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袁崇煥?

小小嬴政


袁崇煥是明末的抗清將領,也是一位爭議很大的人物。

有人認為他是抗清大英雄,只是生不逢時,未遇明主,以致枉殺;

也有人認為他勾結滿清、通敵賣國,自取滅亡。

在我看來,人性是複雜的,作為袁崇煥其人,其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及其最終結局都是令人唏噓不已的。並不能單純以英雄或賣國賊兩個極端來評價其人。在我看來,袁崇煥是一個好心辦壞事、見識短淺而無遠略、志氣驕橫而身死國滅的複雜人物。

一、好心辦壞事的大帥

說袁崇煥是賣國賊,那是絕無可能的。作為一個從地方縣令而最後成為邊關的重將,他是充滿著一腔熱血、希望建功立業、報答聖恩的。從動機上看,他絕無主觀上投敵賣國、悖主求榮的思想存在。

但從袁崇煥的人生軌跡來看,其人是空有報國之志、實無報國之智、之力。

1、袁崇煥35歲時考中進士,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在任時喜歡與人談論兵法,遇見退伍的老兵時,袁崇煥與其討論邊塞上的事情。自以為對邊塞的狀況很瞭解,自認為有鎮守邊關的才能。可以說,他自認為具備鎮守邊關的見識、才能,其實是來自於早年的道聽途說與自己臆想,是書生之見。

2、崇禎初次召見袁崇煥,袁崇煥聲稱自己可以五年復遼,此舉引起了崇禎帝的極大興趣,對此大加讚賞。後來同僚問他如何復遼?他竟然說是安慰皇上的話。軍國大事,視同兒戲,信口開河,給皇帝以錯誤的判斷和預期,也為他自己埋下了隱患。

二、見識短淺而無遠略

說袁崇煥見識短淺,主要是不能認清形勢,做不到知己知彼,因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戰略考量,事實上導致滿清日益強大而大明日益退縮。

1、寧遠大戰,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擊敗,不久含恨而死。這個時候,後金群龍無首,而且補給不足,內部也在內訌,此時如果明軍一舉殲滅後金,應該是最佳時機。而實際上,袁崇煥也派使臣去往敵營,名為憑弔,實則一探虛實。不知道他們探聽的是啥情況?竟然答應了皇太極的議和,而且後來朝中大臣反對,袁崇煥堅持議和是收復遼東的最好方法。他的想法是為需要給自己留足時間修繕大小淩河、錦州城,修養生息,殊不知,這更給了敵人喘息的時間和機會。

2、袁崇煥提出了“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的策略,把後金錯誤地理解為明朝的附屬政權,對後金的態度以防守為主,攻為次,和為輔,這也就導致了他和皇太極之間多次書信籌“議和”之事,被皇太極玩弄於股掌之間。可以說他是見識短淺、誤判形勢。

三、志氣驕橫而身死國滅

袁崇煥本質上就是一個文人,內心自負,大膽胡扯,更把文人相輕、自以為是的毛病帶到了軍隊裡。他不但和毛文龍不對付,和滿桂、趙率教、王之臣這些個同僚都不對付,心胸及其狹窄,可以說,毫無容人之量、馭人之能。

1、擅殺毛文龍。袁崇煥殺毛文龍,無論是從私德、還是從共事上看,都是大錯特錯。毛文龍也許驕橫了點,貪汙了點,但絕對罪不至死。毛文龍作為一員悍將,他所鎮守的皮島,那就是後金的後院,只要他在,後金那就得瞻前顧後,不敢輕舉妄為。毛文龍一死,八旗軍就敢撒著歡在遼東蹦躂了。

2、在和後金交戰的過程中,袁崇煥卻私下裡和蒙古做起了物資生意,糧食換戰馬。他自己的小算盤打得好好的,明朝缺戰馬撒,殊不知,後金缺糧食才是更要命的?滿蒙親如一家,暗地裡扶持了後金的軍民百姓。不知道,袁大帥腦子裡想得啥呢?

綜上,袁崇煥就是明王朝一個普普通通的儒生官員,作為邊關大將,他是不合格的,更稱不上英雄。雖然無投敵賣國之心,但實際行為卻都是損折自己、助長了敵人,是個好心辦壞事的腐儒大帥。


水月觀


袁崇煥的罪名不是“通敵賣國”,轉述袁崇煥的判決書: “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餘俱釋不問”。

試想袁作為薊遼督師(還有一大串名號),主要就是監控韃子、收復失地、保衛國門國都,他上任即有韃子入寇,北京周邊都是朝廷顯貴的財產,韃子劫掠損失慘重也是這些人,能不彈劾他?老百姓看著他尾隨韃子而不戰,不管什麼原因,不痛恨他?要求帶兵入城,皇帝不懷疑他?這樣還不死?

事實上,自韃子入寇,袁的生死已經不是崇禎能決定的了,崇禎曾說過“袁崇煥詢問明白,即著前去邊塞立功,另議擢用”。

至於反間計,三國演義裡的橋段,也許韃子實施過,但袁案與此無關。

個人認同袁是個英雄,他一個文官,在國難當頭的關鍵時候,挺身而出,就這一點就不愧於英雄的稱號,但也僅此而已,袁的悲劇是在關鍵的歷史時期、崇禎把一個性格、能力不足的人放在一個關鍵的位置上的必然結果。

為袁喊冤的,都是以清修明史為依託,一再提及其中許多尚存爭議的事件鼓譟氛圍,其中最為犀利的就是“反間計”和“冤殺”,最後再抒發悲涼之情以博取同情,實則是鞭笞崇禎甚至整個大明,最終達到吹捧韃子朝代的目的。 個人認為,袁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還有近8個月的冷靜期,怎麼說都談不上冤!


過河殺賊殺韃子


關於袁崇煥的問題,一本正經的回答已經不少了,今天來個搞笑娛樂版的。

公正評價袁崇煥的三個維度

什麼是公正評價?公正評價,就是要基於事實不偏不倚。

關於罪名

三法司和皇帝認定的袁崇煥罪名有十項,分別是:付託不效、專恃欺隱、市米資盜、謀款誘敵、斬帥踐約、縱敵長驅、頓兵不戰、遣散援兵、潛攜喇嘛、堅請入城。

袁崇煥罪名有問題嗎?回答是:沒有。條條實錘,辯無可辯!九個月,三法司,估計案件材料要擺滿一書架。崇禎皇帝當著內閣、五府、六部、九卿大臣的面,宣佈最後的判決。袁崇煥一案,從立案到審理、判決、執行,經過了完整的司法程序,沒有什麼冤屈之說。當然,千刀萬剮是過了點,慘了點。

後人可以在史書中推崇袁崇煥,也可以編造蹩腳的“反間計”嘲諷崇禎皇帝,更可以如乾隆皇帝在政治上為袁崇煥平反,但是要真正平反一個案件,必須依靠有力的證據。否則,只能是徒勞無功。

關於功過

對於明朝而言,對袁崇煥的功過判斷是很清楚明晰的,有功獎之,有過貶之,有能任之,有罪判之。

問題出在經過清朝修了近百年的《明史》以及後人基於《明史》觀點的宣傳和傳播。《明史》出於政治目的,作出如下經不起推敲的結論:

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矣。

個人認為,對於明朝而言,袁崇煥雖有功,但過遠大於功。

關於忠奸

說袁崇煥忠君,好像說不上,倒是頗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勢。

袁崇煥回京任職特別是出任督師以後,把“蠻子”習氣發揮到極致,早先就多有抗命不遵的事實(不聽兵部指揮撤退、不遵旨意繼續市米資盜),不僅敢於忽悠皇帝“五年平遼”,而且還敢“矯制殺文龍”,更是在危急關頭堅請邊軍入城。

說袁崇煥愛國,大體上沒有問題。畢竟,袁崇煥始終頂在抗清的第一線,也沒有叛國投敵的證據(主和議只是政治錯誤,不能算投敵)。

說袁崇煥是漢奸,則沒有實質證據,但說他野心大而其才不足,私心重其行誤國,應該是可以的。

個人認為,袁崇煥屬於忠奸難辨。

戲說袁崇煥:己巳之辨

毛文龍:你這個叛徒!我原來一直以為,只有我這模樣的能叛變——沒想到啊沒想到——你袁督師這濃眉大眼的傢伙也叛變“革命”了!(毛文龍套用陳佩斯的相聲臺詞)

滿桂:袁崇煥,你以前就對我偏心不公,現在居然叫人箭殺我,我要告御狀!

趙率教:袁督師,你自己率大軍都“縱敵長驅、頓兵不戰”,為什麼卻要我馳救遵化,害我全軍覆滅?

祖大壽:導演(我們的袁督師),劇本不是這樣的!我很害怕!京城太可怕,我要回前線。

吳三桂:還可以這麼玩?!實力才是立身之本,節操、名譽什麼的可以通通不要。

崇禎帝:袁崇煥不忠不效!居然敢堅請入城,把朕當什麼人了?朕非漢獻帝,你也不是曹操,想要逼朕籤城下之盟,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做夢!

皇太極:袁崇煥是“好同志”,我大金又渡了一個難關。就是死得慘了點,有一天我大金入主中原,當記你一功。

閻崇年:

“袁崇煥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者。”“袁崇煥的性格特點,凸現一個‘敢’字——敢走險路,敢擔責任,敢犯上司,敢違聖顏。”“崇禎三年(1630年),袁崇煥因閹孽誣陷、後金設間、崇禎昏庸而被含冤磔死。崇禎帝在自毀長城。”“袁崇煥的浩然正氣和愛國精神,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靈髓。”“袁崇煥作為明代傑出的軍事家和著名的愛國英雄而永垂史冊,萬古流芳。”

趙本山:我的小品講的是市井百姓的“小忽悠”,人家袁崇煥那才是真正的“大忽悠”,敢於向皇帝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


花開時節思春秋


滿遺家奴們對袁崇煥的恨,即使過了三四百年也依然耿耿於懷,不把袁崇煥抹黑,滿遺家奴們誓不罷休。

不過滿遺主子們從乾隆時期倒是很客觀,對於明末清初的抗清義士乃至皇帝多有褒揚,比如:

對於崇禎有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對於熊廷弼為遼東經略時。抒誠效命。所奏諸疏。具見忠鯁。而其時主暗政昏。不惟不用其言。轉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對於孫承宗清朝乾隆年間,撰《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追諡孫承宗"忠定"。義烈可嘉,更冀以褒闡忠良。

對於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

反觀對於投降派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洪承疇、錢謙益、屈大均、三順王……在上諭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員均稱為"貳臣"。乾隆指出: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從封建道德出發,實在是"大節有虧"。

底層的滿遺家奴們卻剛好相反,因為畢竟乾隆又不用衝鋒陷陣,不用和抗清義士直接交鋒。


MR杜wy


我只回答題主的幾個問題,你從哪看出乾隆變著法捧袁崇煥的?造謠雖然不入刑法,但是還比較喪良心的。

清高宗實錄“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這叫做吹捧嗎?乾隆為什麼要吹捧袁崇煥?為了抹黑崇禎?崇禎這種垃圾還用抹黑嗎?更何況明史分明是吹捧崇禎的。

《明史》中有言,“崇禎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這叫抹黑?有點良心好不好?

就算後來封了袁崇煥堂弟的五世孫一個雜官,也是按熊廷弼的例子封的,並沒有特殊為袁崇煥做過什麼。

我們再看清朝對明朝其他的名將的評論:

熊廷弼,

惜乎廷弼以蓋世之材,褊性取忌,功名顯於遼,亦隳於遼。假使廷弼效死邊城,義不反顧,豈不毅然節烈丈夫哉!

盧象升,

盧象升材優軍旅,志竭股肱,坎坷遭時,艱難就義,今諡忠肅。(《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孫傳庭,

《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諡“忠靖”。

乾隆對這三位的評價都要高於袁崇煥。盧象升與孫傳庭都被清廷追諡。而袁崇煥連個諡號都沒有給,怎麼算變著法的吹捧?

我們再說第二個問題,袁崇煥為魏忠賢立生祠,這是全國性的事件,魏忠賢加封九千歲,全國各地都為魏忠賢立了生祠。很奇怪,魏忠賢被殺了以後,毛文龍還在祭祀魏忠賢,這事你怎麼不提,毛文龍認魏忠賢做乾爹,這事你怎麼不說,而且你還在吹捧毛文龍,你這雙重人格是精神分裂嗎?

袁崇煥殺毛文龍,毛文龍罪證確鑿,百死莫贖。而且袁崇煥後來補辦了手續,得到了崇禎的許可。在程序上已沒有任何問題。不要給我說崇禎是不得已。崇禎三年,袁崇煥已死,周立煌想給毛文龍平反,被崇禎一頓訓斥。而且後來從來沒有人給毛文龍平反,早就說明他罪有應得。

不要老抱著一本那些事兒當真經。會被洗成傻子的。





白耀亮


四百年前,在岌岌可危的遼東前線,明軍在後金的進攻下節節敗退,長城以北幾盡全陷,直到有一個人率軍在寧遠擋住了後金的八旗鐵騎,取得了寧遠保衛戰的勝利。這個人在此之後又指揮了著名的寧錦大捷,他就是袁崇煥。這可以說是明朝對後金(清)開戰以來僅有的兩次勝利,而這樣的勝利在袁崇煥之後便再也沒有發生過。


近四百年來,人們對袁崇煥的評價一直參差有別、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抗擊外敵、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認為他是欺世盜名、通敵賣國的漢奸小人。有人覺得他有岳飛一般的軍事才幹,也有人覺得他武功平平、難堪大任。這樣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最終被皇帝處以極刑,死於非命,不禁引人唏噓。有的人說他死得冤,也有人說他該殺。而他的死到底是什麼原因,一直以來也被議論紛紛。

歷史上真實的袁崇煥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相信各人都有各自的角度和觀點。在下斗膽從他的死因這個角度入手,看看能不能更接近那個當時當下最真實的袁崇煥。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切勿見怪。

說到死因,我們來看一下袁崇煥當時是怎麼死的。我引用一段明末的文學家、曾擔任過錦衣衛指揮使的張岱在其《石匱書後集》中所記錄的情景:

“遂於鎮撫司綁發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

當時,收押袁崇煥和最終行刑的是錦衣衛的北鎮撫司。張岱擔任過錦衣衛的親軍指揮使,因此,他的記載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同一個情景在計六奇的《明季北略》中也有記錄:

“是時百姓怨恨,爭啖其肉,皮骨已盡。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而止。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啖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

對於當時所發生的真實情況,這兩段記載也可互為佐證。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兩段描述,心中作何感想?

血淋林的場面入目三分,令人不寒而慄。無論是第幾次看到這段文字都會讓身心受到震撼,忿忿之情,久久不能平息。

無論他死得冤不冤,至少他死得很慘,慘不忍睹。

依大明律,最高級別的死刑就是斬首。而這種磔刑,俗稱“千刀萬剮”,也叫凌遲,是超出法律規定範圍的罕見極刑。行刑的劊子手不能在三千六百刀內讓犯人死亡,否則自己也要擔負刑責。對受刑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地獄般的苦難。

不明真相的北京市民,爭相搶食“漢奸”的血肉。在這段無比漫長的行刑過程中,無論是他的肉體還是精神,都徹底的被摧殘致死。

我們不禁要問,袁崇煥縱然是罪大惡極那也罪不至此吧?可是,這確確實實是崇禎皇帝欽定的罪罰。一般來講,即便皇帝要處死一個大臣,也應該要通過三法司的既定程序,也就是由督察院審議,刑部偵訊,再由大理寺複核方可定罪。而袁崇煥進了錦衣衛的詔獄,等於直接繞過了所有的司法程序,生死罪罰全憑皇帝一言,如此重的罪狀就是由崇禎在沒有經過任何司法機構論證的前提下欽定的。處死大臣,可鴆,可絞,可斬,而崇禎卻偏偏選擇了磔刑,可見他對袁崇煥的恨是有多麼的深,簡直是恨之入骨,要把他一寸一寸的折磨死,不讓他善終。

崇禎對袁崇煥的恨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

我們知道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伐明。崇禎對袁崇煥沒有“七大恨”,至少也有“五大恨”。也正是崇禎的這“五大恨”成為了袁崇煥最終慘死的原因。這“五大恨”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並且其爆發點都是同一件事——己巳之變。最終所有的恨擰成了一股奪命繩,勒向了袁崇煥的脖子。

我們從崇禎的這“五大恨”出發,一一進行剖析,或許就能窺見歷史的玄機。

第一恨,擅權自重。

袁崇煥被逮捕時,崇禎提到的第一條罪狀就是“擅殺毛文龍”。這個大家都知道。擅權也確實是擅權。因為,崇禎賜予袁崇煥的尚方劍是無權斬殺同樣持有尚方劍的毛文龍的。並且,袁崇煥先斬後奏,事先完全沒有跟崇禎打任何招呼。最重要的是,崇禎認為這件事釀成了嚴重的後果,他認為己巳之變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毛文龍被殺。這種邏輯怎麼理解呢?毛文龍所佔據的皮島靠近中朝邊境的出海口,位於遼東半島的東面,正好可以與遼東半島西面的關寧錦防線在戰略上相互策應,對後金可以形成前後夾擊之勢。雖說“夾擊後金”有些牽強,畢竟當時的明軍並沒有主動進攻的力量,但皮島多少可以在皇太極後方發揮一定的牽制作用,使皇太極不敢輕易率軍南下。當然,至於毛文龍是不是養敵自重,是不是不受節制,是不是可惡該殺,對於崇禎來說都已經是旁枝末節,至少當皇太極的十萬鐵騎出現在北京城下的時候,崇禎心裡就斷定了皇太極之所以能毫無顧忌的長途奔襲以至兵臨京師就是因為沒有了皮島的後顧之憂。至此,崇禎就已經把袁崇煥恨得咬牙切齒了。

站在崇禎的角度想,袁崇煥的確可恨。然而,對於“擅殺毛文龍”這件事,袁崇煥自己究竟是怎麼想的呢?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毛文龍這個人。毛文龍,皮島總兵,在遼南確有戰功,“然毛文龍部貪功,冒餉、不受節制,難以調遣”,這些問題都讓新到任的薊遼總督袁崇煥頗感頭疼。別說袁崇煥對他頭疼,朝堂上下對他也十分無奈。皮島實際上就是毛文龍個人的海上獨立王國,對於是否配合中央的軍事行動,完全取決於是否對他自己有利。有利的時候,他就上岸騷擾一下女真人的後方,打一打游擊,擄掠一些錢糧輜重。無利的時候,即便有朝廷的旨令,他也按兵不動。而無論動還是沒動,他都會向朝廷呈報,誇大戰果乃至謊報戰功,以此向朝廷索取軍餉。更甚者,大規模虛報兵員、冒領軍餉也是毛文龍的慣用伎倆。而隔著山隔著海的北京對皮島的具體情況幾乎無從知曉,皮島上也沒有朝廷派駐的官員,所有的事情就憑毛文龍一張嘴,說什麼是什麼。當時的北京早就窮得叮噹響,養皮島是一筆不菲的開銷。為了獲得更多的好處,毛文龍還經常到京師拜訪各級官員,上下打典。其實皮島這樁生意,朝中大臣很多人都有份。說到這裡,事情已然很清楚,毛文龍若要論罪,確實當誅。然而,非常時期就應有非常的手段和計量。大敵當前,不能因為誅殺毛文龍而散失皮島這個戰略支點。而且,即便要誅,也必須由皇帝下決心,不應該由袁崇煥擅自做主。在這一點上,袁崇煥確實失察,他與毛文龍並無個人恩怨,殺他也非為己,實為國家,但他高估了崇禎對他的信任,從而為自己今後的不幸埋下了一個伏筆。根據記載,崇禎二年六月初一,袁崇煥與毛文龍在皮島會見,並商議軍事。名為商議軍事,實則是袁崇煥想通過談判迫使毛文龍部接受中央的整編與調配。經過連續三日的談判,毛文龍始終不接受袁崇煥主張的在皮島設文官監軍、糧餉由寧遠轉發、改編部隊等建議,談判失敗。無奈之下,袁崇煥勸其歸鄉,而毛文龍則稱自己瞭解遼東局勢,能解決滿洲,並順勢攻佔朝鮮。其言語之間頗為傲慢,這顯然是對中央的搪塞與敷衍,並無合作的誠意。此後,袁崇煥傳副將汪翥上船密議,通宵部署誅殺毛文龍,而於第二日展開了行動。可見,袁崇煥先禮後兵,確實是為和平解決皮島問題做出了應做的努力,而最終實屬無奈才下了“誅殺”的決心。袁崇煥擅權之後,無疑給朝中的一些閹黨餘孽留下了把柄,立刻就遭到了彈劾。當然,彈劾他的不止有閹黨的餘孽,還有很多是皮島這樁生意的股東,因為袁崇煥斷了他們的財路。這些彈劾雖然都被崇禎一一壓了下去,但袁崇煥畢竟是皇帝親自提拔起來的人,這些彈劾就如同一個個的巴掌打在皇帝的臉上。失了顏面還不得不力挺,這讓皇帝十分為難,心中自然惱怒。相信這些都是袁崇煥完全沒有考慮到的吧,他最大的弱點就是為官太單純了。大明朝的官場上因為單純而死得莫名其妙的人太多了,他也不過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第二恨,縱敵怯戰。

這一恨,也是始於己巳之變。我們首先回顧一下皇太極進兵的路線和袁崇煥回防的整個過程以及各自的一系列動作就會發現崇禎心理變化的一些玄機。

當時,皇太極親率十萬兵馬繞道蒙古,突破長城的喜峰口入關並攻陷遵化、遷安,兵峰直指永平、撫寧。這次突襲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袁崇煥聞訊也大驚失色,他立即率領兩萬關寧鐵騎入關馳援。皇太極想要從喜峰口去北京,沿途必須要克服的三個重鎮從東到西分別是遵化、薊州和通州。從這裡開始,我們試著用崇禎的眼睛來看待事態是如何發展的。十月三十日,皇太極兵臨遵化。十一月初三,遵化失守。十一月初四,遷安失守,皇太極兵臨永平和撫寧。此時,已入關的袁崇煥率軍從左側路過,看都沒看永平和撫寧一眼,直接取道昌黎、灤州,奔寶、香河而去。十一月初九,袁崇煥到達薊州附近,十一月初十,部隊進入薊州城內。十一月十一日至十四日之間,皇太極率軍抵達薊州附近,沒有與袁崇煥交戰便繞過了薊州,奔通州而去。袁崇煥聞訊後又率軍出薊州,但並沒有追擊皇太極,而是於十一月十六日在皇太極之前趕到了通州附近的河西務。此時,皇太極的軍隊也已經到達通州附近,在與袁崇煥的部隊短暫的遙相對望之後,他又選擇繞過通州,直取北京。袁崇煥發現以後便立即回師北京。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煥和皇太極在同一天先後抵達北京城下。此時,袁崇煥向崇禎申請讓兵馬入城休整,遭到拒絕。

通過崇禎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什麼?袁崇煥和皇太極他們兩個一路上從遵化到薊州、從薊州到通州、再從通州到北京,兩軍一再碰面,卻只是相互觀望,既不交戰,也不撤退,就如同兩隻曖昧的蝴蝶一般,你繞著我,我繞著你,一來二去、三下兩下就把作為首都屏障的三大重鎮全部繞了過去,還幾乎在同一時間一起出現在了北京城下。看到這種情況,如果你是崇禎,你不會覺得有些詭異嗎?你所器重和提拔的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本當平定遼東,拒敵於千里之外,然而,遼東未平不說,敵人都從遼東打到北京了,他卻率軍姍姍來遲,來遲不說,一路上跟敵人打了那麼多次照面都不敢交戰,怯戰也不說了,還跟敵人眉來眼去,一路把敵人引到了北京城下,到了城下也不說了,還要皇帝你開門,讓他帶兵進來休息。此情此景,站在崇禎的角度,你會作何感想?說到這裡,崇禎對袁崇煥就不僅僅是失望了,而是已經憤怒到了極致。

真相和崇禎眼睛裡看到的會不會有些差距呢?憤怒與困惑的崇禎皇帝在當時的境況下其實也顧不得去想那麼多了。讓我們再回到袁崇煥和皇太極這兩個主角的立場上來看看整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十月三十日,皇太極十萬兵馬兵臨遵化。十一月初二,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帶四千騎兵一路趕來馳援遵化,在遵化和三屯營之間遇伏,四千騎兵全軍覆滅,趙率教戰死。十一月初三,遵化失守。十一月初四,遷安失守,皇太極兵臨永平和撫寧。此時,已入關的袁崇煥率兩萬兵馬從左側路過,看都沒看永平和撫寧一眼,直接取道昌黎、灤州,奔寶、香河而去。仔細想來,袁崇煥的這一舉動是不是很蹊蹺呢?崇禎沒有看到的玄機就在這裡!在袁崇煥的思緒中,就在兩天前,皇太極圍了遵化,並在遵化和三屯營之間設伏,靜候趙率教來救遵化,趙率教帶兵匆匆趕來,正中埋伏,被全部殲滅。這叫什麼?圍城打援!現在皇太極又圍住了永平和撫寧,袁崇煥帶兵匆匆趕來,這和之前趙率教的情況如出一轍。別說袁崇煥深諳兵法,即便再傻也不至於看不到兩天前的前車之鑑吧?他當然不會重蹈趙率教的覆轍,傻乎乎的去救永平和撫寧,最保險的辦法當然是儘快繞到前面,在薊州駐防阻截皇太極。一來,皇太極的下一個目標顯然是薊州;二來,袁崇煥只有兩萬兵馬,原野上又沒有依託,難以對抗皇太極的十萬大軍,因此,搶先趕到薊州依城佈防是個不二的選擇。於是,十一月初九,袁崇煥到達薊州附近,十一月初十,部隊進入薊州城內。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一月十四日之間,皇太極果然率軍到達了薊州附近。所有人都以為一場薊州攻防戰在所難免,卻萬萬沒想到皇太極沒有進攻就趁夜繞過了薊州,奔通州而去。皇太極為什麼要繞過薊州?大家知道,袁崇煥打守城戰可是出了名的。當年的寧遠保衛戰和寧錦大捷都是袁崇煥指揮並獲得重大勝利的守城戰,而皇太極當時隨他父親努爾哈赤在這兩場戰役中沒少吃虧,努爾哈赤慘敗之餘還受了傷。皇太極記憶猶新,他會不知道袁崇煥守城的厲害嗎?他當然知道。他此次入關侵擾是長途奔襲,沒有補給,沒有依託,每一戰都要速戰速決,不能拖延,否則自身就會陷入危機,而且他知道,全國各地的勤王之兵都已經朝北京趕來,他沒有太多時間消耗在一座小小的城池上,況且,被袁崇煥守住的城池,別說速戰,打一兩個月也未必能打下來。皇太極也不傻,吃虧的事當然不會幹,因此他趁夜繞過薊州,往通州方向而去。他想引袁崇煥去追他,如果袁崇煥來追,他就殺個回馬槍,一舉殲滅袁崇煥,如果袁崇煥不來追,他就直取通州。袁崇煥也不傻啊,他聞訊之後雖然感到驚訝,但卻並沒有去追擊皇太極,而是率軍出了薊州,於十一月十六日,在皇太極之前趕到了通州,並在通州附近的河西務厲兵秣馬、嚴陣以待,想在這裡引皇太極來攻。奇怪的是,袁崇煥這一次為什麼不守通州城呢?他的想法大概是這樣的:一來,之前守薊州,皇太極就繞著走,不敢來攻,若再守通州,皇太極必然也不敢攻並設法繞行,而通州已經是北京的最後一道屏障,一定要在這裡截住皇太極,不能再讓他往前去,因此,想要引他來攻,就必須駐軍城外;二來,河西務的地勢比較有利,既然要打野戰,就要首先搶佔地利;三來,實在打不過,還可以退守通州。而此刻,皇太極的軍隊也已經達到通州附近。他見袁崇煥不上他的當,居然又繞到了他前面,心下也不敢怠慢。他奇怪這次袁崇煥有城不守,反而擺出陣勢,一副要跟自己決戰的姿態,他不明虛實,懷疑其中有詐,於是便不接招。狡猾的皇太極在和袁崇煥短暫對峙之後又再次選擇繞過通州,直逼北京。此時的袁崇煥顯然已經身心疲憊,沒有一天不在奔走,看到皇太極和崇禎馬上就要老將會面,心急如焚,他來不及多想便領兵往北京方向死命狂奔。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煥和皇太極幾乎在同一時間先後抵達北京城下。此時的袁崇煥和他手下的兵將們已然跑得快斷氣了。皇太極的女真騎兵本就進軍神速,而袁崇煥在數日之間連續三次趕超皇太極,在如此高強度的奔走下,關寧軍的體力早已不支,若此時與皇太極在城下交戰,顯然不利。因此,袁崇煥便不知好歹的向崇禎提出了讓兵馬入城休整的要求。他哪曾想到,崇禎看著他一路跟皇太極玩兩隻蝴蝶一直玩到了北京城下,早已龍顏大怒。

袁崇煥並非縱敵,他與皇太極一路上鬥智鬥勇,實為不易,但皇太極的行動和他配合得實在太好,這跟誰都難以解釋清楚。袁崇煥也並非怯戰,但種種跡象在崇禎的眼睛裡那就是怯戰。

大敵當前,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崇禎自然也明白,他也只能姑且壓制住胸中的怒氣,待北京解圍,再拿袁崇煥問罪。

第三恨,戲言欺君。

這要從崇禎皇帝登基之時說起。崇禎剛登基不久便剿滅閹黨,意氣風發,並立志要重整河山、中興大明,而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新啟用袁崇煥,主政遼東,抵禦後金。崇禎在宮中召見袁崇煥,並設宴款待,拜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並總督天津、登萊軍務。袁崇煥向崇禎闡述了自己的平遼方略,併發願稱遼東五年可平。崇禎聞之大喜過望,賜袁崇煥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袁崇煥出宮之時被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截住,問起五年平遼之事是否胸有成竹,袁崇煥坦言,五年之期乃寥慰聖心,實無把握。王承恩聞之訝異,謂袁崇煥不該出此大言,日後必難收場。此事即為袁崇煥最終的命運埋下了第一個伏筆。這個伏筆自然也在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時發酵了。

看著城下黑壓壓的八旗兵,崇禎站在北京城頭的平臺之上,心中作何感想?皇太極之所以可以長途奔襲來到北京,為什麼?因為沒有了皮島的後顧之憂!這是拜誰所賜?袁崇煥!京師危急,朕最寄希望於誰?當然是朕的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袁崇煥!可他率軍姍姍來遲不說,還一路縱敵怯戰,從遵化、薊州、通州到北京,十數日間未曾與敵交一戰,以致敵人兵臨城下!是誰誇下海口說五年平遼?袁崇煥!是誰拿走了朝廷絕大部分的軍餉?袁崇煥!可他到任兩年,遼東的局勢究竟如何?是變好了還是變糟了?城樓之下漫山遍野的八旗兵難道還說明不了問題嗎!所謂五年平遼豈不就是一句搪塞朕的空話!?此時此刻,崇禎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傷害。他是那麼的相信袁崇煥並對他寄予厚望,可眼前骨感的現實卻讓他有一種受到了矇騙的感覺。一顆水晶般的心就這樣掉了下來,碎了一地。

袁崇煥當年在崇禎面前發願說五年平遼,實際上是一種願望,而非承諾,雖然這個願望聽上去仍然不切實際,但如袁崇煥自己所說的,他只是想安慰一下皇帝焦躁不安的心情,但年幼且對形式缺乏判斷的崇禎在當時居然深信不疑。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此時的崇禎面對如此糟糕的局勢已經開始懷疑袁崇煥的才幹是否真的能堪當重任,想起袁崇煥五年平遼的大話,自然失望透頂,越想越覺得袁崇煥欺君罔上,可恨至極。

第四恨,通敵賣國。

中國在歷朝歷代都是一個比較有個性的國家,一個皇帝的個性往往就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個性。用一個詞形容崇禎朝的個性,自然就是寧折不彎。現代國家除了北朝鮮以外往往不會有這樣的個性,因為政府的決策層是理智的,基本上不太可能會執著於一場無利可圖的戰爭,國家民族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和也好,戰也罷,都是基於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三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卻不這樣想,在與後金多年的戰爭中,儘管絲毫佔不到任何便宜,儘管國力難支,儘管有議和的基礎和條件,大明朝仍然不要和平要戰爭、要跟後金勢不兩立。面對朝中的主戰派和主和派,崇禎甚至一度以戰和論忠奸,迫使群臣不敢上疏直言,以致大明朝在最關鍵的幾年失去了得以休養生息的契機。袁崇煥真正的平遼方略其實是“以戰促和”,他清楚的認識到平定遼東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此時的大明朝已經病入膏肓,非常虛弱,各省連續爆發民變與災荒,各路造反的叛軍都已頗具規模,而從中央到地方的整個政府體制已經潰爛,軍隊缺糧少餉,國庫空虛,此時還要以舉國之力平定遼東、消滅後金,別說是天方夜譚,不可能做得到,而且敵強我弱,只會加速整個國家的崩潰。這是一個稍微有判斷力的人都能得出的結論。明朝只有在改革治亂、慢慢休養生息之後才可能逐漸恢復元氣。至於遼東,爭取暫時的和平是上上之策。其實,當時的後金實力還不足以吞噬整個大明朝,皇太極所提出的條件並不算苛刻,即要明朝承認後金政權的合法性,認可其為與大明平等的國家,承認皇太極作為後金皇帝的地位。這無非是一個虛名,而個性十足的大明朝就是不答應。崇禎的想法很簡單,承認後金就等於承認了遼東獨立,而遼東自古就是華夏領土,這種千古罪人他如何當得?背了這個黑鍋不僅會留下千古罵名,死後也無顏去見明朝的列祖列宗。這個邏輯對中國人來說似乎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事實是,無論你承認與否,遼東除了錦州和寧遠這一隅之地外已經完全不在明朝的控制之下,為了不當千古罪人而與後金死磕到底,最終也只會拖垮整個大明朝。然而,在國家統一的意志面前,這個問題似乎確實沒有太多可以妥協的餘地,這就使事情變得很難辦。既想要和平,又不能承認對方的合法性,這如何才能做到呢?袁崇煥的思路是通過一兩場戰役的勝利為和平爭取更多的談判籌碼。但袁崇煥“以戰促和”的方略卻在己巳之變時陰差陽錯的成了他“通敵賣國”的一大罪狀。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又得回到被皇太極圍住的北京城下。袁崇煥和皇太極從遵化、薊州、通州一路玩太極玩到了北京,兩軍未有任何接觸,袁崇煥向崇禎申請入城休整遭到拒絕之後,只得駐紮在廣渠門外和皇太極展開對峙。此時,各地的勤王之師也陸陸續續抵達北京附近。兩日之後,兩軍在廣渠門外大戰,袁崇煥部一戰將後金左翼大軍擊潰,取得了廣渠門大捷,隨後又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取得了左安門之捷。十一月二十九日,袁崇煥率軍奇襲了皇太極在南海子的大營,後金軍大亂,遂解京城之圍。先前,後金軍在北京郊外大舉劫掠,袁崇煥兵少不能制,固守營寨,等待主力援軍。崇禎外戚中的貴園亭莊舍慘遭蹂躪,引起外戚權貴的極度不滿,紛紛向皇帝告狀。正當崇禎在惱怒袁崇煥對自己的外戚不管不顧之時,又突然接到了兩個太監的舉報。原來,皇太極在退軍之前,故意使人在兩個被俘的明軍監軍太監的帳外密語,謊稱有袁崇煥密信約後金皇上於京師定盟,隨後又在混亂之中故意放跑二人。兩個太監撿回兩條命,一路踉蹌,倉惶至極,回到北京之後便立即將所聞之事上奏。其實這不過是一條極為淺顯的反間計,料想崇禎定不會輕易相信,但是,如果把皇太極入關以來前前後後所發生的各種詭異的事情都聯繫起來,似乎就告訴了崇禎一個“真相”。皇太極為什麼能如此輕易的入關,而袁崇煥坐鎮遼東卻反應如此遲鈍?袁崇煥率軍入關馳援,卻又不跟皇太極交戰,他們兩人兩軍一路眉來眼去,你繞著我,我繞著你,與其說是皇太極奔襲到了北京,倒不如說是袁崇煥一路把皇太極引到了北京,難道他們倆確實是約好了的?但袁崇煥畢竟在抗金一事上頗有功績和名望,要說他通敵賣國,確難讓人信服,可事實又擺在眼前,他究竟出於什麼目的要縱敵深入、使敵圍困北京呢?有一種解釋似乎能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袁崇煥想要“以戰促和”,只不過這個促和的對象不是後金,而是北京,是朕。這麼一想,崇禎頓時恍然大悟:袁崇煥想議和,怕朕不允,於是約皇太極來圍北京,是要讓朕感受到後金的壓力,見識到後金兵勢之強大,讓朕萌生議和的念頭,甚至還想逼朕跟皇太極訂一個城下之盟?這真乃奇恥大辱!如若議和,袁崇煥這賊子五年平遼的空話也就不必再兌現,他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可真夠好,為了逼朕議和,竟然引賊兵入關包圍京師!如此賊子,安能不誅?想到這裡,袁崇煥在崇禎心中便已經是個死人了。

北京之圍解除後,崇禎以“議餉”之名將袁崇煥召至平臺,著錦衣衛將其拿下。這就是著名的“平臺議餉”。崇禎召袁崇煥至平臺為什麼要用“議餉”做為藉口?這也是非常值得推敲的,說明崇禎對袁崇煥已經失去了基本的信任,甚至認為他有反叛之心,如果直接降罪捉拿,擔心他會叛逃甚至倒戈。近年來朝廷一直拖欠關寧軍的軍餉,袁崇煥多次上疏催問,對此事最為關心,因此,以“議餉”為名召他前來不僅不容易引起他的懷疑,也最能敦促他火速趕來。崇禎在這方面也可謂心思縝密,用心良苦,只可惜用心用錯了地方。

“以戰促和”的方略本是一個非常務實的戰略方針,卻以這樣的形式陰差陽錯的成了袁崇煥“通敵賣國”的一大罪狀。惜哉,袁公,哀哉,崇煥,此冤能與誰人訴?

第五恨,結黨營私。

明末黨爭激烈,可謂歷朝歷代之最。帝國經過二百六七十年的發展,統治階層已經形成各式各樣的利益集團。他們中有的是皇親國戚,有的是地方豪強,有的是商甲大戶,有的是官宦世家,為謀求共同利益而相互抱團。這些利益集團盤踞在從中央到地方的各個領域,根深蒂固,他們把持著國家的行政資源,壟斷商行,控制財稅,兼併土地,在各個行業和地域都有他們各自的地盤,並相互形成競爭。當時,整個大明朝的蛋糕已基本上被瓜分完畢,而利益集團為了保護既得利益和持續擴張,都需要“宮中有人”,或者“朝中有人”,於是,在宮廷之內、朝堂之上就形成了一個個的山頭,作為利益代言人,每個山頭都要為身後的利益集團說話辦事,要辦事就得掌權,這就是黨爭不斷的根源。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問題都可能被上綱上線,很多事情都會被借題發揮,派系之間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入閣和六部十三省的人事任命,可以相互彈劾,抹黑構陷,目的就是要打擊異己,擴張勢力,從而掌握更大的權力,獲取更多的行政資源,為自身集團謀利。長期的矛盾使得派系之間彼此仇視,結怨甚深,到明末時已趨白熱化。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閹黨和東林派系之間的爭鬥。而袁崇煥也趟了這趟渾水,倒不是他願意,而是在當時的官場上,誰都難以獨善其身,更何況身兼要職者,更是身處漩渦的中央。

閹黨和東林派系的矛盾由來已久。天啟年間,魏忠賢總攬朝政,大批東林人士遭到排擠,如孫承宗、袁崇煥等都相繼離職。崇禎上臺後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剿滅閹黨,而久經打壓的東林派系為懲辦“閹黨逆案”立下了汗馬功勞。伴隨著閹黨的覆滅,東林人士受到重用,一個以東林派系為主的內閣孕育而生,一切看似有了新的氣象,然而,“閹黨逆案”牽連甚廣,其殘餘分子及背後受損的各大利益集團並不甘於失敗,他們暗中咬緊牙關,等待著翻身的機會。

果然,結案不到一年,就發生了己巳之變,可謂是天賜良機。雖然北京保衛戰取得了勝利,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一定是要有個說法的,一定是有人要人頭落地的。 因此,事後追究責任人,薊遼督師袁崇煥首當其衝,這沒什麼好說的,表面上看就是這麼回事,似乎與黨爭無關,實則不然。己巳之變正是東林黨垮臺的開始。

袁崇煥擊退皇太極之後,北京之圍解除,崇禎遂以“議餉”之名將其招至平臺,下獄問罪。八個月之後,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從被捕到處決為什麼間隔了八個月?因為這八個月是各方勢力角逐纏鬥的八個月,也是決定整個時局走向的八個月,博弈的過程異常激烈與曲折。

以溫體仁為首的一幫人直接上疏請斬袁崇煥,表面上是深究己巳之變的“禍首”,而背後真正的矛頭卻是指向當時的內閣首輔錢龍錫,因為錢和袁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他們都屬於東林派系,且交情很深。如果袁崇煥通敵,而錢龍錫又與袁崇煥結黨,那麼錢龍錫就必倒無疑。是這樣的一種思路在引導著事情向有人希望的那樣去發展。因此,緊緊咬住袁案,目的是為了牽出錢案,鬥倒了錢龍錫,則以東林為首的內閣勢必垮臺,通過東林內閣的垮臺來對整個東林黨進行打擊和清算,併為閹黨翻案做好鋪墊。是這樣的邏輯在幕後推動著袁案的審理。因此,袁崇煥被指為“逆首”,而錢龍錫被指為“逆黨”,遭到彈劾,隨後被下獄問罪。

可見,事情的背後是深刻而複雜的黨爭在發酵,影響著事態的發展。

崇禎一生,最恨朋黨,他把一切亂象都歸罪於黨爭,因此對大臣們結黨深惡痛絕。崇禎一朝,誰結黨誰就沒有好下場。然而,在袁案和錢案的隔絕審理中,袁崇煥一直否認己巳之變與錢龍錫有關,而錢龍錫也不認為袁崇煥有通敵之嫌。看了雙方的供詞,崇禎明顯感覺到這二人是在相互開脫、互相袒護,因此更加堅信他們之間就是朋黨關係。邊將與閣臣結黨,裡應外合,這還了得?結黨營私之罪算是做實了。

袁崇煥被處決後,錢龍錫也被定了死罪。他在獄中百思不得其解,懷疑可能是袁崇煥說了什麼,牽連到他,於是在供詞中為自己辯解。崇禎見錢龍錫不再“袒護”袁崇煥,才稍去殺心,將其發配至浙江充軍。

己巳之變為黨爭提供了璀璨的舞臺和豐富的素材,又一次讓歷史發展的車輪發生了偏轉。就這樣,在閹黨的反撲之下,兵部尚書王洽被殺,袁崇煥被磔,錢龍錫發配充軍,成基命辭職,東林內閣徹底瓦解,六部尚書侍郎主事多被株連。經此一役,東林黨人被迫退出了北京的政治舞臺。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沒有戰死於疆場,卻屈死於官場。袁崇煥之死,與明末黨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敵對派系的穿針引線和推波助瀾使他在劫難逃。而真正“結黨營私”的溫體仁卻假裝孤臣,在不久後入閣拜相,深受重用。

“閹黨逆案”清洗了閹黨,己巳之變又搞垮了東林黨,在之後的歲月裡,痛恨“結黨營私”的崇禎孤君用孤臣,使國家錯失了大批治國良才,可到頭來才發現,只有孤君是真的,孤臣統統都是假的。他臨死前抱怨“諸臣誤朕”、“文臣個個該殺”,可謂是此恨綿綿無絕期。

圍繞這“五大恨”,對崇禎的心理進行剖析之後,袁崇煥的死因逐漸變得清晰。我們也逐漸體會到是什麼樣的心理促使皇帝決心活剮一個國家二品大員。

中國歷史上最受人崇敬的英雄大多數的結局都是悲慘的。中國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多的悲情英雄,這大概就是家天下的獨特產物。而其中,袁崇煥的悲劇又是最為慘烈的,不輸於嶽武穆的風波亭之難。甚至,袁崇煥比嶽武穆更為冤屈。岳飛雖冤,可宋高宗和秦檜怎麼也找不出岳飛的罪狀,只能以“莫須有”之名將其殺害。岳飛死得悲壯,死得大義凜然!而袁崇煥呢,一生為國為民,忠勇可嘉,卻被皇帝以“通敵賣國”之名處以極刑,在行刑現場,老百姓痛恨“漢奸”,爭啖其肉,唾罵不止!此冤足以撼動天地,敲響大明王朝最後的喪鐘!

時空往復,往事已矣。

歷史的波濤會淹沒很多人很多事,亦會銘記有些人有些事。袁公的忠勇折衝、智謀膽略當永為後世所敬仰,其悽慘悲涼的結局也當永為後人所哀痛。


梓鷟


百戰將軍之《袁崇煥冤枉慘死》:古人認為,忠臣死去後,血會化作碧青色。金庸把這個典故寫進了《碧血劍》裡,暗喻明朝為國盡忠的袁崇煥身受磔刑,蒙冤慘死。袁崇煥本來是一介書生,後來棄筆從戎,為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連續抵擋了後金政權的多次大規模進攻。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大將,最後卻被施以凌遲之刑,還遭到百姓的責罵與唾棄。其中的內幕可敬、可氣又可嘆。崇禎三年(1630)八月,46歲的袁崇煥在北京西口受磔刑,也就是凌遲。....明朝曾沿用唐律的''議",就是在量刑的時候有八種特殊情況可以減免刑罰。這八議是:議親、議故、議功、議賢、議能、議勤、議貴、議賓。八種情況有其一,就可以減免刑罰。袁崇煥的情況本來符合"八議"的要求,但他仍然沒能逃脫一死。這是為什麼呢?朝中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集團便開始對袁崇煥等人進行惡意中傷,並調離孫承宗,派高第前來接任遼東經略。...崇禎二年(1629)十二月,崇禎帝以"商議軍餉''的名義召見袁崇煥。負責指揮京城保衛戰的袁崇煥一接到命令,立刻匆匆趕往紫禁城。他一到,即被逮捕,剝去官服,身受刑具,關進了錦衣衛大獄。....袁崇煥入獄後,軍士們放聲大哭。許多正直又有見識的大臣為他奔走請命。孫承宗曾為之賦詩道:"東江千古英雄手,淚灑黃龍半不平。"關外的官吏、將士、百姓們每天都有人去找孫承宗,為袁崇煥喊冤,寧願替他受刑。...袁崇煥蒙冤一百五十餘年,直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下詔為他平反。詔書說:''袁崇煥在薊遼監督軍事,雖然與我們為敵,但忠於職守。那時候君主昏庸,政治不明,不能讓他盡忠,以致遭受酷刑,是值得同情的。"詔書還要求地方官尋訪袁崇煥的子孫,瞭解他們的情況。翌年,廣東巡撫尚安上奏說,袁崇煥沒有子嗣,曾過繼堂弟的兒子,現在找到了其五世孫袁炳。袁炳識文斷字,人也比較明白,朝廷遵照熊廷弼(明朝被錯殺的一員大將)後裔的先例,讓袁炳以佐雜(位於底層的官僚)的身份入選。至此,袁崇煥的冤屈方得到昭雪。(袁崇煥戎馬一生無一敗績,被皇太極稱為15年來從未有過的勁敵。己巳之變,後金實施反間計,崇禎帝中計而將袁崇煥冤殺,造成歷史上著名的千古奇冤。袁崇煥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遺言:''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吾才是傻瓜


客觀評價袁崇煥……

第一,當官的目的。應該分上,中,下三品,上為天下黎民,為本民族生存於世,如岳飛,于謙;中為君盡忠,解憂,如張居正,戚繼光,下為榮華富貴。而袁崇煥考上進士後,怎麼會自請去遼東的,相關記載己夠多了,大家自己去評吧。

第二,手段的優劣。且不說給了他錢讓召人成效如何。讓他查案,卻一去就殺人,差點引起兵變……作為一方總負責人,卻無容人之量,不顧後果,逼死毛人龍……在北京保衛戰的拙劣指揮(密雲的莫名其妙的調兵,在北京城的激戰)……讓人如何評價?……至於寧遠城保衛戰,一個小小的要塞,塞滿的軍隊,並且把四門用石頭堵死……絲毫未考慮如何騷擾別人的攻城手段……要不是努爾哈赤一路搶的心滿意足,覺華島的意外驚喜,結果還不好說。

第三,做事的結果。這點就不用再說了吧……

從以上幾點,怎麼客觀評價這個人應該很清楚了吧。

ps:以上是隨手寫的,關於上面每件事的來源應該經正反雙方爭論,都是比較可靠的。如果有異議的,可以在網上查閱雙方的辯論,自己做判斷吧……


觸摸真實904


客觀來說,袁崇煥還於大明有功的,他戎馬一生,衛國戍邊而且至死都沒背叛明朝。所以,現在部分網絡言論抹黑貶低袁崇煥,甚至說他是明朝的罪人,這就有失偏頗了。當然,袁崇煥亦非完人,在個人也確實在歷史上留下不少的疑點或錯失。

首先,是誇下海口,不僅欺騙了崇禎,更有負百姓眾望;其次,袁崇煥在任上私斬邊將毛文龍,並多次與滿清互通書信。所以說,袁崇煥之後被彈劾的“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等罪名,也並非完全是誣告。

當初,一心振興大明的崇禎皇帝,即位後不久,便要再度啟用袁崇煥,讓其督師薊遼。結果在面對崇禎時,袁崇煥自以為崇禎年幼可欺,竟然很不厚道的給皇帝開空頭支票,聲稱自己可以“五年平遼”。之後,在場的給事中許譽卿是個明白人,便詢問袁崇煥復遼的策略。袁崇煥才說,那不過是安慰皇帝的話。於是,許譽卿便對他說:“皇上英明,怎麼可以隨便應對。他日按照期限追求成效,你該怎麼辦?”此時,意識到自己失言的袁崇煥,回頭便給崇禎皇帝提出諸多要求。結果,人家崇禎都一一落實。

袁崇煥如此出言,不僅崇禎對他寄予了厚望,而且還為之傾注了更多的國家資源。可以說,上至皇上、文武百官,下至百姓,都希望他能早日收復失地,擊退八旗。

結果呢,袁崇煥到任後,遼東局勢並沒有好轉。而袁崇煥自己更是頻頻與滿清互通書信,以便求和。而更悲劇的是,袁崇煥非但沒能擋住八旗,反而讓八旗軍破天荒的殺抵北京城下。這樣一來,別說崇禎皇帝了,京郊飽受八旗軍侵擾的百姓也徹底的憤怒了。

要知道,八旗軍基本上個個野蠻兇殘。他們在京城周邊沿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那些飽受八旗軍侵害的京畿百姓、那些急於在皇上面前找“背鍋俠”的官員,便通通把仇恨轉移到袁崇煥身上,畢竟身為薊遼總督的袁崇煥,沒能有效禦敵,保境安民,自身本來也難辭其咎。所以,袁崇煥就這樣成了“背鍋俠”,以至於他被處死,京城百姓人人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

所以,客觀來說,袁崇煥也還算是明末的抗清名將,於國有功。只不過,最後由於自身的原因和歷史的原因,悲劇的淪為了當時的“背鍋俠”罷了。



這些歷史要讀


袁崇煥是即孫承宗,熊庭弼之後的有一位大明驚天動地的軍事人才,文韜武略應用的當,獨聚慧眼,力排眾議,保留堅守了小小的寧遠城,他知人善用,深的軍心,大力改造提升紅衣大炮,深築高蠡,積畜糧草,將不可一世戰無不勝的努爾哈赤打的大敗。終結了其一生的傳奇英名,凡勇猛圖敵者,敵必仇,功不高勞耗心力,歷來如此,自寧遠大捷後,袁崇煥的聲威名望如日中天,更是不可一世,不知自重,與遼東督督王化貞有嫌,有不上報聖上,錯殺皮島總兵毛文龍,確是自毀長城,自失與敵,逼反了毛部將,耿精忠,尚可喜,等一干名未悍將為敵方而用,,,,豈知皇太極其人深謀遠慮,自知戰役層面上撈不到半點好處,乃巧施反奸計與無形,及談判遼東事宜,為崇禎皇帝而怒疑,不想他於部將不和,在去京師見駕時,他剛入城,敵將幾萬人馬殺到,瑤言自成,京機震動,被皇口小兒崇禎誤解,被千刀萬剮,百姓鼎嚇,菜葉蛋花汙身,何其悲也,袁崇煥之死千古奇冤,忠肝義膽,碧血丹心,是中華民族的損失慘禍,不敢想僅在百年後,被乾隆皇帝於以平反昭雪,其後代多人為一方大員,在反對沙俄入侵時,血染白山黑水,無愧於列祖列宗,中華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