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前,打死的強盜是何來歷?原來是觀音菩薩安排的

在《西遊記》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就是唐僧在救孫悟空出五行山時,老唐同志可謂是費了千辛萬苦,爬到了五行山上,最後用“芝麻開門”的咒語,幫助猴子成功越獄。

可是好景不長,由於孫悟空遇到六個強盜,一時失手將其打死,再加上這猴子又嘴欠,還樂呵呵地將打死強盜的事情告訴了唐僧。唐僧得知這件事情後,簡直是顛覆了他的人生觀了,變怒斥猴子,Oh,my God,你怎麼可以這麼做。出家人掃地怕傷螻蟻命,你居然打死了六個人。

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前,打死的強盜是何來歷?原來是觀音菩薩安排的

於是唐僧便於猴子爭論了起來,中途還說孫悟空的品行如此惡劣,當初被壓在五行山下是活該。這下可真是扎心了,要知道這件事是孫悟空一直以來的心結,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想通,到底是怎麼被壓在五行山下的,如今卻被別人拿出來調侃。因此孫悟空在一氣之下,便架起雲頭飛走了。

但這件事情中,似乎還有諸多漏洞。首先孫悟空在西遊的世界中,對於人類而言就是一個徹底的異類,因為他不但戰鬥力超強,而且還會說人話。想象一下,如果哪天你家養的狗,突然開口對你說道:“給我來瓶啤酒!”你接下來會作如何反應?相信你肯定會轉身就跑!

所以說按照正常人的邏輯,看到孫悟空之後,應該是嚇得撒腿就跑,或者跪地求饒。而且這樣的情節在《西遊記》中已經是屢見不鮮,許多人看到孫悟空都是這樣的反應。

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前,打死的強盜是何來歷?原來是觀音菩薩安排的

那麼這就是第一個漏洞,這六個強盜看見孫悟空不但沒有跑掉,反而要與孫悟空過個招,這實在是不符合常理。

再看《西遊記》原著中,罵走孫悟空之後,唐僧向前行走不多時就看到了觀音菩薩變的老婦人,這就是第二個漏洞!

古代的不多時是指多長時間?其實所謂的不多時,是指並沒有經過多長時間。最多也沒有超過一個小時,甚至更少的時間。

那麼這就奇怪了,觀音菩薩在孫悟空走後不久,就到了唐僧的面前。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觀音菩薩當時應該就在兩界山附近。而觀音菩薩在此地等候的目的,就是為了趁著孫悟空不在的時候,將緊箍咒交給唐僧,從而幫助唐僧降服孫悟空。

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前,打死的強盜是何來歷?原來是觀音菩薩安排的

但是觀音菩薩憑什麼能夠判定孫悟空會殺死這些強盜,又憑什麼可以判定,孫悟空一定會被唐僧氣走呢?

關於這兩點其實也並不難解釋,首先觀音菩薩之所以能確定,孫悟空會將六個強盜打死,是因為這些強盜應該就是她安排的。

否則的話這六個強盜看到孫悟空之後,又怎麼會做出如此反常的反應,非要跟孫悟空一決雌雄呢?可見他們絕非普通凡人,或者是已經被人以秘密手的控制凡人,要不然的話早就被孫悟空給嚇跑了。而且按照孫悟空的性格,也必然會對這些強盜痛下殺手,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代妖王孫悟空,又怎麼可能容忍幾個凡人在他頭上撒野呢?

至於觀音菩薩為什麼能知道,孫悟空一定能被唐僧氣走。其實也不難得知,因為唐僧心懷善念,一旦得知孫悟空殺人,必然會出言訓斥。

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前,打死的強盜是何來歷?原來是觀音菩薩安排的

反觀孫悟空,乃是曾經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斷然很難接受一個凡人的訓斥!所以孫悟空被唐僧氣走,雖然看似偶然,但實則這是必然的情況。

而觀音菩薩之所以,一定要趁孫悟空不在場時,才傳唐僧緊箍咒。其中的原因就是,孫悟空從太上老君八卦爐裡,煉出了一對火眼金睛。就算觀音菩薩變成老婦人的模樣,但是依舊逃不過猴子的法眼。

也就是說如果讓孫悟空看到那頂戴著緊箍咒的帽子,是觀音菩薩親手交給唐僧的。那麼孫悟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去碰那頂帽子的,因為孫悟空畢竟也混跡了這麼多年,又怎麼會傻到對曾經害過自己的勢力,十分信任呢!所以這樣一來也就無法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了。

但是如果趁孫悟空不注意把緊箍咒交給唐僧,事情就好辦多了。畢竟這老和尚是一個普通凡人,又救過孫悟空,猴子對他的防備肯定不會太多。

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前,打死的強盜是何來歷?原來是觀音菩薩安排的

而且一旦進了圈套之後,孫悟空就是真的沒有退路了,只要他戴上緊箍咒,主動權就掌握在了觀音的手裡。比如後來孫悟空每一次說不願意取經了,想回花果山做美猴王,要求觀音摘下自己的緊箍咒的時候,觀音都會以不會松箍咒為藉口來搪塞孫悟空。

而孫悟空或許心中也會明白,如今戴上這個玩意,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即使自己回花果山,也逃不脫佛教的控制。還不如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不但能摘下緊箍咒,還能混個正果。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取經初期這幾個強盜,就是觀音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孫悟空帶上緊箍咒。這就可以看出菩薩的心思有多厲害,先讓唐僧去救孫悟空,讓猴子對唐僧消除戒備,然後再安排強盜事件,將孫悟空氣走。從而創造出將緊箍咒傳與唐僧的時機,最後引導唐僧為猴子戴上緊箍咒。這樣的計劃可謂是精妙絕倫,一環套著一環,觀音菩薩真不愧是取經計劃的總負責人。

孫悟空戴上緊箍咒前,打死的強盜是何來歷?原來是觀音菩薩安排的

這也難怪如來佛祖之前就說,除了觀音菩薩,誰也完不成策劃取經計劃的任務。原因就是別人恐怕還真沒有,觀音菩薩這樣的謀略。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駕馭之術,可是這樣的手段,雖然起到了相應的作用,但是按照人性的角度來看,真的可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