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有!番禺板橋村黎氏宗祠姑婆為大,“牡丹狀元”名傳千古

罕有!番禺板橋村黎氏宗祠姑婆為大,“牡丹狀元”名傳千古

千百年來

它曾經是規模最宏偉

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

它曾經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

和民俗傳統文化的代表

它與姓氏有關

將全體家族成員聯繫起來

它是家族的聖殿

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歷史

它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延伸

它,就是祠堂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番禺地區古祠堂遍佈城鄉

現存祠堂最早的建於元代至清代

多不勝舉

每間祠堂都有它的歷史故事

它的故事大多與家族中的男丁有關

但就有一間祠堂

它卻以姑婆為大

這是何緣故呢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今天,我們走進板橋村黎氏宗祠

聽聽村裡的老人

講述這間祠堂背後的故事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板橋黎氏宗祠位於番禺區南村鎮板橋村板橋上街

板橋村由來

據記載,板橋村於宋朝建村。當時只有村前南邊位於原南海神廟(菠蘿廟)旁的一條陸路進入村舍,而四周均有水溪環繞,主要靠木架板橋與周邊鄰村溝通,故名“板橋村”。前人又稱“板橋鄉”。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抗清名將黎遂球的專祠

黎氏宗祠始建於明朝末年

清代重修,2013年重修

修瓦面、樑架、油漆

存清代建築風格

是愛國詩人、抗清名將

黎遂球(1602~1646年)的專祠

祠堂保存較為完整

是板橋村現存規模最大

裝飾較為精美的古宗祠建築

1989年12月,被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黎遂球(1602年8月21日—1646年11月10日),字美周,廣東廣州府番禺縣板橋鄉人(今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板橋村人),明末抗清官員。善詩文,工畫山水,被譽為“牡丹狀元”,傳世畫作有《送區啟圖北上山水圖》,著有《蓮鬚閣詩文集》等,有“粵中李白”之美譽。明天啟七年(1627)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崇禎中,陳子壯薦為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南明隆武朝官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時年僅45歲。為彰其氣節偉烈,朝廷嘉贈忠愍之諡。並詔黎遂球之長子黎延祖蔭錦衣衛指揮其父之殮事,建專祠於廣州城東之仁厚裡。此專祠因兵燹毀廢。於1663年,即丁卯歲越七年,再由黎遂球之子延祖與其胞弟彭祖在番禺板橋鄉合力重建黎氏宗祠“永思堂"。

祠堂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四進

總面闊24.4米,總進深62.3米

佔地面積1520.12平方米

祠堂前建有青磚牆照壁,有旗杆夾石

祠堂為硬山頂,灰塑龍船脊

鑊耳封火山牆,碌灰筒瓦,青磚牆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我們走近門口

可以看到大門木門夾

上懸掛木匾,陽刻“北正名宗”四字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北正”乃帝堯時火正司地

黎氏族裔始源所在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兩邊大門聯“一門五名宦,四代七鄉賢”

彰顯板橋村歷代英才輩出

為世人所敬仰

除了有“牡丹狀元”之稱的黎遂球之外

還有明盛時期的黎前鋒仕至京尹等人

"名宦鄉賢"指的是

大同、密、兆鏊、芷石

鶴岑、文水、遂球等黎氏歷代名人

故板橋村黎氏宗祠永思堂得人贈聯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祠堂內的重修碑記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儀門石牌坊

走進祠堂

便看到三間四柱三樓石牌坊的儀門

牌坊四柱均有抱鼓石夾撐

樓簷有疊澀磚牙,硬山頂,龍船灰脊

兩側還有磚砌拱門,鑲有石刻門額

儀門明間正門石額刻“忠孝廉節”

背面石額刻“汗青留照”

有“乾隆丙戍年重修”款字樣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據《番禺板橋黎氏宗祠永思堂史記集》

黎氏宗祠牌坊忠孝廉節四贊

精忠贊

奉贈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

諡忠愍黎

美周先生暨驃騎將軍

援虔留守參將美東黎公

至孝贊

奉贈孝子少賦黎公諱天性

廉吏贊

敬贈明順天府通判前峰黎諱瞻

暨交河縣儒學教論鶴岑黎公諱崇勩

清節贊

敬頌烈女祖姑黎道娘

暨伯祖天滿黎公之妻淩氏安人

由此可見

忠孝廉節表彰的是

黎氏族人精忠報國、孝義感人

清正廉潔和清貞節義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司成京兆

黎氏宗祠中座有七個牌匾

前牌匾上書“司成京兆“

”司成“為掌管教育的古官名

”京兆“即京都之稱

之後有三個牌匾分別是

“聖旨”、“欽差御史”及“探花及第”

中堂上方懸掛“永思堂”牌匾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聖旨”、“欽差御史”及“探花及第”牌匾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兩側門上方“文魁”“武魁”牌匾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番禺板橋鄉之黎氏族裔始源於帝堯時火正司地又名北正之所。南宋時從北方經粵北南雄珠璣巷再徙居至番禺板橋鄉的樂耕公為板橋黎氏之始祖。

在元代異族統治90年間,世代恥不參加科舉考試以求仕進。一直傳至第十一世約齊公黎麒,正值明代興盛時期,才參加縣學考試為生員。

黎麒有三子,第二子名瞻,字民仰,號前峰。1522年,即嘉靖壬午年參加縣試入取。任順天府通判,即北京協助知府治政之官員。後被提升為府尹。即州府最高之長官。黎瞻為人剛直,不畏權貴。即使當時權相嚴嵩之家奴犯法,亦不屈於嚴家勢力,敢於執法處治。黎瞻有二子。長子名大同,字思友,號蓼洲,也即黎遂球之祖父,也曾參加科舉考試而任資政大夫。大同有四子,其最幼者為黎密,字鎮之,號柱流,即黎遂球之父。雅好詩詞文學,與徐渭為好友。年未四十都無意於仕途,其樂於林泉山秀,以吟詠自娛,著有《籟鳴集》。

——《番禺板橋黎氏宗祠永思堂史記集》

永思堂中座裝飾豐富、精巧

樑架、柁橔、雀替等

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兩邊牆以及柱子

有七言、十言等通用聯共八對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中座楹聯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門上雕花

根據黎遂球嗣孫黎潔冰的畫作

雕刻而成

牡丹襯托“牡丹狀元”之才貌

松鶴靈芝顯示先祖崇德尚品之格

蓮花以示祖姑與夫人淩氏

清貞節義之風範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永思堂中座門窗皆有雕刻黎遂球詩作

《春園八首》以及

《揚州同諸公社集鄭超宗影園即席詠黃牡丹》十首

黎遂球與“牡丹狀元”軼事

.....

他熱情參與當時廣東南園詩社的活動,崇禎六年進京赴考,陳子壯(1596-1647)等人在光孝寺賦詩相贈,此即後世流傳有敘的《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他在廣州芳草東街築蓮鬚閣、晴眉閣,讀書臨帖作畫調琴。但真正令黎遂球名滿天下的豪舉還是當數他成了才壓江南的來自嶺南的“牡丹狀元”。

崇禎十三年距離明亡僅僅還有四年,但四海笙歌不斷。前年會試落第的黎遂球滯留吳越,花月流連,因此和江左才子結下深厚因緣,連畫風都濡染了“吳門畫派”的深刻印記,也許同樣號稱“秀出東南”的冒襄便是那時知會了他。春天黎遂球再度北上取道揚州,應當地名士鄭元勳(1603-1644)之約雅集影園(鄭氏家園。董其昌以園在柳影、山影、水影之間,因名“影園”),一時才子或即席分賦、或郵寄徵詩,展開了一場盛大的“牡丹詩會”,擔任評議人的乃是一朝風月領袖錢謙益(1582——1664)。

黎遂球當場揮毫的《黃牡丹》七律十章被錢謙益拔為第一,鄭超宗以黃金二觥鐫額相贈,並選女樂歌手吹迎紅橋,極稱盛事。其返粵後亦受到鄉邦子弟熱烈歡迎,據說出動畫舫數十,美周披錦袍坐於其中,兩岸采女夾道。香山何吾騶手書致賀,南海鄺露亦賦《赤鸚鵡》七律十二章為之祝賀,當時至有“黎牡丹”、“鄺鸚鵡”之稱。

《黃牡丹》詩至今傳世,全稱為《揚州同諸公社集鄭超宗影園即席詠黃牡丹十首》。平心而論,詩並不甚佳——清人袁枚也道這組詩 “無甚意思”,但“有明三百年真狀元,無此貌,亦無此榮”——“牡丹狀元”的風頭顯然勝過了三年一個的“天子門生”。

2019年04月21日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一朵巫雲夜色祥,三千叢裡認君王。月華蘸露扶仙掌,粉汗更衣染御香。

舞傍錦屏紛孔雀,睡搖金鎖對鴛鴦。何人見夢矜男寵,獨立應憐國後妝。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然而,黎遂球

決不只是一個吟花弄月之人

他一生最閃光的事蹟是

英勇堅定地參加抗清鬥爭

他曾有詩云:

“十年磨一合劍,鏽血看成字

字似仇人名,難堪醉時視”

在他臨危之際

他擊劍扣弦

口占絕命詩一首:

"壯士血如漆,氣熱吞九邊

大地吹黃沙,白同為塵煙

鬼伯舐復壓,心苦肉不甜"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金馬玉堂

四進為後寢,

上掛牌匾“金馬玉堂”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漢代金馬門與玉堂殿均為天子居所

後以金馬玉堂稱翰林院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後寢當中為神樓

為三間四柱三樓牌坊式

斑岩石神臺

神樓下方石砌基座

基座上端鑿成十九個方回字紋花邊

基座上為木結構神龕

古樸精細

神樓正中龕內供黎氏遠祖牌位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按廣州市文物專家介紹

該神龕是明代遺存文物

在廣州地區可算絕無僅有,十分珍貴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臺基下復築有石砌暗室

寢殿左室原有姑婆塑像

現只存有節孝祠一個牌位

祠堂寢殿一般供奉宗族祖先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左室為大

為何黎氏宗祠在這裡

供奉著一位姑婆呢‍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原來,這位姑婆是

為撫養幼弟成人而守貞不嫁的

黎氏祖姑黎道娘

義姑諱道娘,貞女,乃黎氏祖姑也。天性至孝,少有志節。父英瑱,早卒。與母孀居。一弟甫離襁褓,時值鍖萊冠亂兵火流離,姑扶母挈弟,跋涉逃難,艱苦萬狀。卒使保全母弟。

年及笄,守貞不字。曰:“男室女家,人道之常,守此境為何?”姑曰:“吾亦念之。弟自吾先祖樂耕公以來,凡幾世矣。皆以祖祖承祖,代僅一人,支裔微弱,莫此為甚。迄吾父而又不幸早去世。今吾母衰憊,為日幾何?止此一弟,猶未成立,零丁孤苦,殆相依為命也。使吾舍此而去,如吾母弟何?萬一不諱且復有流離,不惟孤弱恃怙,而列祖始線之脈,將不自我殄絕耶?吾惟此懼,故不忍也。”

姑習於女事,克勤克儉,儀型化族。終徐氏母喪,守制如禮,撫弱弟以克有成而矢志不移。卒使黎氏之族日以昌大,官業相承,書香不絕,奕世載德,不忝前人者,姑與有力焉。年八十六歲以壽終;姑之子侄感姑之德而修其墳墓,四時奉祀益虔。

——《番禺板橋黎氏宗祠永思堂史記集》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細心的街坊可以細心觀察到

這個祠堂的封火牆

它不是高高的鑊耳造形

而是稍為平緩一些

像是古時婦女的髮髻形狀

據村裡老人添叔介紹

這也算是這個祠堂的獨特之處

其目的就是為了紀念黎道娘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右室有紅袍、藍袍兩官員立像

據鄉民說是黎美周、黎美東兄弟倆人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寢殿右室

祠堂大門口兩側立有

“道光甲午科舉人”旗杆夾石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為廿一世黎瑞剛(字健珍)

在道光甲午年的蓼湧鄉試中

第四十名科舉人之立石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祠堂

是大地上鮮活的遺存

是存放鄉愁的陳列館

是安放靈魂的棲息地

在那裡

供奉著祖先牌位

也供奉著天地人的大道理

在那裡

血脈綿延,傳承賡續,生生不息!

罕有!番禺板桥村黎氏宗祠姑婆为大,“牡丹状元”名传千古

有空的時候

去祠堂走走吧

去那裡

感受先賢的智慧和力量

讓它助你回溯源流

讓你的焦慮得到緩解

心靈得以安寧!

整理丨三文魚

文圖丨馮潔芯、劉瑞媚、澄子、孫軼英

參考資料|《番禺板橋黎氏宗祠永思堂史記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