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爸爸不爱妈妈。”看穿父母婚姻真相的孩子,长大后还好吗?

一位姐妹对我说,她说自己没有办法排解痛苦,天天晚上睡不着觉。

她的母亲去世了。老太太走得很突然,毫无征兆地晕倒,送医院,不出两天,没留下一句话人就去了。自从母亲去世后,她既难过、又恐慌,连丈夫都说她变得有点不正常,总是说自己也快被丈夫抛弃了。

在她的叙述中我得知,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父母感情不好的家庭中,父母为了自己没有离婚。

“这些年,她一直过得不幸福,一直隐忍在这个冷冰冰的家里。我后悔啊,后悔当年怎么不早点劝他们离婚,让我妈生活在苦水里,把身体都泡坏了……”

“我现在无法直视对爸爸的感觉……就是这么一个人,给了妈妈太多的折磨,我有点恨他。我觉得,是他让我没有了妈妈,我好想妈妈……”

看着她哭得泪如雨下,我不仅心生同情。我同情这个充满了思念、自责、后悔的女儿,也同情那个在不爱婚姻中蹉跎一生、猝然离世的母亲。

诚然,这位姐妹把母亲突然离世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父亲,是过于片面的。她大概是过于痛苦,急于去寻找自己遭遇的合理性、找一个原因、找一个靶子,找来找去,只有造成母亲婚姻不幸福的父亲这个靶子最大。但是,也足见得,“爸爸不爱妈妈”,这个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事实,对她的影响和伤害有多大。

“其实爸爸不爱妈妈。”看穿父母婚姻真相的孩子,长大后还好吗?

这位姐妹的父母虽然夫妻名分都在,感情却早已死亡。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婚姻的坟墓中,大概也一直用自己的努力,去与父母之间这种紧张的关系做抗争。她长大后执意带着妈妈生活,把父母从物理上隔绝开,就是这种意志的表现。同时,她对自己现在的感情生活充满不确定感、不安全感,这也是父母感情状况给她留下的后遗症。

太多的教育界、心理学界人士说过:一个家庭所有关系的轴心是夫妻关系,而孩子,是父母感情浓度最敏感的探测器。夫妻关系不和,影响的是整个家庭其他关系的运转,首当其冲的影响到的,就是孩子。

有些父母不去好好经营感情生活,却因为害怕离婚带给孩子伤害,而强行住在一个屋檐下,维持一个“完整的家”的表象。岂不知,孩子的眼睛早已看透一切,他们内心里承受的痛苦煎熬,不输给成年人。

那些看穿父母并不相爱的孩子,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体验呢?他们成大后,到底会有怎样的情感观、婚姻价值观呢?藉由今天这个事例,我梳理了5位有类似经历人士的口述,整理成实录。

“其实爸爸不爱妈妈。”看穿父母婚姻真相的孩子,长大后还好吗?

<strong>“爸爸不爱我,只是因为我不是他爱的那个女人生的孩子。”——小C,女,18岁,学生

爸爸不仅不爱妈妈,也不爱我。

爸爸为什么要娶妈妈,可能是因为妈妈是能嫁给他的人中最合适结婚的哪一个,而不是他最爱的那一个。我偷看过爸爸的日记,他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甚至连结婚的时候,他都在日记里对那个不能在一起的人感叹:“为什么新娘不是你。”

而爸爸为什么不爱我,我怎么也不明白。一开始以为他重男轻女,可他同样不爱弟弟。爸爸对我们的感情都很淡漠,很少抱我们、亲我们,像其他爸爸那样,当女儿奴、儿子奴,没有的事情。平时对我们很少有笑脸,有交流也是训斥打骂,在他面前我们就像老鼠看见猫一样。

我和弟弟一直跟爸爸生疏,甚至对他像对敌人,因为我们搞不懂为什么他要这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后来看过徐志摩的故事,我明白了。徐志摩因为爱上了林徽因,要张幼仪打掉自己的孩子,还说“坐火车也有人死掉,堕胎算什么”。

在一个绝情男人的眼里,不爱的女人哪怕怀上了自己的骨肉,都不是生命,都是多余,我爸也这样。

我因此更恨爸爸了。你不爱,为什么还要让妈妈生下孩子,而且还要生两个?

“其实爸爸不爱妈妈。”看穿父母婚姻真相的孩子,长大后还好吗?

<strong>“他们摧毁了我的爱情观。”——小M,女,23岁,职员

在我看来,父母的关系实在是糟糕,婆媳关系也一直紧张。很难说说对说错,我妈是大学生,我爸是专科生;我外公外婆是老师,我爷爷奶奶是农民。所以他们婚姻一开始就很错位,我妈妈觉得自己是下嫁,与爸爸处处格格不入。而我爸爸呢,本身就带有一些农村陋习和陈旧观念。反正,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结婚,大概是觉得年龄到了该结就结了。

小时候,妈妈没有停止在我耳边说关于爸爸和奶奶的坏话,她似乎很不在意把父母之间的冲突摆明给我看。我觉得作为孩子,面对这种时刻很难堪,仿佛有一种背叛爸爸的感觉,毕竟爸爸和奶奶对我都算不错的。但我又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爸爸和奶奶有时候是有点欺负人。反正那种感觉吧,特分裂。说实在的,生活在父母相互撕逼中,看着他们每天都展示最丑陋的一面,我越懂事,就越痛苦。

最近,妈妈开始对我催婚。有一次她说我女人年龄大了不好嫁,我就忍不住怼她:“嫁成你这样我宁愿不嫁!你们这么多年给我灌输的全是负面能量,把我爱情观全都摧毁了!

<strong>“我要嫁一个不把我当免费保姆的男人。”——小L,女,26岁,职员

妈妈一直没有得到爸爸真正的爱,在爸爸眼里,她就像一个免费的保姆。

我是从什么时候知道这个事实的呢?6岁那年春节在奶奶家,小叔和小婶新婚,小叔什么事情都不让小婶做,生怕累着她,在爷爷奶奶面前处处维护小婶。而妈妈要却包揽全部的活,照顾不上的,还要被爸爸当着所有人的面责骂。每年在奶奶家过年,妈妈的手都要红肿开裂生冻疮,都是干活干的;而小婶却因为小叔的保护,总是坐在围笼前烤火,一双手白嫩白嫩的。

我真的很心疼我妈,爸爸是她第一个男人,恐怕这辈子,她也没遇着过一个真心爱她、真心对她好的人。而我也没有办法说服他们离婚,毕竟从一而终的观念,已经深刻烙印在了妈妈的心中。我对妈妈的感觉只有怜惜,我会用我的余生来给她温暖,让她体会到,没有夫妻之爱,还有儿女给她的爱。

至于爸爸,我也没有办法去说他的坏话,毕竟他是爸爸。只是我决心选择自己丈夫时,绝不要选他这样的男人。我要嫁一个真正尊重我、爱护我、不把我当免费保姆的男人,就像小叔对小婶那样。

“其实爸爸不爱妈妈。”看穿父母婚姻真相的孩子,长大后还好吗?

<strong>“我会尽一切努力,活得不要像我的妈妈那样。”——小J,女,17岁,学生

我妈19岁就嫁给了我爸,她文化程度不高,什么都听我爸的。我爸是个控制狂,小时候,妈妈怎么穿衣、怎么说话,甚至带我出去逛街都要被骂很久,在爸爸眼里,女人就应该呆在家里干家务活、带孩子。所以我妈现在没有一点自己的生活,整天要不就干活,要不就在爸爸的店里看店。不到40岁的人,像个50岁的大妈。而我爸爸,喝酒、打牌,回来只跟我和我弟弟说话,正眼就不瞧妈妈一下,而且稍不如意就对她呵斥咒骂。

我问过我妈是不是要离婚,我妈说不可能,还说我要高考了不要想这些。大概在她眼里,爸爸不打人就是天下最好的丈夫了。我觉得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太压抑,父母的感情生活太扭曲了,既然不爱,为什么不离婚?既然不离婚,为什么不能好好相处?

我在读高三,希望明年能高考顺利。如果妈妈是因为怕影响我的学习而不愿离婚,那么毕业后,我希望她能放过自己选择离婚,也能让我如愿以偿。我长大了。我不想像妈妈那样,我想活出自己的人生。我也会尽一切努力,让妈妈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strong>“他们如果能把对我的爱,分给彼此一点,那该多好。”——小H,男,20岁,学生

8岁时亲眼见父母砸锅摔碗扒窗跳楼的打架,妈妈问我:“爸爸妈妈离婚了你要跟谁?”我哭着说:“求求你们别离婚。”打那以后,他们不打架了,但是他们白天不说一句话,晚上不睡在一起,三个人一起吃饭,全都是跟我单线交流,而待彼此就跟空气一样。从此这个家庭,就变得特别怪异。

可能彼此没有爱了,所以他们像比赛一样对我好,我的吃穿用度、我的学习生活,他们全都要插足、干涉、用炽烈的关爱把我包围得密不透风。而且总是看我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暑假我想出去打工,他们都不让。

我在这家里,成了唯一的焦点,而在我心中,自己又像一个多余的人。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废物一样被宠爱着、保护着。我觉得很窒息。

我有过自己喜欢的女孩,但是我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反而用生硬的态度把她吓走了。我想,是父母给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吧。既然不离婚,为什么不给孩子做出个榜样呢,他们要是能把对我的爱分给对方一点该多好啊。


“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了,但还有孩子,到底要不要离婚呢?”

看过了以上几位过来人的口述实录,我相信很多站在离婚边缘的父母都会有所感悟。

选择不离,那就拿出耐心和包容来,好好经营夫妻感情,让爱与温暖回到这个家庭。

选择离,那就拿出理智与决心来,和平分手一别两宽,虽做不好夫妻,但仍可做好父母。

针对后者,晴朗老师新开课程《婚姻必修课:这样离婚,不伤孩子》正在持续更新中,手把手教父母如何处理离婚前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点点滴滴,疗愈自己、保护孩子。点击新课优惠卡片,开始了解学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