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協議》是什麼?日本為何對它不寒而慄?


《廣場協議》是什麼?日本為何對它不寒而慄?

“廣場協議”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國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 Hotel)舉行會議,達成關於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這主要是日本之前與以美國為代表的四國存在著較大的貿易順差,為了縮小日本與西方過高的貿易順差,西方國家希望通過日元的升值,來降低商品出口競爭力。

就在日本簽了《廣場協議》之後,各國開始讓日元逐步進入升值的通道之中。美元兌日元起初時是1美元兌換240日元,而到了1990年經濟泡沫高峰期時就是1美元兌換120日元。世界各路遊資在看到日元瘋狂升值之時,就大量湧入日本,持有大量的日元資產,從而推高了日本房價的泡沫。但是,日本人也嚐到了日元升值的甜頭,於是他們出手開始闊綽,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日本一時間變得很有錢,巴黎、倫敦到處可見組團購物的日本主婦,索尼買下了哥倫比亞影業,三菱買了洛克菲勒中心,日本地價如此之高,號稱一個東京的房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不過,由於日元的升值,不僅影響到了日本的出口,還吹大了日本國內的資產泡沫,最終導致日本資產泡沫破裂,日本經濟處於長期衰退中。

《廣場協議》是什麼?日本為何對它不寒而慄?

可能有人會問,日本媒體只要一提到《廣場協議》,就會對其不寒而慄,這又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廣場協議》簽訂之後,日元大幅升值,日本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順差是收窄了,但是日本卻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方式了,於是只能轉向扶持房地產業。


再者,《廣場協議》簽訂之後,是便宜了海外機構投資者,而日本國內居民深受其害。原因是,隨著日元的持續升值,海外投資者進入到日本之後,大量購買日本房地產,再加上日本國內民眾也開始積極炒房,日本房地產被炒上了天。


而當日本央行通過持續加息來刺破泡沫時,受傷害的是日本國民,海外機構投資者早已撤離,他們既賺取了日元升值的利潤,也賺取了日本房價上漲的空間,都笑得合不攏嘴巴。而日本國內炒房者只能揹負一身的債務度日,生不如死。


最後,《廣場協議》簽訂後,日本經濟發展飛快,一度達到美國GDP的70%,日本人的GDP大有趕超美國的趨勢。但就是因為簽了《廣場協議》之後,日本經濟就單一的依賴於房地產發展,經濟在經過頂峰之後,由盛極一時,卻轉為長期停滯不前。


迄今為止,日本經濟還在5萬億美元以下徘徊,三十年沒有太大的改變。幸虧日本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在海外還有投資礦山、能源、企業等,每年有大量收入反哺國內經濟,這才沒使日本國民的生活質量沒有太大的下降。

《廣場協議》是什麼?日本為何對它不寒而慄?

實際上,《廣場協議》的簽訂,只是西方國家不希望日本出口貿易帶來的巨大的逆差,希望通過日元升值來縮小這個差距。如果日本投入更多人力、財力去發展高端製造業、高科技技術,那日本現在的發展程度不容小覷。


而當年日本就是偏偏選擇了房地產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錯失了大好的經濟發展機會,留下了一大堆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滄桑。現在日本人再也不敢炒房了,所以目前日本經濟發展得也較為平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