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手握重兵,雍正帝是採取什麼手段解除他的兵權?

天山在的來客


《雍正王朝》中的雍正最終下定決心賜年羹堯以自盡,可以說是頗為無奈的,甚至可以說是被朝臣和朝堂上整體輿論的“倒逼”下,做出的決定。然而,歷史上雍正在處死年羹堯的時候,心中並沒有如同在《雍正王朝》中的那般“內心掙扎”與“不捨”,反而其決心是無比的堅定,態度也是異常的決絕。

而與此同時,雍正在處理年羹堯的整個過程中,可以說是將他的“陰狠”和“腹黑”彰顯無遺,並且是以非常“高超”的政治手段將年羹堯至於了死地。


年羹堯,當之無愧的“功臣”,但也是不折不扣的“罪臣”。

年羹堯與雍正的關係自不用說,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將年羹堯家族所在的鑲白旗漢軍第五參領第一佐領下全部劃歸雍正統領,整個年家便與雍正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聯,年羹堯也就此正式成為了雍正的“藩邸故人”。

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雍正迎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年氏為王府側福晉,這又使得年羹堯成為了雍正的大舅哥,兩家人就此有了更加直接而又異常緊密的利益關係。

於是,在“九子奪嫡”的進程中,年羹堯無疑是雍正最為堅定的支持者,而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登基之後,時任川陝總督的年羹堯又進而成為了雍正在地方封疆大吏中最為重要的擁護者。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使得剛剛登基的雍正陷入了巨大的內憂外患之中,皇位穩固也受到了極大挑戰,而這個時候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年羹堯。

一方面,是因為年羹堯常年在西北地區領兵平叛,對於整個西北的戰局走向、民族風情、山川地理等非常的熟悉,並且在西北現有的軍隊中,年羹堯有著極高的威望。而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年羹堯和雍正的特殊關係,使得雍正只有將此時全國數量最為龐大的軍隊交給他的這位大舅哥,才能真正的放心和安心。

於是,雍正將年羹堯任命為“撫遠大將軍”,領兵前往青海平叛。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可謂是頗費周章,不僅前前後後打了兩年的時間,幾乎掏空了整個國庫,而年羹堯本人更是生活奢靡、鋪張浪費,儘管最終平定的叛亂,但是雍正為之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慘重的。

而歷史上的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過程卻與《雍正王朝》中的演繹恰恰相反。

年羹堯本人是極度節儉,用“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來形容都不過分。而與此同時,年羹堯的軍事天賦也在此次平叛過程中予以充分展現,前後僅耗費四個月,與叛軍直接交戰的時間更是少到只有不足二十天,包括部隊的傷亡、糧草輜重的損耗都是非常之少。可以說年羹堯是極小的代價徹底平定了這場叛亂,全殲叛軍部隊,羅卜藏丹津本人更是化妝成一婦人才得以逃脫,此後再也沒有東山再起。

而伴隨著羅卜藏丹津叛亂快速被平定,雍正的皇位也就此穩固,立下如此不世之功的年羹堯也被雍正奉為了“恩人”般的存在。

“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其權勢地位到達巔峰的同時,年羹堯也開啟了“自我作死”之路。

一來,年羹堯居功自傲,目無君主。

此時的年羹堯是真的把自己當成是雍正的“恩人”,其行為相較於《雍正王朝》中所說的“用膳”、“翻牌子”等等,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於在雍正面前,他都不顧君臣禮儀,當面“箕坐”。此時的雍正並沒有拘泥於年羹堯的這些“小節”,這也使得年羹堯浮誇的行為舉止開始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二來,就是年羹堯貪贓枉法,生活也開始極度奢靡起來。

年羹堯一改其在平定羅卜藏丹津過程中的節儉作風,生活極度奢靡,並且貪汙腐敗,收受賄賂,不斷網絡財富。

三來,年羹堯也就此開始結黨營私。

他仰仗雍正對其的信任與器重,開始把持官員的任免與升遷,官場稱之為“年選”,與此同時他又在不斷培植黨羽,任用親信,排除異己,弄得朝堂上是烏煙瘴氣。

年羹堯的如此行為引得了雍正的巨大不滿,只不過此時的雍正鑑於年羹堯巨大的功勞,並且考慮到自己又是剛剛對年羹堯全家都進行了極盡的封賞,貿然處置會令自己的皇權威信受到折損,於是選擇了忍讓。

但是,年羹堯拙劣的表現非但沒有改善,反而呈現出了愈演愈烈的趨勢,終於讓雍正對其是忍無可忍,於是雍正就此下定了處置年羹堯的決心。


雍正的“腹黑”在處理年羹堯的過程中,可謂是盡顯無遺。

正如前文中所說的,儘管此時的雍正對於年羹堯有著諸多的不滿,但是他對於處理年羹堯也是有著自己的擔憂。當然,他擔憂的並不是年羹堯的權勢以及手中掌握的重兵,而是擔心自己貿然處理年羹堯會引發朝堂輿論的動盪,威脅到自己的皇權統治。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便採取了一系列“腹黑”的舉動,把年羹堯置於不利的輿論境地之下,進而最終一步步將其送往了生命的盡頭。

首先,雍正藉由年羹堯的“死對頭”蔡珽,暗示自己的想法。

蔡珽與年羹堯的結怨是在康熙朝時期,當時年羹堯擔任川陝總督並且署理四川巡撫事務,後來蔡珽到任四川巡撫,並與年羹堯在諸多方面產生了矛盾,兩人關係就此交惡。在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權勢地位到達巔峰的時候,他開始以權謀私對蔡珽進行了構陷與迫害,使得蔡珽被議罪並被判處了斬監侯。

這個時候的雍正已經對年羹堯產生了巨大的不滿,於是他不僅赦免了蔡珽的死罪,還將其任命為左都御史,專門負責調查年羹堯的種種罪行。

雍正將蔡珽赦免並委以重用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告知朝堂官員自己想要動一動年羹堯的想法,而上至六部九卿,下至地方督撫的各級官員,對此也是心領神會。

其次,雍正藉機將年羹堯調離他的“西北老巢”。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的時候,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 “祥瑞”之兆,使得群臣紛紛寫詩做賦,敬上賀表,向雍正祝賀。這個時候的年羹堯也向雍正上疏慶賀,但是在他的文章中,誤將“朝乾夕惕”寫作了“夕惕朝乾”。

於是雍正對此開始“大做文章”,認為年羹堯此舉是大逆不道,將“朝”與“夕”調換位置就是在詛咒自己早點去世,好讓新君得以繼位。與此同時,雍正更是指出進士出身、有過翰林院任職經歷的年羹堯犯這樣的錯誤絕非“粗心”,而是完完全全就是“有意”而為之,對此雍正表現出了極大憤怒之情。

當然,這實際上純粹是雍正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要找理由將年羹堯進行貶謫。

於是,年羹堯從“撫遠大將軍”的位置上掉了下來,被任命為杭州將軍,統領軍隊的人數由十多萬人,驟減到只有幾千人。而在此期間,年羹堯的曾經的黨羽與親信,也遭到了雍正的打擊,使得其在西北的固有勢力土崩瓦解。

再次,就是雍正暗示、授意大臣們對年羹堯進行彈劾。

這一期間,此前被雍正安排調查年羹堯罪證的蔡珽,不斷將年羹堯所犯的罪行予以披露,而雍正也藉機“添油加醋”,進而鼓動官員們上疏彈劾,特別是那些年羹堯的同黨、舊部或者與年羹堯有過交往和關聯的官員們,更加對其強調現實的嚴重性。

一時間,彈劾年羹堯的奏摺如同雪花一樣飛向了北京,所有官員一邊痛斥年羹堯的不端行為,一邊極力撇清與年羹堯的關係。

最後,雍正為年羹堯定下了“九十二條大罪”。

在這“九十二條大罪”中,包括大逆罪五條,欺罔罪九條,僭越罪十六條,狂悖罪十三條,專擅罪六條,忌刻罪六條,殘忍罪四條,貪婪罪十八條,侵蝕罪十五條,這其中,抄家滅門、處以極刑的罪過多達三十條。但是雍正還是念及年羹堯的功勞以及同年家的特殊關係,僅僅是賜年羹堯自盡,殺掉其子年富,至於年家的其他人包括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兄長年希堯以及年羹堯的其他兒子,則沒有過多的牽連。

而實際上,雍正在將年羹堯議罪後,並沒有馬上將其處死。原因就在於年羹堯那位嫁給雍正的妹妹年氏。

雍正對於年氏是非常的寵愛,兩人感情深厚。在雍正處理年羹堯期間,年氏病重,雍正為了害怕擔心而加重病情,還可以將此隱瞞。後來,雍正為了給年氏“沖喜”,將其冊封為敦肅皇貴妃,以示恩寵,只是天命不假,在年氏受封皇貴妃後的第三天便去世了,而年羹堯也就此失去了最後的“保護傘”。

就這樣,在年氏去世後一個月,年羹堯被雍正下旨賜死,結束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


可以說,這一整套計謀與手段,是雍正屢試不爽的“慣用伎倆”,在處置隆科多、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以及九阿哥胤禟的過程中,雍正都是用到的這樣的方式。

總結起來就是:第一步,先向朝臣暗示態度,製造輿論;第二步,進行調離後者隔離,做好後續工作的鋪墊;第三步,暗示官員上疏彈劾,籍此營造“官場動盪”、“民怨沸騰”的輿論環境;第四步,宣佈大罪,但是予以一定的從輕處分,以顯懷柔之道。

於是,雍正就這樣,在每一次都看似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的做出決定,而在最後的處置過程中,他還不忘以“寬和”與“仁德”為自己塑造正面的形象,這份“腹黑”可謂彰顯無遺。


雍親王府


都說年羹堯的手底下有幾十萬的軍隊,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人,卻被雍正皇帝簡簡單單的就擺平了。事實上,年羹堯並沒有幾十萬的軍隊,在雍正時期全國的軍隊加起來也只是50多萬人而已。在西北方向調遣士兵時,年羹堯總共控制的士兵也就10萬人而已,而且年羹堯在使用這些士兵之前,還需要向雍正報告,才能進行下一步。

年羹堯對於自己被解除職位和自己周圍的親信被廢掉表示接受,也沒有進行什麼大的反抗。當時清朝的制衡體系已經非常完善,指揮的是一撥人,掌管兵馬的又是一撥人,而且,一個省市之內有十個互相不統屬的部門,制衡的力量簡直無處不在,一般人根本沒有機會去擴充自己的勢力。

許多地方都不是直屬關係,你能夠在這個職位上呆的長長久久,都是靠著你自己的實力,靠著你穩固的根基來的。對待這些人,雍正皇帝對於年羹堯只要下“聖旨”就能把他的權力剝奪,其他一些官員更是不在話下。其實,年羹堯他也沒有可能會去控制軍隊,軍隊中的糧食以及軍隊中職位的任命,都是皇帝自己一個人去做的,皇帝根本不害怕你。

年羹堯即便控制著再多的軍隊也沒有什麼大的用處,皇帝不怕他。再者,明清時期的儒家忠君思想已經是根深蒂固,再加上年羹堯是漢八旗身份,他也沒有造反的可能,作為一個被滿化的漢人,他的奴才身份使得他很難會有造反的想法,再加上從宋朝以後,和平時期的軍隊將軍,就算權力再大也不敢輕易去造反。





神車駕駛員


年羹堯手握重兵也沒有用,他的兵權是皇帝給的,皇帝說拿走隨時可以拿走。



歷史上可以造反的部隊不多,比如岳飛的岳家軍,戚繼光的戚家軍,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還有袁世凱小站訓練的新軍,這些部隊都是私人部隊,養這些部隊經費都不是皇家出的。這些部隊軍人只聽主人命令不聽皇帝指揮,他們才是可以造反的部隊。所以趙構害怕岳飛造反,慈禧害怕曾國藩造反,載灃害怕袁世凱造反。

年羹堯手握十幾萬軍隊,吃糧是皇家給的,軍餉是國家發的,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國家養部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不是用來造反的。



據說雍正到年羹堯部隊慰問,夏季天氣很熱,雍帶讓人把帶來的西瓜分給士兵吃,沒有一個敢吃的,年羹堯發話了,士兵才敢吃西瓜,似乎年羹堯在部隊有絕對權威。但那是部隊紀律,要知道古往進來紀律都是服從政治的。部隊是雍正養的部隊,只是讓年羹堯帶管,要是讓十幾萬部隊一起跟著年羹堯造反根本沒有可能。少量的年羹堯的親信跟著他一起走,這是有可能的。



雍正要收拾年羹堯,並沒有太多的擔心。當然為了以防萬一,雍正還是講究一些策略的。他先是密詔交代嶽鍾琪做好防範和準備接任年羹堯工作,同時讓圖裡深帶聖旨去西北宣召,調年羹堯任杭州將軍。年羹堯離開了西北也就失去了根基,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還沒到杭州就又被貶為杭州參將,一連幾道聖旨下來年羹堯就成了城頭看門的。

雍正解除年羹堯的兵權,比收拾他的兄弟要容易得多。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


豫有得


謝謝炒米視角的問題,我來答:

在解除年羹堯的兵權之前,雍正帝是有一定準備的。

朝廷上下一致彈劾年羹堯,且年羹堯對雍正帝的大不敬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拿下年羹堯只是一個時機問題。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正好,被雍正帝派往大西北監視並控制年羹堯軍餉的孫嘉誠讓年羹堯給殺了,孫嘉誠是朝廷的柱石,敢直言納諫,這是人人知道的事。

孫嘉誠是甘肅巡撫,執行著雍正帝的新政的推行,也受到了年羹堯的阻繞。

本來派孫嘉誠在年羹堯的身邊是有深刻含義的。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雍正帝是想;你年羹堯一看到孫嘉誠似乎應該有所警覺,有所收斂,覺得就像雍正帝在身邊一樣,時刻提醒你年羹堯就是一個奴才,不要妄想這邊一塊雲,那邊一片雨的,哪成想年羹堯他膽大包天竟然給孫嘉誠殺了!

此時的雍正帝真正的火了!但是雍正帝還是沒想殺了年羹堯,畢竟他是自己府裡出去的奴才。

還有一層就是年羹堯的妹子年氏是雍正帝的妃子,且年羹堯立有大功,如果殺了他,難免天下人會說雍正帝殺功臣,有兔死狗烹之嫌。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但是必須要解決他了!雍正帝作了如下調動,又下了幾道密旨:

一,令張廷玉全權負責處理此事。

二,令岳鍾琪接管大將軍一職並全部撤換原將佐。

三,雲、貴、川、陝、甘寧密切監視西北大營,如有異動可就地繳械。

四,派圖裡深率親兵前往宣詔,如不奉詔就地正法。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經過雍正帝的秘密處置和上書房大臣兼領侍衛內大臣張廷玉的周密部署,在年羹堯毫不知曉的情況下,順利的解除了年羹堯的兵權。

此時的年羹堯還做著他的春秋大夢,摟著蒙古胖妞尋歡作樂呢!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當圖裡深拿著雍正帝密詔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宣讀:

是鬼神奪走了你的魂魄的時候,年羹堯這次如夢方醒,剛明白過來,已經成為了一個杭州將軍。
(以上圖片來自影視資料及網絡)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


在當時的情況下,雍正帝其實也不需要採取什麼手段,完全可以將任何一位將領解除兵權,而出於穩妥,做些適當的安排即可。

不少人覺得,年羹堯當時手握重兵,雖然不比封疆大吏,但卻也不是那麼可以輕易撼動的。其實,這種想法是一種誤解。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清代的軍隊和君臣關係,之後的事情便很好理解了。

入官後的清代軍隊,是以滿洲八旗為核心的,同時另有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這種情況直到晚清時才逐漸改變。但是,儘管後來在鎮壓太平天國時興起了地方團練,清末又組建了新軍,八旗系統一直是清代軍隊的重中之重,而滿洲八旗則更是清朝統治者最為倚仗的軍隊。

作為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和軍事組織,清代八旗有著一整套領導和監控體系,而他們雖然有各級領導,但所效忠的卻僅有一人,那就是皇上。在西北用兵時,不僅是當時的年羹堯也好,還是之前的康熙十四子、雍正的胞弟胤禵,也不過是皇帝的臣子。清代的臣子,說白了就是皇帝的奴才,在這一點上,滿漢皆同,即便很少有人這麼說,但這確實事實。

這種情況的最終實現,也是經過了長期的鬥爭和調整。但可以肯定的是,到雍正帝時,古代的君主專制發展到了頂峰。皇帝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殺大權,即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年羹堯是這樣,雍正的兄弟們,也是這樣。

而談到雍正處置年羹堯,也是一步步進行的。最初,雍正先是把年羹堯從西北調走,解除其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但此時不少人見年羹堯已經大勢已去,便紛紛趁機對其進行檢舉參劾。雍正帝則很快下令將年羹堯逮捕回京,進行會審。最終,煊赫一時的年羹堯身敗名裂,被賜自盡。

可以說,在雍正時期,清代的君主專制已經發展至頂峰,根本不存在什麼“手握重兵”的大臣和將領,皇帝用他、寵他,他便可以顯耀、得勢,而一旦決定不用他,一道旨意便可令其人頭落地。





毛毛精彩視頻


雍正皇帝“內靠隆科多,外仗年羹堯”,在經歷九子奪嫡事件之後成功登基。

雍正皇帝的上位離不開年羹堯的幫助,年羹堯追隨雍正為雍正打江山,而年羹堯的妹妹也是雍正的妃子,可以說二人的關係是十分親近的。

但是好景不長,成為撫遠大將軍、加封一等公的年羹堯開始變得貪婪、囂張跋扈,甚至不把雍正帝放在眼裡。

手握重兵的年羹堯已然成為雍正心中的一大心患,但是畢竟年羹堯是一直忠心追隨於他的臣子,如果突然將他治罪必然會給後世留下兔死狗烹的壞名聲。

而且此時的年羹堯已是朝中的重要人物,黨羽親信遍佈朝廷于軍隊地方,如果處置不好,還可能帶來其它的變故。

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隨著越來越多彈劾年羹堯的奏摺被呈上來,雍正為了江山社稷著想,還是決定要處置年羹堯以免成為後顧之憂。

但是年羹堯的勢力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剷除的,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解決年羹堯集團。所以雍正以各種理由將年羹堯的親信派往全國各地。

之後雍正便做出以下決定:

一,令張廷玉全權負責處理此事。

二,令岳鍾琪接管大將軍一職並全部撤換原將佐。

三,雲、貴、川、陝、甘寧密切監視西北大營,如有異動可就地繳械。

四,派圖裡深率親兵前往宣詔,如不奉詔就地正法。

年羹堯自知無力抵抗,便束手就擒。

朝廷議政大臣年羹堯開列92款大罪,雍正念及舊情,賜其獄中自裁。


我是三分簡史,一名國史研究者!


三分簡史


有人說年羹堯手下有幾十萬軍隊,雍正擺平他似乎讓人不理解。

其實,年羹堯沒有幾十萬軍隊。雍正時期,全國軍隊人數不過五十多萬人而已。從康熙五十年後的西南運兵,常常是三四萬而已;西北用兵時,年羹堯、嶽鍾琪等人共掌兵力也不夠十萬。但請注意,他們無論調兵還是佈防以及軍事計劃都要事先稟報雍正。

對其解職、廢掉年羹堯的親信等都非常順利。年羹堯和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大將們一樣,基本屬於“安穩接受、引頸受戮”。

(1)清朝的制衡體系非常完善

至於有人拿年羹堯手下人做督撫也視作自己的軍事範疇,這其實太小看“制衡”了。

督、撫只是指揮者,掌兵者卻是總兵,且一省內起碼有“十個互不統屬的部門”。比如你巡撫運籌糧草但主要幹事兒人卻是布政使,布政使歸戶部官,你巡撫只是等級上高於或平級,但布政使可不是巡撫的下屬。再加上,隱形“特務系統”,制衡的力量無處不在。

另外,還有按察使、學政、將軍等都和你不是直屬關係,巡撫、總督的制衡者還有很多,而且你能否坐穩巡撫、總督也要看你的能力以及你的根基和坐此職長短。對於這些人,雍正對付年羹堯都僅僅是“聖旨”就能削其權,其他人更不在話下了。

(2)年羹堯沒有控制軍隊的可能性,軍糧、職務任命、供給皆可皇帝“從容”任命,皇帝根本不懼你

年羹堯控制在多的軍隊也沒用,人家不怕他,特別是軍事將領間。別人怕他、敬他更不是因為他有軍功。

“軍功”“戰功”在我們凡人、後人看來很牛,但在許多將領看來不服氣的人可能更多。諸如“不就是皇帝信任你嘛,讓我打比你強得多”的人,永遠是大面積存在的。不斷地讓你的下級有取代你的心,是制衡的主要辦法。

(3)明清儒家“忠君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再加上年羹堯的漢八旗身份,他根本沒有“造反”的可能。但其“武人性格”導致“蔑視皇權”引來殺身大禍

年羹堯作為已經被滿化的漢人,其奴才身份很難使其有“造反”的可能。再加上,自宋後,和平時期軍事將領權力再大都不敢造反。明初朱元璋手下的將領們哪個不是牛氣哄哄,但在朱元璋的屠刀下哪個不是引頸受戮?

因此,年羹堯的種種“蔑視皇權”的行為,我們只能說其“武人性格”導致。


坐古談今


雍正掌大寶後。

極力強化皇權。

設立了軍機處。

皇權之重已無以復加。

年羹堯手握重兵。

驕橫跋扈,不知收斂。

雍正乃一代雄主。

九嫡爭皇位中,力壓各阿哥。

豈能長期容忍年氏。

於是連發數招。

1.提拔年氏身邊的鐵桿悍將。

調離他處,另有任用。

斷了年氏的左膀右臂。

2.平調年氏轉任杭州將軍。

遠離其帶熟的隊伍。

3.暗示臣工們揭發年氏的不臣之舉。

步步算計,招招相扣。

年氏死定了。

故,雄主擺平悍將,易如反掌。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年羹堯,作為一個曾經在雍正面前的大紅人,在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就為他出謀獻策。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堯中進士,仕途生涯順風順水,不僅是雍正的心腹大臣,還把妹妹嫁給了雍正。



雍正登基之後,年羹堯主要是平定判卷,南征北戰,屢次立功,雍正也曾自信的對年羹堯表白,說咱倆是“千古君臣知遇榜樣”。年羹堯心裡聽了美美的,越來越膨脹,一直到最後態度十分囂張,在雍正面前都擺出一副大舅哥的高傲作風。


雍正曾告訴王景灝,說年羹堯在朕面前十分囂張,好像朕哪裡做的不好一樣,他自視功高,目無君上。雍正二年,他決定幹掉年羹堯。他派張廷玉處理此事,讓嶽鍾琪接管大將軍一職,並且,把年羹堯舊部。

並且,命令周邊軍隊嚴密監視年羹堯的軍隊,如果有異常可直接剿滅。最後,命圖裡深率親兵宣詔,如不奉詔,就地正法。就這樣,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年羹堯的兵權就被架空了。等到反應過來,一切都晚了。


歷史密探


從皇帝要對他下手前來看,年大將軍政治上是糊塗的,是缺少政治敏感性的,對自己的戰績功太自信了,對自己的能力太自負了,對政治權力安全太突視了。從對他下手的謀略和策略安排上來看,一是下手運作迅速,二是趁他外出的空隙調走他周圍的副手和親信部隊,全部親信將軍人馬立馬調走且不得停留,肯定有御林軍護送那些將軍單獨調走,這叫調虎離山,加摻沙子,化整為零。宣讀聖旨時周圍全是皇帝的人馬,年大將軍此時是孤家寡人,已經掀不起風浪了。這安排的時機很重要,謀略很簡單不復雜,當然周圍省州重要佈防點也有作了防禦準備。只是年大將軍事先沒嗅出政治風險已經快到了。,才導致三下五除二就被解除了軍權。然後立馬拉回京城,到了權力真空地帶,只能任人收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