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树木被埋藏在地下,年深日久之后,可能会变成煤炭,其实除了变成煤炭,还会变成树化玉。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有时我们看新闻,会看到一些说某人在山里发现了好大一块玉,其实大部分都是树化玉。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因其晶莹剔透的外表而区别于普通硅化木。

树化玉的形成

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埋葬于地下。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的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中,木头里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的同时,纳入了周围岩层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缤纷的色彩物质,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其中有一部分硅化木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发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这就是树化玉,也叫木化玉。

树化玉的新老坑

树化玉的坑,和翡翠一样,其实说的就是树化玉的场口,即出产树化玉的区域,有新坑和老坑之分。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老坑:由于历代久远,形成时间长,故而所出石材从表面上看色泽温润沉浑,火气褪尽而显自然状态,犹如一件上了年份的古董,使人一望而知其年资已深。

作为老坑,首先要满足:是以前发现的场口,能保证充足的产量,且产品平均质地较好。最著名的三大老坑是:德伯、杰匹和培芽机。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新坑:新坑石材因其形成时间较短,往往给人一种质感单薄的直觉,有的虽然色彩夺目,但细观之则感燥气厌人,华而不美。

从直观上讲,老坑的树化玉质地会更加浑厚,玉质细腻度更高。但是往往与同级别新坑相比通透度较低。不过一般而言,较新坑来说,藏家还是更加热衷于收藏老坑树化玉。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这是因为,老坑的树化玉往往种更好,玉质更加深邃,相对稳定性更高,更好保养,同时,老坑的存世量大大低于新坑,因而“物以稀为贵”。

新老坑认识误区

01、是不是老坑就比新坑的年代更加久远?

有一个观点认为,老坑树化玉因为埋藏年代更加久远,所以和地下水和矿物质渗透时间更长,进而导致玉化程度更高。这个说法看似有些道理,但其实不然。树化玉的老坑指的是被发掘的年代较新坑更加久远,而这并不意味着其埋藏时间一定更长。(与翡翠的道理一样)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树化玉的硅化作用当然离不开长时间的水和矿物质渗透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埋藏位置的环境是否利于树变成玉的过程。试想一块在干旱地区埋藏了4亿年的树和在富含地下水和硅元素的地区埋藏2亿年的树,哪个玉化效果会更加明显呢?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02、老坑的质地一定比新坑的更好吗?

其实所谓的老坑更好,指的是其平均值较新坑更高。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坑的树化玉一样有垃圾料,而高品质的新坑也有绝对可以和老坑相媲美的。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现在一些商家往往以“德伯老坑”为自己的卖品冠名,真假如何暂且不说,但是这恰恰给消费者一个误区,认为德伯的东西就如何如何好,“德伯”这个词语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神化了,就像木那雪花棉一样。

03、整体玉质均匀的树化玉就是老坑吗?

其实这个是相对的,比较新老坑整体玉质的平均值,老坑会更高一些。玉质均匀可以说是直观衡量新老坑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真正的判定要从皮壳,颜色,玉质,抛光工艺,甚至是底座工艺综合来考量。并非只言片语就能够说明白的,需要不断的通过学习来提高眼力。

树化玉怎么形成的?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不得不说,大自然的造物真的非常神奇,造就了太多让人类为之赞美和痴迷的珍宝,一如翡翠,一如树化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