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工資在2500左右,這樣的工作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

用戶4173388193740244


不管題主在哪個城市工作生活,單從薪水2500元來看,在五花肉都漲到37元每斤的今年,這個工資只夠溫飽,還達不到還房貸、車貸的水平。從薪水之外的維度看,能明顯的體會到題主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那麼,我們有時候做一份工作久了,會膩,這是肯定的。但膩了,辭職就一定會更好麼?


01 問題的本質是大多數時候都不是因為徹底不想工作了,而是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題主在抱怨薪水低的同時,是否有過對工作熱情不如工作之初的情況呢?我判斷薪水低只是這份工作帶給題主的最直接量化的指標之一,真正的原因是工作內容重複,工作中的成就感幾乎沒有所至。


什麼是職業倦怠期?


概念來自於百度百科:\t一般認為, 職業倦怠是個體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 是個體伴隨於長時期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t、 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


什麼原因導致職業倦怠期出現呢?


第一,工作中長期做一件事,讓人倦怠。比如開公交車的司機,長年跑一條線路,一天跑數十次,就容易產生這類問題。


這種情形下的職業倦怠是最常見的。如果此時換個工作,不是不能實現,是實現的成本相當的高。因為一份工作的經驗很難平行遷移到新工作中,幾乎是重頭再來,從最基層做起的工作,很難讓有職業閱歷的職場人接受。


第二,工作發展進入平緩期,脫離了高速發展。比如工作前5年隨著職業技能的提升,職業頭銜也在不斷提高。從最初的工程師邁向和技術副總經理,但是隨後的職業發展中,用了10年時間也沒有擺脫職業頭銜中的“副”字,薪水提升也不如預期。

02假如我們不考慮薪水的因素,這個因人而異。那麼,辭職之後有三種人生態度,哪種是你想要的?


第一種狀態是消極怠工,混吃等死。辭職後如果找不到預期的好工作,那麼可能選擇宅在家,混吃等死。這種生活狀態顯然不是題主所追求的。


越消極,越快樂,那是暫時的,你要是能持續消極怠工,那你內心一定是煎熬的。因為你內心深處自己看不起自己。這種煎熬持續下去,大部分人會拔出來,回到正軌,進入良性循環。那麼此時,面臨的是再就業的問題,很有可能找的工作不如現在。


第二種狀態是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就是去周遊世界,到感興趣的城市,深度體驗當地人的生活。這種生活很瀟灑,不過生活成本不低,可能選擇這種狀態也存在著逃避的心理在作祟。


第三種狀態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換個工作。這種狀態說白了,還是想深入的在職場打拼。這就好比一個人發現自己武力維度太低,想換個領域看看自己智力維度會不會更高一些。會不會從此有更精彩的人生。現實大多是,如果在之前的領域裡已經積累了很久的話,換個領域其實是挺難的。

03 除了辭職,有什麼方法可以走出職業倦怠期嗎?


首先,題主應該明白的一點是:辭職沒問題,可你得有別的事兒可做呀。如果你辭職,就是待家裡睡覺,你睡不了多久,就會被社會給淘汰的,即使沒有經濟顧慮,從精神上你也會被淘汰的。


如果題主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對自己辭職後可以從事,找到的工作有明確的想法。可以趁著年輕嘗試一下。否則,不建議題主貿然辭職,這相當於是玩火。


其次,如果題主選擇安於現狀,除了加強職業技能提升之外,還可以用多元化的思維調劑工作之外的生活。


多元化就是用更多的事情來替代你目前的一件事,讓自己活的不要那麼單一。就像讀書時代老師都是讓你學學語文,學學數學,學學數學,再學學外語,他不會讓你一個勁兒的做數學題,那你就做不下去了。


這種切換是一種調劑,一種休息,也是一種生活樂趣。或許這要比你單純的辭職了又不知道自己閒著幹嘛,找不到存在的價值,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結語

不因為單一因素而貿然辭職,不因為一時的不如意而放棄追尋生活的樂趣。換個角度做工作,多個維度品生活,雖然路中多有迷茫,不過霧霾總會散去。


——END——

如果喜歡回答,不妨關注和點贊來一波,謝謝!

我是@潔然不同007,高級研發工程師,專注於技術人職場領域的內容創作。

潔然不同007


這個人說的是我嗎?

我的月工資扣完“三險”(我們單位只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發到手裡才2593.9元,可我還在這個單位工作。我已經在這個單位工作了16年了。

你們的單位扣除“五險一金”後,月工資到手2500元,這說明在你們當地,月收入2500元屬於比較大眾的工資。


我還記得我是2003年3月24日第一天到現在的公司上班,剛來時公司正在投資新建大市場(我們是管理方,租賃門面房),投資1000多萬,當時老闆也沒有那麼多錢,大部分都是銀行貸款。也就是說我在公司經費最緊張、最需要人時來到了這家公司上班(託關係、走後門進的),那時我的月工資才300元,300元的工資一直拿到2004年8月(2004年5月時新建的大市場開業),轉成正式工後月工資480元,扣完“三險”發到手中好像是421元(記得那時每個月“三險”好像是59元,洛陽市的最低檔)。從2004年8月至現在,工資逐漸漲到現在的2900元,扣完“三險”(養老保險237.8元+醫療保59.4元+失業險8.9元)306.1元,月工資發到手中才2593.9元。這個工資在我生活的城市河南省洛陽市屬於是最大眾的工資收入。

在我們洛陽市,最大眾的工資是2000元---3500元之間。

身邊朋友有在大廣礦上班的,每個月扣完五險一金月收入3100元。

身邊朋友有做家電銷售的,月銷量好了能拿4000元,銷量不好拿2500多元,平均下來也是3000元左右。

身邊朋友有做保安的,月收入還不足2000元。

身邊也有在小飯店收碗筷打掃衛生的,月收入1500元左右。

你看下面我們單位的工資表,我們單位的職工還有扣完“三險”後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


反正是“月工資扣完五險一金後,發到手中才2500元左右”,那真的算是低工資了。

如果你還年輕,有好的掙錢項目,那你可以出去闖一闖。

如果你們單位工作也不累,又能照顧家庭,你也沒有別的掙錢門路,那還是好好上班吧,但是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再做點什麼,掙點小錢貼補家用!


人在風上走


沒有好的工作就幹吧!別和我一樣!我以前幹保安,也是五險剩下三千來塊錢,以為就這麼點錢我出去幾天不就賺回來了!可是現實很打臉,辭職了!出來了,一開始幹滴滴,由於分數比較低,一天十多個小時只有毛的一百多塊錢,去掉油錢連五十都不到,這還是快過年了,活比較多的情況下!我原先是乾電焊的去工廠問了一下,也是三四千塊錢,還沒有五險,他們說出去擺攤吧,我們這邊天天創城,集市都沒有了!去鄉下集市上買的還不如賣的多!等過完年吧!再找個工作!祝大家新年快樂!!!


李華9313


我身邊有個朋友,一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到手工資才300多,他還很開心地在繼續工作。你信嗎?

這還確實是實際情況!關於這個問題,是要依據具體單位的薪酬結構、崗位性質等情形來綜合考慮的。

下面,我結合個人經驗,說三點看法。

一、收入滿意不滿意,不要只盯著到手工資,要看總體收入

我朋友和我某次聊天時候,就說起他一個月到手工資才300多?

聽起來似乎是在抱怨自己的收入太低。

我說:不可能這麼低吧?一個月300多怎麼養活自己啊?

他說:是這樣的,我們單位是國企,繳納的公積金很高,一個月個人就要扣除2000多,單位再繳納2000多,合計公積金有5000多,個人社保再扣除1000多,所以我到手就只剩下幾百元了!

我說:即便這樣,你一個月工資也就四五千吧?不算高啊

他又說:國企的薪酬結構和民企不一樣,平時發放的少,大部分都是到了年底以獎金等形式兌現的。

聽到這裡,我才明白他表面是抱怨,其實就是炫耀的意思:你看我雖然工資到手很低,實際收入卻很高,羨慕吧?

說這個故事,我也是想說到手的工資數字並不一定代表真實的薪酬水平,結合整體的薪酬福利來考慮更有意義。

二、要不要繼續幹下去,取決於你當前的職業階段

如果你作為一個大學剛畢業的職場新人,所在的城市也不是生活壓力很大,一個月到手2500元夠養活自己的前提下,我認為就不要只在意工資的高低。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更重要的是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學習,過分在意薪資可能會導致你忽略了長期利益。

我10多年前剛畢業那會,第一個月工資到手才800多,其他同齡的畢業生都比我高。

可我真沒有計較一時的收入高低,我只覺得這個平臺還不錯,給了我許多成長鍛鍊的機會,那就夠了,這就是我當時最需要的東西。

然後到了30多歲目前的階段,我對錢的需求可能就比10年前大很多,一來能力增長到一定階段你需要變現,而這個時期往往是最佳的;二來30多歲的年紀已經成家立業,面臨房子車子孩子等各種生活壓力,不重點考慮賺錢是不現實的。

而到了五十歲以後,也許我的想法又會改變,那時候工作的一個穩定性可能是主要的因素。

錢,沒有誰不喜歡,但是能否有長遠的眼光去考慮你整個職業生涯的總體收入預期,我相信在不同階段,你做出的選擇會更加理性。

三、現代職場人,考慮問題不應該只用單一思維

從這個話題來說,很多人又陷入了單一思考的困境。

比如這一份工作扣除五險一金才2000多,太低了於是就不幹了!可你不幹了就能確保自己一定可以找到更高薪的工作嗎?

如果目前暫時無法取得加薪,是否還有另外一條路子可以走?

舉個例子,你期望自己的月薪達到稅後5000,那麼要如何實現加薪的目標,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和業績,你可以設計一個目標路徑去實現它。

又或者,除了主業以外,你還能否拓展一些副業去補充自己的收入?我有個朋友,本職工作才一個月3000,但副業幹自媒體就一個月一萬多,總體上比普通白領的收入還要高!

我說你為啥不辭職呢?她說:因為主業的工作比較輕鬆,可以給自己有更多時間去幹副業啊!不然你換一個月薪5000的但每天加班加點,也沒有變得更好,反而犧牲了副業的機會。

這樣的思維我覺得也挺好,起碼人不能總是靠一條路解決自己的問題,多拓展下其他的思維,可能就有了改變的機會。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幫忙投票】
2019年的生機大會,希望各位朋友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為我投上寶貴的一票!
投票方式:大家通過手機客戶端登錄今日頭條,在我的主頁就能「為我投票」啦,每人每天可以投五票!

丁路遙知事


本人在浙江寧波 臺企工作 離老家太遠了不想幹了又不知道回家幹什麼 一直很迷茫 家裡有老婆倆孩子,五年了沒給孩子多少的陪伴。不想再這樣下去 只想回老家發展一個月哪怕夠生活地也行只想陪老婆孩子身邊。[流淚][流淚][流淚]



SunVUT涵


國企 全廠大約8000人,我工齡12年,工資沒長過[流淚] 一月2000多,平均就算2500吧,領外餐卡每月上500元錢,可以去食堂吃飯,吃不完或者不想吃食堂的,餐卡可以領 米麵油牛奶🥛等……\r年底最後一個月雙倍工資就按5000,工資一年總額最多就33000,大概4年前,年底有時候有年度獎金,5000~10000不等!有時候沒有,就按5000,一年收入3.8萬[捂臉]\r就這在我們當地都是前三的企業[流淚]



拒絕虛情假意灬


最好是離職找更好的工作,當然不排除其他特殊情況。

一、假如你剛大學畢業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工資都不會太高。當然了,要除掉那些非常厲害的畢業生。

我記得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實習期工資是2800,轉正以後扣除五險一金以外,工資是3000。其實都差不多。

所以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這個薪資算是正常情況,但你要看轉正後的工資或者未來在這個公司是否有上升空間。

如果有,那麼可以再待一段時間看看,如果沒有,還是趕快尋找下一份工作。

二、小縣城的事業單位或公務員

在一些三線城市或者縣城裡,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工資就是這樣的,很低,但能學到的東西還是挺多的,還可以鍛鍊為人處事。

這種情況下,你要對自身有一個職業規劃。

比如,你想要掙錢,那這份工作肯定是不符合的。但如果你家庭條件不錯,沒什麼經濟壓力,自己也喜歡這份工作,還是可以做下去的。

而且工作輕鬆的話,你還可以發展副業,增加工資收入。

三、排除以上情況

你既不是應屆畢業生,也沒有從事事業單位的工作,那你要考慮離職了。

扣除五險一金以後2500的工資未免太低了些,因為你還有租房、交通、吃飯等其他支出,這樣算下來,你不僅一分錢存不著,還可能會借錢生活。

因而,題主需要做好職業規劃。

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以及擅長點,或者想要從事的工作。

其次看這個行業是否有發展前景。

當然,一般情況下,工資也是和個人能力成正比的,趁現在還年輕,多學點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僅能讓自己的工作簡歷加分,而且也防止日後被淘汰。

以上建議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花長安


蒼蠅腿也是肉,一分也是愛!我姐是好麗友的推銷員,在大東北天寒地坼的天裡要穿戴上厚厚的護膝,口罩帽子,騎著她的電動車,一家一家的問要多少貨?

扣除完五險一金,就剩1000多了。我讓她換個工作,她說再換個給上五險一金的工作不好換了!

每一個用良心賺錢,不坑人不騙人的工作都值得敬畏和堅持!

認識了很多職場人,我覺得你最應該堅持的是一份能讓你快樂的工作!作為一個職場人,你在公司的時間是你大部分的時間,你跟同事領導在一起的時間超過了跟你父母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所以衡量標準是這份工作是否會讓你快樂才是你有必要堅持下去的最大的理由!

反正我姐因為有一個五險一金的工作就很知足了,我常常思考過度失眠,但是我姐沾枕頭就著!越是慾望少的人,越容易快樂和幸福!


職場開心果


我單位在廣州是國企扣除五險一金(最低標準)後到手兩千多塊,沒年終獎金工作又苦又累。單位制定五點至八點加班不給加班費只能按照一比一給補休,現在基本上是招不到年輕人了留下的都是四十以上的老職工了我們能怎麼辦!


柯南100855896


一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工資在2500元左右,這樣的工作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實際上能不能繼續下去,不能只看收入的多少,要從綜合面來考慮。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第一,有了五險一金,每月到手收入雖然少,但是自己今後保障條件是滿足了的。

目前能夠交納五險一金的單位佔的比例不是很高,有的只繳納了五險,有的只繳納了兩險,甚至有的公司什麼險也沒有,在那樣的公司工作,即使每月能拿3000元或是4000元,但只是曇花一現,好日子是不會長久的,所以我們在找工作時,首先要考察的就是是否有五險一金。要繳納五險一金,人力資源成本就必然會上升,公司經營利潤相對就會減少,所以員工的收入可能就會不如預期,但是至少今後的保障條件是滿足了的,養老、就醫、失業、生育、工傷、住房等,都有條件去實現,工作也比較穩定,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個工作還是應當堅持下去的。

第二,收入水平的高低要和地區的生活水平來掛鉤。

由於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水平,人均消費水平不一樣,收入水平也就不一樣,即使在普通的大中城市,目前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每月就是3000元左右,你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工資2500元左右,那麼你的月薪也應該是在3200元以上,這個收入是符合很多大中城市的普通群體的收入水平的。每月到手2500元的現金,實際上還有每月自己繳納的住房公積金384元,再加上公司繳存部分,每月總計約768元,這也是自己的實際收入,加上這部分相當於你每月的現金收入應該超過了3200元。這個收入如果在一般中小城市還是比較好的,再加上還有五險,綜合保障條件應該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工作還是應當堅持下去。

第三,如果跳槽另外找工作,到手收入可能高一點,但是總體保障水平可能會降低。

如果現在跳槽,重新尋找新工作,有可能找到一份月薪超過4000或是5000的工作,但是這種工資可能要麼沒有五險一金,要麼可能只有兩險。如果每月拿著4000多元的月薪,如果沒有無線一金,自己來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每月自己需要繳納養老保險20%800元,繳納醫療保險8%320元,合計需要繳納28%的繳費比例,共計1120元,實際到手工資2880元,還沒有繳納五險一金每月到手2500元加住房公積金的公司高;如果個人不繳納,意味著自己今後沒有辦法退休,沒有辦法報銷醫療費,生孩子需要自己出錢,買房子不能辦理住房公金貸款,這個損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這份工作還是應當堅持下去的。

綜上所述,每月扣除五險一金後的工資只有2500左右,這份工作是否還有必要堅持下去,上面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就是還是繼續堅持下去的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