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越來越多的人說,過年沒有年味了,你心中的年味是什麼?

愛鮮果的小仙女


年味只要心情好,年味有沒有味道😄也是自己心裡的感覺和感受,各個地方有各種各樣的風土人情,孩子們盼望過年有新衣服穿,有長輩們給的紅包,喜歡鞭炮齊鳴,載歌載舞,獅子龍燈。年輕人盼望長假有機會陪伴父母親,妻子兒女,和親人朋友們共祝福祖國媽媽繁榮昌盛,越來越強👍大。老人盼望遠方的兒女囬家鄉大團圓大團聚,共同希望來年更好😄。反正中國人🇨🇳都比較看重春節,不菅在什麼地方,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歡渡春節,喜慶春節。

祝福所有的🇨🇳中國人春節快樂幸福萬事大吉!





421009蘭草


六七十年代,一入臘月,就會不時地聽到爆竹聲,空氣裡飄蕩著一絲絲火藥味道。家裡大人和鄰居們開始議論買什麼東西過年。

臘月中旬趕大集,開始買年貨。買大棗紅豆是準備包糰子,這可是一年才做一次。買布料是為了做衣服,家裡大人孩子幾乎每人一身。買春聯爆竹,這可是必不可少的。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這一天一定要蒸年糕,目的是黏住灶王爺的嘴巴。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但是言多必失,少說為佳。

臘月二十七蒸饅頭,蒸花糕,蒸糰子,蒸菜包。那時雖然沒有冰箱,家家蒸的東西都要吃到出了正月。很奇怪的,年下整出來的食物不會變質。

除夕包餃子,準備年夜飯。除夕的餃子要一般大,要擺放整齊。要包出來除夕夜的,年初一的,年初二的,特別講究的人家還要準備正月十五的。(時間太久了真不好吃,皮子太硬了)

除夕下午貼春聯:

新春全家福

平安好運來。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除夕之夜下餃子之前要放爆竹。吃完餃子要守歲。一般除夕之夜就是聚到一起便嘮嗑邊吃各種零嘴:糖果,花生,芝麻糖,瓜子等。

正月初二,家裡有人在外工作的,要放爆竹,不知道什麼寓意。

初五破捂,因為除夕過後就不再蒸饅頭,到初五才可以。

初七晚上送火神,很多孩子舉著火把一路送往西南方向。

十五元宵節,家家吃餃子。

初二以後,幾乎每天都要走親戚,你來我往,路上都是走親戚的人。

人人興高采烈,家家喜氣盈門。

小孩子們最盼望的是新衣服和好吃的點心。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平時衣服都是輪替著穿,老二穿老大的舊衣服,老二穿老二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穿一次新衣服。

至於點心,也只有過年才吃得上。大人買幾斤點心,先拿著走親戚,走完親戚剩下的就分給老人和孩子吃。

孩子們也最喜歡代替大人去走親戚,因為親戚家有四個菜的招待,有魚有肉,可以大快朵頤。

越窮親戚越走得近,每年走親戚要走到正月十五以後。親戚們到一起,擺開桌子,座位按尊卑坐下(必定要謙讓一番),冷菜熱菜陸續上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就開聊。小到家長裡短,大到國家政策,內容豐富。至於具體聊什麼內容,要看來的親戚的文化程度和職業類別。

這就是年味,雖不富有,

但是熱鬧。

現在過年,沒有了那些繁文縟節,除了看幾眼春節聯歡晚會,剩下的就是抱著看手機了。


紅石榴傳說


年味兒對於我們70後的人來說,最多的感觸應該是家人團員!

我們是雲南的,過年的時候並沒有包餃子,擀麵條,這些北方的習俗,但是昆明的習俗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大年初一每家的孩子都要穿上新衣服,早點是父親煮的紅糖餌塊,老爸說好好吃,一年都會甜甜蜜蜜!吃完早點,我們孩子就可以出去遊園了,那時候大家的物質生活沒有那麼豐富,通過玩遊戲贏獎券,然後去兌換自己喜歡的文具,小禮物呀,真是開心的不得了!

回到家,家裡的大人們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吃的,八寶飯,千張肉,黃燜雞,最重要的是雞鴨魚都要整隻上,還有昆明的老土鍋長菜,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不分老少,大開玩笑!(我們家是屬於笑點比較低的哪種)那時候才是過年

現在呢,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太難了,年輕人好不容易放假,要帶著各自的孩子愛人去外地旅行過年,家裡也沒有了最核心的老人!街上呢空空蕩蕩,城市擴大了,聚會沒有了,沒有舞龍舞獅,沒有遊園,沒有小攤販的糖葫蘆,烤紅薯,炒貨,沒有了街邊的炸洋芋,罐罐米線,小鍋米線,大救駕…過年就意味著空城,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年味了,很多年過年最多就是去電影院貢獻票房,其他真的消失了!


愛狗的貓17


雖然不愛過年,過一年老一歲,但這是大自然的規律,誰也抗拒不過去,但我還是非常珍惜這一年一度這麼幾天有限的假期。能讓我陪伴父母兒女,老少三代,其樂融融在一起過年,這濃濃的親情份圍就是年味,是任何物質也替代不了的親情。陪著父母慢慢變老,陪著兒女曾曾長大,也看著自己褪去的青春年華。能親手為父母為兒女做上幾天可口的飯菜,看著孩子們穿上新衣的喜悅,看著兒女們抱著玩具滿院追逐嬉戲的場面,陪著二老一邊拉家長,一邊聊東鄰西舍誰家兒女結婚,誰家老人又去世,誰家地裡掙了多少錢。這就是滿滿的親情。也正是我想聽到的。所以年味在我心裡從沒離去走遠。希望每個人都要珍惜這過一年少一年長一歲的矛盾歲月。重視親情。是人間最好的新年禮物讓親情永不褪色。



藍天白雲168


以前,人人都盼望過年。因為過年有熱鬧的場面,親人的團聚,貼對聯,吃水餃,年夜飯,還可是穿上下了好久決心才做的新衣服。所以隨著時間的臨近,心中的那種期盼越來越濃厚,終於過年了,聽著此起彼伏瓜的鞭炮聲,看著鮮豔新奇的對聯,聞著一年一度的飯香酒氣,兄弟們相聚呼天海地的交流,那種愉悅是難以忘懷的。大年初一,吃完元宵,趕緊走出家門去長輩家中拜年問好,說著早就準備好的祝福語,小孩子手裡提著袋子,譏譏喳喳的跑起來,各家問好,以期得到一點獎勵,如一把花生,一塊年糕等,運氣好的還能拿到一些壓歲錢的,那可是孩子們自己難得的財富。

所以我認為所謂年味兒就是喜慶的滋味兒。那時人人盼過年就是想感受一下過年的喜慶氛圍。而現在,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物質條件也非常豐富,人們每天都能享受美味,隨時可以用手機視頻交流,身上全是好衣服,這就走每天都在過年,所以年味也就淡了。

當然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曰,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比起平時,年味還是有的。




以前,人人都盼望過年。因為過年有熱鬧的場面,親人的團聚,貼對聯,吃水餃,年夜飯,還可是穿上下了好久決心才做的新衣服。所以隨著時間的臨近,心中的那種期盼越來越濃厚,終於過年了,聽著此起彼伏瓜的鞭炮聲,看著鮮豔新奇的對聯,聞著一年一度的飯香酒氣,兄弟們相聚呼天海地的交流,那種愉悅是難以忘懷的。大年初一,吃完元宵,趕緊走出家門去長輩家中拜年問好,說著早就準備好的祝福語,小孩子手裡提著袋子,譏譏喳喳的跑起來,各家問好,以期得到一點獎勵,如一把花生,一塊年糕等,運氣好的還能拿到一些壓歲錢的,那可是孩子們自己難得的財富。

所以我認為所謂年味兒就是喜慶的滋味兒。那時人人盼過年就是想感受一下過年的喜慶氛圍。而現在,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物質條件也非常豐富,人們每天都能享受美味,隨時可以用手機視頻交流,身上全是好衣服,這就走每天都在過年,所以年味也就淡了。

當然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曰,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比起平時,年味還是有的。


zpj教育專家


年味

年味是什麼

年味是小時候盼著下雪堆雪人

不懼寒冷

踩著厚厚的積雪

聽著嘎吱嘎吱的雪脆聲

年味是小時候倚門而望

盼著遠方歸來的父母

打開那佈滿灰塵的旅行袋

年味是小時候

望著漆黑的天空

欣喜若狂地等著煙花綻放的瞬間

年味是什麼

年味是青年時年少輕狂後

一無所有的落寞

年味是趾氣高揚時

摸摸口袋時的心傷

年味是推杯換盞時

道不盡的狂妄

年味是什麼

年味是中年時披星戴月往家趕的匆忙

看到久違的父母而忍著不流淚的雙眸

儘管父母噓寒問暖

也笑著說一切安康

年味是忙碌中拖家帶口

重逢中一杯燒喉的烈酒

也是親戚相聚你追我逐中

望子成龍的誇大其說

年味是什麼

年味是晚年祈禱與父母同世的長久

與兒女同處的天倫之樂

也如同小時候倚門而望

盼著親人歸來時的躁動

一世情

一杯酒

閉眼入喉

千言萬語

睡夢中訴說



豈無酒


小時候總覺得過年很開心,是因為過年有新衣服,有紅包收,有好吃的好玩的,放假了,小朋友聚在一起玩也熱鬧。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小時候的朋友都在長大,我們長成了大人,90後都成了老阿姨了,我們不再感受到那種小時候的樂趣,朋友們聚在一起也只是談一些生活的瑣事和玩手機,所以我們會感覺年味越來越淡~

其實想想過年回家的時候,還是有些年的味道的。過年前熱熱鬧鬧的置辦年貨,打掃房子,貼春聯,逛花街,過年那天煮了好吃的,親戚朋友還是會相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其樂融融,年後還會帶父母一起出去周邊旅旅遊,拜拜廟,許個新年心願,元宵節還有舞龍舞獅的,家裡有小朋友還可以給他們講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


這樣的年,或許是一種長大的過年方式吧。

摒棄更多的無聊,用心陪伴家人,你也能感受到年味。


河裡沒有魚


我心中的年味還是小時候快到過年的時候心情就會有點緊張興奮激動,想想馬上就能和小夥伴們玩,能收到壓歲錢,真的很激動!還能穿上自己期盼已久的新衣服,然後還能買幾個平時不能經常玩的鞭炮可以肆無忌憚的放起來,然而年齡越來越大,年味也越來越少了,現在都不想過年了,已沒有了當年的熱情


碩士的碩


似乎最有“年味兒”的過年只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了。小時候,年味兒很濃,備年貨,貼春聯,拜年拿紅包,走親串友一大桌子好吃的,期待有新衣服新鞋子,就是滿滿的期待,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這些顯得不再那麼稀罕了,所以沒有期待了,味就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