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年過半百的時候,誰將能與你一起共度晚年,你的回答是什麼,為什麼?

地瓜一瓢


我也是年過半百 過了十二年單身 養大了一雙兒女 自己也老了 如果能遇上相知相伴的伴我幸 如沒有我命 努力掙錢去養老院


禧緣嘉禾


當你年過半百的時侯,誰將能與你共度晚年?看到頭條這個問題,我沉思好久……

我和老公差兩歲,老公72和我74都馬上奔五了,做為70後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自己會做到與老人共度晚年和養老送終,老公家兄弟姐妹共6個,他是老六,父母都跟我兩口一起生活,老人也都不在了,老人去世兄弟們一起送終安葬。我孃家姐弟3人,爸媽隨弟弟一起生活,媽媽一直生病30多年,後面十幾年生活不能自理,一直是爸爸在老家照顧,去年媽媽不在了,爸爸被弟弟接到城裡一起生活,老人家辛苦了一輩子,養兒防老是中國傳統,老人也喜歡與兒子生活,弟弟兩口對爸爸也很好。

說完老人話題再談自己,我感覺70後以前的和一些80後傳統意識還很強,能做到養老送終,與父母共度晚年生活,但面對自己年過半百,我不想以後與兒女共度晚年,因為被寵愛大的90後和00後,他們喜歡獨立自我,我也不想太多打擾孩子們,我肯定會和老公共度晚年,相濡以沫,共度此生。孩子們如果有心陪伴我們共度晚年,我也會適可而止的參與,儘量不去打擾他們的生活。



蘇子生活日記


我就去養老機構。

那裡有同齡人, 可以談天說地的,有人伺候,病了還能有人給女兒報個信。

也許有人說咋不靠老伴,他一輩子不會做飯,都是我照顧的他,有次我腸胃炎犯了,疼得不行,孩子給他打電話,他正在玩麻將,嘴裡說馬上回去,就是不見人回來。

最後孩子就給我嫂子打電話,她來給我找的車送去醫院,他回來都半夜了,看我和孩子都不在,問我媽,讓我罵一頓罵我,反正我是靠不上他的。

所以不給丫頭增添負擔,現在就努力打工存的錢了,老了去養老機構還是放下一點。


江海寄餘生ycy


當我們不知不覺年過半百,進入老年人之列之後,誰能和我們一起牽手共渡晚年呢?我認為只有那個與你共渡一生的恩愛伴侶,才是最能相依為命,生死與共的人。

我當了近二十年的民辦教師,那個艱苦的年代,工作量很大。有一年,我代農校數學課,(高中一年級)還代六年級地理課,又當全校幾百人的司務長,還管學校的總務。每天上完課就給廚房稱米麵,按排做飯事項,到飯點就給學生們發飯菜。發完以後,自己總是冷飯菜將就吃。

到了冬天,教室裡生著焦炭火爐,滿是嗆人的煤煙味,使我犯上了嚴重的氣管炎。晚上還要備課批改作業,完了還要把第二天要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都自己做出答案。以至每天工作至深夜兩點,才能休息。沉重的工作影響了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一生多病多災,還沒到民辦教師轉正,我就因病離職了。

因此,我身體不健康。這些年老了,更是百病重生,體力不支,家中大小事宜全憑丈夫一人擔當。我只能做點較輕的家務活。

他一身勤勞,年輕時開車掙錢養家,改革開放後,又辦私企,又開煤礦,吃盡了人間之苦。這些年老了本該在家怡養天年了,卻還得照顧我,家中的一切重活全包,儘量讓我多休息。他是我一生重要的恩愛伴侶。他是我離不開的愛人,離開他,我不知怎樣生活,怎樣渡過餘生。

雖然我有一女二子,但小兒子去年因病離世,還給我們丟下未成年的兩個女兒。大兒子一家五口人,生活也挺緊張,自顧不暇。女兒也大手大腳,日子不富裕。他們只能在我們生病住院其間給一些體力上的照顧。女兒抽時間給做點家務活。

要說花錢財力方面,還得靠我們自己。這不,丈夫今年也生病了,剛剛好起來,所幸躲過了一大劫難。

今後,我們也只有相互幫助,相互照顧,相懦以沫,共渡難關,共渡餘生了!



尤巧英1


人生伴侶,也可以叫老伴。就像哪首歌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

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直到我們老的哪兒也去不了

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



蜂農小高


陪伴到老的人,不是子女,而是老妻。

不管現在是青年人,還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必須善待妻子。特別那些男人有工作,妻子沒工作的男人,千萬莫把妻子當奴僕,要把妻子當主人,與你相伴到老的主人。

你要求長命,也必須使妻子求長命,老人才能互依互靠,才不會有孤單。不要認為你有錢,就對妻子氣使頤指,人常受氣,心裡憋屈,憋氣病生,這樣的妻子會早先離你兩去的。有人說,可以再婚啊,你要知道,二婚女人大多是奔著你的錢去的,奔著你的退休金去的。再者,雙方都有子女,她說你顧自已兒女,你說她顧她兒女,一個家庭都不和了,鬧得雞犬不寧。這樣不是增你的壽,而是來了一個催命鬼。所以我覺得必須使妻子或丈夫樂觀,開心,開心能增壽,雙方增壽,豈不樂哉!

一方有小病,都要及時醫治,千萬不能不聞不問,需及時醫治,不要把小病患一成大病,要捨得化錢,夫妻雙雙身體健康,才是人世間最大的福分。

……

總之,人老了,依靠誰?男人靠老妻,女人靠老男,老年生活才有名堂。除此之外,沒有十全十美的養老方法!


毛春旺1


我已年過半百,現實生活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教會我如何去面對。跌跌撞撞中懂得了什麼是痛,什麼是笑。走的路多了,知道了什麼是距離。吃的鹽多了知道了什麼是滋味。現在回答,誰將與我共度晚年?

對愛情朝三暮四者不配

年輕時對愛情不專一,三十逗少婦,四十勾貴婦,五十領情婦。這種人為了滿足性慾,缺少對愛情的尊重。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也心有不甘。腿腳不能動,心思還在動。年少輕狂可以原諒,垂暮之年還容忍。人老了,不需要轟轟烈烈的壯舉,只想擇一人,朝看日出夕看日落。平靜祥和,相依相偎。

財迷心竅者不配

年輕時就視財如命,為財不擇手段。多年的奮鬥與打拼都無法實現自由支出。如今歲月不饒人,再不能創造奇蹟。只能依靠另一半的財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了金錢,為了後半生,找一個有錢的人,恭維,遷就。日子過得疲憊,糾結,拘謹也無所謂。錢能給他自由,只要伺候好,賞賜不得了。和這種人一起過晚年,錢決定了感情的深淺,錢也決定了分離的日期。人活著離不開錢,錢多錢少大半輩子都過去了,現在錢再多,能折騰出什麼花樣。能爬幾次山,能下幾次海。山珍海味天天吃,牙能咬動嗎?胃能消化嗎?想開看開吧,舒心的活著最好。想笑就笑,想鬧就鬧。時間有限,及時行樂。

搭夥組合者不配

愛就要有始有終,不是臨時搭夥組合。過好了繼續,過不好就換人。老公老婆不是隨便叫的。一聲稱呼一份責任。人老了,經歷的事多了。別讓自己白白活一回。對自己負責,對另一半負責。對愛負責。

希望每個人的晚年生活都能輕鬆。





望天上雲捲雲舒LAL


當你年過半百的時候,誰將能與你一起共度晚年,你的回答是什麼,為什麼?

老話說,生兒防老。顯然,那時候人們對於晚年與誰共度的觀念,主體是在孩子們的陪伴下,老伴兒是次要的。現代人已經模糊了這個觀念,至少是淡化了這個觀念,婚姻配偶才是與自己共度晚年最佳伴侶,孩子可以盡孝,但無須為父母老年時代提供床前塌邊的相隨。我相信,這是絕大多數為人父母的想法,因為,我們不願意讓年邁的自己去拖累子女。與老伴兒形影相隨,足矣。

人到耄耋晚年,恐懼生病,恐懼死亡,更恐懼孤單。孤寡老人,因為沒了伴侶,對孩子的依賴會越來越重,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如果老伴兒健在,老兩口有退休金,有醫保,衣食無憂,他們不會像舊時代那樣事事依賴子女,而是會和老伴兒一起相扶相攜共度晚年時光。因為他們知道生活不易,孩子不易,如果把自己和老伴兒的晚年託付給兒女們,做父母的就是壓在孩子們身上的負擔,而任何一個父母,誰也不願意自己拖累了兒女子孫。父母的愛,有時候無私的近乎殘忍。

相伴了幾十年的老伴兒,知你也懂你,疼你也愛你,雖然自己年輕時候可能年少輕狂,做過不少混賬事兒,但老了,兩人還在一起,這個緣,是生死扣,註定要糾纏一輩子。感情沉澱了幾十年,早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早就化為烏有,白頭到老的含義這才醍醐灌頂般的讀懂。再老,哪怕是尿糖了,腿瘸了,你每天醒來第一眼想看到的,一定是身邊的老伴兒;醒來,躺在床上想早餐吃什麼,你一定先想到老伴兒愛吃油條豆漿,還是清粥煎蛋。你甚至忘記自己熱愛的滷煮火燒。共度晚年的依靠,就變成了寸步不離的依賴,出門遛鳥,也是一步三回頭的望著老伴兒。

晚年有伴兒,不管是老夫老妻,還是半路夫妻,別再去想那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兩個人在垂暮之年能夠在一起熬日月,這是天大的福分。有人陪伴,有老伴兒陪著,死亡這道門再近,你都會安然若泰,因為那隻粗糙但溫暖的手,始終會牽著你,讓你無畏死亡,無懼奈何橋。

晚年有老伴兒相伴,夫復何求!


府右街二子


絕對是自己的老伴。

少年夫妻老來伴,老人們傳下來的話一點沒錯。

不管你們年少時有多輕狂、多風光,步入老年後,唯一依靠的還是老伴;不管你們年輕時多麼地不和諧,爭爭吵吵一輩子,臨到老了,相攜共度餘生的還是老伴;不管你們婚後矛盾有多麼尖銳,只要沒有離婚另組家庭,到頭來恩怨情仇都會被時間消磨地無影無蹤,夕陽西下,只能留下你們攜手相伴的身影。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心態也隨之發生變化。

古人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縱心所欲不逾矩。”

年輕時,正是奮鬥的好時光,風風火火,敢打敢拼,基本做到立身、立業、立家。也正因為年輕氣盛,遇事不冷靜,夫妻間少不了磕磕絆絆。

年過五十,事業早已定型,身體大不如前,沒有年輕時的衝勁。知道了自己的人生高度,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怨人;意識到自己剩餘的責任,不懈怠。心態由年輕時注重事業轉向了關心家庭,愛護家人,是夫妻感情地深度融洽期,為攜手一生、相伴到老彌補了年輕時的虧欠。

經過三十多年的風雨兼程,夫妻之間早已摸清了各自脾氣,適應了各自性格,已逐漸將愛情融化為難以割捨的親情。

此時,子女也已成家立業,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惟有老夫妻倆相依相伴。

他們必將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木月夕


人到老年三件寶:老宅,老底,老伴!有個自己的窩,不管大小能住著舒心。有可以自己支配的錢,年紀大了免不了小災大病的,指望問孩子們要不現實,因為現在年輕人的壓力也很大,儘量不給他們添麻煩。秤桿離不了秤砣,老漢離不了老婆,相濡以沫一輩子的是伴侶,相互照應,也相互適應,只要一個能自理就能安穩生活。祝老年朋友們有個溫馨祥和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