱、王平、廖化、姜維、陳列等等,仍然不可小覷。所以孫權只能據守長江天險自保,雖然有幾次北伐曹操但是都是以失敗而結束。


隱者老康


吳國孫權是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但若想要成功只能依靠奇蹟的發生,東吳地處富庶之地,兵精糧足但缺少一位例如司馬懿、諸葛亮等能夠擔當大任的人,吳侯孫權能力尚可與曹操、劉備相抗衡,但與精明的謀士可謂相差甚遠,東吳雖然曾經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到三國末期,天下大變時,便只剩了一個陸遜,而且孫權還很不喜歡陸遜,因為陸遜曾經對他立嗣提出過建議,因此孫權想要一統河山,只能等蜀漢與曹魏雙方消耗殆盡,自己在迅速出擊才有可能獲勝,如若想要伐曹操、誅劉備是不可能的。

1、經濟實力方面

孫策的早逝,使得江東孫氏政權不得不重新建構以孫權為中心的統治格局,而無暇北上或西進,這就硬生生失去了八年進取時機。自赤壁-夷陵以來,雖然勉強完成內部各派系的整合。


但擁有足夠資歷並能坐鎮一方的都督級別文武全才(周魯呂三人)紛紛英年早逝,淮泗部曲集團(程普、韓當、黃蓋等)雖有資歷,卻少有韜略,且已隨著三十多年的南征北戰而年歲已高,有尊譽、有資歷而無實權、無大能、無精力。


可以說,在赤壁-夷陵之間的12年間,孫權集團無論連劉抗曹還是背劉投曹,奔忙了半天卻僅僅佔據荊揚二州,而孫氏集團起家所依賴的嫡系文武人才已然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情境。


這種嫡系軍事人才的窘境,使得孫權只得利用聯姻、選任等政治紅利,籠絡住顧陸朱張四大家以及荊州地區以潘濬為首的投降人才,並以此為憑藉建構起來了一個由自身威權掌握的統治集團。


但這種不得不借助本非嫡系的江東與荊州土著勢力維繫荊揚版圖的模式,根本就無法避免君臣之間的猜忌,以至於孫權稱帝后,東吳官場頻發疑似孫權支持的政治地震級別大案,內耗嚴重,尤其是孫權晚年的南魯黨爭,持續影響了東吳中後期的政治團結,中樞內耗,守土尚艱,談何北進?

漢末,江東本土很少經歷長期戰禍的擾亂,這一點是其餘各州所不能比的,但因其開發深度和人口密度遠不如中原,且河北中原自官渡、定四州兩次戰役(2世紀初年)而後二十年,有了曹操屯田政策與後方修養優勢的加成,在經濟生產方面看,江東的優勢遠不如中原、河北,頂多能與蜀中齊平。


荊州六郡雖然最終入吳,但在漢末的荊州經濟結構,位於荊州北部的南陽郡與襄陽城(南郡北部)才是大頭,所以荊州六郡(江夏、江陵、零陵、武陵、長沙、桂陽)對於東吳的經濟助力,和軍事助力一樣,只相當於小半個荊州。


做一個可能不大恰當的“分成”:在公元220年前後,曹魏經濟佔天下六分半(中原二分、河北二分、關中一分、荊州北部一分、淮南半分),東吳經濟天下二分(揚州一分半、荊州六郡半分),季漢經濟天下一分半(益州一分半)。


經濟上,吳國真心硬傷,財賦人口又不是速成的事兒,而這玩意兒又密切影響著軍事力量的盛衰,而隨著北方在曹魏統治下的相對穩定,北方經濟總量必然拉開與孫吳政權、季漢政權的經濟差距。越往後,吳國越無法勝過北方。

吳國無法誅蜀漢是由於蜀漢的地理位置東吳根本琢磨不透,吳國無法取曹魏是由於曹魏各方面人才都比吳國多,一個張遼便能以一萬多人站退孫權六七萬大軍,在這樣的狀況下東吳怎麼還有可能一統天下呢?


歷史紅塵


答案肯定不可能,但是為什麼不可能呢?因素有幾個:

政治因素:

曹操有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牌子,有說話權,有出兵的名義,而且也是吸收人才最好的藉口。比如,荀彧的內心明顯是漢臣,可是也需要先輔佐曹操;關羽雖然最終還是離開曹操,但是畢竟也在曹營待過,用的也是“漢臣”這個身份;其他的,如賈詡勸張繡歸降曹操,劉琮身邊的親曹派,張魯降曹不降劉,當中自然有各種原因,但是漢獻帝這塊牌子,總是要在前面的;劉備不一樣,自己就擁有“劉皇叔”這塊牌子,而且還有“衣帶詔”這個暗帳,所以,劉備反曹操,也是順應了形勢;



所以,和曹操,劉皇叔相比,東吳在政治上弱勢了很多,孫策一早就想趁著官渡之戰偷襲許都,搶走漢獻帝,目的就是要解決這個弱勢,可惜沒有成行。到了孫權時代,曹操大軍南下,出現以張昭為首的一大批投降派,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孫權稱帝前,東吳的本質就是諸侯,曹操代表天子討伐,軍事和地緣後說,至少政治上是有壓倒性優勢的。而且,後來偷襲荊州和夷陵之戰更是證明了這一點,孫權為了應對劉備的反撲,不得不對曹魏稱臣,接受任命,南方才有的珍珠,禽獸,寶物也送了不少,直到曹丕要孫和當質子才露出孫權的原形,怪不得陳壽說孫權有“勾踐之奇”,其實反映的是東吳政治的無奈。

軍事戰略:



合肥之戰,逍遙津之戰後,呂蒙就建議孫權暫時放棄淮南,徐州一帶,轉而建立以長江天塹防務為主的戰略。這隻能說有利於東吳的防守策略,而且符合本土氏族的利益,代價卻是失去爭奪天下的可能。因為,東吳的戰鬥力本身有限,水軍最優,陸戰次之,攻城最差,這就必須和荊州的劉備勢力一起向中原發展,佔領江北的軍事重鎮,這才有北伐曹魏,西圖劉備的可能性。可惜這個策略利於防守,長江戰線很長,但是東吳水軍都可以迅速的支援,反之,東吳要攻打江北任何一點,都無法全力出擊,必須留足兵力防守南部幾個重鎮。不但北伐如此,西征也一樣呀,比如夷陵之戰,要不是曹丕錯失了南征的時機,恐怕東吳就危險了。所以,即便陸遜打贏了,也不敢再進兵,反而開始防範曹魏了。

人才結構:



孫策時期,部下還有不少江北人才,江東也有很多寓居的北方人才,到了孫權時期,中原日漸穩定,人才南遷越來越少了。所以,孫權越來越重用本土氏族,於是東吳的入仕之路被這些氏族壟斷,比如顧陸朱張家族,這就嚴重威脅了君權。孫權也不是沒有努力,但是,“人才改革”觸動了太多利益,於是引發了暨豔案;設置“檢校中書”監控打壓百官,卻因為用人不當,砸了自己腳;直到“兩宮之爭”,孫權如願以償打壓了大量本土士人,包括陸遜。但是,此時的東吳的國力已經走向衰退,宗室勢力又殺了江北士人代表諸葛恪,於是又引發了“兩孫亂政”,東吳徹底一去不復返了。

另外,不止東吳,其實曹魏和蜀漢也沒有統一天下的條件,東吳不能北伐曹魏,西滅蜀漢,自然不能忽視了三國鼎立,互相制衡這個大背景下的主要因素。只是,三國的客觀環境又各有不同,而東吳以上的三個客觀因素,註定了不能統一天下。


大飛熊騎士


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因為東吳文臣武將凋零,沒有像諸葛亮一樣的領軍人物。拒險守土尚且勉強,北伐曹操、西誅劉備根本就是泡影。



東吳人才凋零

我們熟知的東吳四位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其中三位英年早逝。

周瑜,算是位有戰略目光的大都督。對東吳未來的規劃走向都有一定看法和見解的。周瑜活著的時候算是東吳的鼎盛時期,收下能戰善戰之人還不少。赤壁之戰中深知諸葛亮將來會是東吳一大勁敵,多次想殺諸葛亮,但都未成功。攻取南郡時被毒箭射中,被部下救回。後有諸葛亮三氣周瑜,舊傷復發而死。

魯肅,周瑜死後繼承東吳大都督職位。魯肅主要以蜀吳聯合,北拒曹操為發展目標。任職期間也曾想過收復荊州之地,曾誘殺關羽未果,成就了關羽單刀赴會的佳話。魯肅並不是懼怕關羽,而是不想破壞蜀吳聯合,為了蜀吳聯合也做出不少的犧牲。可惜的是在四十多歲時突然病逝。

呂蒙,東吳第三任大都督。任職期間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收復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收復荊州不久後就死了,但死的比較蹊蹺,說是積勞成疾不治身亡。個人懷疑可能是孫權想修復蜀吳聯盟暗中害死了呂蒙。

陸遜,屬於孫權臨危拜將。陸遜著名功績就是在劉備集結七十萬大軍準備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時,誘敵深入用火攻大勝蜀軍。這一戰役也讓蜀國徹底的陷入被動。


孫權軍事才能有限

孫權適合坐江山不適合打江山,孫權繼承東吳大權後版圖基本上是不增不減。但是江東是三足鼎立時期百姓幸福感最強的國家。有天險庇護,很少有戰役是能過江開打的。

孫權的軍事才能確實不敢恭維。合肥之戰時,諸葛亮以三郡之地邀請孫權攻打合肥,以減輕魏國對蜀國的軍事壓力。孫權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張遼以八千人馬守住合肥,期間被張遼率八百人偷襲大營而且張遼全身而退,打的孫權大軍士氣全無。十萬人攻打合肥半月有餘,只能無功而返。更說明孫權軍事才能有限的是,退回江東時讓大軍先過江,最後剩自己及千餘人在後,張遼主動出擊險些擊殺了孫權。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可能,所謂的北伐曹操、西誅劉備都是泡影、空談。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學習歷史。


青梅煮酒品三國


自古以來,以南征北,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例而已。

孫權是一個雄主麼,大概在他稱帝之前是,稱帝之後就不是了。子黃龍元年稱帝以後,他日漸驕橫,一再發動旨在打擊江東本地士族的政治鬥爭,其中為害最為嚴重的是赤烏年間他一手導演的“二宮構爭”,不僅乘機將陸遜等江東大族代表人物迫害致死,而且又將太子孫和廢除,魯王孫霸處死,引起統治集團內部的激烈紛爭。要知道,孫權在251年死的時候,9歲的太子孫亮登基,居然只能安排諸葛恪這樣的二流人才作為首席輔政,可見東吳在公元222年,也就是夷陵之戰後,真的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三國曆史的拐點,大概就是從荊州易主開始的,孫權毫無顧忌地背棄盟友,向曹操稱臣,悍然發動了對蜀屬荊州的戰爭,這種不留任何底線的做法,招致了後來的夷陵之戰,儘管東吳贏了戰爭,但輸了政治,孫劉聯盟默契不在。

夷陵之戰後,孫劉聯盟再次恢復關係,但從這個時候開始,孫權的拳頭就再也不能握在一起從江淮方向發起進攻,必須分兵以衛荊襄,而蜀漢的對曹魏的攻擊也只能從山上水遠,運輸不便的漢中發動,雙方之間難以配合出對曹魏實現夾擊的效果。

所以無論是諸葛亮漢中北伐,還是孫權江淮北伐,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在這種局面下,孫權為了打擊江東本土士族,還在國內掀起了牽連廣泛的政治鬥爭,使得國內人才凋零不說,江東士族對東吳的也開始離心離德,單純依靠外來的政治力量,已經不足以給東吳輸血,持續地發展下去了。

再者,退一萬步說,東吳的經濟實力強如後來的南宋,軍事力量與曹魏持平,也沒有任何可能北伐曹魏,西滅蜀漢,完成統一的。因為過了長江以後,無論是挺進中原,還是北進華北,在這些開闊平原地帶,最適合騎兵和大兵團作戰,而這恰恰是東吳最薄弱的地方。江東本身就不產良種軍馬,根本培養不出能夠與北方一較高下的騎兵,而騎兵往往又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之一。同時,大兵團作戰,孫吳沒有那個兵力規模,即便有他也只能集中兵力攻擊一處,但問題是出荊襄挺進中原,還是出江淮擊華北,貌似無論選那邊,另外一邊都要承受曹魏猛烈的反擊啊。

地緣位置決定了北方可以有好幾個防禦縱深,根本就不懼孫吳的出兵,無論支援也好,偷襲也好,曹魏都遊刃有餘,而對於孫吳而言,只要曹魏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徹底征服荊襄之後,沿江而下,直搗建業,game over。

若要西進蜀漢,又從哪兒進?誠然東吳水軍強大,可蜀漢再不濟,也能夠扼守住入蜀的水路吧,而走陸路,以蜀地的地理情況,征服並非朝夕可定之功,而此時曹魏若從江淮南下,建業也就徹底完蛋了......

怎麼看,東吳都沒有那個能力完成統一大業呀。


江畔初見月


西取蜀漢,北伐魏國並非易事,孫權要想統一中原還差得太遠了。


曹操死於公元220年,這時孫權才38歲,劉備死於公元223年,這時孫權也才41歲。而孫權直到71歲才去世,曹操和劉備去世的時候,正是他壯年時期,那為什麼會一生偏安一隅碌碌無為呢?

魏蜀吳三足鼎立

先來看下東吳這邊自己的原因吧。


其實這不併怪孫權,至少在早些年間不能怪他。政治環境實在是不允許出兵,因為孫權從他哥手裡接下這份家業並維持下去就已經很難了,當初他爸和他哥剛來江東,內部其實是很不穩定的,尤其是江南的張、朱、陸、顧四大家族。也正因如此,其實東吳內部的權利十分分散,每個家族族人都有在朝中擔任要職的。

東吳四大都督

這一點和曹魏集團不一樣,曹魏集團的所有軍政都集中在曹操的宗親身邊。所以孫權做什麼決定都要考慮到江東這片土地上的世家大族的利益,並不能放開手幹。


還有就是在江東這片土地上,物資也不是特別豐富,當時全國的經濟發展都在北方圍繞著黃河流域,而不像現代社會中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經濟般發達。無論是產糧還是基礎設施都不能和曹丕還有劉備他們比啊,所以這也是不敢打不能打的原因,完全消耗不起。


另外就是當時東吳內部並不平穩,山越地區時不時都會鬧些反叛,因此必須分兵鎮壓,所以根本不可能將全部身家壓去取蜀伐魏。再加上孫權老年的時候,沉溺於聲色犬馬,不僅涼了忠臣的心,更是親信小人,後面也根本沒心思去取蜀伐魏了。

老年孫權

再來看西取蜀漢為什麼不行?


其實當年赤壁大戰結束後,他們也有想過西取益州,當時劉備借了荊州又借了南郡,周瑜很生氣就會來找孫權說“如今曹操剛吃了敗仗,不可能再馬上打回來,而我們呢,打了勝仗士氣正盛,應該率軍西進,奪取益州,再戰漢中,然後以圖中原”。

這算是周瑜版的兩分天下計謀吧,孫權當時也同意了。可惜,周瑜還沒出國境就在湖南嶽陽生病去世了。


再看劉備那邊,雖然夷陵一把火將他打贏了,可是他退守在白帝城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當時進蜀的唯一通道啊,直到劉備去世都沒有回過成都,一直駐守在白帝城這個地方,防止我們的進攻。孫權也如公瑾說的那樣奪取益州,可是就白帝城這個地方,一直都沒有攻下來,所以更別提再進西蜀了。

征戰夷陵得勝歸來

再者,當初確實是東吳背叛了孫劉聯盟,心裡還是有點虛的,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嘛。如今荊州還在手上,自己也損失了很多,還是需要調養生息的。再加上打完夷陵之戰後不久,曹丕又來攻打東吳了,因此也只好撤兵言和,不再談進攻蜀漢的話了。


最後來說下為什麼不北伐曹魏。


其實這點很簡單,原因就是打不過。試想當初孫劉聯軍才將曹操擊敗在赤壁,如今要是主動跨過長江去對別人動手,實力是不允許的。北邊的曹魏一直都是三家裡面的老大,大家依靠地勢相互制衡下還行,要是真動起手來很難打得過。

曹丕兩度伐吳

其實孫權在後面幾年也還是有過北伐的,可就單單一個合肥,打了五六次也沒打下來。也因此一直向曹丕稱臣,甚至到了曹丕兒子曹叡都還向他稱臣,孫老闆也是不容易啊。


只有在公元228年石亭之戰,東吳討伐曹魏,斬了曹休,次年孫權登基稱帝才擺脫向曹魏稱臣的。可是想想其他幾次北伐,公元227年曹丕病逝,孫權親自出徵北伐襄陽,可對面有司馬懿、曹真、文聘這些人,慘敗而歸。


然後230年,司馬懿他們去打蜀漢了,於是又出兵北伐合肥,最後打了一段時間,沒打下來又撤回來了。好像合肥就跟他孫老闆過不去似的,再後來232年和234年要麼是打了敗仗,要麼就是無功而反。

陸遜石亭大戰

說到底還是和曹魏實力差距太大了,不是不想伐魏,實在是打不過。


所以你現在知道,為什麼孫權活那麼久都沒有統一天下的原因了吧,說實話到了後期他也還是挺享受那種老年生活的。伐不伐魏攻不攻蜀,統一天下都沒啥意思了。


你覺得孫權為什麼不西取蜀漢北伐曹魏進而一統中原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噢。


不住聊三國


孫權守江東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統一天下卻不行,孫策死前就對孫權說過:“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這是他哥哥孫策給孫權下的定義。


首先,江東的整體勢力不如曹魏所以無法完成統一。有人會問蜀漢那麼弱為什麼有機會呢?實際上在蜀漢沒有丟失荊州之前是很有可能的。東吳的弱不僅僅是國力上弱,人口和軍隊雖然比蜀漢多,但是跟北方比起來還是差一半。雖然地域佔領的比較廣闊,但是像嶺南一帶那時候還屬於待開發地區,人際比較稀少,是無法與中原媲美的。東晉之後北方人口南遷實際上才讓嶺南地區發展起來的。所以整體上人口經濟東吳比曹魏差太遠。

其二,軍隊的差距。事實上古代作戰主要是依靠步騎作戰。曹魏佔領者北方人口眾多,軍隊自然不成問題,再加上佔據西域,雍涼二州的產馬地,騎兵更是比東吳要強大的多。可以說東吳的步騎還不如蜀漢,東吳最強的就是水師,但是水師畢竟有侷限性不是所有地方都能作戰,一上陸地跟曹魏比起來註定戰不過。

其三,孫權實際上也確實應了孫策的話。用周瑜在赤壁打敗了曹操,用魯肅穩定了孫劉聯盟對抗曹操,用呂蒙奪取了荊州確保江東無憂,用陸遜打敗了劉備確保了荊州。但是這上面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保證江東不受侵擾。對曹魏雖然作戰過但基本失敗,在逍遙津被張遼八百人打的丟盔棄甲,孫權也是被打怕了,註定進軍不了中原,更完不成統一大業。


綜上所述,孫權保江東有餘,卻無法統一天下,自身和國力的因素讓他無力揮師中原。


三國讀史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拋開當時的地盤實力差距,以及天時地利人和。割據江東的孫權在面對曹操、劉備的時候仍然不佔優勢。這個優勢不是軍力、地盤、人口的差距。而是魄力的差距。要說是孫權沒有兼併天下的野心,可能相信的人不多,他有足夠的野心,但是沒有背水一戰的魄力,所以最後一事無成。

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曹操眼中,天下英雄,使君與操耳!這個時候,江東的掌舵人還是孫策,孫權只是一個毛孩子,他的名字可能還沒有人知道,自然不再曹操眼中。所以,煮酒的時候,天下英雄,使君與操耳!

但是,事實上,和曹劉二人相比,孫權的進取野心明顯差了很多,他患得患失,以至錯失很多好機會。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曹操南下脅迫劉琮投降,進逼孫權的時候,這位未來的少年英主舉棋不定,如果不是魯肅的堅持,可能,三國的故事就要改寫。

正是因為魯肅的一席話,挑明瞭孫權投降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才讓孫權下定決心跟曹操大幹一場,於是主動聯合當時還有膽子和勇氣對抗曹操的劉備。在曹操新定荊州,人心不安,北軍又不熟悉水戰,加上疾病橫行,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的曹操敗於孫劉聯軍,這一次失敗,奠定了將來天下三分的基礎,曹魏勢力始終沒有能力跨過長江。赤壁之戰讓曹操肅清宇內的夢想破滅,逐漸妥協,轉而穩定內部,有計劃的安排後事。

對於孫權,赤壁之戰則是成功的穩定了江東的割據局面,在孫策死後主少國疑,孫權還沒有能力展示自己的才能的時刻,曹操大軍壓境,孫權的最後決定將讓歷史走向改變。在極少主戰派的堅持之下,西聯劉備,共拒曹操。孫權選擇了抵抗並最終取得勝利,江東孫氏割據局面暫時保住。

挫敗曹操之後,東吳方面積極進取,進攻曹仁時候主帥周瑜陣亡。此後,孫權多次率軍企圖突破曹操南方防線,但是始終沒有突破曹魏守軍。事實上,此後幾十年孫吳政權都沒有突破曹魏的南方防線。北伐就此不了了之。孫權有沒有北上殲滅曹操的心思?當然是有,但是有沒有足夠的野心,答案是沒有。

當時無論是孫權沒有足夠的進取心,吳地的幾大家族全都只顧自己眼前的實際利益,對於那種沒有必勝把握的活沒人感興趣,這也就是整個孫吳時代北伐全都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開始時候氣勢如虹,恨不得鯨吞天下,一旦稍微遇到挫折就萌生退意返回老家,這個和蜀漢諸葛亮、姜維窮兵黷武造成海內虛耗,仍然不折不撓的北伐形成鮮明對比。相比起來,孫吳更加務實,或者說更加明白幾斤幾兩,所以,他們是不會貪心不足蛇吞象下老本前去攻打曹操,因為他們耗不起,所以北伐曹操是不可能的,也就只能偶爾刺客式的騷擾一下。

相對於孫權出人出力僅僅保持江東,劉備幾乎窮途末路的時刻意外的奪取荊州,相當與赤壁之戰的勝利果實全部讓劉備一攬子摘走,之後劉備有趁機奪取東川、西川,三國之勢徹底成型。劉備的爆發讓江東從上到下一片忿忿不平,本來想暫時藉助劉備力量對抗曹操的孫權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是木已成舟,後不後悔都來不及了,擺在眼前的只有兩個承認事實或者從劉備手中奪取自己認為自己應得的荊州。但是奪取荊州自然會破壞孫劉聯盟,但是也顧不上了,眼前的利益才是利益。於是趁著關於北伐,荊州空虛孫吳軍隊襲佔荊州。

奪取荊州以後,劉備傾巢而出企圖奪取荊州,但是最後被吳將陸遜大敗,三國版圖就此確定。在擊敗劉備以後,孫吳統帥陸遜以及孫權都投鼠忌器不敢在窮追猛打,轉而防備虎視眈眈的曹丕。終蜀漢之世,孫吳都沒有再次越過荊州防線進攻蜀漢,直到司馬昭滅蜀漢之後,吳景帝孫休原來派遣援助蜀漢的軍隊攻打原來蜀漢駐軍。


歪史


答:可能性比較小!但不是沒有。

周瑜曾經對魯肅說過:“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肅從其言。

我是不知道周瑜從哪兒看到的“先哲秘論”,代替劉漢政權的必是興於東南?怎麼知道呢!

魯肅也不含糊: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權曰:“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

魯肅受周瑜感染,也是雄心勃勃,不過還好有點自知之明!規模就這麼大,據有一方自然也不會招來嫌猜忌恨。況且,曹操也不是馬上就能滅掉的……😄😄😄!

孫權非常明智!👍👍👍!“我如今盡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輔佐漢室而已,你所說的非我所能及。”孫權先說熊話了!

真的不是北方曹操的對手,一個合肥差點就要了孫權的命了!!!前後5次大規模的征戰,除了留下一大堆屍體,什麼都沒有得到。

簡單點吧,孫權可以,手下的官員也不錯,但是東吳的士兵太差了!根本就不具備打硬仗的能力!也就是說東吳地區的人不適合打仗,論世紀地被欺負,還挺能講?講理誰也講不過他們,一動手就完了,要什麼就得給什麼🤔……😄😄😄!

孫權也沒有辦法,一個曹仁、一個張遼甚至都拿不下孫權,東吳的士兵們用他來嚇唬小孩🧒?


中行偃1


沒有可能,首先,孫權在名上不佔優勢,在名上曹操這邊有天子坐鎮,劉備這邊有仁德廣傳,其次,在個人能力上,孫權只是守成之君,而不是開疆破土的創業之君,其三,他沒有像諸葛亮和司馬懿那樣等級的謀士,其四,在軍事實力和地理位置上也不佔優勢,自古都是南下易勝,北上難勝。

唯一可能的一種方式是,孫權是個太極高手,眼光長遠,不看重眼前的小利,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時間換空間,在曹操和劉備相繼去世之後,在曹魏和蜀漢之間打太極, 離間曹操和劉備集團內部君臣的關係,讓魏蜀之間成為矛盾的主體,讓他們在戰爭中逐漸消耗,孫權趁這個機會逐漸的偷偷的強大自己,隱忍蟄伏,等待形式的裂變,待適當的時機,逐個擊破,這是戰略家的思維,孫權不具備,孫權的謀士也不具備。

我是五色土聊歷史,歡迎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