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打起來誰會贏?

魏武帝魏武王曹操


蜀漢五虎上將和曹魏五子良將名稱的由來?

首先,不論是蜀漢的“五虎上將”還是曹魏的“五子良將”皆非當世所封的官位。“五虎上將”是後世民間流傳、演繹而成的一種戲劇性稱謂,作用是博人眼球,吸引更多看客。

實際情況是公元219年7月,劉曹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自稱漢中王,論功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與劉備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封為第一和第二名自不必說。錦馬超當世之傑,氐、羌等少數民族稱他為“天將軍”,對劉備奪取成都,攻取漢中時聯盟少數民族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馬超又出生名門,早著威名,且一直與曹操敵對,投降劉備之初總是稱呼劉備大名,駐守荊州的關羽特地寫信問諸葛亮,馬超為人如何?諸葛亮回信說馬超水平很高,可以匹敵古代名將(裝作不知道關羽問話的意思),總得來講跟張飛水平差不多,關羽非常高興。而馬超因功被封為了左將軍。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亮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老將黃忠在持續了兩年多的漢中之戰中,斬殺敵方主帥夏侯淵,成為了此役的轉折點,曹操聽說後在長安坐不住了,於是親自到漢中的陽平關與劉備對峙,但是,剛過了兩個月,黃忠又劫取了曹軍的糧草,致使曹操被迫退兵長安,讓出漢中之地。老將軍因立此大功所以才被封為後將軍。不過到了第二年便病故了。而漢中之戰結束後,趙雲仍為當時拿下成都時候被封的翊軍將軍,這個稱號是劉備自己命名,是個雜號將軍。所以,當時並不存在“五虎上將”一說。只是因為後世演繹的需要或者根據人民的喜好才被文學家或者說書人編撰而成的。

其次,曹魏的“五子良將”。

陳壽《三國志》: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意思是說,魏武有這樣的功業,當時的表現最為突出的將軍,可排前五名是他們幾個。所以“五子良將”的說法也是在《三國志》出書之後了。

陳壽《三國志》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在《三國演義》中武力的比較

《三國演義》早些年,我看了兩遍,書以蜀漢為正統,說劉備是“仁德之君”,曹操是“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亂世奸雄”。所以,小說也酌情突出描寫了關羽之忠,張飛之猛,趙雲之勇,錦馬超更被成為“天將軍”,黃忠年老能拉斷兩張弓。描寫五子良將顯然不如五虎上將筆力多,在古代人們心中,五虎將實力要遠勝於五子良將。

相應官職實力的對比

第一組,前將軍關羽 張遼

首先看關羽與張遼兩個第一位將領,公元200年,關羽投降曹操,曹操不僅答應關羽投降條件,而且待之甚厚,拜為偏將軍。後來,袁紹大將顏良攻打曹操,曹操派關羽和張遼同為前鋒,顏良這個人喜歡搞派頭,打仗也不忘弄個華蓋,關羽看見了,上去就把顏良給斬了,這功勞不亞於漢中之戰時黃忠斬夏侯淵。同時,關羽看見了,而張遼不一定就沒看見,顯然此役關羽不論是武力還是功勞都勝過了張遼。但是,唐肅宗時期,追封七十二歷史名將,張遼是排在關羽前一位的。張遼“逍遙津之戰”以800騎兵打敗孫權親率的10萬大軍。後期關羽水淹七軍,也不減張遼的“合肥之戰”的功勞。所以,如果不是關羽大意是掉荊州,顯然他的影響力和統帥能力要高過張遼的,只是蓋棺定論後,張遼不僅有大功而且還沒犯過大錯誤所以,成為了五子良將之首,並且在歷史上位壓關羽。

第二組,右將軍張飛 樂進

張飛,粗中有細,打敗張郃,義釋嚴顏,有國士之風。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樂進,數有戰功,官渡之戰斬淳于瓊(僅排在顏良文丑之後),在與袁譚、袁尚於的黎陽之戰時,斬其大將嚴敬,以勇見稱,可以說與張飛齊名。

第三組,左將軍馬超 于禁

馬超,打敗曹操,西涼之戰逼的曹操割須棄袍而逃。

《魏書》:議者多言“關西兵強,習長矛,非精選前鋒,則不可以當也”。

馬超可以與關羽爭鋒,自然不比“五子良將”任何一個差。

于禁,有將才,水淹七軍時投降,後受辱而死,與馬超比實在拿不出太多牌可打。

第四組,後將軍黃忠 徐晃

黃忠,最大戰功就是漢中之戰,斬殺主帥夏侯淵,劫糧草使曹操投降。

徐晃,大敗關羽,解襄樊之圍,曹操說他又周亞夫之風。與國士之風的張飛實力相當。

因為黃忠年老,略比徐晃差些。

第五組,虎威將軍趙雲 徵西將軍張郃

趙雲,一生跟隨劉備,勤勤懇懇,忠誠不二,在攻打成都時有功,漢中之戰有功,跟張郃比,處於下風。

張郃,漢中之戰劉備發兵十道,不能攻克張郃,劉備甚憚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就是張郃所致。後期,蜀漢自諸葛亮之下皆憚之,同時也死於諸葛亮之手。論其戰功勝過趙雲。

總體來講,用點數論成敗的話:關羽98>張遼96;張飛95=樂進95;馬超97>于禁93;黃忠88

五虎將總得分465分;五子良將總得分470分。五子良將總體實力略高一籌。

(請指點斧正!)


讀史思辨


按主流說法,五虎將:關張趙馬黃。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從演義、正史、武力、軍事能力幾個方面來衡量。

演義中,從武力上看。

五虎將以關羽為首,五子良將以張遼戰力最高。

關羽跟張遼,沒有直接交手的記錄,在演義裡,張遼還在呂布手下時,曾有一次差點跟關羽直接交手,那是在呂布被圍時,張遼奉命護送許汜、王楷出城去找袁術搬救兵,送完人之後,張遼在回城路上被關羽攔住,眼看兩人就要單挑,城裡高順引兵出現在關羽身後,接應張遼回城而去,單挑就這樣被攪黃。

能找到的關羽跟五子良將的直接交鋒記錄的,是他在襄樊戰役中傷後迎戰徐晃,兩人大戰八十回合,未分勝負。

張飛曾三戰呂布、刺傷醉酒許褚,以驍勇著稱。漢中戰役,張飛與張郃單挑,兩人大戰了五十多回合,沒有分出勝負。

馬超,擊敗過張郃和于禁。打敗於禁,馬超只用了八九合,打敗張郃,馬超也僅僅用了二十回合。


趙雲,曾與張郃交戰三十餘合,結果是張郃拔馬敗走。趙雲還曾與許褚打成平手,許褚曾經與馬超赤膊大戰230多個回合,吸睛無數,以許褚為參照的話,趙雲與馬超、張飛的武力至少不相上下。

趙雲在演義第30回裡,更曾經連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位曹營大將,未曾落敗,然後繼續接戰河北名將張郃高覽,最終的結果是高覽被趙雲槍挑,張郃三十合後落敗。

如果光以這段描述來看,趙雲甚至可與呂布比肩。

“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聽得背後喊聲漸遠,玄德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玄德正慌,方欲自戰,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玄德大喜。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郃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

黃忠在演義中被弱化最多,沒有與五子良將直接交鋒的記錄,不過在定軍山怒斬夏侯淵,直接決定了戰役的走向。夏侯淵單挑記錄不多,但至少也不弱於樂進、于禁等,黃忠當時已60出頭,其實力仍然不容小覷,之前在長沙也曾與關羽戰平。

從這些直接單挑的戰績來看,演義中的五虎將全面強於五子良將。

按照民間流傳的說法: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五虎將有四位位居前十,五子良將在前十里卻難覓蹤影,可見民間認可的,也是五虎將強於五子良將。


演義中,從軍事能力上看。

不考慮單挑,從軍事能力上看,五虎將也優於五子良將。

關羽在其巔峰之戰中,圍曹仁、擒于禁、拒徐晃,在兵力糧草不足、呂蒙背後插刀的情況下,才最終兵敗身死,如果兵精糧足,相信沒有人認為當時徐晃能擋住關羽。

張飛大破張郃之戰從效果來看,是蜀漢時期打過的最大勝仗之一。

黃忠的漢中之戰裡,天蕩山和定軍山都是獨自領軍,並且取得勝利,對手是張郃和夏侯淵。

不過要說軍事能力,在演義裡,那還是馬超。馬超起兵討曹,率領西涼子弟兵逼得曹操割須棄袍,倉皇逃命,饒是如此,還差點被馬超所殺。

曹操嘆道:“馬超不減呂布當年之勇,破超只可用計智取。”這是曹操最大的軍事失利之一。


從正史來看。

正史裡,沒有單挑的記載,評價將領,最重要的標準是其軍事能力。

演義裡,五虎將普遍被高估,正史上,五子良將的軍事能力,即使不說完爆五虎將,至少也是跟他們不相上下。

五子良將中最低調的樂進,其實也有過打平甚至是擊敗關羽的戰績。

赤壁之戰後,樂進和關羽作戰,史載“擊退其眾”,阻擋了關羽進軍,至少是不敗戰績了。

被張飛擊敗的張郃,其實是非常優秀的將領,不光是武將,還可稱智將,定軍山也全靠了張郃,曹軍才能全身而退。小院認為,單論能力,張郃在曹營中出類拔萃,他欠缺的只是出身。

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徐晃被認為在五子良將中名列末尾,不過這位徐晃,讓曹操說出了下面的話:

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陽之在圍,過於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張遼。張遼與樂進,在逍遙津之戰中,以800騎把孫權的十萬兵馬打出了翔,成為東吳夢魘中的人物,要勇有勇,要謀有謀,對應的是蜀漢最強一檔武將的關張之流。

五子良將中,于禁能力可能確實稍弱,他長期跟隨曹操,治軍嚴謹,在張秀叛亂和官渡之戰中都有表現。不過他的戰績多是一些小規模戰鬥,缺乏大戰役的說服力,最後被俘投降,忍辱偷生卻名節盡毀。

綜合來看,正式中的五子良將能力確實出眾,並不輸於五虎將。


小院之觀


因為正史中是沒有五虎上將之說的,所以討論五虎上將對陣五子良將只能在三國演義的範圍。

五子良將是張遼、于禁、樂進、徐晃、張郃五人,五虎上將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



如果五子良將與五虎上將打起來的話,結局是沒有懸念的,五虎上將穩贏,而五子良將將被完虐。

先大概說下這些武將武力的排名,按毛批《三國演義》來說,選取三國時期24位武將作了一個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許九姜維,孫策排在第十位,太史慈與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張繡文丑與顏良,打末鄧艾與姜維。



五虎上將中,趙雲排在第2位,關羽排在第4位,馬超排在第5位,張飛排在第6位,黃忠排在第7位。

五子良將中,張遼排在13位,張郃排在14位,徐晃排在15位,于禁和樂進根本就排不上號。

換句話說,五虎上將全是超一流武將,而五子良將中,只有張遼、張郃、徐晃算是一流武將,而於禁和樂進只能算二流武將了。如果五子良將真和五虎上將打進來,五子良將沒有一丁點勝算。



再來看武將的戰績,先說五虎上將:

一、趙雲

1、五六十回合平文丑;

2、數個回合刺死鞠義;

3、一個回合殺黃巾將領裴元紹,數個回合刺傷周倉;



4、一個回合刺殺高覽;

5、三十回合擊敗張郃;

6、一個回合刺殺呂曠,數個回合刺殺呂翔;

7、一槍刺殺淳于導,一槍刺死夏侯恩,不到三個回合刺倒晏明,不到三個回合刺死鍾縉、鍾紳兄弟。



五虎上將中的趙雲已明確有記載三十回合擊敗張郃的戰例,因此趙雲毫無疑問強過張郃。


二、關羽

1、溫酒斬華雄;

2、數十個回合斬黃巾大將管亥;

3、一個回合斬顏良,三個回合斬文丑。



4、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在一到三個回合內斬孔秀、孟坦、韓福、平喜、王植、秦琪等人。

5、關羽在受傷的情況下,與徐晃八十回合戰成平手。

6、關羽與龐德一百回合打成平手。



五虎上將中關羽在受傷的情況下與五子良將中的徐晃大戰八十回合打成平手,如果關羽不受傷,徐晃根本支撐不到八十回合,還是關羽強過徐晃。


三、馬超

1、一個回合生擒李蒙,數個回合殺死王方;

2、八九個回合擊敗於禁;

3、二十個回合擊敗張郃;數個回合刺死李通;



4、四五十回合擊退曹洪;

5、與許褚大戰二百多個回合,打成平手;

6、一人大戰楊阜等七人,除楊阜重傷外,餘者都被馬超殺死

五虎上將中的馬超簡直是五子良將的剋星,于禁、張郃等人都不是馬超的對手,馬超遠強於于禁及張郃。




四、張飛

1、張飛能與天下第一的呂布大戰一百回合,而不敗;

2、三個回合擊敗曹豹,並斬殺;

3、一個回合生擒郝萌,十個回合殺死紀靈;



4、張飛與許褚張遼徐晃戰成平手,其中許褚騎無鞍馬。

5、十個回合擊敗馬岱,二百餘個回合與馬超戰成平手。

張飛的戰鬥力與馬超等同,都能和天下第一的呂布戰一百回合不敗,五子良將任何一人都不是張飛的對手,張飛可以輕鬆以一敵二而不敗。



五、黃忠

1、黃忠能跟關羽戰百餘回合,戰成平手;

2、一個回合斬殺韓浩;

3、一個回合生擒夏侯尚;

4、黃忠三個回合斬殺史蹟;



5、趁夏侯淵措手不及,一個回合斬殺夏侯淵;

6、二十個回合與張郃戰成平手。

黃忠的武力應該與關羽相當或略高,黃忠能斬殺武力超過五子良將的夏侯淵,就說明黃忠武力不在五子良將之下。




曹魏陣營武力最高的是典韋,其次是許褚,接著是夏侯惇與夏侯淵,最後才是五子良將中的張遼、張郃與徐晃。

五子良將中的張遼是最歷害的,張遼的最好戰績是和太史慈大戰八十回合打成平手,張郃與張遼武力相當或略弱,徐晃能和受傷的關羽戰成平手,而樂進與于禁無論和五虎中誰交戰,都是失敗,他倆跟五虎上將差了兩個檔次。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五子良將追殺劉備,,,劉備逃跑不了,不甘被俘,拔出劍來,正要自刎之際,,,,,說時遲,那時快,忽見趙雲衝殺過來,刺出一槍,一將翻身落馬,一槍刺死張遼,,,,,張郃,徐晃大驚失色,紛紛避讓,不敢迎戰趙雲,趙雲在前衝殺開路,劉備緊跟趙雲身後,殺出重圍,安全離開。,,,,當劉備身處危險之境時,五子良將加起來,打不過1個趙雲,,,,


布氣333



三國當中的武將組合,大魏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為代表的五子良將。而蜀漢也有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馬超為首的五虎上將,單從名氣來說肯定是五虎上將比較厲害了。

如果真的來分析雙方的能力,應該說是互有輸贏吧。接下來就從武力,治理地方能力,統帥能力三個方面來把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做一個全面的對比好了,希望能被大家認同。


首先是武力,這個沒得說,必須要以《三國演義》,從文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了。那就來看看這十位武將的能力對比了。

單從武力來看,五虎上將肯定是要比五子良將要厲害的。關二爺又是斬華雄又是斬顏良文丑的,要知道這兩位可是早年曹操的心腹大患。早年在河北戰袁紹,也就打下了赫赫威名。

據《三國演義》描述“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更何況還有著在長坂坡嚇退曹軍莽張飛。白馬銀槍趙子龍,老當益壯黃忠,外加上逼得曹操割須棄袍的馬超,這個武力陣容可以說很是強大了。


更何況五子良將這邊雖然也很能打,但是還是遜色了不止一籌。單看五子良將,武力也就是將將過了一流武將的線。如果把這十個人給放到一塊鬥將,按照演義當中的描述。十有八九會輸得很慘,畢竟雖然五子良將都是很優秀的將領,但是面對五虎上將這樣的單挑高手,還是有些力有未逮。個人武力,五虎上將勝出。


其次,再來看看這些將領治理地方的能力。

眾所周知,一名優秀的將領,必然要做到能文能武,武能上馬安邦,文能下馬治國。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優秀的將領。在治理地方來看,五子良將要優秀於五虎上將。

我們來分析五虎上將,其大部分擔任的都是軍事職務,政務處理基本和他們絕緣。張飛基本上在演義當中就被劉備帶在身邊,畢竟其性格實在是莽撞。趙雲,黃忠,馬超,都是能夠率軍出兵的優秀將領,但是在治理地方方面實在是力有未逮。


而唯一被放出去主政一方的關二爺,在荊州水土不服,落得一個大意失荊州的落魄結局。其實蜀漢治理地方最強悍的將領,還是魏延,其守衛漢中,十幾年沒丟。防線民生都發展的不錯,其能力是比五虎上將要強的。

那在分析一下五子良將。于禁守衛樊城,被關羽放水給淹了,但是不論這個結果,其能力能夠主政一方,可見其治理內政的能力還是有的。張遼守衛面對東吳的江淮防線的扛把子,可以說合肥一線的防務政務都是他在抓,也就是說張遼基本上一個人撐起來曹魏勢力的江南防線。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了。


樂進,張郃,雖然內政看似平常其實都是主政一方的狠人,樂進守衛襄陽,後來轉戰東吳。張郃在征討張魯之後留守漢中,耶也可以看到其內政能力。而徐晃基本上就是在南征北戰,屬於猛將模板,基本上沒有關於他治理內政的記載,在此先不提。從此來看,治理地方還是五子良將強一些。


最後,來分析一下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的統帥能力。

單從大軍團作戰來看呢,可以說是各有千秋。都是率領軍隊南征北戰的狠人,其大軍團的統帥能力,整體來看還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但是說到以少勝多的能力,還是五子良將比較厲害,只因為這個男人-張遼。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張遼在逍遙津之戰,可以說是威震四海。據說在江東,張遼之名能止小兒夜啼。


當年孫權起兵十萬,進軍合肥,意圖佔領北方。而曹魏當時跟西蜀正在打的不可開交,戰事如火如荼。這個時候,張遼率領八百軍隊,直接衝擊東吳十萬大軍,直接砍倒了孫權的帥旗。使得吳軍驚慌失措,引發了全面的大潰敗。最後成功守衛了合肥,而逍遙津之戰也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要知道五虎上將當中可沒有這樣的狠人,縱然趙雲有著長坂坡七進七出的描述,張飛有著當陽橋喝退曹軍的壯舉。可是其光芒也遠遠不如張遼,畢竟這可是靠八百軍隊,面對十萬軍隊,最主要的是還把對方搞到了軍心崩潰。這可以說五虎上將當中無人能夠做到了。

軍事統帥,雙方基本不分上下,但還是五子良將略勝一籌。

那麼關於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雙方,哪一方更厲害你怎麼看呢?你是怎麼看呢?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打仗:五子良將勝!

單挑:五虎上將贏!


救世神棍366


五子良將好像是張遼于禁樂進張郃徐晃這5個人。單挑打不過所謂的五虎將,帶兵嘛,虐。


六絃琴魔58397954


 眾所周知,在曹操麾下有五大將,被陳壽評價為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徐晃、張郃、于禁以及樂進。而在劉備手下也有五大將,則被後人稱為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以及趙雲。

  對於五子良將,陳壽的評價是: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知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對於五虎上將,陳壽的評價是: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

  可以說無論是五子良將還是五虎上將,陳壽的評價都是極為中肯的,既為當世一流名將,然對於瑕疵處也毫不留情,給人以一種真實的感覺。網上面也許大家都很無聊吧,總是會去排三國武將排行榜甚或有三國美女排行榜,哥哥閒暇之餘也覺無聊,於是作此文以資娛樂,以下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盡處還望包涵。

  剛才說到武力排行榜,既然十個人都是名將,那麼武力值也應算是一項指標吧。無論是個人印象當中還是翻遍網上各位高人整理的資料來看,五虎上將的武力值均在五子良將之上,幾乎沒有看到過有哪個排行榜是把五子良將排在前十的。所以單從武力上來看五虎上將勝出。這裡就不做詳細的武力排行了,每個人物在每個人的心中分量都不一樣的,雲哥的呼聲很高號稱三國第二把交椅,但也有認為張飛是三國武力第一,更有馬超是呂布第二之說,總之這些說法都是事關五虎上將的,所以呢,也沒必要去爭論什麼。

  若是武力高,他可以算是一員猛將,但絕對不能算是將帥。比如典韋之流便是。所謂將帥,武力不一定要有非凡的表現,但是行兵佈陣是必須的。那麼十人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先來看曹操方面的五子良將隊(只談最巔峰的事件)。

  首先出場的是張遼(被譽為五子良將之首),張遼此人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三國中絕對少見的將帥級人物,在我心目中只比鬼神曹子孝差一點點。

  文遠兄其實在他成名之前便參加過很多場戰役,但都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讓他成為一流名將的當然要數逍遙津之戰,也稱合肥之戰。赤壁之戰後,孫權親臨戰線指揮的戰役有十一次,除皖城之役獲勝外,其餘都無功而返。而合肥逍遙津一戰,東吳精銳將相齊出,十萬大軍竟為張遼、李典、樂進的七千守軍所破,孫權本人也差點為曹軍所俘,幸賴淩統、甘寧、呂蒙等人奮力死戰,孫權才得以脫身。此戰當真能與當年的項羽帶隊的鉅鹿、彭城之戰相媲美。據說此戰當時張遼招募到得敢死隊總計才800人,誰能料到就是這樣的800壯士大敗孫權?對於當提大戰的情況三國志中是這樣描述的“平旦,遼被甲持朝,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可見出張遼的勇猛,而這還要歸功於他辦事果斷以及優秀的指揮才能。

  再來看徐晃。

  徐晃是我比較喜歡的魏國將領之一。徐晃呢我憑空想了一下好像也沒什麼特別突出的戰績。特地去翻了些資料,看下來徐晃此生除卻單挑以外在帶兵作戰整體戰略上面是從沒輸過的,雖然沒有哪一戰能讓人們在瞬間成名,不過嘛很多人才其實都是在默默無聞中成長起來的,有些人可能會一夜成名而後銷聲匿跡,而某些人可能永遠都無法躋身一線,但能始終如一地保持著自己不俗的表現,這樣的人通常被稱為中流砥柱,徐晃無愧於這四字。

  第三個出場的是于禁。

  于禁這人一開始就跟著太祖混了,不像張遼和徐晃是半路子,但是此人最後竟然投降關羽,太祖哀而嘆之“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及龐德邪!”為其人生劃上了遺憾的。于禁其實和徐晃差不多,也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戰績,不過隨太祖南征北戰,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不過在太祖剛收降張繡之後,張繡趁曹操大意,復叛,曹操被殺的措手不及,這個時候唯有于禁一人率所部百餘人且戰且退。可見其臨危不亂的良好心理素質。而之後又安撫新收的青州兵,青州兵是一支真正意義上屬於曹操獨有的軍隊,安撫下這支軍隊對曹操今後的王圖霸業有些決定性的因素。

  張頜也是個半路子。

  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其實當時袁紹身邊的武將謀臣實力絕對在曹操之上,奈何袁紹剛愎自用,張頜這樣的人才都被逼走,可惜啊。曹操當時得到張頜的時候便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而後劉備屯陽平,郃屯廣石。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其後備於走馬谷燒都圍,淵救火,從他道與備相遇,交戰,短兵接刃。淵遂沒,郃還陽平。當是時,新失元帥,恐為備所乘,三軍皆失色。淵司馬郭淮乃令眾曰:“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郃為軍主。郃出,勒兵安陳,諸將皆受郃節度,眾心乃定。

因為漢中的地理位置關係重大,前篇小談魏延裡面也說起過,所以此役於曹魏來說也關係重大,而張頜最大的功勳並不是在前期,而是在後期。當時諸葛出祁山,張頜被他稱為“蜀國之大患”。被號稱智絕的臥龍先生這樣評價,可見張頜的可怕性。引用三國志中的話就是“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樂進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于禁的話真的想不出什麼特別有名的不過曾經和張遼李典一起守過合肥之戰,論功績的話和徐晃輩差不多。

  綜上述可見,曹操的五子良將除了張遼的逍遙津之戰令江東宵小聞張遼名不敢夜蹄之外,其餘四位都不是爆發性的。

  下面來看蜀國的五虎上將。

  首先出場的當然是關大爺了。關羽的卓越戰績讓後人尊稱其為武聖,雖然是封建王朝有目的性的封賞,但要得到這樣的榮譽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的,至少也得讓人信服吧。關羽最輝煌的一戰莫過於襄樊之戰了,水淹七軍,斬龐德降於禁,殺的曹操都想遷都,可惜的是東吳那幫賊人背信棄義,撕毀盟約,也讓此役成為關羽絕唱。當時的荊州和漢中都是兩塊軍事重地,兵家必爭,尤其是荊州,得荊州者得天下,劉備會把關羽安排在那裡鎮守荊州,從這一點上就已經能夠看出關羽的統兵能力。而水淹七軍則更顯示出了他的戰略。

  說完關羽當然要說下張飛,這位曾和呂布單打獨鬥50回合不分勝敗的勇將,號稱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他的武力值是毋庸置疑的。張飛就說三件事情吧。第一件是當年在當陽,帶著幾十名騎兵,為劉備斷後,可現出其小謀。而後徵益州義釋嚴顏,可見出其國士之風,其三是巴西攻防戰中大敗張頜,可見其功業。

  馬超,這個一直被譽為是呂布第二的男人,究竟有多少能耐呢?馬超最巔峰的時候是在潼關之戰時。把征戰無數且手下文臣武將如雲的曹操打的屁滾尿流,雖然最後失敗,但是能想象得出當時馬超指揮千軍萬馬以及和曹操鬥智鬥勇時的風采,此戰最後的失利一方面確實馬超自己可能也存在著原因,雖然佔了上風但不能即刻將曹操擊斃,然當時的天氣也確是天寒地凍,為曹操的冰城做下鋪墊,可謂是十不利己。

  黃忠,此員老將很多人認為如果全盛之時他的武力該在關羽之上,但是我並不是很贊同,就像呂布一樣,每個人都有巔峰的時候,呂布巔峰的時候就是在虎牢關,而黃忠雖然年邁後武藝精湛,誰能保證他不是大器晚成呢?否則緣何先前默默無聞呢?黃忠的巔峰之戰當屬定軍山戰夏侯淵了,雖然當時他只是聽從法正的指揮,但是真正帶兵上去衝殺,部隊還是要靠自己帶領的。

  趙雲的巔峰期應該是公認的長坂坡之戰吧,三國演義中把雲哥直接渲染得幾近於神,不過羅貫中寫得也偏偏有很多疑點令人不得不產生懷疑,首先是所謂的斬殺魏國名將五十餘員,個個名不見經傳,唯有三國演義上留下了大名,而後是為何曹操手下那麼多大獎長坂皮上趙雲一個都沒碰上,碰上個張頜也只是匆匆了事一筆帶過,那恐怕是因為無論碰上哪一個雲哥都可能會葬身於此吧,但若一個不來又說不過去,於是乎這個時候張頜殺了出來。趙雲的出場更多的是作為劉備的貼身保鏢,而獨擋一面的時候較少。

  綜上所述,在五虎上將之中單論統兵佈陣應該是關羽老大,馬超其二,張飛其三,黃忠四,趙雲末。

  最後再來看看十個人是如何死的。

  首先還是五子良將。

  張遼病死的,尤其是在張遼病重的情況下,孫權一聽張遼親赴前線,便讓孫權甚懼。

  于禁是憂憤死的,原因是降關。

  張頜是與孔明軍交戰時背飛矢射中右膝而死。

  徐晃病死。

  樂進按三國志上的說法並不明確,多數也是病死的。

  再來看看蜀國的幾隻猛虎。

  關羽死於吳將之手。

  張飛死於手下小嘍囉之手。

  馬超病死。

  黃忠死於吳將之手。

  趙雲病死。

  綜上所述,可見五子良將除張頜戰死之外,餘人皆死於自己地盤。而五虎上將除馬超趙雲死於自己地盤餘人皆為戰死。

  那麼談了這麼久,最後就是排名情況了。

  第一、張遼。得獎原因文韜武略皆為上層,武力應屬三國武將中上水平,可能未入一流,帶兵作戰未嘗敗績,且能打出逍遙津之名,最後得善終。

  第二、關羽。得獎原因是因為關羽一流的武力,且文武雙全,襄樊之戰名震華夏,然剛愎自用,身手分離。

  第三、張頜。得獎理由套用三國志原話“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可以想見一班。

  第四、徐晃。曹魏中流砥柱,一生行軍未嘗敗績。曹操評價其“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第五、馬超。統領十萬西涼兵殺遍曹軍無敵手,要單挑便單挑,要群戰就群戰,且最後能得善終。

  第六、于禁。理由與徐晃差不多,可惜最後臨危變節,檔次自然要差上很多。

  第七、樂進。樂進的傳記內容雖然不多,隨曹操征戰無數,堪稱為中堅力量。

  第八、張飛。飛哥的武力絕對一流,帶兵能力也不可小覷,但是勇過而欠謀,最後還死在自己小兵的手裡,可見其待兵不淑。作為將領此乃大忌。

  第九、黃忠。老當益壯,所到皆勝。

  第十、趙雲。御用保鏢,出場機會較少。

  前五中五子良將佔3席,而後五中五子良將佔據前二,綜此,五子良將勝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