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從什麼朝代開始的,為什麼?

王國士227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拜年的由來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於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緻美觀的飾盒裡送給親友,以示莊重。今日中國民間,“拜年”已成為一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和同事們,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每逢春節,通過拜年這一特殊交際方式,既表達相互間的祝賀與祝福,又有利於增進友誼和聯絡感情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之。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祝您新年快樂,大吉大利[祈禱][祈禱][祈禱]







閒一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時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外語控Lingoholic


春節源於哪個朝代,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虞舜說,有殷商祭神祭祖說,有西漢武帝說,至於哪種說法準確,因為時間太悠久,已經無法確定了。

虞舜說是歷史最悠久的關於春節來源說法,傳說四千多年前,唐堯禪位給虞舜,虞舜登級坐殿的這一天,正好是陰曆的大年初一,他率領群臣祭拜天地繼位為天子,這便是新年的由來,也就是春節的開始。

春節又叫年,傳說遠古時候年是一種野獸,年獸長得形貌猙獰,生性兇殘,而且口味繁雜,上至飛禽走獸,下至鱗介蟲豸,無一不吃。他有一個特別的愛好,一天換一種口味,人的口味也是他喜歡吃的。年獸很兇猛,各種動物都怕他,人類更是談年色變。

但人終究是人,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他發現了年的活動規律,也發現了年獸的喜好與恐懼。年吃人的時間,正好是春節那幾天,所以對人類而言,這幾天就叫年關。

年最怕響動,最怕火光,所以人類發明了爆竹。因為年那幾天要吃人,所以一家人要守夜,防備年獸的襲擊。因為吉凶難測,所以人類要祭祖,求祖宗保佑度過年關。因為害怕,所以許多人擁擠在一起共同壯膽。一直到天亮,沒有遭到年獸的襲擊,人們就互相祝福慶祝,久而久之稱為拜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