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孩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體育快遞員


晚上好,非常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看來這是一位非常重視孩子教育方法問題的家長,能夠找出問題的關鍵點!以我以前的輔導機構工作的經驗來看,如果要孩子又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這裡面必須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的,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改善!

1、培養孩子的興趣!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吃飯的時候,總是挑自己喜歡的菜吃,其實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首先孩子要從心底裡,愛學習,想要主動的去學東西,這樣孩子才會全心全意的投入自己的精力去學!如果學的很好,取得了好成績,不僅老師會表揚,家長也會表揚,孩子當然會很開心啊,這樣他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枯燥無聊的事情了!從孩子的興趣點出來,來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是第一步!

2、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現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的,對孩子來說,一切事情都可以包辦,偶爾孩子做一件事情,沒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挫折,覺得我為什麼會做不好了!其實,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強調要寶媽親自帶孩子的原因,畢竟老人家與我們的育兒觀念和思想不同,老人家過於溺愛孩子,但寶媽們一般都有很強的原則性!孩子做的不好的時候,媽媽會鼓勵,但爺爺奶奶就會直接包辦了,長此下去,孩子永遠學不會,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自信心還是會受打擊~

3、家長以身作則!其實我一直說,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是自我修煉的一個過程!其實大家都愛玩兒啊,因為玩兒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變成一個主動學習的孩子,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這樣孩子看到了家長的示範,也會慢慢愛上學習的,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以上幾點,是我以前的輔導機構任職時的一些小經驗,僅供參考!手工碼字,你的每一次點贊,每一個轉發,每一次收藏,都是我不斷成長的動力!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分享育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先媽育兒


其實這個真難回答!我想說一點就是當每天的計劃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一切也就順利成章了!比如我家小朋友一年級,每天晚上半小時閱讀時間,已經堅持了一年半將近兩年了,所以現在晚上半小時雷打不動,到點他自己會去找書看,連大年30晚都沒落下,而且自己也會有計劃的去選擇書籍!當平時的行為習慣養成,自然而然心理也會接受,這樣就化被動為主動了


沫沫1408037


是鼓勵與認可,它給予孩子一種信任的寄託,孩子的心靈是純潔單純的,他定會回報你的信任,奮發向上,一旦他決定彙報你的信任與鼓勵,定會投入大量精力努力學習,最終成績定會漸漸變好,與你的鼓勵相輔相成,形成良性循環。

我以我親身經歷為例:在我小時候1至4年級,我成績很差,媽媽卻又總是拿我和成績好的孩子作比較,經常因為成績打我,罵我不爭氣,然後和我一塊哭,說我不是塊讀書的料。

在五年級時,由於爸爸工作原因轉學到另外一個小學,第一學期開家長會,新班級的數學班主任老師第一次和家長見面,當時喊到我媽媽發言,因為成績差排名靠後,媽媽也很難為情,說明問題的同時一直在數落我,至今我都記得,很多雙眼睛看著我,彷彿在同情一個柔弱的小貓,我當時真是難受的無地自容,情不自禁的哭了。

當場老師沒有說啥。在家長會結束後,老師單獨喊了我和媽媽,誇了我在學校的各種優點,團結同學,富有愛心,是周圍同齡人玩伴時的香餑餑,讓我媽媽多現我的優點。後來老師常常會特別關照我,經常誇獎我,哪怕我考的不好,他也會以鼓勵為主,說這段時間很努力,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考好之類的話積極引導鼓勵我。

幼小自卑的心靈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與肯定,彷彿從未見過太陽的小草終於得到了初升朝陽的滋潤,我踏踏實實跟著老師認認真真的學習,放假也把自己關在家裡按照例題認認真真去模仿去專研難題,當時的心裡充滿著能量,一心想回報老師的信任與鼓勵,後來慢慢的,成績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爬。成功的變成了同齡人中成績優秀的孩子,考上了在我們那邊看來還不錯的大學

現在雖然已經工作,但我還時常去看望我的小學啟蒙老師,真的,未成年求學階段身邊的老師或者家人的鼓勵真的可以給予無窮的動力,給予那個年紀的小人兒,一種被認可想要報答相信的強烈信念,鼓勵與認可,真的是對於學生來說最珍貴的東西


人生百態心靜浮沉


‘’要我學"理解是被逼著學,‘’我要學"理解是我願意學。‘’要我學"和‘’我要學"是兩種意識形態,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截然不問。‘’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要注意引導,培養良好學習行為習慣,教育幫助主動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成績,習慣決定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只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老師不逼,家長不逼,到時候主動學習了。我自幼勤奮學習,養成習慣。老師不逼我,父親整日忙於工作,也從不逼我。當上教師後,我也積極引導學生不要老師逼著學,逼著學,不是真心願學,也學不好,考不出好成績來。只有自己願學,才能學好,才能走出一片藍天。


用戶4914623910009


你提的問題非常好,是很多家長急需的,但是實際辦法不多,我找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操作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從要我學轉化到我要學。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首先呢,是態度。那麼怎麼樣來端正態度呢?苦口婆心,沒用。我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實用的辦法:就是再家裡啊,備一塊白板,這白板上面可以放上學習的目標、計劃、課程表啊,學習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要背的一些單詞啊,或者是一些圖表啊等等。但是,還有一個東西我們可以寫在最上面,最醒目的地方,那就是自我激勵的一句話,這個呢,就像人做禱告一樣,要求孩子啊,要每天去重複。一句話重複得多了,它就能夠進入到潛意識裡面,成為人的潛意識裡面的一種認知。也就是說這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會讓人的意識和身體都被引導過去。我們發現有時候說謊說得多了,也把他當成真話了,就是有這種情況,人的心理機制確實是這樣子的。我們只要讓孩子啊,能夠重複那句對自己有用的自我激勵的話,就可以逐步地去改變他對學習的一種態度。比方說,我超級喜歡語文!我肯定能把書讀好的!這樣的話,剛開始說的時候,你別看他不信,但是他堅持得久了,就會成為孩子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這是很有操作性的一個辦法,大家可以去試一下。

第二個學習習慣和方法層面,我覺得要強調一個“四環學習法”,就是從預習、上課、複習、作業四個環節,去抓孩子的學習,把這四個環節啊,做完整,做紮實。讓孩子能夠在學習中找到規律和方法,發現樂趣。而預習、上課、複習、作業,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後,說一下,很多孩子學習知識不能活學活用,不能把知識融會貫通,就會變成死的知識,我們需要讓孩子通過觀察生活,思考解決一些日常生活當中的問題,這樣他的綜合能力也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其實,等到他的綜合能力提高的時候,他的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洋蔥叔叔有故事


一個孩子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那就是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有了質的提升了。

二者平時的表現不一樣:

1.“要我學”的主要表現有:

老師佈置的作業有多少就做多少,絕不多做一題;老師佈置了的,也想辦法打折扣;週末和假期作業能拖就拖,拖不過去了,就趕就抄,就扯謊說忘記帶了;一學習就不斷上廁所、喝水,不一會兒就疲倦了,注意力始終集中不起來;你一談學習,他就把話岔開或者充耳不聞;課堂的表現,大多時候目光是遊離的、眼睛是無神的;整個臉上是麻木的,基本提不出什麼問題;什麼都不懂又無所事事;他們的愛好在校基本是打跳,業餘時間基本是追星,回家就與家長周旋著看電視玩手機……

2.“我要學”的主要表現有:

  • 老師佈置的作業,總是第一時間完成。我看到外語作業完成得快的,老師發完試卷剛回辦公室,就有學生來教試卷了;我佈置的生活積累作業,是每週交一次,有學生星期五就放在我辦公桌上了;數學學科,有學生提前預習幾章,多比同班同學做1-2本資料。
  • 思維不易受環境影響。一做作業就如進入無人之地,哪怕周圍同學打跳吵鬧得人聲鼎沸,他們也能鬧中取靜,沉浸在學習的世界裡。

  • 喜歡談論學習上的事。他們一談到學習,就兩眼放光,窮追不捨,積極思考,不斷提問。而且不止書本上的學習、不止是與考試有關的學習。
  • 課堂上的表現總是激勵著老師講課的激情。目光是集中的,眼睛是有神的,整個臉是充滿光彩的,隨時都能融進老師的思路,隨時會爆出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見解有時候是連老師備課都沒想到的。
  • 他們的興趣廣泛,閱讀廣泛。喜歡文科的就喜歡閱讀那些名人故事、身世、奮鬥史。喜歡理科的,就喜歡閱讀科技發展的前世今生,瞭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我班上屆一個優秀的男孩子,對各種品牌的車和手機的性能、構造,說得頭頭是道。

二、造成兩者表現差異的原因一般有:

1.身體健康度的差異。

不少科普文章都介紹過,缺鋅,好動而注意力不易集中;缺鈣,深睡眠少,易造成白天精力不旺盛,學習上就力不從心;還有其他身體健康與不健康的差異等。

2.先天的差異。

就是人們常說的天賦的不同。天賦好的,老師一點就通,有時還能超越老師講的範圍,向前學去很遠;天賦差的,哪怕講十次八次,他頭腦仍是懵懂一篇,很難有清晰的思路。

3.家庭營造的氛圍和教育理念的區別。

教育理念好的家長,總是給孩子以鼓勵以正能量,在孩子不能進步或是遇到困難時,在孩子面前不急不躁,總是能想辦法激勵孩子努力進取。

忙碌的家長問題不是很大,因為他們在忙碌之前會給孩子安排好生活,會給孩子講怎樣才能使父母放心、自己以後怎樣才能不像父母這樣累。

最怕的是比較清閒的家長,生活懶散,不能給孩子樹榜樣。我隔壁班一個家長,不用上班就睡懶覺,孩子早自習前必須把他的早餐買來放到床前才能去上學,不然就會捱罵捱打。有的清閒的家長一坐下了就玩手機、刷抖音。有的家長則是一有空就約上朋友打麻將等等。有的家長有說不完的抱怨,孩子聽到的是每一個成功者都是運氣好都是有關係。生活在這樣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天賦再好也難於發揮。

4.孩子學習能力的差異。

學習能力是指一個人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的綜合體現。

“要我學”的孩子,一般都是學習能力不強的孩子。從上面的分析中,大家也知道了,這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積極、學習興趣不濃厚、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

“我要學”的孩子,一般都是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從上面的分析中,大家能知道。這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積極、學習興趣濃厚、善於抓住上課時這個關鍵時間、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學習效率高。

三、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的一些建議:

從上述分析中,大家不難明白,身體不夠健康的是極少數,最根本的還是要改變“要我學”的孩子的學習態度、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家長不斷提高教育理念。所以,我提出如下一些建議:

1.老師找到孩子能進步的突破口。老師摸清“要我學”的孩子的基礎停在哪個層次,就給他從哪個層次抓起走。

我們班上的一個學生,語文的聽寫幾乎要錯一半,拼音大都不規範,作文素材積累作業中詞語積累部分,他就積累如我們、現在、今天、同學這類詞來湊字數,毫無語感;書寫是大一個小一個的,毫無美感;作文不知所云,生活積累常常寫不足字數;古詩背得到寫不出來,因為不會寫字;考試成績150分的題就在60分左右。

經過多次交流個別輔導,我發現這孩子是不知道怎麼學。於是,我從一些需要識記能力的任務入手來幫他突破。如:聽寫之前,我先讓他在我這裡一個個理解、讀正確、寫正確,結果正確率明顯上升;古詩的學習,也是在班上集體默寫前,先在我這裡背熟,回家在家長那裡默寫,正確率上升得更快;古文的學習也與古詩的學習一樣的方法;生活積累,我是先以我上的一節課為例,為他我這節課講了什麼、你學到了什麼、其中那個的發言你印象最深,把這些按順序記下來,就可以了。以後他的生活積累了,真的就記錄每科的上課情況,和自己的學習收穫。這學期期末考試時,語文終於及格。


教會孩子怎麼做,不斷給她成功的自豪感,漸漸進入良性循環,一切都會好起來了。

2.家長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捨得花時間和精力陪孩子。

“要我學”的孩子,因為是被動學習,所以該了許多學習上的賬。我的許多家長明白這個理後,紛紛改變原來家庭氛圍,改變自己的言行,來陪伴自己成長。

小琴(化名),自由職業,家庭寬裕,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學習是把孩子交給輔導機構,生活是把孩子交給公公婆婆上。自己喜歡與朋友一起遊山玩水、打牌跳舞。朋友們都羨慕她的逍遙自在,她也引以為豪。可是,孩子上了初中,150分的題就只能在100分左右徘徊,有時還不及格,在班上已經算墊底了。

小琴這下急了,聽了我們的建議,推掉一切朋友間的活動,做到只要孩子在家就一定在家。孩子讀的整本書,自己也讀。堅持三年,孩子順利考上我們當地的重點高中。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心理依靠,他們才能放鬆身心,毫無顧慮地投身於學習。

小結:有教育名家說過:教育,是一門等待的藝術。因為“要我學”的孩子,該的賬太多,所以,作為老師和家長按上述方法去做的過程中,孩子的學習一定會有起伏曲折,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能堅持,不抱怨不放棄,那麼,就會有更多的孩子變成“我要學”的孩子!


語文思維


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老師要著重從思想上經常做好以下幾件事。

1.講故事。講成功和失敗的故事,從正反兩方面講。如蘇秦、朱買臣。還有范仲淹、周恩來等勤學故事。

2.背古詩。如陶淵明《雜詩》“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等。我編有《歷代豪放詩詞精選》即將出版,需要的可留言,到時聯繫您。

3.看電影。如《風雨哈佛路》《摔跤吧爸爸》《童夢奇緣》等。

4.記名言。如蘇軾“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本號有王老師說不斷更新中,請持續關注。

5.讀文章。如冰心《談生命》、朱鐵志《優秀是一種習慣》、培根《論求知》等。

這些要長期堅持做,有三五年的規劃,可以持續考評進階。當然,再多方法也叫不醒想睡覺的人。有時,我們也不能理解不學習的人思想狀態。一人人的思想決定他的行動。老師還要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用知識之美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看完點關注的都是好頭友。

學習動機的激發指使潛在的學習動機轉化為學習的行動。學習動機的激發在於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轉入活動狀態,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

(一)堅持以內部動機作用為主,外部動機作用為輔

利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新穎性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可採用有趣的與變換的形式,防止學生覺得單調枯燥。

內部學習動機也可通過使用有趣的材料和使用各種呈現的方式來增強,如利用電影、錄像等手段,採用遊戲與模擬等方式。可因勢利導,促進學習興趣的遷移。

(二)實施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認識興趣和求知慾

實踐證明,在正式講授教學內容之前,提出與課文有關的一些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是激發學生認識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如中學物理課或化學課上,先做實驗然後從中提出問題,也是激發起學生原有的動機的好方法。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製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不協調——探究——深思——發現——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協調”必須要設置疑問,把需要解決的課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於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之中,在他們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從而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

(三)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

讓學生及時瞭解自己學習的結果,會產生相當大的激勵作用。反饋可用來提高具有動機價值的將來的行為。因為學生知道自己的進度、成績以及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成效等,可以激起進一步學好的願望。同時,通過反饋的作用又可及時看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及時糾正並激發起上進心。學生剛剛留下的鮮明記憶表象,滿足其進一步提高學習的願望,增強學習信心。評語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啟發性和教育性,使學生受到鼓舞和激勵。

(四)正確運用競賽、考試與評比

1.適當開展競賽

一般認為,競賽是激發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良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因為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勝性動機和求成的需要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所以多數人在競賽情況下學習和工作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然而,競賽有時也具有消極作用,過多的競賽不僅會失去激勵作用,還會造成緊張氣氛,加重學生負擔,有損學生身心健康。為此,競賽中應儘可能地做到以下幾點:

(1)按能力分組。

(2)按項目分組,使不同特長的學生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3)鼓勵學生自己和自己競賽。

2.正確運用考試(測驗)和分數

學生們中長期以來流行著“分(兒),分(兒),學生的命根(兒);考,考,老師的法寶。”的口頭禪。這種情況下,測驗和分數不僅不能成為真正激發學習動機的手段,反而成為“為分數而學習,為考試而奮鬥”的根源。以分數作為教學質量和學生水平的唯一標準是片面的;然而,全盤否定考試,否定分數,出現了像十年動亂期間的“白卷英雄”也是另外一種極端。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運用測驗和分數為學生提供一些信息,將其視為掌握知識程度的衡量標準,而不是能力的衡量標準;視其為個人努力程度的標誌,而不是與其他人比較的尺度。有的英語教師在每次上課前進行幾分鐘生詞小測驗,對學生及時複習、多記單詞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3.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

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的作用,主要是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強化,從而鞏固和發展正確的學習動機。一般說來,表揚、鼓勵比批評、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因為前者能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後者則會挫傷兒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赫洛克所做的實驗說明了這一點。他對106名四、五年級的學生練習難度相同的加法共五天,每天15分鐘,但受到的反饋卻不同。赫洛克把被試分為四個等組。其中一組為控制組,只練習,主試不給予任何評論。而其它三組則為實驗組。其中第一組每次都是由主試宣佈受表揚的兒童的名字;第二組則為受訓斥組,也宣佈名字,嚴加斥責;第三組則為受忽視組,只是聽其他兩組受表揚和訓斥。結果在五、六天中練習的平均成績很不一樣。受表揚組從11.5分上升到20分,第二組從11.5分上升到13.5分,第三組仍然保持在11.5分上,第四組成績則下降。

(五)注意內外動機的互相補充,相輔相成

認知心理學強調學習的內部動機。然而只依靠內部動機,學習的需要會衰減,而只依靠外部動機,它沒有足夠力量。比如,在使用外在獎勵時,不應側重獎勵學生的智力,而應側重獎勵他們的努力與進步,應培養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年幼兒童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尚不成熟,需要更多一些外部鼓勵;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教育的作用,學習的內部動機逐漸增強。

(六)注意個別差異

在激發動機時,教師應特別考慮到學生的個別特點。

1.以每個學生動機中獨有的優點補償其弱點。

2.幫助每個學生確定個人的具體學習目標。

3.教學工作要用足夠的變式和不同的進度,使每個學生有機會成功。

4.針對學生本人對其學業成敗的歸因,採取幫助措施。

其中,特別要注意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歸因要科學客觀。

以上對學習動機的理論建構和實踐應用的論述只是作了擇要的介紹。學習動機是複雜的心理活動,它的各種規律還有待於作進一步的研究。


故事語文教室


給你講一個例子

有這樣一位家長,當孩子考了100分的時候,他很開心,給孩子各種獎勵,還當著親朋好友的面各種炫耀。而當孩子不管如何努力,一旦考不到100分,就會對孩子謾罵,逼著孩子學習。時間久了,孩子便形成了一個思維,只要能考100分,什麼手段無所謂,於是孩子開始抄襲作弊。然而越是作弊成績越不好,就會受到家長更嚴重的謾罵,而越是謾罵孩子越是叛逆,越是怨恨。

還有一位家長,每次孩子考到100分,欣喜若狂的跑到他面前時,他都會輕描淡寫。而當孩子自覺得學習,熬夜看書時,他便會大加讚賞。時間久了,孩子便形成了自己學習的好習慣,而當這個習慣形成後成績也一直居高不下。

雖然這只是一個例子,據說前者是中國家長,後者是美國家長,是否屬實,沒有考證,考證也沒有多大意義。

這個例子卻說明了教育過程中的一個問題。

那就是我們該鼓勵孩子達到的結果,還是鼓勵孩子學習的過程?

顯然好的結果不一定經歷好的過程,但好的過程一定有一個好的結果。

如果想讓孩子變成“我要學”,不防多對其學習過程進行鼓勵刺激,讓其形成好的習慣。而不是一味的強迫其獲得好成績。


話匣子紅追


其實,就是要孩子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我也一直在想辦法去解決!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也嘗試了一些方法和方式,不斷的學習和總結方法和經驗,因為我也是在不斷的摸索過程中,這裡面總結了自己的一些方法,只供大家參考,也請大家積極評論,共同出謀劃策!

在說我的一些方法和經驗的之前,我先說一下目前大部分孩子的一些狀況!

分析一些原因,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

不好狀況如下:

  1. 孩子缺少更好的家庭教育,親子關係!
  2. 孩子的條件太優越了,在某些方面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3. 比學習更有吸引力的東西越來越多,手機,平板遊戲等!
  4. 孩子自覺性越來越差!
  5. 孩子缺少基本禮貌禮儀!
  6. 孩子的吃苦耐勞沒有了!
  7.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
  8. 孩子也越來越自私!

等等。。。,說到這些都會在某些方面影響到孩子的自主學習!

瞭解孩子的這些原因才能夠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才能夠知道如何解決孩子的一些問題!

我覺得如果要改變這樣的問題,就要從根本上來解決!

不論是對於小孩子還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下面的方法我覺得都是適用的!

結合我多年帶孩子的經驗,以及不斷學習專家的經驗和方法,來分享下我的觀點!

1。從根本上改變家庭生活環境!

家庭生活環境包括很多方面:正常的生活作息,比較好的學習氛圍環境!

最根本的最基礎的是,一定要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才能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自主性!

而家庭生活環境的改變,卻不是那麼容易,需要努力去真正的改變!

而這種能改變生活環境,就是靠父母的以身作則了!

至於如何改變,大家當父母的可以自己慢慢體會去改變!

2。儘量遠離電子產品!要認識到這些電子產品的危害,其實很深的,像慢性中毒那樣!

我以前曾看到過一篇專家的報道,說0~12歲如果很少接觸電子產品,反而在很多方面對孩子的學習非常有利!

然而現實是,現在太多的小孩子,學生熱衷於玩電子產品遊戲,從而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無趣感!

我通過不斷的學習觀察,後來發現這些電子產品其實危害很大,然而現實中還有很多的父母不以為然!

我家的以前也經常玩電子產品,現在被我約束的很少很少玩,但是也會適當的玩,我發現這樣做的結果是還是比較良好的,希望家長們多借鑑!

3。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的,思想轉變!而非“立刻” 改變!

比如說改變家庭生活環境中,可以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這個過程是需要,循序漸進潛移默化了引導的!

比如說,沒必要多買玩具,而可以在,書籍繪本上可以多加投入,我們家的剛開始也就是從買一些,科普啟蒙漫畫書之類的,發現孩子喜歡的書籍慢慢的開始買,後來發現孩子,開始逐漸地喜歡上看上,每天晚上,有空的時候也都會閱讀書籍!

有的時候你不讓他看書,他反而會生氣!

如果急於求成,反而對孩子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得不償失!

4。對於孩子必須和他們約法三章,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不限制孩子,但是不見得不約束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原生材料,基本都是一樣的,但是能不能夠鍛鍊成鋼材,孩子們能不能夠成才?關鍵在於師傅的手藝好壞,關鍵在於教導上有沒有原則,有沒有規矩,方法方式!好的手藝和好的教導方法,才是成材(才)的關鍵!

5。鼓勵以及共同學習進步也很關鍵!

孩子會有很多的缺點,如果父母能夠不斷的通過鼓勵,不斷以共同學習進步的方式,我相信孩子們都會願意進步的,會改變!

所以說對於我們父母來說,孩子,能不能主動學習,我們用心科學引導,以身作則才是關鍵!

希望最終我們的孩子都能夠,主動學習,最終都能夠學習成才吧!

筆者:頭條號@藝方親子英語 ,曾任大學英語老師,目前主要致力於家庭親子教育,英語啟蒙,小學英語學習等!喜歡的可以關注,共同進步,讓孩子成才,謝謝支持!


藝方親子英語


每個人的開始都是“要我學”,到了後來發展成為“我要學”,“我樂學”,“我不學”等等情緒狀態。

大概“我不學”是比較讓人憂心的事情。

導致這種狀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來看,還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孩子開始學習關注不夠。絕大多數家長認為,低年級學習簡單,沒有什麼問題,學習上不聞不問,或者只發現問題不解決問題,結果造成後來學習困難,出現“我不學”

的思想傾向。

二、輕視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好習慣是決定一生學習或者工作成敗的關鍵之舉。無論平常多忙,都要關注孩子學習過程。比如作業一定按時完成,閱讀任務,練習作業規定,日記,書法等等。每個學生必須有行之有效的日常任務,而且必須堅持落實。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大功告成。

三、及時解決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或問題。搞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神仙也沒了辦法。

四、經常交流溝通,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學習需求。孩子的人生導師,首先是家長。該鼓勵就鼓勵,該幫助就幫助,該引導就引導。任何時候,家長不能在孩子的心理缺席。每時每刻都是孩子學習的堅強後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過程精細又長久,取得成功需要嘔心瀝血,循循善誘,還要潤物細無聲,不簡單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