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庭存款有多少?

llsj1990


百分之五十的中國人一分錢都沒有,百分之四十的中國人有兩三萬存款,百分之十的中國人存款五十萬元以上,


鋼鐵俠8829


我國一般家庭存款數額會有多少?有些朋友覺得會是 100 萬,因為這麼多家庭輕易就能買得起如此昂貴的房子,大家應該不差錢才是。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或許會讓大家大跌眼鏡。。。


下圖為央行公佈的 2018 年各省人均存款圖表。即便是排名第一的帝都北京,人均存款數額也就 11 萬,一個三口之家總共的存款也就 33 萬。。。這樣的存款數額與動輒千萬起步的房子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strong>

也就是說,我們一般家庭的存款數額是遠低於 30 萬的,或許大部分家庭存款連 10 萬都不到!這不是危言聳聽!



北京人均存款 11 萬,其中還有很多人是“被平均”的,億萬、千萬富豪扎堆,把很多平頭百姓的財富平均值也給同步拉上去了。實際情況很多人都遠低於這一平均值,或許只有一半的水平。那麼,就更別提其餘發展水平較低一些的省份了。


國家統計局官網上可以查到,我國 2018 年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才不過 2000 元,這樣的數據現在看來還是存在較大參考意義的。


更值得我們警惕的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馬太效應”會更加顯著。少部分人擁有大量的財富,社會財富的天平越來越向一個階層傾斜。其實當下的中國,也正在遭遇這個階段。

<strong>

所以,普通家庭的存款狀況是令人堪憂的。。。


再加上,如日中天的房地產行業攫取了太多的社會財富,掏空了太多普通家庭的積蓄。當“六個錢包”買房成為社會風氣,大家的腰包早就被掏空的乾乾淨淨,甚至結餘的還是一筆不小的負債。


家庭存款是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根基。只可惜,我們整體的家庭儲蓄情況並不樂觀,而且近幾年在房地產的擠壓下還有逐步向下的趨勢,這是值得我們大眾所警惕的。


浮雲財經觀


這是一個讓人揪心的話題!讓我們去掉被平均後,看看真實的家庭存款!探尋中國家庭存款,數據就比較片面,應該加上理財和基金投資,來看中國家庭的平均情況。

中國人均家庭可變現資產“存款+理財產品+基金投資”共有多少?

按照2015年發佈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家庭的戶均人數下降3.02人。現在中國約有14億人,那麼我們的可變現資產(就是隨時可以變化為存款、理財和基金的快速資產)有多少呢?

境內住戶的存款餘額是72.44萬億元,除以14億人口,平均下來每個人的存款大約為5.174萬元。也就是說,目前一個人的存款必須要達到5萬元,才算是正常水平。

根據2018年對於理財產品的統計,我國目前理財產品的存續規模大約達到了30萬億,而基金也達到了50萬億。

合併計算下:將存款、理財和基金的數額也都加入之後,再來計算人均可變現資產的話,那麼每個人的存款大約需要達到接近11萬。

這麼算來,中國家庭戶均可變現資產應該為近33萬元。你的家庭達到了嗎?

銀行中的高端客戶有多少?普通人被平均後,剩餘了多少?

4月8日,建設行與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中國私人銀行市場發展報告《中國私人銀行2019》。報告指出,過去一年,雖然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內外部挑戰增多,但國內居民的私人金融財富仍實現了8%的正增長。截至2018年底,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6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士數量達到167萬人。

我們可以計算出,大約千分之一的人口,佔據了10萬億可變現資產,佔據資產總額的6%。看到金字塔頂尖的人群,我們就知道財富在不斷分化,貧富差距在加大。

據福布斯統計,中國中高端富裕人群為1260萬人,佔據人口1%,但是他們基本上分享了60-80%的可變現資產。

剩餘普通家庭這麼一平均後,那麼剩餘家庭戶均可變現資產為

(132.44*20%)/(14*80%)=2.36萬元

那麼這個戶均存款,你達標了嗎?

利用基尼係數分析,我們的家庭貧富分化已經到了危險的程度

基尼指數是用來反映社會財富分配懸殊程度的指標。數值在0-1之間,數值越大,說明財富分配懸殊越大,也就是貧富差距越大。通常把0.4作為"警戒線",發達國家的基尼係數一般在0.24到0.36之間。

近幾年來,我國的基尼指數波動不大,2015年0.462,2016年0.465,2017年0.4670,2018年的基尼指數大約也在0.474,都超過了警戒線,也就是說我國的貧富差距較大。

但是同時,8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了9470美元,大概6.6萬元。1962年還只有70美元,增長了134.3倍。

總結下,其實這個家庭存款數字意義不大,也不真實,沒有結合家庭負債情況來兩面分析。目前真正到銀行存款的基本上都是中低收入家庭,那些真正擁有高淨值資產的家庭,他們的投資資產當中存款佔比其實是很少的(但是即使比例很小,也是佔據了60-80%存款額),更多的人是把錢用於投資房產,股票,企業股權等風險較高的產品上。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如果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中國人到底多有錢?今天就簡單來給大家算一算,人均大概是20萬的金融資產

一、銀行存款
2018年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77.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為71.6萬億元
二、銀行理財
2018年,全年銀行非保本理財面向個人投資者(非保本)募集了92.72萬億元。
三、資產管理
2018年末,資管各業態規模分別為:公募基金13萬億,證券公司及子公司資管13.4萬億,基金管理公司(含養老金)6.0萬億,基金子公司5.3萬億,期貨公司及子公司1249億元,信託公司22.7萬億。
四、股市
目前A股總市值56.8萬億元,散戶個人投資者持有市值約佔總市值的17%左右,約9.65萬億。
其中,銀行存款+理財+股市總計是173萬億,資產管理總計約60萬億,但是裡面有養老金等機構的錢,也有些公司的錢,這不好區分,簡單算,一半吧,那就30萬億,加上170萬億,就是200萬億元。
這大概就是中國個人用於投資金融行業的家底了,這還不算住房、收藏品等其他投資。如果按10億有銀行賬戶的人算,人均大概就是20萬的金融資產。這個數字,不包括孩子農村老人等群體。

勞動群體人均20萬金融資產,不低於20萬的人均財富,畢竟有些人還炒房,投資其他東西。

這個可是真實的金融數據,絕對不是意淫出來的。

所以,你有20萬金融資產嗎?如果有,那就是達標了,沒有,那就是拖後腿了。


趙冰峰財經


根據《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家庭的人均財富為194332元,也就是說每個家庭存款至少要達到20萬元,才能保持在平均線以上的水準。

但是,中國一般家庭的存款餘額真可以達到如此高的水平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如上圖所示,中國家庭貧富差距過大、平均存款並不能代表每個家庭的實際財富水平,例如富人家庭年收入在200萬元以上、富裕家庭年收入在80~200萬元之間、中產家庭在50~80萬元之間、小康家庭在36~50萬元之間,而年收入在36萬元以下的均屬於貧窮線,其中困難家庭年收入僅有3~5萬元,與富人家庭相比差距甚大,被平均在這裡體現的尤為突出!

依作者家庭為例,年收入肯定達不到36萬元,正兒八經的貧窮家庭,每年去銀行辦理的存款應該也不會超過5萬元,有句話說得好: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所以,貧窮家庭以上的那些家庭們到底有多少存款不是我們能夠揣測的!大家覺得呢?


奇葩財經說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中國一般家庭存款能達到10萬元,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可能平均起來還達不到這個數額。

有人可能不相信這個判斷,覺得官方公佈的數據比較高。比如,2018年末中國住戶存款為71.6萬億元,按照近5億家庭來計算,平均戶平存款達到了14.32萬元,事實上這只是一個表面的平均數。

由於中國存在財富分配差距大的問題,15%家庭佔據了85%存款,85%的人群只佔有15%的存款,按照這個數字計算,中國85%的家庭只擁有存款總額10.024萬億元,那麼最廣大普通家庭為4.25億戶,這樣算下來,中國一般家庭戶均存款可能只有約2.36萬元。

可見,這是一個很無奈也很尷尬現實。要改變它,目前還得努力從改革稅制和收入分配製度入手。


開偉觀察


就我個人周邊接觸的的來說,中國家庭目前很多都沒有存款,即使有存款的,大部分也就是幾萬元而已,那種幾十、幾百萬的始終是少數。

人均存款

從中國人民銀行統計的數據來看,2018年末我國境內居民的儲蓄存款總額為72.44萬億,按照全國14億的人口計算,差不多人均有5.2萬元的存款,單看這個數字還不錯,但是平均二字,已經說明了問題,多少統計就是死在平均數之上。

單單以最常見的二八定律來劃分,80%的普通人掌握著20%的財富,那麼2018年末,80%的普通人人均存款僅為1.3萬元左右,按照一家三口計算,差不多一個普通家庭有4萬左右的存款。

生活支出

目前的家庭,如果揹負上房貸、裝修貸、車位貸、車貸,在加上有個小孩,那麼夫妻二人除非都是高薪之人,否則本身還貸壓力都極大了,更何談存款,這也是很多人目前都不敢養二胎的原因,因為小孩也是重金投入的項目。

現在的年輕一輩,基本都被各種貸款壓著,我身邊月光族的比比皆是,不少甚至還需要幾張信用卡相互週轉或者需要父輩的支持才得以維持正常的生活消費和支出。

總結

在頭條上時不時的看到年入幾十萬,幾百萬的,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賺錢的?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目前周邊以無存款及少量存款的家庭居多,畢竟只要不是富二代或拆二代,一旦揹負上房貸基本就是收入就去了一半了。當然這可能也與我個人接觸的層次較低有關。感興趣的大家也可以留言說說自己家庭有多少存款,比對比對,低的加油,高的繼續保持。


鯉行者


我國是公認的高儲蓄率國家,那麼,我們一般家庭有多少存款呢?這個數據沒有官方的定義,但是通過一些數據進行邏輯推斷可以判斷出來。

最近,人民銀行公佈消息,從9月1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預計可釋放資金8000億元,由此可以推算,存款總額大約是8000÷0.5%=160萬億,這就是金融機構上繳存款準備金的儲蓄存款數。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看,金融機構信貸基金來源是210.9萬億,其中各類存款總額是177.5萬億,所以上面推算的數據應該是可信的。

上面的數據是全部存款,包括單位和機構存款,那麼其中居民存款有多少呢?國家統計局網站上只有2014年以前的數據,2014年城鄉居民年底存款餘額是48.5萬億,按當時19億人計算,人均只有3.73萬元,可見5年前人均存款水平還是很低的。但是這個數據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因為那時候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還沒有大規模普及,不存在“存款搬家”的現象,存款是老百姓當時最常用的理財手段。

通過非官方系統查到的數據看,截止2018年底,全國城鄉居民存款額度大約72萬億左右,如果按照現在13.9億人計算,人均存款5.18萬元,中國的家庭平均人口是2.7人,按照三口之家計算,一個家庭的平均存款是15.54萬元,也就是說,只要你家的存款額度超過了這個數,你就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用這個數據衡量家庭存款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用這個數據衡量家庭財富可能有一定偏差,因為很多家庭把閒置資金投資到股市、基金、理財產品等等,比如,餘額寶的總體量接近2萬億,這部分資金是不在存款統計範圍內的,比如,我的銀行存款總額就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因為我的絕大部分都購買了理財產品。


互金直通車


國內一般家庭存款不會超過10萬元,起碼涵蓋了超過90%以上的家庭。


招行的零售客戶1.25億戶存款總資產為6.8萬億,戶均6萬元;私人銀行客戶7.2萬戶存款2萬億,戶均2777萬;這一數據表明:0.05%的人掌握了30%的財富。金葵花用戶236戶,總資產5.5萬億,戶均233萬元。意味著1.9%的人掌握著81%的財富。


2%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這是招商銀行一家數據得出的結論。放到更多銀行,3%也好,5%也好,即便是10%,也不會有更加懸殊的結果。從這個角度講,90%的人存款是跑不贏平均水平的。


2018年我國住戶存款餘額約為72.44萬億元,人均接近5萬元,但是考慮到存款更多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扣除這部分人的存款後,人均存款2萬元也許更接近真實情況。即便是四口之家,存款也不會超過10萬元,這是最初結論的基本邏輯。


接下來我們再開各省人均存款排行情況:

從上圖可以發現,經濟越發達的省份,人均存款就越高。經濟發達,意味著收入更高,創業機會更多,造富能力更加強大。但是貧富差距問題普遍存在,即便是在一線城市中,家庭存款不超10萬元的依然佔比龐大,更多是被平均了。


在過去的二十年,房價一路猛漲,居民財富至今已經有八成集中到了房產上。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努力存一輩子的錢,到現在不一定能夠一套房子的首付,而年輕人靠自己買房基本已經不太可能,只有極少數特別優秀或者運氣好的年輕人能夠靠自己買房。


“六個錢包”是一個很生動形象的詞,為了買房就要掏空六個錢包,三個家庭的存款,救命錢養老錢,最終化為年輕人的一套房子首付款。正是這一強大的理由,相當比例的居民存款大幅縮水,而居民家庭負債率一路攀升。


90%的家庭存款不超過10萬元,這是本人的觀點,希望有更加權威的數據來驗證。


財智成功


根據央行統計,截止2018年12月,我國居民的存款餘額約72萬億,按全國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餘額約5.14萬,按三口之家估算,戶均家庭存款約15萬。

再看一下下面這張圖,這是2019年1-7月全國各地區住戶存款及人均存款情況。

可以看出,人均存款最高的是北京,北京人均住戶存款170309元,最低的是西藏,西藏人均住戶存款25047元。經濟越發達,人均存款餘額越高。

根據以上2018年12月居民存款餘額及2019年1-7月人均存款情況分析來看,全國人均存款平均水平在5萬左右,按三口之家估算,戶均家庭存款約15萬左右。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人均存款在5萬元以上的,是從第1名北京到第16名四川共16個地區。

總結以上分析,中國一般家庭平均存款在15萬元左右。從地區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人均存款餘額越大。由於大多數(80%)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20%)的手上,實際上絕大多數家庭存款在15萬元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