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生說“在父母家從來不做飯,憑什麼結婚後就得做飯”,對此你怎麼看?這種觀點反映出什麼問題?

晨楓心語


結婚說給不給彩禮時,都說女人結婚該要彩禮,因為結婚後要給男人生孩子,做家務照顧公公婆婆一家人,彩禮到手後,憑啥我要做飯啊!我在孃家都沒做過,現在年輕人哦,費了,最好不嫁人在孃家老死得了,只懂一味索取,未婚索取自己父母,結婚索取公公婆婆老公,不懂付出,一旦付出就覺得自己吃了很大的虧,這是思想扭曲,心裡變態


夢淡然3


大家好,我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名孩子已經20歲的家長。我想從教育與責任的角度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首先,這個問題並不是個別問題,也是當前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

我們去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的下面的回答,就發現有的人說“憑什麼讓女生煮飯”,也有的人說“就是應該女生煮飯”。之所以會形成這樣一些問題,它是有很深層次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我家是一個兒子,他在放寒暑假的時候,我們也會要求他在家裡煮飯。我們的指導思想是,不論將來家庭中間由誰來做飯,但是你自己必須會做飯,在需要的時候你必須會做飯、能做飯。

第二是誰該對家庭負責的問題。

家庭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生活中間實實在在具有具體形式的一種組織。家庭是一種相互擔當,相互維護的共同體。只有參與家庭的各方都用心的去付出,然後才會讓家庭得到鞏固和發展。我們經常會給兒子說,家庭是需要有責任的,所以在交女朋友之前一定要想一想:我會對這個人負責嘛?只有感受到自己能夠為她承擔責任、付出責任的時候,才能做出一個選擇。

第三,該誰煮飯的問題?

家庭怎樣得到維持和發展?那就需要各方都承擔相應的責任和付出,這裡麵包括男方,也包括女方。家庭生活怎樣才能幸福?這也是相互欣賞對方的問題,女方能欣賞男方,男方也能欣賞女方,才會讓家庭的大長久持續的發展。而能夠煮飯也是讓對方欣賞的一種方式,所以這裡不應該區分出是男方煮飯還是女方煮飯,只要你力所能及,就應該主動去承擔相應的職責。這也是我們不斷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學會煮飯的原因。不論你煮的好不好,但是一定要去做。

第四,為什麼會產生“憑什麼結婚後就得煮飯”的問題。

面對“在父母家從來不做飯,憑什麼結婚後就得做飯”的問題,它的產生不是隨心所欲的臨時性問題,是當今社會獨生子女時代帶有普遍性的一個問題。我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做父母的基本上承擔了他所有的生活料理問題。如果做父母的不空,也會有家裡的老人來完成相應的照顧任務。正是這樣的大背景下,培養了一批不會煮飯的孩子。為了讓他將來的能夠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在他讀大學以後,回到家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要求他去做飯,去完成一些必要的家庭事務。要讓他自己覺得:在家庭生活中,無論自己有什麼樣的成績或者是地位,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應該承擔責任的人。

在改變孩子“憑什麼讓我煮飯”的問題上,相信很多家長都在努力,那麼你們用了哪些辦法呢?


同心圓數學世界


男生也會這樣,接下來我講講我堂哥堂弟的事情:先說堂哥,結婚後什麼家務也不做,他媽(我嬸嬸)就是怕堂嫂為做家務的事為難他,所以就隔三差五的過來給他們做家務,但還是會為這事有矛盾,我堂哥理直氣壯的說:該我做的家務我媽都幫我做了,你要不想做也把你媽叫來做啊!

在說一下另一個伯伯家堂弟的事,堂弟沒結婚前在家也是皇上似的,嬸嬸在他的吃喝上各種照顧,各種寵慣,後來結婚了,女方也是在家嬌生慣養什麼也不會做,那就不談照料堂弟了,最後日子過不下去沒多久就離了,但是堂弟事業做的很好,很快又結婚,女孩子願意當全職太太全心照顧家裡!


壯壯和萌萌


現在的夫妻說實話是一對“懶胚”,這種事本來不難解決,因為夫妻雙方都工作 所以家務是應該分攤做的,有些男孩在家裡看到燒飯是媽在燒就認為婚後也應該妻子燒,這觀點是不對的,應該大家學著燒。或者誰燒得好先燒一段時間。我結婚時飯是我燒的,我的那位以後燒飯也是我教的,他家過年年夜飯也是我這個新女婿燒幾桌菜,我老婆可賺足了面子了。我想現在的人為什麼結婚這麼難?也許老是糾纏在這方面,這不是“懶胚”是什麼?結婚後我工資全交給了她,只留幾元另花錢。

後來我們就分工,因為她管了工資收入自然她買菜,以後就學著燒飯。她後來發現了我有個特殊才能,所以她很滿意,就是她的師傅要把二萬元存在我處,因為他自己的兒子好賭博,放在我這兒方心,我就利用這錢半年賺了十七萬多,給了他師傅二萬加利息,純賺十五萬。接下來買“股票認購證”一百張,這收益大概要有百萬,我進股市行情就開始漲,出股市行情就開始跌,進出一次可買一套房,我想你如果是丈夫的話能有這二“刷子”,你老婆非但給你燒飯,我看洗腳也會給你洗。


秦三鳳璧


我女兒現十一歲 會做飯 洗衣服 我教她學會獨立生活 學會照顧好自己 尊老愛幼 孝順父母 快過年了 她想到的是回老家給爺爺奶奶 外公外婆還有 爸媽發紅包 不是想去撈多少紅包。愛勞動 學會付出感恩 就是了


海的女兒23551826


只能說有這種想法很正常,年輕時候都會這麼想。我畢業後一個人在外地工作,每天都是外食或者外賣,真的吃膩了。特別懷念家裡的飯菜,後來慢慢週末會自己做一些飯菜,多做幾次就會了。結婚後我跟我老公誰有時間就誰做,我倆吃得比較清淡,外面的飯菜真的不喜歡吃了。結婚了也沒有誰一定要做飯的道理,就是想吃家裡飯菜就得做了。


細腰火火兔


我在結婚前也從未做過飯,但是認識老公的時候就慢慢開始學習做飯,(我老公做飯的技術比我厲害)並不是因為成了別家媳婦就要會這個技能。主要是我覺得會做飯是一個人獨立生活能力的體現,也是維繫家庭和諧的方法。這句話慢慢品


喵要魚X


現在的女孩子思想價值觀 嚴重扭曲 三觀不正

典型的沒有教養 還好意思說出來 就是告訴別人 你們是一個書都讀到狗肚子裡的的人 你們連你們的父母都賣了 看看你們 就不用去你們家看你們父母的教養 丟人現眼


易水無寒139


現在社會常聽到有女性婚後說出類似的話。我們暫時不去判斷對錯,我們先作個假若:如果兩個男女結婚後,都以婚前在父母家從不做飯為由,結婚後都不去做飯,那麼試問小家庭中該誰去做飯?難道兩夫妻(包括以後的孩子)吃一輩子館子?

現在的某些女性婚前要房要車要彩禮,婚後又不願意孝順公婆承擔家務,明明生在普通百姓之家,卻偏偏以為自己是金枝玉葉之身,走入人生和婚姻的誤區。

男女之間,夫妻之間的平等,應該是指人格的平等,社會、家庭地位和精神上的平等。對於做飯洗衣這類家庭勞動應在理論上由男女雙方共同承擔。但具體到某個家庭,某對夫妻還應視實際情況而定。比如夫妻中的一方工作強度較大,時間較強,那麼另一方理應在家務中主動分擔一下,這才是現代家庭關係中的夫妻之道。




隨順若水


女生在父母家從來不做飯,是因為有爸爸媽媽給他做飯,為什麼結婚之後要做飯了呢?那要問一下結婚之後還有沒有人給他做飯?假如男生在爸爸媽媽家裡也從來不做飯,因為她的爸爸媽媽給她做飯,那麼小口以後是不是不用吃飯了呢?

如果需要吃飯做飯,這個問題就需要從長計議,兩個從來沒有做過飯的人,應該合理分配才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