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黃袍加身,柴家失去了天下後,柴榮的7個兒子下場如何?

亂世是武人的天下,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當時武官當政,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極度渴望統一,希望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手握軍事大權的趙匡胤發起陳橋兵變,在眾人的擁護下“黃袍加身”,奪取了後周江山,建立北宋王朝。歷代帝王對待前朝皇室遺留者,向來方式不一,有“趕盡殺絕”以絕後患的,有分官賞銀以求安穩的,那麼,趙匡胤是如何對待後周世宗柴榮的家人呢?

趙匡胤黃袍加身,柴家失去了天下後,柴榮的7個兒子下場如何?

趙匡胤自幼深明大義,萬事以義字當先,而且他和柴榮有八拜之交,本不願奪其江山的,後來在眾人的舉薦和勸說下,被迫“黃袍加身”。但是,在他黃袍加身之前,還有這樣一個小插曲:當大家將黃袍穿在他身上,並跪拜趙匡胤、高呼“萬歲”之際,趙匡胤覺得不妥,想要取下黃袍,但被高懷德按住,趙匡胤無奈說道:“各位兄弟,你們自己貪圖一時富貴,要立我為天子,這不是害我嗎?如果你們真心讓我當皇帝,需答應我幾個條件,否則我寧死不從。”他的條件是:自己本是太后、恭帝的臣下,要求眾人不得侵犯他們;朝中大臣,本都是他的同事,任何人不得凌辱;朝廷的府庫,百姓的家,所有人不得強擾侵犯。遵令者有重賞,誰若違犯,格殺勿論。

趙匡胤黃袍加身,柴家失去了天下後,柴榮的7個兒子下場如何?

正是因為有了這幾個要求,趙匡胤帶領整個軍隊入城的過程中,紀律嚴明,不像五代時期其他朝代更換時縱城搶掠,喪失民心,趙匡胤的軍隊受到了人們的擁護。趙匡胤對柴榮的後人也是比較寬容的,他沒有大開殺戒。柴榮一共有7個兒子,三個兒子不幸被後漢統治者屠殺,其中第四個兒子柴宗訓也就是後來的周恭帝,趙匡胤稱帝后,將其降為鄭王,死的時候年僅20歲。而柴熙讓,卻是神秘失蹤,無人知曉下落。剩下的2個兒子,分別是柴熙謹和柴熙誨。

趙匡胤黃袍加身,柴家失去了天下後,柴榮的7個兒子下場如何?

六子柴熙謹,當時還是幼兒。趙匡胤的親信問怎麼處置,有人提議斬草除根。身邊謀士潘美則卻沉默了,他直言說:“先帝帶吾恩重如山,若此等作為,豈與他人有何不同?但是吾等不從,此乃欺君。後世又怎能留其美名,以揚後世子孫。”趙匡胤也因其所說,深受感觸,同意潘美則將其收為義子的請求。七子柴熙誨被趙匡胤封了官職,當時他年幼,因而盧琰抱走了小蘄王,還將自己的女兒許配與他,作為自己的乘龍快婿。

趙匡胤黃袍加身,柴家失去了天下後,柴榮的7個兒子下場如何?

關於柴宗訓的死,正史和野史的說法各有不同,其中最主要的說法有三個:其一,毒死說,這種說法認為柴宗訓是被心狠手辣的趙光義下毒害死的,當然,趙光義是趙匡胤的弟弟,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柴宗訓的死與他也脫不了干係;另一種說法是避禍說,這種說法認為柴宗訓後來為了避禍,跑到了福建,子孫還改姓為“林、向”等。第三種說法是氣死說,柴宗訓是被辛文悅氣死的,在辛文悅到房州前,柴宗訓的日子過得還是蠻舒服的。房州的大小官吏,無不對他恭敬有加。

趙匡胤黃袍加身,柴家失去了天下後,柴榮的7個兒子下場如何?

​柴宗訓在房州差不多到了說一不二的地步了,然而,辛文悅一到房州,情形就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說一不二的不再是他柴宗訓,而變成辛文悅了。一開始,柴宗訓還想與辛文悅抗爭一番,但當得知辛文悅是趙匡胤的師傅後,柴宗訓就主動放棄了抗爭的念頭。可是,辛文悅卻得寸進尺,不僅處處欺凌柴宗訓,將柴宗訓的行動限制在鄭王府內,還欺凌了他的王妃,他傷痛欲絕,最終被活活氣死了。不過不管怎麼說,趙匡胤對待後周柴榮的後代還是比較溫和的,但柴宗訓的確是一個不幸的可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