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算得上是收藏?

傳古今經典


你好!我是方寸年華(持續更新文章、視頻分享錢幣和郵票收藏投資價值),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如果喜歡方寸年華請記得點贊、關注我的頭條號!

收藏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門類吧,比如說一個東西對於很有紀念意義,但不是什麼價值很高,文化底蘊很濃厚的,可能就是一支筆,一個玩具,這些都可以叫做收藏的,但是如果你要加上一個字的話那就不一樣了,收藏家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要有很多的知識儲備和經濟條件的。

收藏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愛好。有的人收藏是為了陶冶情操,有的人讓收藏是為了升值發財,有的人收藏為了顯示品味,有的人收藏為了名載史冊。每一個人都可以收藏任何一件東西,收藏這個詞其實是很寬的,如果分要把收藏劃一個界限的話,只能說收藏古玩字畫,錢幣,郵票等等這些的可以算作是收藏。

收藏是收藏,收藏家是收藏家,這是不一樣的。我之前對於收藏方面有一個看法,被很多人說太偏激了,我個人感覺並沒有太偏激了,我這裡再說一下。我是以郵票來說的,現在很多人收藏郵票都是為了能夠升值掙錢,我說真正的集郵愛好者是不會在乎市場價格怎麼樣了,只會關心郵票本身的內涵,真正的集郵愛好者就算是郵票打折到八九折還是會繼續購買郵票的,那些因為郵票價格低而離開的人不是真正的集郵愛好者,可以說是一種投機者吧,這個觀點其實可以用在收藏上面的。

盛世玩收藏,最近幾年人們空閒的錢多了,很多人都想收藏一些東西等著升值投資,收藏圈子可以說是越來越大了,但是真心能夠了解收藏,對藏品內涵有了解的可以說是非常少,很多人都是跟風收藏的,看別人收藏什麼,也跟著收藏什麼。


方寸年華


      收藏文物古玩能不能獲得成功,在所謂權威鑑定專家不能依靠的當下,文物藝術品經紀人隊伍不成熟的今天,最關鍵的是收藏者們有沒有具備辨別真假文物古玩的眼力和正確的收藏觀?如果具備了,就會抓住歷史機遇,成為一個合格而成功的收藏家。

如果只是憑著一股熱情和投資發財的夢想,不去認真的瞭解收藏的複雜性和巨大的難度,盲目的進到這個江湖裡只會撞得頭波血流,甚至傾家蕩產或者變成神經錯亂的瘋子(國寶幫多都如此)。這種結局還談什麼收藏成功?能正常退出來就算非常幸運了。這裡所談的成功,並非收藏一些普品和一些開門的行貨就算成功。真正的收藏成功是要經歷很多磨難和多個修煉階段的,沒有那個成功的收藏大家是隨隨便便就達到一定高度的。

  為此,根據多年的觀察和深刻領悟,在這裡談幾點“文物古玩中古陶瓷收藏何為成功?”的粗淺認識,算是拋磚引玉:

      1、從初玩到瞎玩幾年,撞的“皮青臉腫”和被騙的“七零八落”之後幡然醒悟(脫離“國寶”思維體系),然後踏踏實實的重頭學習,開始請教正經圈子裡老師,務實的收集到代的大量標本殘器,深度對比和考察相關的館藏器(有條件最好上手研究),拜訪考察行裡資深收藏人士的相關藏品,反覆研究各類層級的高仿和作舊方法。至少能堅持兩三年以上,訓練到眼力和心智基本過關。這也算是向成功的道路上邁進一大步。

 

      2、有些人因受條件的限制或者從純粹文化休閒的角度考量,從玩瓷片中找到快樂,並樂此不疲,一生收集大量各類高端殘缺標本,有的成為多個門類的系列。為古陶瓷拾遺補缺作出自己的貢獻。有的由此出版各類標本的著作,供別人參考和借鑑。這也是一種成功。

 

      3、有些人把多年收集的標本只當做學習的老師,以標本、館藏、高仿的綜合掌握中,再轉換思維體系,並有選擇的玩不是大價但很開門半殘器和整修器。由小到大,由簡到難,由殘到整的逐步轉換整器概念。同時訓練壓制的膨脹慾望到理性思維,熟練掌握各個階段的一二線價格和市場價格套路。下手一定難度的整器不再盲目打眼,並能準確“看死”目標物而有魄力下手拿貨,在各種環境中出現的大小整器中淘進讓出,使得自己的“眼力”和“魄力”基本對等。跨過收藏入門的“門檻”,算是一種初級的成功。

 

      4、具備一定眼力,闖蕩各個渠道(合法),建立一定的人脈關係,敢於拿下高級的開門行貨,並在“需要”的情況下成功的讓出去(以藏養藏,逐漸積累財富階段,為碰到真正收藏的精品做準備),確立今後的收藏門類目標,並實施計劃(能承受、最有興趣、最專長、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藏品門類),為了一個目標而竭盡全力達到一定的收藏規模(最好專項收藏)。這也算是基本上成功了。

 

      5、如果有精力就跨項開闢新的收藏門類,如果堅持專門搞原有的一兩個專項收藏,就可以開始梳理擁有的系列收藏品,去粗留精,補缺拾珍,定級建檔。有條件的,建立會所雅集或者博物館,把收藏成果展示給社會,並要獲得正經行圈裡普遍認可和社會的好評。這就算真正的成功了。

6、如果不想建立博物館,把一生心血換來的精藏捐獻給國家或者交由基金機構去管理(很多大藏家的結局是:收藏容易守藏難,解決身後事也很重要),也是不錯的選擇,廣泛進行國際間交流和訪問,開始總結編寫研究成果或者撰寫回憶錄,享受“眼前無寶而心中有道”的四海雲遊雅士之生活,真可謂功成名就,名垂青史,這就是收藏家的大成功。

 

      7、也有人認為“過手”就是成功。比如一些資深行家(資深經紀人),一邊為別人成就了收藏夢想,一邊享受著“無物有我”的財富精神快感。從“文物藝術品收藏”的本質(文化實物精神)來講,很多人是有些保留意見的,但從“文物藝術品收藏”的整個大體系來講,是有“諸葛亮成就劉備之蜀國偉業”的大思維。畢竟這些在血腥江湖上摸爬滾打、練就一身獨到武功的資深大行家,是收藏領域非常難得的人才,如果通過他們的“眼力”和“心智”,為擁有一定財富、熱衷文化事業並積極投身文物藝術品的企業家們收藏一定級別和一定規模的精品,也是間接的保護了文物古玩藝術品,否則這些高品級的文物藝術品有可能就會流失到國外。從這一角度來講,也是一種成功。

 

      但就怕一些以逐利為目的行家,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與拍企合謀,坑害不懂行的一些企業家,讓他們對此望而生畏。要知道,沒有企業家參與的文物藝術品收藏事業,是沒有規模和質量的,更談不上保護和良性傳承。因為沒有企業家持續的資本供給,哪能做成國外企業家擁有高品級的“私人博物館”和“美術館”呢?所以。資深行家和國內企業家的良性、真誠之合作,是我們明天擁有國際著名“私人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希望。

 

      總之,收藏成功是不斷歷練和不斷成熟漸進過程,藏家不可能藏盡所有,大收藏有大的成功,小收藏有小的成功,單一收藏門類有單一的成功,綜合收藏有綜合規模的成功。小中見大,百粗不如一精,百精不如一珍。

收藏的成功不是你規模有多大,博物館有多氣派,關鍵是收藏品的品級和珍稀的程度有多高。用劉劉禹錫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來形容高層次的收藏最恰當不過了。收藏文物古玩,不但要體現它們的品相和珍稀度,關鍵還要具備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單純的投資性質的收藏,雖然一些舉拍回來的天價藏品很能吸引眼球,但從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的標準來檢驗,充其量不過是資本市場上牟利的一個“工具”而已,與實際價值相差甚遠。擁有許多這樣的“天價國寶”並不能證明就是成功的收藏,說不好還是“燙手的山芋”和即將“刺破的氣球”。所以古代文物藝術品的收藏或者投資性質的“收藏”,在確保真、精、稀的前提下,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的具備是衡量是否收藏(投資)成功的標準。


時進會


收藏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愛好。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在戰火連天的抗日戰爭中,故宮數百箱珍貴文物走遍大半個中國,躲避戰火直到抗戰勝利才又重回故宮,詮釋了這句真言。從字面講,收是收集.收拾.收揀,藏是集藏.珍藏.秘藏。在我國收藏中有多少動人故事,有人捨生忘命護國寶,不讓流出國門。有人傾家盪產收一幅字畫獻給國家。有人花巨資從海外購回流散文物獻給國家。在盛世收藏中,我們工薪收藏愛好者要有健康的收藏心態,不涉及違法亂紀之事認真遵守文物法,及國家有關法律。收藏涉及廣泛,我們不可能都能介入,只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經濟條件選擇適合自已的門類或書畫.或陶瓷.或玉器.或錢幣.或文玩雜項等,多看.多學.少出手,慢出手,爭取少交學費,少打眼,在自已所愛好的門類中,收集到自己心儀的藏品,取得較少成績和經濟效益。個人認識僅供參考。謝邀!謝謝編輯!!


老羅194763


真正的收藏家必須有學歷、眼力、才力、能力。收藏的人很多,目的不一樣。有些人是跟風盲目收藏,是為了效益可以一夜暴富。收藏的人很多,想成為真正的收藏家很難,一是才力不允許,學歷能力眼力都不行,只能成為收藏假。真正像劉益謙,馬未都這樣的收藏家有幾個啊!想收藏必須學習,天賦眼力最主要,想成為收藏家才力必須有。

一個好的收藏家需要具備五個條件

第一:對歷史文化遺產的熱愛和求知慾

第二: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支撐

第三:有一雙可以鑑別真假的眼睛

第四:有自己的文化圈子和朋友

第五:有強烈的保護藏品意識,有保護藏品的知識


文物收藏者


這個



韋堂標


對於“怎樣才算得上是收藏”?結合近30年的經歷,總結應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歷史文化,有相對通透的瞭解!

2、收藏真正到代的藏品要有一定的數量積累,且高端珍品收藏要有若干件!

3、全部有自己藏品的圖片,和自己收藏經驗、經歷,編輯並發表的論文或文刊,當然還要通過同行有德、道之人的認可!

4、心態、品德相對成熟,處亂不驚,不人云亦云、不阿諛奉承、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以上幾點感悟和同道好友分享,陳詞濫調和沒有營養之語,徒費大家的時間,故刪繁就簡,不妥之處望同道有真才實學者斧正!


A海納百川D


首先要熱愛祖宗文化,其次要祖傳真品,珍品,孤品,神品。記住中國只有三件神品:清明上河圖,富村山居圖,中國一絕畫床。沒有文化收個屁藏?(首屆湖南收藏家劉廣文先生撰寫於2020年1月17日)



畫床


怎麼才算得上是收藏?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聲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為了更好、更直接地與各位瓷友溝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經開通了“西瓜視頻”,已發“蚯蚓走泥紋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窯何以成為五大名窯之一,應該如何鑑定”等視頻,歡迎喜歡探討瓷器鑑定真諦的朋友觀看、評論,後續我會開通“西瓜視頻直播節目”,方便與有瓷器鑑定鑑賞需求的同道溝通,敬請期待!回到話題上來。


怎麼才算得上是收藏?


只要收得起藏得住就可以算得上是收藏,收藏只與興趣、愛好、趣味有關,而與價值、價格和品位無關,收藏就是“收集保藏”,是一種中性的行為而已,沒有必要強加給這種行為以任何的觀感色彩、情緒色彩和經濟色彩。


所以,玩收藏其實就應該是自己內心最原始、最私密、最美好的收集保藏意願的兌現就非常之好,沒有必要左顧右盼、瞻前顧後、攀比不甘,只要是自己喜歡、愛好、喜好的而且收集得起、收集的來並且持之以恆保藏得住就可以了,我行我素,我收藏,我快樂就非常好。


以瓷惠友


對於收藏這個話題不大瞭解,印象中就是對一些古典的東西收藏。


深谷幽蘭169652746


收藏在於價值,而且只對青年人而言,再有價值的東西對老年人來講好無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