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和抑鬱症等神經症到底是神經遞質出問題還是心理出問題?

用戶2440521664967724


神經遞質出問題、心理出問題都可能導致強迫症、抑鬱症等神經症。而且身心是一體的,神經遞質出問題,心理也會跟著出現障礙;心理出問題,神經遞質也會發生異樣,兩者可形成惡性循環,致人起病後難以自愈。

從強迫症、抑鬱症等神經症的病因來說,神經遞質出問題屬於生物學因素,比如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體內激素水平分泌異常;心理出問題屬於心理社會因素,比如個性內向、敏感多疑、追求完美、謹小慎微、要強好勝等,對小事情反應過大過多過久;或者工作競爭激烈、工作或學習任務重壓力大、戀愛婚姻失敗或長期不滿意、疾病久治不愈、親人亡故、生意失敗等等,使人難以適應,都可能引發神經症。導致神經症的原因還包括遺傳因素等。

總的說來,心理社會因素是導致強迫症、抑鬱症等神經症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說,神經症更多是心理出現問題引起的。所以,得了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需要及時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心病心醫,它是能治癒的。

平時,個人需要多注意自我調節,避免出現心理問題。比如每天下班、放學回到家,把一天的情緒整理一下,工作、學習有壓力,或者人際關係沒處好要找到具體的解決辦法,不開心就唱唱歌聊聊天或者換上運動裝出門跑跑步,或者開場電影什麼的。及時疏解負性情緒,避免不良情緒淤積時間長了致病。


心理專家劉愛民


作者簡介:我是20年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康復者,超心理學受益者!

樂於分享成功走出心理問題的經驗,希望能給遭受心理困苦的人們帶來信心和希望!

相遇是緣,親先點擊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哦

作為一個有著20年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史的康復者,我有著太多的經歷,也有著太多的苦。

從最開始的失眠睡不著發展到中度抑鬱症,後來每天都控制不住的想自殺。

在這個過程中,我跑遍了無數的醫院,吃盡了藥,西藥,中藥,偏方藥,去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信主,信神,信神婆,燒香拜佛,所有方法都用盡了,也諮詢了當時最權威的心理諮詢師,最終也沒有治好我的病。

我對能好已經完全不抱任何希望了,只等自生自滅了,等到父母百年以後,等到女兒長大成人,我就來個自行了斷。

感謝命運,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後來遇見了我生命中的大貴人,我的老師李嘉琪。

是老師救了我的小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自從跟著老師學習,改變了自己的錯誤思想和思維模式,我的人生真正迎來了生命的春天。

直到遇到老師,跟老師學習才知道了抑鬱症的本質,才知道原來是方向錯了,才知道了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吃藥不好的原因。

是因為負面思維和負面情緒釋放和糾纏了太多的負能量,方向一直向下,直到最後每天都在想,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自殺,到了死亡的邊緣。

經歷九死一生,經歷無數磨難,得了20年的抑鬱症好了後,也久病成醫了。

至於強迫症和抑鬱症是因為神經遞質出問題了還是心理出問題了,這個問題,我以為是先是心理出現問題了,然後導致神經遞質也不正常了。

因為以前我吃的藥,醫生說就是為了調節神經遞質,可是吃了13年的藥,調節了13年的神經遞質,也沒有治好治好我的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

因為心病還需心藥醫,吃藥治標不治本!

關注我,持續給大家分享,如何走出抑鬱症,如何讓大家重獲新生,請點擊右上角。

有個人需求可以私信,本人業餘時間承接成人個案諮詢、兒童教育和學生心理輔導。





幸福生活從心開始


人有強迫情緒和憂鬱情緒都屬於心裡問題,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自行緩解,也可通過親朋好友的勸解和傾訴,還可以求助往年交。如果這種強迫情緒和憂鬱情緒耿耿於懷,半個月不能釋懷,很有可能導致強迫症、憂鬱症,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換句話說,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是掌控自己的未來。

強迫症就是無論思維還是動作,都反覆去做同一件事情和反覆思考同一個問題,明知沒有必要,但不得不被迫去做去想,雖然有意識對抗,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

思維症狀:死盯一件事想,門鎖是否鎖好?今天孩子是否回家,反覆的想,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即使答案是肯定的,還是忍不住去想。

動作症狀:患者反覆的洗手、洗臉,甚至洗得皮膚髮白、脫皮,還再洗,患者明明知道卻控制不了自己,自己也感到非常痛苦。

再說憂鬱症不言而喻,眾所周知,憂鬱症是情感持續低下,行動緩慢,自卑、自罪,易怒,自我否定,對生活失去信心和樂趣,想死而不怕死,甚至存在自殘、自殺傾向為主訴的精神心裡障礙疾病。

強迫症、憂鬱症都離不開藥物治療,更離不開中醫調理,唯有中西結合,才能標本兼治,這是最佳的黃金搭檔。

與其說強迫症、憂鬱症是大腦線路出了問題,還不如說是人的精神出了問題,倒不如說強迫症、憂鬱症就是精神心裡疾病。


阿陳141992894


以現代目前的科學眼光來看,強迫症、抑鬱症與心理、個性、社會、遺傳等都有關係。但這種說法,並不利於解決這兩種病症,無法真正幫助人從強迫症、抑鬱症中解脫出來,甚至還不停吃藥,不吃藥還不行,而且越吃越嚴重。所以,我覺得這種認識和觀念,對強迫症、抑鬱症患者來說價值和意義不大。

強迫症、抑鬱症,在本質上都是心理的問題,是心上的秩序出現了混亂造成的。這兩種病症首先是心上出了問題,才會導致身體機能的紊亂、甚至是腦內神經錯亂,各個原因要發生影響都是需要藉助心理這個通道才能成功影響患者。

如何對治強迫症、抑鬱症?

無論哪種心理疾病,都要從心上下手。所以,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心到底指的是什麼。

心在目前的科學中,認為是心臟,其實這也是錯誤的。心其實就類似於空心一樣,是一箇中空的穴位,在我們的胸口中央凹下去的地方,中醫裡稱它為膻中穴,老百姓稱為心窩、心口、心門、心頭等。從心窩這樣的稱呼中,我們就可以理解到心的窩、心的口、心的門、心的頭。而且我們聽到這些名詞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把注意力往胸口上去觀察一下。

那心的作用是什麼呢?在《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記載“膻中者,喜樂出焉”,就是在告訴我們,膻中穴的作用也是心的作用,就是發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我們內心感覺到強迫、必須,壓抑、鬱悶等情緒也同樣是發生在這裡的,這些都是我們情緒的種種表現。

瞭解到我們的心就是我們強迫、壓抑等情緒的發生位置,以及心的作用,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來治這個心了。藥方是什麼呢?

在我們的《中庸》當中,提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告訴我們在情緒沒有發生的時候,要去感受內心沒有感覺是什麼樣的感覺,這個感覺就是中的狀態,在《道德經》裡也有“常無慾以觀其妙”,就是體會這種中的狀態,就是觀察它的妙的感覺;我們有情緒發生的時候,就要去感受我們內心生起各種感覺的大概樣子是什麼,正如《道德經》裡“常有欲以觀其徼”,徼就是樣貌、樣子。觀其徼,就是要觀察這情緒感受來臨時候的樣貌,那種感覺是熱的還是冷的,是溫的還是涼的,是柔的還是剛的,是急的還是慢的,是沉的還是飄的,是輕的還是重要,是大的還是小的……就是體會類似於一個物品的物理屬性一般,這就是發而皆中節,也就是觀其徼。

這個整體的藥方的核心就是觀,要麼觀察無的、妙的、中的感覺,要麼觀察有的、徼的感覺,做到和的感覺,也就是與我們的內心情緒和平共處。有的時候自在,無的時候自在,時時刻刻都自在。有了這個藥方,觀就可以治我們的內心。就像是一個黑屋子一樣,把燈打開,有亮光就不再黑暗了。心中有情緒,把內心一觀,看清楚這股情緒的感覺、物理屬性以後,所謂的情緒就自在了,我們就能做到與情緒和平共處。

結束語

強迫症、抑鬱症,作為心上的病症,一樣用這種方法來對治,從源頭、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他再配合放鬆、飲食、調理等,有個別實在太嚴重的配合藥物,就能迅速從各種心理疾病中走出來。

歡迎關注@話說心情,用簡單的話語,講中國人的心理學!

話說心情


類似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成因,從來都不是單一的。以抑鬱症為例,它是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讓我簡單地給屏幕前的剖析下:

1.遺傳與生物因素,我們知道,同卵雙生子擁有一樣的遺傳基因,科學家也在同卵雙生子的群體中發現,當其中一個人患有抑鬱症時,另外一個人患有抑鬱症的概率是50%,而普通人群中抑鬱症的患病率大概是2%,由此可見,基因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2.那是不是說,只要有“抑鬱症”的基因的人,一定會患有抑鬱症呢?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基因影響一個人的表型時,需要經過翻譯,表達等過程。就像你想畫一幅山水畫,基因就是給你一張紙,但要畫成一幅畫,還要再畫上去。擁有“抑鬱基因”,我們說這個人就擁有了生物性質上的易感性,比普通人患上抑鬱症的概率要大,但不是一定就會。剩下的就還包括個體所處的環境和思維方式。

出身在一個不斷吵架,父母不懂教育,甚至受到過家暴,虐待的經歷肯定要比相反情況下出身的孩子更易患抑鬱症;此外,有沒有重要的親密關係的支撐,所處的社會氛圍,工作壓力等等都是外部“社會”因素的影響。

3.最後,就是個體的氣質,思維方式等等。為什麼同一件事,拋開前面的因素,有的人會被挫折打倒,有的人越挫越勇?就在於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的不同。有的人的核心信念是不相信自己,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面對挫折就很容易消沉;有的人則相反。

當然,患有抑鬱症的兩個人,情況也是有區別的,有的人,可能是遭遇到了重大生活事件打擊,一時間應付不了;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有抑鬱氣質,小小的一件事就像世界末日般。前者對應的是“外源性的抑鬱症”,以生活事件,外部因素為主;後者對應的是“內源性的抑鬱症”,以生理因素為主。

總而言之,抑鬱症的成因是十分複雜的,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以上,希望我的專業回答能幫到你!



壹心理logistics


作為一個抑鬱症親歷者,從一開始對它的一無所知到現在可以說是久病成良醫,我個人認為,強迫症和抑鬱症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而並不是一個方面出了問題而造成的病症

首先是大腦神經遞質出了問題

咱們一般都說身體素質,身體素質,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每個人大腦也是不同的,某些人的神經外科功能就比較好,而某些人就不太好,這和身體素質的差異是一個道理。

當一個人的大腦功能異常的情況下,它會抑鬱大腦活動,包括活動頻率和活動方式,大腦感覺不到快樂和幸福,這樣下去的話,你的整體感覺會給別人不好的感受,而這時候,如果外界對你再不好的評價和影響的話,心理問題就會隨著而來,心理負擔。

其次是心理問題

患者基本都存在一個對自己認識不夠理性和客觀,或者說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比如說自閉,比如說自卑甚至自負,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當外界出現自己不喜歡的情況或者不受控制的情況,又或者是自己聽到了別人對自己的攻擊的時候,心理問題就會放大,心理問題方法的話,就會影響你的大腦思考,會出現一些錯誤的想法和行為,進而影響大腦正常運行

最後的話,比如身體虛弱,精神低迷的情況下,抑鬱都會趁機而入,從而給抑鬱症發生創造了溫室。



任草木


雙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說是易感人群,在各種心理社會應激因素作用下導致症狀的爆發,進而出現精神障礙。易感性因素就是內在因素,包括遺傳性,包括神經遞質紊亂,包括神經內分泌異常等多方面解釋,是精神障礙藥物治療的生物學基礎。非要解釋就是有些人遇到很大的應激事件,可是也不會因此而患上抑鬱症、強迫症,甚至其他問題,而有些則在較少心理應激就會導致抑鬱發作等等。對於心理社會因素則是更為直觀的一個原因,就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心理壓力、童年的不良遭遇、重大生活事件等等,會導致或者誘發這些精神心理問題爆發及發作,也是需要消除這些心理因素,因此對於一些輕中度精神心理障礙,心理治療有作用,比如強迫症,認知行為治療是比藥物治療更為有效的一種治療手段,過程可能會比較需要信心和毅力去完成,當然藥物治療也是一種選擇;抑鬱症一般被診斷,多數患者抑鬱症狀已經達到中度以上,需要強調藥物治療,後續康復治療可以考慮合併心理干預。會有抑鬱症不屬於神經症範圍,是屬於情感障礙範圍考慮,強迫症屬於神經症考慮。


一盞茶的恬靜


尊敬的朋友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對於您目前提出的在產後出現了強迫症、抑鬱症同時伴有焦慮的問題,給您提供幾點建議,希望對於您有所幫助。對於您目前的情況來看,造成目前出現強迫症、抑鬱症伴有焦慮的主要情況,可能還是考慮存在於產後抑鬱。

造成產後抑鬱的原因比較多,比如產後體內激素水平發生了變化,需要有一個重新適應的過程。比如產後,需要重新開始面對一個全新的生活,照顧孩子的壓力,身體疼痛的刺激,以及加上需要處理丈夫。婆婆等關係,還要晚上起來哺乳造成的睡眠不足,確實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像這樣的情況,可能是由於神經遞質的分泌,包括激素水平的變化,以及心理因素等疊加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多巴胺參與到了人的情緒水平方面,甲狀腺素水平,會導致影響人的精神狀態。因此,如果目前出現了強迫,抑鬱等方面的問題,首先應該先去查一下體內的激素水平,比如是否有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者體內激素水平不足的問題。

如果有的話,需要進行積極的治療,來調整激素水平。其次,就您目前的情況而言,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會傾訴,要主動的把目前感受的不舒服的地方,勇敢的和自己的愛人講出來,取得他的理解與支持。

女人這個時候其實是很脆弱的,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關懷與理解,作為您的愛人。他有責任,有義務勇敢的站出來,幫助您,理解您,關心您,支持您。從身心上給予您關懷理解。能夠幫您分擔一些事情,有了關懷與理解,沉浸在愛的懷抱中,相信您的問題,會慢慢得到改善的。

該建議由好心情平臺的大同煤礦集團公司三醫院陳宇飛醫生給予回覆的。陳宇飛醫生從事臨床工作11年,擅長與患者溝通交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擅長由於器質性疾病導致的應激心理。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可以通過好心情app與陳宇飛醫生溝通交流。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抑鬱症的源頭在哪裡,大家都持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是生理問題。例如知名媒體人張進老師,自己曾是抑鬱症患者,痊癒後先後接觸了上千例患者。他在《抑鬱完整認知》系列文章文中說寫道:‘大約40%的患者用藥是無效的,這還不包括誤診、用藥不當、患者缺乏服藥依從性等情況。”



這類人堅持認為抑鬱症是生理疾病,是缺少多巴胺等神經遞質造成。是抑鬱症造成心理疾病,不是心理疾病造成抑鬱症。抑鬱症的長期病痛折磨,長期的思考原因,苦苦尋找解脫方法而不得,病痛的壓力下思想行為走上歪路才出現心理問題。抑鬱症的病痛壓力不得解脫,心理問題就不能解決,只是無限惡性循環。


還有一種觀點,也是更多人認為的造成神經症的源頭 —— 心理問題,所以現在心理醫生也越來越多了。


不過很可怕的是,現在很多人會將神經衰弱歸結到抑鬱症,造成病人家屬過分擔憂,沒有抑鬱症也整出抑鬱症。所以,拜託別再給那些神經衰弱的患者戴一頂抑鬱症的帽子。


健康為美


強迫症和抑鬱症等神經症到底是神經遞質出問題還是心理出問題?

我們先了解一下強迫症,抑鬱症等疾病的發作特點和發病機制,就能判斷出是哪裡出了問題。

強迫症,以強迫洗手為例,看見垃圾桶、髒東西,就控制不住的反覆洗手,內在的原因就是擔心自己被髒東西感染,得傳染病之類的,這個擔心就是焦慮,是大腦想出來的。其他的強迫鎖門,強迫意向,強迫思維等等,都是這樣,擔心發生不好的事情,對自己不利,就是焦慮。

抑鬱症,到了工作學習的環境,或想到工作學習,就會焦慮,認為自己做不能,沒能力改變,也是焦慮,焦慮都是大腦想出來的。

疑病症,恐怖症,失眠等等也都是源於焦慮,焦慮肯定是大腦想出來的。

人焦慮的時候,內分泌會失調,導致神經遞質分泌減少,所以解決方法還是消除焦慮。

現在很多人的心理疾病可能有10年、20年甚至30年了,好不了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解釋不科學,錯誤的解釋必有錯誤的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