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裡全方位守護衣食住行

本報訊(陳瓊英 記者陳家華 發自廈門)2020年的中國,在“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中開篇,2020年的春節,最高儀式感在大家的期盼中越來越近,2020年新日曆,廈門市湖裡市場監管人圈圈點點劃劃,堅持站好歲末這班崗。

翻閱2020年,湖裡市場監管人的監管日曆

常抓不懈“融日常”,食品安全見實效

聚焦“菜籃子”

1月8日上午,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張金龍副局長帶隊到金尚小區農貿市場檢查改造後情況。對市場硬件設施升級後的情況予以充分肯定,同時對檢查中發現的不足和問題進行現場指導。針對市場在環境等設施在得到升級的同時,如何保留老舊市場客流量上熙熙攘攘的氛圍的問題上,張金龍副局長強調一方面要在經營方式上要有所調整,引進知名品牌產品,活躍市場交易;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群眾的實際需要,建立健全農貿市場長效管理機制,市場造改工作不僅僅是改造外觀硬件,一定要從根本上實現便民惠民,讓商家收益,群眾認可。

在閩南,海鮮是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的年味。1月8日晚十點,湖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協同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處和合同處、海洋漁業局,在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針對不合格稱重行為、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各司其職,聯手打擊。現場對部分商戶捆紮螃蟹的繩子進行稱重,查看是否在規定的重量範圍之內。同時檢查了計量器具的使用情況,確認是否有缺斤少兩的行為。此外,執法人員為經營者講解有關孔雀綠石、氯黴素等水產品添加劑對人體的嚴重危害等相關知識,提高其安全經營、守法經營意識。此次行動中發現1家銷售的螃蟹捆綁繩超過自重的5%,執法人員當場固定證據,沒收捆綁繩,並將對上述經營戶立案調查。

保持打擊銷售私宰肉等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1月8日凌晨、20日湖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殿前所、江頭所再次聯合廈門市屠宰大隊,對轄區內生豬配送單位、農貿市場零售攤位進行突擊檢查,重點檢查經營者是否留存 “肉製品上市憑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所售豬肉胴體上是否加蓋 “動物產品檢疫合格章”及“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章”,嚴厲打擊採購未經檢疫檢驗、無證章的動物產品等違法行為。現場對未經檢驗檢疫的774公斤豬肉予以收繳,並交由屠宰大隊進行無害化處理。

出動“新利器”

湖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一體機等儀器的快檢車開進了中埔農產品批發市場,這裡“承包”了廈門市面上80%的食品原料。這臺快檢車能實現對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茶葉等食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等上百種項目的快速檢測,大部分檢測項目都能在15分鐘左右完成。根據抽檢計劃,快檢車每週出動3次,開展至今共出動快檢車22次,完成490批次快檢任務,檢測合格率96.7%。檢測對象包括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學校食堂、醫院養老院食堂、事業單位食堂、酒店等。在中埔農產品批發市場裡,檢測人員抽取了豬肉、牛肉、包菜、水蘿蔔等食材。此次的牛肉、豬肉等肉類食材檢測了4個項目,主要檢測的是瘦肉精和抗生素的殘留成分。水蘿蔔、包菜等蔬菜食材檢測了兩個項目,主要檢測的是農殘成分。經過檢測,所有食材均合格。

酒店“全體檢”

加強餐飲服務單位等集中餐飲活動監管,對餐飲單位的原料採購查驗、加工環境、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劑使用、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等關鍵環節的檢查力度,對供應“年夜飯”餐飲單位的供餐人數、期限及菜單等進行細緻審核和備案。做好節日熱銷食品和民俗特色食品等重點品種,同時,執法人員在現場進行食品原料快速檢測,保障消費者餐桌上的安全。針對假期酒店內使用量大的,如食用油、米麵、肉類、蔬菜等重點食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採集抽樣樣品,利用快檢室等設備快檢,一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追溯食材來源。對存在網絡訂餐情況的供餐單位,執法人員加強評估力度,一旦發現供餐數量超過供餐能力範圍,執法人員將立刻介入。

厲行亮劍“維秩序”,規範經營出真招

未然“抓培訓”

1月8日、13日,湖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湖裡所、禾山所對轄區酒店、網紅餐廳、大型餐飲單位開展春節期間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培訓。培訓會上,執法人員一方面對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法規,對食品中毒常見原因、預防措施、操作規範、食品衛生等進行剖析講解;另一方面特別提醒承辦年夜飯的餐飲服務單位,應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備案,根據自身加工能力決定供應食品數量和接待顧客數量,嚴禁“超負荷”經營。要建立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和報告制度。

1月6日,湖裡市場監督管理局江頭所在轄區內某百貨店查處了一起“南孚”商標侵權案,現場查獲的“南孚”電池均不是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生產的,屬侵犯“南孚”、“豐藍1號”註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執法人員當場對2496粒涉嫌假冒“南孚”商標的電池進行依法實施扣押行政強制措施,並將進行立案調查。

堅守“保穩定”

全面檢查節日期間各大超市及商場的商品促銷、打折活動、明碼標價,嚴查假借促銷活動推銷不合格商品、以次充好、亂漲價等經營行為,全面打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欺行霸市等擾亂市場化秩序的違法行為。

價格“明碼標”

1月16日,湖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稽查科聯合禾山所對轄區內枋湖客運中心和五通客運碼頭進行價格監督檢查,執法人員檢查經營者是否對所經營的商品和服務自覺進行明碼標價,是否存在虛假折扣優惠行為。在檢查中發現部分商家存在明碼標價不清晰,價格變動未及時調整等情況。執法人員現場指導商家立即整改,並向商戶分發《關於經營者主動落實明碼標價的提醒函》。

築牢安全“防護線”,特種設備強監管

對人群密集的酒店、賓館、超市等場所內的電梯、加氣站進行隱患排查,認真檢查操作人員的相關證件、年度檢驗落實、維修保養記錄及應急預案制定等情況,要求使用單位切實加強特種設備管理,在節日期間提高警惕,強化紅線意識,落實各項安全制度。

加氣“細監管”

在華潤燃氣金尚加氣站,湖裡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安全設備監察科執法人員的檢查表上清晰羅列了檢查的各個項目,加氣站涉及加氣安全,萬萬馬虎不得,而加氣檢查項目繁多,為了讓加氣單位能更好地瞭解相關規定,他們把檢查項目羅列成直觀的表格。表格上,明確記錄各個檢查項目,如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充裝許可證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定期開展特種設備自行檢查等。截止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21人次,對轄區內5家加氣站進行了詳細檢查。

集中“回頭看”

在12月的安全專項檢查中發現中發現問題的企業,整改了嗎?春節臨近,執法人員再次走訪,在對某製冰廠12月15日的檢查中,發現該企業用於液氨生產的安全閥雖有有效期內的檢定報告,但現場查看安全閥標籤時發現其已過檢定有效期。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其停止使用,並整改。隨後,因企業提交的整改報告中未能清晰地反映出安全閥有效檢定日期,為進一步核實其有效性,防止隱患的發生。1月16日,執法人員再次前往該企業進行核實,經核實,企業現場未生產,安全閥已更換為檢定有效期內,整改有效。截止目前,特種設備安全集中整治已檢查22家次,發現問題隱患18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