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價再漲一倍,會怎麼樣?

FilmDance


其實這種情況現階段是不可能發生的,如果長遠那不好說,畢竟這十年來我們的房價上漲了遠遠不止一倍,那麼現實中房價在短期內上漲有可能嗎?這就涉及到戰略跟政策的問題了。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房價在短期內可能就是1年內上漲了一倍會發什麼。

房產的特殊情況

其實房子的經濟屬性一直很特殊,它的價值構成也很複雜,所以房子的價值並不取決於它的自身價值,往往受周邊和政策影響,當然是否升值也取決於此。你看看現在學區房的熱度,房地產商打出的廣告就知道,什麼周邊配套商場,學校,離地鐵口近等等,而且隨所在城市的情況,地段價值等等都會有所影響,可能同樣的一個開發商在不同地方建造同樣規格的房子價格都會相差十萬八千里。

然而漲幅情況也根據不同城市房產價格的基數不同也有所變化。一線大城市的房價本來就高,比如兩萬漲了一倍到4萬,你覺得更高了,而小縣城可能房價2000漲到4000,也漲了一倍,你也覺得並不是太貴是一個道理,基數不同,漲幅的落差也就不同。

我國在幾年前不斷出臺了一系列抑制房價的政策包括限購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緩解了房產投資的熱度和房價的上漲,那我們假設一二線城市房產真的上漲了一倍會怎麼樣呢?房產畢竟是商品對現階段的中國人來說是剛需,不管房子價格多高,只要有人需求接盤,它總會有市場。

急速的上漲必然再次炒熱整個房產市場,就跟股票樣,大牛市你叫人家收手可能嗎,大量的資金還是會投入進去,大家只看到房產的大熱,誰會知道自己是不是那個最後的接盤俠呢,大量的資金繼續抬高房價,到了節點,最後接盤的人大量的資金套在了房產裡。造成大量資金無法流動,房產過剩,其他行業資金流動下降,整個經濟生產活動滯後,最後還不是被迫降低出手回籠資金盤活市場,大量資金損失,苦的還是最後投資的接盤俠。

隨著城市化擴張的快速腳步,房子價格隨著區域的聯動發展被帶動起來也是正常的,但是房產的投資週期是很長的,堅守著虛高的價格,不僅不利於資金流動,還會對市場造成不利的影響。

總而言之,房產在短時間內漲一倍不僅讓投資者的流動資金陷入困境,還會讓真正剛需的人無從下手,對整個市場經濟活動造成很不利的影響,所以還是希望它不要出現太大的波動能夠良性的進行下去。


MR火羽白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老北京人,在三環有三套房,家裡兩個娃。這些年房價長了N多倍,所以理論上資產也翻了N倍。他說他不幸福,光有資產沒有錢花怎麼辦。房子漲再多你敢賣嘛?一個娃一套,夫妻一套。賣了住哪?

對於不想挪動的人,漲再多倍對他都沒影響。

對於願意挪動的人就是財富,賣了北京的去其他低價的地方生活。再買幾套放著等增值,然後繼續賣了再換地方。

所以漲多少倍有沒有影響得看人。


說說房那些事


不要說再漲一倍。只要維持不動,讓現在缺少房子借錢貸款去買房,到時候三個結果:直接債務危機全面爆發;貨幣直接貶值到一文不值;拖垮經濟其他產品和服務相繼關門破產,進而債務危機慢慢爆發。

一、債務危機爆發,這個是必然,按照現在的房價和收入。只要真的缺少房子不顧自己收入能力去到處借首付、銀行貸款買房。買了房子不出一年全部斷供,房子拿去拍賣再也沒有接盤俠,債務危機就全面爆發,到時候房子沒有了欠銀行一屁股債務。這種在國際上叫做債務陷進。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寧可貧窮落後也不願意國際上發行債權和借錢原因。國家敢這麼去發行債權去借錢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或者貨幣國際通用。比如美國老子貨幣世界貨幣,你要是催老子急了打不死你,賴賬怎麼了,你奈我何。我債務再高我還繼續發行國債。如果你收入能力還不起房貸、連首付沒有,你敢去銀行貸款買房,除非你本來就不打算還銀行了,直接強佔房子,銀行趕你出去你就和他幹架。就像美國要是逼他還債急了,打死你哈哈。也像大家說的福建某某村,專門搞套路貸的貸款,貸了就不還,你要是來村裡要錢,村民們全部起來打死你,我憑藉本事貸的錢,憑什麼還你。

二、貨幣通貨膨脹一文不值,我們現在貨幣印的起180多萬億,我們房地產市值已經400多萬億。市場至少有50%房子是多餘的,要是按照這個房價套現出去,我們貨幣至少還要印200萬億。市場總計就有380萬億貨幣,我們2018年GDP才90萬億,錢是gdp多3倍以上。到時候市場什麼都沒有就是錢,錢遍地都是,真的馬雲說的世界上最容易得的就是錢了,也就是大家說的:要是都賣掉房子不都是百萬富豪了嗎?到時候恐怕物價飛漲了,到時候迴歸糧票、布票時代。因為錢就是廢紙了。不過好在市場多餘房子90%以上是無法套現的,因為限購限貸了,現在知道為什麼限購限貸不可能放開了吧,放開的結局大家都不會想要的。

三、拖垮經濟,其他產品和服務相繼關門倒閉,債務危機也慢慢爆發。這個道理在這裡,要是現在房子真的讓剛需接盤,接盤了完全喪失消費能力。其他產品服務都會變得多餘的,全部失去需求市場。要不學習拼多多超低價、低到沒有利潤。依賴燒錢虧本做福利來給大家就可以了。看看2016和2017年房價大漲套了一部人進入去實體和服務業怎麼樣就知道了,連電商都受影響呢。2016和2017房價大漲後,大家都說生意不好做,很多實體和服務都不得不關門、裁員、降薪、破產,現在做實體和服務的很多都在賣房還債呢,不少變成了老賴,要是按照現在房價再讓更多人進去,大家以後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劉華銀mark


2019年,房價再次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主要話題。

2008年,全民熱議房價是經濟危機後刺激經濟增漲的房地產行業行嗎?

而今年則不同,因為今年我國的房價已經來到了一個拐點。

之所以蒼穹稱今年房價拐點已現,作為一個在房地產工作了17年的策劃老兵,我的依據與他人略有不同。

蒼穹對於房價漲一倍的觀點是:

今後房價不但不會再漲一倍,而且很難再達到17年的價格頂峰

觀點的依據:

1.房地產調控空前嚴厲

A“住房不炒”“限購令”等宏觀政策

B“積分落戶”、“撤銷或改變學區房劃片政策”等中觀省市政策

C限售令及房價漲跌限制

無一不折射出政府保民生的堅決

給政策一個贊~

2.房地產領域熱線已經流出

<strong>

熱錢在持續和加速中撤出離樓,已經轉而流向股市、理財、科創領域。棄房選股,即是經濟轉型的必然結果,也是熱線流動的真實寫照。

<strong>

3.已經遠遠超過家庭平均可支配財富及購買力

00後的父輩多為70後、80後早已給子女儲備了所需房產

綜上所述:房價不可能再漲一倍

<strong>


熾焱爍蒼穹


如果真的上漲這麼多的話,那就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

現在我所在的3線城市來說,好的地方都在1萬1到1萬4之間,這個價格已經要過了平平常常老百姓的極限了,我們城市的老百姓。

如果再次向上漲一倍,那麼會房子還沒有買房的的人,徹底失去買房的念頭,因為已經超出他的能力太多了,太多到無法接受,無法承受的地步了。

那樣的房地產市場,將會沒有買方,你想賣都沒有人去買,說句不好聽的的,將會直接房產宕機。

沒有交易的房價,只是個數字,沒有任何意義。


峰神pHq


第一,房子漲多少以前看發展,位置,供求等因素。現在漲多少隻看一個因素,接盤俠沒那麼多資金接盤了,有點資金的早已經接盤了,剩下的都是更窮的,就是在降一半,他們仍然買不起。這就是現在很多城市再搶人,搶人就是搶潛在的買房者。第二,70後80後主力軍購房者的時代過去了,現在是90後,絕大部分的90後都有信用卡,存在過度消費的行為,他們沒有必須買房的觀念,更沒有攢錢買房的習慣,更沒有錢去買房,他們每個月能養活自己就很好了!第三,依託房產經理的時代過去了,可替代房產建設的水泥,鋼筋工程通過大量的高鐵建設,高速建設等基建能夠代替。第四,就是炒房者不會再這個價位繼續跟進炒作,他們反而會急於變現。最後,現在房價並不是不降,而是不能猛降!


一木又一木


只討論北上深。限購全部打開。很快你就看到了。其他區域不討論。會怎麼樣?持有房產的人:翻一倍剛需還是剛需。貸款買房的心態也就好了。自認為有本事的人同時也有多餘的資產拿來抵押貸款嘗試投資或收租。一切會比現在更和諧。無房產的:永遠固化了唄。


磐石般若


如果房價在翻倍,我肯定會賣掉一套房子,然後去國外購買房產先把女兒移民國外上學。


li188188


建議可以減輕首付比例,日本、美國等國家可以達到零首付!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做到零首付?這樣可以釋放剛需來買房、也可以釋放已經有房點想改善居住環境的、希望搬家去學區房的一部分人群。讓步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可以買到房子安心立業!房價上漲的原因很多,但是大眾都希望有好的生活環境!


美好KK


房子只會帶來每平2500元的GDP就是就業機會,而賣出一萬幾萬每平米確佔用大量M2,虛空幾倍,十幾倍。對社會無貢獻,不會增加業,是虛擬GDP。所以說它就拖住了實體制造業。也就是佔用資源過大,百姓錢被虹吸在房上。銷費在其它領域減少。製造業活不下去?根本是平衡消費。平衡資源,平衡市場。不然危險,一軍突起可以,但對就業少,佔M2是自身幾倍,十幾倍的貨幣。這是高房價必死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