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拋棄崔鶯鶯後求複合,崔鶯鶯回敬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言

眾所周知《西廂記》是大團圓結局,張生和崔鶯鶯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是王實甫美化後的結局,真正的結局是張生拋棄了崔鶯鶯。

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最早見於元稹的《鶯鶯傳》,而傳說這《鶯鶯傳》的原型就是他和初戀崔雙文。

兩人的故事始於“英雄救美”。

元稹拋棄崔鶯鶯後求複合,崔鶯鶯回敬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言

元稹有段時間遊歷天下,到了蒲州,暫住在城外的普救寺。

當時崔雙文跟著她的母親也暫住於此,孤兒寡母,又帶著鉅額財產,附近盜匪猖獗,崔家上下很是不安。

崔雙文的母親出身鄭家,和元稹的母親算是同宗,論起來,算是他的姨母。

出於這一層親戚關係,元稹就委託蒲州的將領照看崔家。

崔姨媽很感激元稹,設宴款待,還讓崔雙文當面拜謝元稹。

元稹見了花容月貌的崔雙文,一時怔住了,過後念念不忘,屢次三番地託婢女紅娘為他給崔小姐傳書。

崔雙文一開始是不搭理元稹的,然而好女怕纏郎,崔雙文最後還是被元稹的痴情所打動,兩人在紅娘的掩護下暗通款曲。

但是好景不長,後來元稹上京赴考,卻無奈落第,然而他並沒有返鄉,而是繼續留在京中。

元稹拋棄崔鶯鶯後求複合,崔鶯鶯回敬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言

當時元稹要離開的時候,崔雙文的心中就有預感,他不會再回來了。

但是對於這段感情,她還是抱有幻想,所以在得知元稹落榜後,她還寫下一封信安慰他。

可是崔雙文沒想到的是她的滿腔情意,卻被元稹當成談資。

元稹常常將這封信拿給友人看,吹噓崔雙文對他的痴戀。

到了這裡,元稹和崔雙文之間所謂的愛情早已變質。

他能將這事當成談資,說明他和崔雙文已經成為過去。

後來有人問他為何要拋棄崔雙文,他是怎麼回答的呢?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

也就是說他認為崔雙文是惑人的尤物,害怕她耽誤了自己,所以才不得不割捨。

元稹拋棄崔鶯鶯後求複合,崔鶯鶯回敬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言

說來也是可笑,明明一開始是他先追求崔雙文的,可是在到手後,卻又無情地將對方拋棄了。

始亂終棄也就罷了,偏偏還來了這麼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崔雙文遇上他也算是倒了八輩子的大黴。

再之後,元稹迎娶了高官之女韋叢,而崔雙文在苦等無果之後也另嫁他人。

在兩人各自都有了新生活之後,元稹竟然厚顏無恥回過頭來找崔雙文。

當時他以表兄的身份上門求見崔雙文,而崔雙文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回敬了一首詩,卻罵出千古名作。

全文如下:

棄我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元稹拋棄崔鶯鶯後求複合,崔鶯鶯回敬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言

“棄我今何道,當時且自親”,當初我們海誓山盟,可是中途你卻拋棄了我,短短10字便將崔雙文的怨恨寫到了極致。

在元稹離開後,她也曾有過期盼,可是當得知他娶親時,她就已然明白此生她都等不到那個良人了。

幸而她不是固執之人,而且她還有寡母和幼弟需要照顧,所以她決心拋棄過往。

但是她的心中對於元稹還是有怨念的,畢竟那是她的初戀。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這兩句是她對元稹的忠告,也是最為人所稱道的兩句。

她希望元稹可以將從前對她的情意,放在眼前人的身上,好好珍惜眼前人。

這得有多大的胸襟,才能再被拋棄後,說出這樣大氣的話,可見崔雙文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子。

全詩寫的很是直白,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尤其是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這10字是千古名言,後來晏殊在《浣溪沙》中更是直接引用,“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元稹拋棄崔鶯鶯後求複合,崔鶯鶯回敬一首詩,其中10字是千古名言

而元稹聽崔雙文的這首詩後,也覺得很是羞愧,便離開了,從此兩人再也沒見過。

也許崔雙文也沒想到她脫口而出的四句詩竟成了千古名作。

可惜的是元稹終其一生也沒有領會崔雙文詩中的含義,後來他又傷透了許多女子的心,成了唐朝最花心的渣男。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