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羅定是千年文化古邑,歷史悠久,自古被視為門庭防衛,撫綏重地。

遠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時期,已有人類在羅定大地上生息繁衍。他們居住在今天蘋塘、金雞等地的洞穴中,過著漁獵生活。從原始群走向氏族社會;從愚昧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經過數千年德融合發展,成為百越民族的一個成員有著相同圖騰信仰,有著共同文化特徵。

羅定全境形似東西南為邊圍,向東北開口的箕狀盆地。羅定紅盆內滿布紅色粉砂岩,面積約800平方公里,為省內山區罕見的盆地。西部緣為高山區,有10座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為龍鬚頂,海拔1327米。東南緣為雲霧山餘脈,延伸至金雞、蘋塘、䓣塘等地一帶衍生為岩溶地貌,峰林聳立,溶洞廣佈。

下面請欣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雲浮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徐登科創作的羅定山水風情畫

蘋塘鎮金桔村《桔仔村秋色》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一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二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三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四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素材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金雞鎮大垌村《清水村記憶 》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一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二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素材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羅平鎮長崗坡渡槽《渡槽送水碧》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一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二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從原始群走向氏族社會;從愚昧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經過數千年德融合發展,成為百越民族的一個成員有著相同圖騰信仰,有著共同文化特徵。

歷代均有不少著名的歷史人物涉足羅定,如唐朝的詩人宋之問、武后宰相張柬之、桓彥範;翁方綱、何仁鏡等,都曾避亂或寓居羅定,留下了許多題詠。初唐傑出詩人宋之問任瀧州參軍時所寫的《過蠻洞》、《入瀧江》兩首詩,被收入《全唐詩》中;陳氏豪族的陳集原在唐武週年間撰寫的《龍龕道場銘(並序)》摩崖石刻。明萬曆年以來,出任羅定地方官者多具文韜武略,如陳磷、鄭人逵、張國經、洪頤煊、宋起鳳等,他們啟賢興學,促進了羅定文化教育的發展。

蘋塘鎮《詩意蘋塘圖》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一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二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蘋塘寫意》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一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十月蘋塘》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年年豐收遊蘋塘》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蘋塘談禮村奇洞》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蘋塘《空濛山色》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瀧州大地》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一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局部二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畫家簡介

徐登科,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雲浮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雲浮西雅房書畫社副社長。其創作主張是立足本土,畫身邊熟悉的風情和山山水水,大金山、蘋塘田園、雲霧山、龍山等名山秀水都成為他的主要創作題材和靈感來源,20多年來創作出一大批雲浮羅定風情畫。

羅定山水畫美不勝收!

來源 | 彩墨雲浮

值班主任 | 覃俊傑

投稿/報料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