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春晚都沒看,小時候絕對不允許

過年春晚都沒看,小時候絕對不允許

春節離不開春晚,

這是中國人多年來培養的“優良傳統”。

看了這麼多年央視春晚,

哪一年、哪些人、哪個節目給你印象最深呢?

一起來細數春晚裡的那些經典。

(堆砌節目單中)

誰是春晚臺柱子?

長達4個多小時的春晚舞臺,

平均40多個文藝節目,

要說誰是“臺柱子”,

忙上忙下的主持人肯定少不了。

在1983年第一屆春晚上,

並沒有固定的主持人。

而是由節目演員劉曉慶等四人串場主持,

後來才逐漸形成新老交替的主持人班底。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1983年央視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開場。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三十多年間,

從倪萍、趙忠祥到朱軍、董卿,

再到任魯豫、尼格買提搭檔,

主持人班子幾乎幾年一換。

從總數上看,

主持次數週濤排第二,董卿排第三。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除了主持人,

給大家帶來歡聲笑語的演員們,

自然也是主角。

我們統計十年間演員出現頻次,

上春晚兩次以上的個人和團體181個,

5次以上的只有30個,

演員流動很快。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但縱觀春晚三十餘年,

也有像李谷一、馮鞏、

蔡明這樣的“常駐”演員,

馮老師那句“想死你們了”,

幾乎從未缺席。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什麼節目“霸佔”節目單?歌曲最多

當然,大家最期待的

還是在4個多小時裡,

都有些啥節目呢?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看到沒?

歌曲類節目幾乎佔了一半。

上世紀80年代,

春晚開中國流行歌曲先河。

春晚第一年,

李谷一獨唱了《鄉戀》等6首歌,

第二年她唱的《難忘今宵》一直到今天。

1984年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

1986年蔣大為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1987年費翔的《故鄉的雲》,

1988年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

......

首首柔情,曲曲經典。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1987年費翔演唱《故鄉的雲》,鄉戀之音溫暖人心。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到了90年代,

《我想有個家》、《說句心裡話》、《濤聲依舊》、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霧裡看花》、《同桌的你》、

《大中國》、《常回家看看》

......

一經播出,在那個靠磁帶、CD傳播的時代,

一樣紅遍大街小巷。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1995年孟庭葦演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果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春晚捧紅金曲,

到了新世紀,

春晚則是在輸出的同時也在輸入。

那些年流行的歌曲基本都上了春晚,

周杰倫的《青花瓷》、蔡依林的《愛情三十六計》、

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林俊杰的《一千年以後》、

旭日陽剛的《春天裡》、周董的《告白氣球》

TF-BOYS的《青春修煉手冊》

......

(無心工作,小編一心想放假看春晚,節目名堆砌中......)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2016年春晚,00後組合TF-BOYS演唱《青春修煉手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三十多年的春晚歌曲,

引領了華語音樂的風向,

也被華語音樂風向引領著,

很多成了KTV必點歌曲。

什麼節目給你印象最深?小品少不了

與歌曲相比,

春晚中以喜劇表演為主的相聲、小品,

雖然平均每年僅五六個,

但卻給人們留下了最深刻的歡樂記憶。

1984年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吃麵條》,

開了春晚小品的先河。

而後的三十多年春晚節目中,

出現了太多經典。

(繼續堆砌節目單中......)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1984年小品《吃麵條》中的朱時茂。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此包裝》中趙麗蓉的說唱RAP

“春季裡開花十四五六,

六月六啊我看不出我春打六九頭”;

《昨天,今天,明天》中趙本山的那句

“改革吹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

趙本山、範偉和高秀敏合作的《賣柺》、《賣車》中的

“緣分啊”、“謝謝啊”和“沒病走兩步”;

黃宏和林永健合作的《裝修》中,

“大錘80,小錘40”

和吐沫橫飛的“幹嘛呢”;

沈騰、馬麗等人合作的《今天的幸福2》中,

毒雞湯“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無邪)”

......

這些經典小品中的臺詞和配樂,

至今仍深受廣大UP主喜愛,

一度是B站鬼畜視頻的重要素材,

無數人逃不脫命運安排的洗腦BGM。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1999年,崔永元、趙本山和宋丹丹合作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不過,

春晚小品絕不是搞搞笑那麼簡單。

我們統計了十年春晚小品發現,

出現最多的角色是城市基層服務者,

從第一個小品《吃麵條》開始,

保潔、保姆、保安、

廚師、搬運工、

農民工、飯店服務員

......

無數小人物的故事通過小品上了春晚舞臺。

过年春晚都没看,小时候绝对不允许

春晚農民工表演“專業戶”黃宏,2005年春晚小品《裝修》。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除此之外,

小品還不斷吸收新的社會角色,

如淘寶店主、外賣小哥、詐騙者、

售樓小姐、代駕、房產中介

......

緊跟普通人的生活熱潮,

春晚也在改變。

看完這些節目,是不是滿滿回憶?

雖然現在大家口味和笑點都高了,

但春晚仍是時代的記憶,

是一家人的溫馨回憶。

難忘今宵!

(放假啦!春節快樂!)

設計:許驍

校對: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