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要不要吃藥?

葉昌輝



抑鬱症是一種極易復發的情感性障礙,終身患病率可達17.1%。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世界僅次於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鬱症給患者及其家人、朋友和同事帶來苦惱、社交受損和痛苦,最嚴重時可導致自殺,據估計每年因抑鬱自殺的人數高達100萬。就您的問題來看,抑鬱症的症狀現在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您的生活,但您有強烈擺脫抑鬱的意念。想要用最有效的方式擺脫抑鬱症,藥物治療是您最好的選擇。


說說為什麼抑鬱症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差

  1. 藥物副作用,讓患者對藥物望而卻步。抑鬱症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性功能障礙、視力模糊、焦慮、緊張、出汗、震顫、嗜睡及情感麻木,其他副作用還有患者感覺自己不像自己,感覺自己不像自己、積極情緒減少等。更嚴重的是患者認為藥物危險的信念預測了副作用,而副作用的出現又會強化這種信念,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題主沒用藥物時應該就聽過已經被“妖魔化”了的藥物副作用,在心裡已經產生了對藥物的恐懼,真的出現了副作用後,題主更加害怕藥物副作用,自然就停藥了。
  2. 根據我的經驗患者私自停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不相信醫生,醫生和您沒有建立信任關係。建議您多和醫生溝通,當您折服於醫生的能力並完全相信醫生時,你也就會遵醫囑服藥了。
  3. 抑鬱症的病恥感,可通過抑制求助行為、增加心理困擾、減少治療的依從性、來影響患者的健康 ,從而影響服藥的依從性。患者急於擺脫“精神病的帽子”,所以容易在病情剛剛緩解時停藥。

題主您首先需要克服影響您服藥依從性的原因,從心裡接受抑鬱症,接受藥物。因為患病不是您的錯,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積極面對才是上策。其次,您可能對目前使用的藥物過於敏感,您可以諮詢您的醫生或私信我,調整藥物。

抑鬱症是可治可控的,只要您按時

服藥,遵醫囑停藥,一定可以擺脫病魔。精神疾病的患者最怕停藥或私自減藥,因為疾病治療分為緊急治療期,持續期和鞏固期,只有前程治療才能最好的發揮藥效。


精神科李文惠


抑鬱症患者想要回歸正常生活,想要繼續生命,沒有其它辦法,必須按時按量堅持服藥!切不可擅自減量或者停藥!


剛開始服藥期間,確實會有各種副作用,而且感覺都相當強烈,噁心乾嘔,頭痛,心神不寧,坐立難安,嗜睡,渾身無力等等。這些副作用讓患者本來就疲憊不堪的身體更加難受。


我當初服藥的第一個月,噁心嘔吐非常厲害,每天都要去吐幾次,每天吃的飯基本上都吐完了。而且覺得坐立難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一直在房間裡走來走去。用專業的術語來說這種副作用叫做靜坐不能。那種感覺難受的簡直無法形容。但是,不管多難受;當我看到自己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都告訴自己,想要好起來,想要活下去,一定要堅持服藥。等我熬過第一個月,身體就逐漸適應了藥物的反應,副作用開始慢慢減退,而且藥物的治療效果開始顯現出來,人開始慢慢的好轉起來。


所以,副作用只是一時的,再難受也不會是一輩子。但是如果你不吃藥的話,

不把抑鬱症治好的話,那麼它給你帶來的痛苦也許是一輩子的。


那種無法訴說,常人無法理解的內心的煎熬,難道你真的想承受一輩子嗎?難道你真的想陷入自己的孤獨世界永遠沉淪下去嗎?只要你對生活還有一點信心,只要你對家人還有一點牽掛,只要你對這世間還有一點不捨,都要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服藥。現在已經有那麼多的患者通過服藥,走出了抑鬱症,過上了正常的生活。當你看看其他患者都能做到的時候,你有什麼理由不堅持服藥讓自己好起來呢。


抑鬱症患者,請你為自己設一條底線,無論如何不可逾越。那就是一定要堅持按時按量服藥。


安然已經很好


這個問題我在頭條上說了多次了,吃藥是唯一的選擇,沒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治療抑鬱症,所謂心理疏導是沒有得過這種病的人在胡說八道,這個是我抑鬱症幾年的切身感受和體會,信不信由你,但是每次看到這個話題都要重複一次,這個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user2967448950190


你好,我曾經也是重度抑鬱症患者,現在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對於抑鬱症要不要吃藥,我們要分情況看,這個視頻詳細說明了藥物的原理,注意事項,還有藥物的好處與壞處,以及建議什麼時候建議吃藥等問題。\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1276, "file_sign": "6b20fa07c127bf55d53a4f20a19b9178\

Ms無名堂


當然需要吃藥,抑鬱症對大腦的損傷不容小覷,會影響患者的記憶功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重度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會選擇自殺就是因為喪失了以上這些功能,覺得自己什麼事都無法完成,也無法學習任何知識!

本人重度抑鬱症,重度和中度抑鬱症的唯一區別就在於,重度抑鬱有自殺傾向。不多說了,來分享一下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和臨床症狀,希望更多的人瞭解抑鬱症,而不是自認為。

09年,因為工作的原因導致睡眠不足,每天頭痛。漸漸的記憶力開始下降、健忘,脾氣變得暴躁,和同事在一起工作的時候,我經常走神,別人總是在問我: 你在想什麼?_? 我很無奈,我很想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但始終都無法做到,很簡單的的事我都記不住,就連思維能力都下降了,覺得自己變得好笨,沒辦法繼續工作了。情緒變的很低落,喜歡聽悲傷的音樂,覺得音樂能讓我忘記痛苦,我心裡萌生了一個想法——出家當和尚,也許只有遠離喧鬧的城市我才能靜下心來,六根清淨、無牽無掛那該多好。

2010年,我去了當地最好的醫院——協和,診斷結果出來了,中度抑鬱症。吃了很多藥,感覺副作用很大,難以承受,我直接停藥,就這樣又過了一年,新的症狀出現了,我經常無故的早醒,一旦醒來就無法入眠,我很羨慕身邊的人,能睡個好覺,能正常的工作。我覺得自己變了,對自己感興趣的事也沒有那麼熱衷了,不想再去上班,覺得自己經常犯錯,無法完成工作,病情越來越嚴重了,我經常出現徹夜難眠的現象,去了好多醫院,都沒有療效,父母和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很正常,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解釋,從那以後,我經常和家裡人吵架。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使我變得頹廢、沮喪、一蹶不振,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了。

我萬念俱灰,把自己關在家裡靜靜的回憶過往,與其痛苦的活著,不如早點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好想解脫痛苦,活著已經毫無意義了,我什麼事都做不了,連自己的夢想都無法堅持下去了,腦袋大不如從前了,記憶力還不如50歲的人,思維邏輯總是那麼混亂,想著想著,我開始流淚了……

2012年的臘月,那一天我很開心,因為我已經想好怎麼去自殺了,終於要解脫痛苦了。於是,我服下半瓶安眠藥,心裡在想: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醒來,也許永遠不會再醒來,那該多好啊! 第二天,我睜開眼睛看到的竟然是六個點滴瓶,我母親對我說,你總算醒了……

我沒想到我被救了,算是自殺未遂吧!事後我想通了,老天爺既然讓我活著,那我就好好的活著吧!

就這樣,我又渾渾噩噩的過了這幾年,我現在對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我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抑鬱症給我帶來無盡的痛苦和折磨,想問天問大地這是為何?

以下兩張圖片是我寫的日記,大家可以看一下,讓大家更深入的瞭解中度、重度抑鬱症,抑鬱症也是精神病的一種,屬於精神病的範疇。




誰明浪子心


重度抑鬱焦慮,首選藥物治療,甚至是需要住院或者物理治療。你說的這樣的情況是特別常見的,就是對藥物的反應,這種反應因人而異,如果你可以忍受,那麼久告訴自己堅持一下,一般來說藥物的反應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小。當然如果反應大到你無法忍受的情況,及時去複診,讓醫生幫你調整。

藥物起效時間

精神科的藥物一般都需要至少2周才能逐漸看到效果,也就是說判定一種藥或者某個劑量對你無效也要堅持1-2周。很多人害怕或者覺得難受就停藥或者急於換藥都是不對的。因為一種藥物對你是否有效需要足量服用,且服用2周以上才知道。

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抗抑鬱的藥物確實有一個試藥的過程,這個在目前醫學水平是無可避免的。因為同一種藥物同一種劑量,對每個人的效果和反應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別人的藥物經驗是不能借鑑的,因為對他有效的不一定對你有效,對他無效的可能反而對你很有用。所以在這裡你要相信醫生,也要告訴自己:每發現一種藥無效,就更加接近找到最有效的藥。經驗豐富的專家會讓試藥的過程更短一些。

足量足療程服藥

一旦找到合適你的藥物,可以有效的緩解症狀,就要堅持服用。絕對不能感覺好了,就擅自減藥或停藥。一定要足量足療程的服用,減藥停藥必須遵醫囑。一旦出現反覆不但會讓康復的時間變長,而且也會非常痛苦。

在情況穩定後,一定要加入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你更好的康復,並且預防復發(比藥物效果還好)。目前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療法(CBT)和正念療法。


健心家園App


首先你得情況是一定要吃藥的。藥物治療是目前對抑鬱症最行之有效、最安全的方法,但被社會廣泛誤解,常常有人說吃了抑鬱症的藥人就變傻了,腦子反應變慢了,人也沒精神,是這樣嗎?要我說起碼你還在思考,還能有心思管這些事,不吃藥什麼都不會擔心,也什麼都不會關注,慢慢整個人像一潭死水一樣,毫無波動……


精神科藥物與其它藥物不同,確實有一定抑制大腦活性的作用,對於每個人這個程度是不一樣的,而且每種藥效果也不一樣。作為藥物副作用這種影響在停止服藥或者減少藥量後往往會得到緩解,絕對不是什麼後遺症之類。再來說說抑鬱症本身,抑鬱症是一種慢性高致殘性精神疾病,長時間處於抑鬱狀態本身就會損害人們的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這種損害往往要來的更強烈,更長久,反覆出現的輕生念頭更是亟待解決。我們國家一年自殺人數大概28萬人,其中絕大部分為抑鬱症患者。按照發病率計算,保守估計都有上千萬的抑鬱症患者,但真正就醫並開展藥物治療的不足10%。


題主的問題很嚴重,應該說早已影響工作和生活。藥物治療開展的很不順利,我分析不外乎兩種可能。

其一,思想壓力過大,對藥物本身帶著一種未知的恐懼。很多患者吃藥前就已經恐懼了,所以開始服藥稍微有些不適就會考慮停藥,其實更應該做的是諮詢專業的醫生,聽聽專業的意見。

其二,藥物不耐受,這種可能性很小,尤其像題主如此嚴重的反應多年來我都極少遇到,但畢竟不瞭解你的服用的藥物名稱和劑量沒辦法判斷,所以也是存在可能得。其實臨床上很好解決,抗抑鬱藥物發展很壯大,選擇也很多,完全可以更換藥物,選擇一種更適合你的藥物治療。

根據題主的情況我建議題主抗焦慮藥物和抗抑鬱藥物聯合應用,儘快緩解焦慮和抑鬱症狀,改善社會適應情況。總之,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一定要有信心,科學的選擇治療方法,不要恐懼藥物,抗抑鬱藥物是真正能幫助你的天使。


我說精神


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認同,治療抑鬱症,目前最好的方法是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並重。大量實驗表明,兩者結合治療優於只使用其中一種方法。因此建議抑鬱症患者是需要吃藥的,但是隻吃藥而不給予心理支持也是不可行的。

國內對首發抑鬱症患者的研究中,文拉法辛使用劑量75-300 mg/d,結果發現治療第8周時患者的社會功能均已恢復到接近正常水平。在2年的維持治療中,文拉法辛組具有更高水平的心理社會功能。在生活質量、工作功能、人際交往功能等多個心理社會方面與對照組存在差別,對於複發性抑鬱症患者而言,使用文拉法辛持續2年的持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水平。其他抗抑鬱藥物,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慮平,氯丙咪嗪等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治療抗抑鬱藥都需要較長時間。因此抗抑鬱藥物是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

服用抗抑鬱藥可出現許多不良反應,如口乾、尿瀦留、便秘、看東西模糊不清、昏迷、抽筋、舞蹈症,甚至發生癲癇等。有的患者會出現錯覺、幻覺,也有患者會伴有面色潮紅、高熱、少汗、瞳孔散大、腸鳴音減少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因此,如果出現患者抗抑鬱藥不能耐受的情況,可以選擇先停止用藥或是更換藥物。


藥事健康


目前抑鬱障礙的主要治療仍為藥物治療。抗抑鬱藥物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三環/四環類抗抑鬱劑,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去甲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2A受體拮抗劑及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去甲腎上腺素及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劑這八類。在臨床上主要使用的是新近上市的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這些藥物療效肯定,副作用輕微,作為治療抑鬱障礙的一線用藥。根據我國制定的抑鬱障礙治療指南,抑鬱障礙患者需接受規範的抗抑鬱劑治療,整個療程可分為急性期,鞏固期,維持期。急性期療程一般為6-8周時間,通過抗抑鬱藥物治療,緩解抑鬱症狀,達到臨床治癒。控制精神症狀被有效控制。此後進入鞏固期治療,治療方式仍以藥物治療為主,治療目地是維持病情的穩定,改善心理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鞏固期治療療程一般持續4-9個月以穩定病情,減少復燃。維持期治療至少2-3年,以減少復發風險。

除藥物治療外,另有一些治療方法如認知行為治療等心理治療,音樂治療等康復治療,經顱磁刺激等物理治療對抑鬱症狀緩解也有較好的療效,且能恢復患者的社會功能。但這些輔助治療仍應以藥物治療為主。


夯七婚戀指導


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只要得到及時、有效和系統的治療,一般都能治癒。然而,在藥物治療期間,也有些患者用藥上存在誤區,以致抑鬱症復發,須引起注意。

不少抑鬱症患者都會有也不能眠的情況,為了改善睡眠,大家不約而同地會想到通過安眠藥改善症狀,甚至部分朋友認為服用安眠藥可以取代抗抑鬱藥物。但是,安定類藥物雖有安眠、抗焦慮作用,但 並無顯著抗抑鬱作用,長期服用不僅可能形成藥物依賴性,還可能影響學習和記憶能力!

一方面身體在藥物的維持下會有一定好轉,另一方面在心理層面的問題也要得到專業的諮詢師瞭解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帶來真正意義上的身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