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我來守!”武漢市民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我的城我來守!”武漢市民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圖為江岸區盛世東方小區物業免費向居民發放口罩(受訪者李輝供圖))

一場戰役已經打響。留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有情況突變匆忙應對的慌張、有取消出行計劃的沮喪,但更多的人選擇了坦然面對。“我的城,我來守!”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戰鬥中,他們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和這座城市共渡難關。

市民通過朋友圈積極宣傳正能量

相信這是遏制疫情蔓延的最好方法

“今天,是武漢暫時關閉離漢通道的第一天。實話實說,面對疫情,我們並不從容,也不可能淡定。但是,我們會全力以赴地堅強面對!”看到暫時關閉離漢通道信息後,武漢市民彭欣在朋友圈寫道。

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居民王英梅通過朋友圈告知親朋好友自己很安全,她說,“今日起春節假期就窩在家裡了,無必須不出門,不給他人添堵,不給社會添亂,不恐慌,也不盲目樂觀,做好防護是必須的。”

“經歷過很多次武漢的困難時刻,都挺過來了,這次我相信也一定能戰勝新型冠狀病毒!”家住礄口區易家街舵落口的韓守樹讀書時念的是食品安全專業,畢業後曾在衛生站工作。他說,自己相信政府的正確決策。

“只要家人都在,天天都是年”

往年過年,武昌區水果湖街放鷹臺社區居民舒桂鳳一家五口和親家都要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今年舒桂鳳取消了早就訂好的團年飯。

舒桂鳳參加志願服務已有10個年頭。早上,她第一個在群裡通知並鼓舞大家。她還在各QQ群、微信群吆喝“儘量減少外出”,社區90%已經預訂團年飯的街坊們都取消了訂單。街坊們都說,“微信電話裡問候一聲,親人們同樣能夠感受到溫暖,只要家人都在,天天都是年”。

63歲的李佑文是漢陽區五里墩街五玉里社區居民,他告訴記者,本來定好了酒店,準備和哥哥、妹妹兩家人一起吃年飯,現在已經取消了,“大家各自在家,微信問候拜年就好”。他說,三家人本來初二定好去泰國,早早報了團,現在也取消了,“響應號召,不出武漢市,市內少走動”。

微型消防車、錄製小視頻宣傳防範

街道社區有序開展防疫工作

“不拜年,不串門,勤洗手,多開窗,出門一定戴口罩……”23日,江夏區五里界街界鎮社區志願者聚集起來,拍攝了一段防疫倡議小視頻,很快在該社區居民之間傳播開來。

當天,社區三四十名志願者來到五里錦繡小區,開展防疫知識宣傳教育和清潔家園活動。小區門口設置了體溫檢測點,進出居民都需進行體溫檢測。五里界街李家店村進出道路上,也設置了檢測點,外出務工回鄉人員檢測體溫才能進村。

漢陽區五里墩街五玉里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和網格員也行動起來,在七里新村、吉星佳地、靚衣之都等老舊小區,開著微型消防車進行廣播宣傳。新洲區道觀河風景區駐村(社區)蹲點領導兵分六路下到風景區5個行政村及1個社區發放《武漢市委市政府給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及每人一隻口罩。

青山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區衛健局、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管局等區直部門“好樣的工作隊”沉底社區、商貿市場、客運站點等開展宣傳督導,3100餘名黨員幹部參與愛國衛生運動,清除衛生死角1000餘處,清運垃圾220餘噸。

市民自費買口罩送給路人

互助善舉溫暖武漢冬日

“門口保安值守時,若看見未戴口罩的居民,要求戴好口罩。沒有口罩的,一人可免費領2只。”在江岸區後湖街道淌湖社區盛世東方小區,業委會和物業四處打聽,購買籌集到1萬隻口罩,免費向未及時購買口罩的居民發放。

淌湖社區還以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居民如何正確佩戴口罩。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陳華芳介紹,“除了上班和買菜,外出居民少了很多,大家防範意識都很高”。

在江漢區常青街復興村社區,復興超市老闆蘇杭和妻子沈小莉將1萬個口罩擺在門口,免費向過往市民發放。“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讓大家體會到武漢的溫暖。”發放口罩過程中,有位小夥子主動幫忙發口罩,臨走時還轉給蘇杭100元錢,這些讓他深受感動。

在武漢,這樣的善舉正在不斷蔓延。不少身處外地的人們紛紛寄來祝福。“2020年1月23日,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武漢已經向全世界展現出來最大的社會責任感!”正在國外的武漢市民段煒在朋友圈這樣寫著。

家住雲南的何亞玲曾在武漢念研究生,畢業後回到老家工作的她也時刻關注著武漢。“武漢加油,來年又賞櫻,來年再觀樓,來年又聚長江灘頭”。

(記者李婷 陳俞 楊蔚 肖娟 歐陽崧 黃哲 喬馳 見習記者王靜文 通訊員劉文華 趙鈺玲 賀瑞華 劉昌桂 葉瑋 王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