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知足常樂?什麼叫做滿足?什麼叫做幸福?

林梓源


知足常樂就是一個人知道滿足,就是很快樂的事。形容一個人安於己經得到的利益和地位,安於自己的處境。知足常樂是一種良好的心態,有積極意義和作用。形容“知足常樂”的說法很多如:無求即是貴,無債即是富,無病即是福,無憂即是仙;莫與自己較真,不跟別人較勁;知足者貧賤也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幸福的最大障礙就是期望過多的幸福;不與別人盲目攀比,自己就會悠然自得。知足常樂也有消極的一面: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見在缺乏憂患意識的那種盲目的知足是不可取的,它使人在追求事業上創造上不思進取,停滯不前。



所謂滿足就是指對某一事物感到已經足夠了,也滿意了。它分為精神滿足和物質滿足兩種。精神滿足一般來說就是知足常樂,不要去追求那些自己沒得到的東西,只要珍惜眼前就好。該是你的終究會是你的,不是你的窮盡一生也不是你的。每個人的滿足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有口飯吃,有件衣穿就滿足了,而有些人他得到了許多許多都不知道滿足。這便是精神上的不滿足。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並非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幸福就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幸福的特徵就是心靈的平靜,所謂知足常樂就是這個道理。人們獲得幸福感是暫時性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若要繼續擁有幸福,就必須去滿足更多的渴求。當你實現一個願望,達到一個目的,愛一個人,被人愛,一時的心情快樂等都屬於幸福。幸福沒有距離,幸福沒有標準,當你心滿意足時,就是幸福,知足常樂能使幸福保鮮。


知足常樂,滿足和幸福三者之者,既有密切聯繫,又有區別。知足是一種不貪圖的樂觀心態,對某一事物感到已經足夠,使滿足達到一定限度;滿足是一種停止的人生狀態,滿足了以後,就無意義了。滿足是惡魔,幸福是天使,人們往往忽略幸福注重滿足,所以常用知足常樂這個詞,不能駕馭滿足可能就會失去幸福。


老孫遁世無悶


1.知足常樂就是知道滿足,常常快樂,其中包含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滿足。

2.滿足是指某方面獲得的東西已經足夠多了,慾望已經達到或超過心理預期了。

3.幸福是指一個人自我價值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喜悅的心理情緒。

4.打油一首送給諸位,祝願大家:

知足笑開口,

滿足沒憂愁。

喜悅溢臉上,

幸福湧心頭。





悠哉142881850


知足常樂,主要在知足。當今社會,很多人以金錢論英雄,促使一些人已經有很多錢了,甚至這輩子都花不完了,還不滿足,還想更多。有些人採取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拚命撈錢,搞得非常辛苦。有的人擔驚受怕、提心吊膽,有的人精疲力盡又無可奈何。而又有一些人把世事看得很淡,不管世上紛爭,只管自己心安,滿足眼前粗茶淡飯,生活過得去就行,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輕輕鬆鬆過日子,沒有更多的思想負擔。所以,容易滿足的人要比貪得無厭的人要快樂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